武漢樓市第一大黑洞,開發商排隊撲街

2020-12-06 騰訊網

  在武漢,有一個神奇的地方,雖然不限購,但和搶不到房子的武漢樓市,完全無關。

  他在2018年,創造出比2013年還要慘澹的開盤去化率。

  這裡是橫店。

  均價9000(毛坯)左右的樓盤,首次開盤去化率不到30%、低於20%,再到甚至只有15%,叱吒全國的開發商,在這裡輪番撲街。

  正成為武漢樓市第一大黑洞。

  橫店,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力量?

  居然能夠被搶房搶瘋的武漢人無視?

   我們現在復盤。

  橫店,位於黃陂區南部偏西。

  東與前川街交界、南與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相望、西與天河街毗鄰、北與祁家灣接壤。

  基本上,就是臨空港和盤龍城兩大板塊的夾縫。

  用開發商的話說,這裡坐擁兩大板塊「交叉紅利」。

  用哥的話說,兩邊不靠,要啥沒啥。

  但2016年底,橫店,突然成為武漢樓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短短幾個月,北辰、中南、金輝、中建、融僑等諸多品牌開發商,相繼進駐。

  一時間,百億資金殺到,橫店順風飛翔,仿佛只是時間問題。

  多宗橫店地塊,當初都經過多倫報價和競爭後熔斷,走到比拼規劃方案的階段。

  像中南,金輝等,都是從10多個競爭對手絞殺中,殺出一條血路。

  但資金洶湧帶來的不僅是美好未來,還有兇狠的泡沫。

  去年底,中南首次開盤,當天去化率不足30%;(不過隨後調整策略引進分銷,今年5月再集中開盤,去化超80%)

  今年4月,天縱雲湖灣入市,當天去化率15%(剛需優先,92套賣掉14套,隨後未集中開盤進入平銷);

  (以上數據,來自克爾瑞監測)

  然後6月底,金輝殺將進來。

  哥沒能在克爾瑞查到金輝開盤當天去化率,但本周哥去現場晃了一圈,跟置業聊了聊,再看看銷控表,結合一次推盤500多套的規模~

  哥判斷,首次開盤當天去化率,跟中南首開應該半斤八兩。

  板塊六大樓盤,開4個,撲街3個,撲街率槓槓。

  (唯一沒有撲的是北辰,這個後面講原因)

  橫店為什麼成吞噬開發商的黑洞?

  哥總結三個理由: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今年初,哥判斷武漢樓市的熱點在四環,城市邊界外擴,是武漢樓市關鍵詞。

  既然如此,妥妥四環的橫店,為何「天不時」?

  在形成新興購房目標地過程中,一定泥石俱下,有大量板塊渾水摸魚。

  唯一的鑑定標準,地鐵。

  地鐵最重要?

  沒錯。

  武漢地鐵開通裡程200多公裡,正在進入網絡時代,無地鐵樓盤,就是第一大硬傷。

  從目前來看,橫店的交通,是頭號短板。

  從樓盤扎堆的區域進入漢口,只有兩種選擇,從巨龍大道坐公交轉1號線漢口北,全程近10公裡;

  從機場線盤龍城出發,坐地鐵2號線到漢口火車站,全長13公裡;

  這裡面,還包括2字頭公交8站左右換乘,此外還要步行2公裡以上。

  通勤之艱難,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地鐵七號線(前川線)已經開工,預計2年左右時間,會正式開通。

  其中也明確有一站是「橫店站」。

  哥了解的信息是,這一站的具體位置在川龍大道/中興街路口。

  按現在的換乘線路,依然有7站公交+2公裡步行距離。

  地鐵站3公裡範圍外,基本等同於無。

  從板塊角度而言,橫店跟需求火熱的武漢樓市,完全無關。

  某種程度上,這裡屬於「無效供應」。

  

  所謂地不利,就是開發模式與片區,很難形成互相成就的良性互動。

  橫店板塊,作為一塊要啥沒啥的「處女地」,而且比較缺乏政策預期利好,快速催熟的常用套路——

  板塊啟動,最好是百萬方以上,開發周期7~10年的巨型項目。

  某科、某利、某大,都是擅長這種模式的玩家。

  要啥城市化?

  我就是城市化本身。

  因為項目足夠大,開發商為順利出貨、減少市場抗性,必然更多考量學校、商業街甚至醫院的生活配套,甚至可能先於住宅成形。

  避免被動「等靠要」,人為催熟板塊。

  而有大型開發商+百萬方項目支撐,板塊在整個市場上的音量也會更大,至少混個臉熟。

  但橫店,由於種種原因,把地塊切割太碎。

  六大項目,每一個都不大,平均體量都在30、40萬方左右。

  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對處女地是很尷尬的規模。

  為板塊貢獻過多,感覺為別人在做嫁衣;完全不做吧,又說不過去。

  每一家都扭捏著做一點,又做不到位,死盯著別人,面和心不和,都指望別人當雷鋒。

  開發商再多,也根本形不成合力。

  而且大家看這幾個項目的容積率,1.0~2.0,最高的也不過2.5。

  一個面向剛需的板塊,這麼低容積率,本身就是錯配。

  面對這種規劃條件,開發商必然高低配。

  高層堆成鴿子籠降成本,容積率多分給洋房拉溢價。

  一個板塊容積率過低,並不利於配套完善。

  即便公共資源,也會優先配給容積率高的板塊,因為獲益人群更廣。

  啟動項目不夠大,或者啟動項目不給力,後面就很難再扳回來。

  這麼多年,只有光谷東扳回來了。

  他太特殊,沒有可比性。

  所以,我們經常說,某個區域,N大開發商進駐了,就要飛?

  不是的,炒熱板塊這種事,100個臭皮匠,也不抵一個諸葛亮。

  形勢不夠樂觀,再加上人作,就徹底涼涼。

  現在哥解釋,為什麼北辰,沒有撲?

  北辰是板塊首發,定價遭遇「保成本申請備案價」,當時可能嫌價格低,但現在估計慶幸這價格,給的太有先見之明。

  因為低價優勢,又是首發,開盤亂中取勝。

  北辰最最聰明的,是每次推盤量不大,大概100多套。

  哪怕客戶有限,但每次開都能熱銷。

  房地產的玄學是,一個盤開始賣順了,後面就水到渠成的順。

  反之亦然。

  相對,中南和金輝,推盤量都非常大。

  中南一次預售證1000多套,金輝開盤也是500套+起步。

  他們從營銷中心開放,認籌到開盤,給人感覺都非常,倉促。

  籌量多少?能支撐多大推盤量?心裡沒數嗎?

  前期已經撲街,為什麼還不控制節奏?

  唯一的解釋,大概集團對業績壓力大。

  但有意思的是,開盤不理想,後續動作並不多,難道集團又調整目標?

  這個哥就只能猜測。

  反正給市場留下的印象就是,他們家房子很多,不急。

  購房人不急,只能開發商急。

  所以,很多人說房地產,行情意外的能力,等於零。

  哥就覺得一派扯淡。

  房地產營銷策略,說穿了是與目標群的匹配度。

  現在橫店板塊的價格,9000+2000,總價百萬左右。

  針對的目標群,漢口溢出的不鏽鋼。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工資晚發10天,生活就有問題的年輕人。

  30%的首付,是目標群榨乾父母,能拿出的全部身價。

  這個板塊的開發商,應該很有感觸,裝修能不能貸款?捆不捆綁車位?

  幾萬塊的支付差異,直接決定項目生死。

  但就是這樣一個板塊,這樣一群潛在客戶,居然開發商還動「捆綁車位」的心思,非要被啪啪打臉才回頭。

  其實類似板塊,最大的生存基礎——

  武漢房地產消費的不理性,遍地「新房癌」。

  就是哪怕只有30萬支付能力,也要買新房+大牌開發商+小區景觀+物業。

  這種傾向,總是可以讓鳥不拉屎地區開發商,趁亂出貨。

  按哥的思路,年輕人就應該買市中心老破小去。

  不是說郊區沒價值,「守工地」是買房投資的必修課。

  但對於有實際居住需求的年輕人,生活——工作的「距離感」,應該永遠擺在買房首位。

  上下班的通勤距離,是考慮的第一要素,為滿足這個要素,可以讓渡房子的品質、社區環境,甚至所謂社區生活。

  待收入改善,有老破小資產打底,再換購近郊的漂亮房子。

  住在城市邊緣,每天通勤3小時+,是人生第一大悲劇。

  為虛幻的居住滿足感,影響事業的進階,是否划算?

  這個扯遠了。

  但武漢房價持續下去,購房傾向,遲早會發生巨變。

  留給開發商的時間,不多了

   今日互動——

  我們說,讀歷史是為展望未來。

  那麼武漢,還有哪個板塊,極可能重複上演橫店的故事?

  你們認為是誰?理由呢?

  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香港樓市大地震: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 跌幅高達25%
    香港樓市「大地震」 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房價跌幅將高達25%房地產市場泡沫積聚,多個標杆性城市房價紛紛掉頭向下之際,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則迎來了一場「大地震」。「如果誠心想要,還可以和業主談價格。」根據香港《星島日報》11月13日的報導:綜合市場消息,大屋苑周末預約看樓量整體下跌約4%,並連跌5周,隨著準買家入市態度轉趨觀望,本月首3日多個大型屋苑包括鰂魚湧太古城、天水圍嘉湖山莊、沙田第一城等均沒有成交,業內人士預期,料二手交易將在低位徘徊,令議幅空間增加。
  • 最嚴調控之下,深圳樓市開始降溫!開發商扛不住,房價下降信號明確
    在更嚴格的新規調控之下,深圳的樓市也開始降溫了。那麼,現在是否是買房的良機呢?未來的房價是否會持續下降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房價未來走勢的問題。一、 管理層新規調控見成效,開發商開始大力促銷其實,在幾個月前,深圳還因為搖號買房徹夜排隊而在各大地產類媒體上過火一陣。
  • 中國樓市數字黑洞探秘國家統計局數據因何失真
    微信「掃一掃」關注住朋網(點擊二維碼關閉) 中國樓市數字黑洞探秘國家統計局數據因何失真 ——中國樓市數字黑洞探秘國家統計局數據因何失真   國內  | 來源:今日財富地產SHOW   作者:  時間:2005-03-25
  • 中國三大黑洞城市誕生!杭州武漢成都滅掉一線,虹吸人才
    搶人才大戰階段性成果已出現,中國最具吸附力的黑洞城市誕生了!這就是:杭州武漢成都!樓市資本論研究院據BOSS直聘發布的《2019春招旺季人才趨勢報告》顯示,春招旺季企業人才需求同比增長36%,杭州、武漢、成都成為求職者離開一線城市後首選的前三個城市。什麼是黑洞城市?
  • 泉州2007年樓市大盤點:眾星拱月 初具雛形
    :7.15畝開發商:泉州三鑫房地產總建面積:15321平方米總套數:113套參考價格:起價4168元/平方米項目名稱:江南御景佔地面積:近十畝總建面積:13141平方米項目地址:崇宏街與智泰路交匯處開發商:泉州文寶房地產總套數:132套參考價格:均價4500元/平方米 樓市點睛    隨著大泉州縣域樓市的蓬勃發展,大泉州眾星拱月已初具雛形。
  • 今天無錫樓市巨震,一批開發商要哭了……
    三歲以上都知道房地產市場是個政策市場,不過,即便是樓市也無法長期抗拒供需關係。 現在,無錫樓市再次傳出重要信號! 供需關係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買房人當上帝的日子,就在眼前。
  • 深圳樓市大地震!對於未來,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那段時間大家也經歷過,豪宅稅取消,購房成本大減,業主開始坐地起價引發樓市恐慌,深圳房價火苗快速竄升。 那時深圳剛需不安的聲音此起彼伏,當地面子掛不住,住建局對此還宣布了一條消息: 「價格不能反映市場真實情況,所以決定取消統計均價。」
  • 樓市「溫水煮青蛙」,房價或迎來首次下跌?專家直言:這是陷阱
    最近樓市動作頻繁,限購全面放開、調控加碼接踵而至,對於局內人來說,開發商求生存,在失去央行放水的幫助下,一旦市場走向不明朗,幾乎所有開發商都一臉茫然,房子還是那樣的房子。而在這一次在年底樓市將會出現3大現象,迎來新一輪調控周期走向,不少專家紛紛表示這次很關鍵,和長遠布局因城施策、城鎮化等都將直接掛鈎。其中公積金政策最為優先,最近武漢、徐州、揚州等地陸續對公積金貸款政策進行調整,例如提高貸款額度,對特殊剛需開啟綠色通道,同時不少地區也放開購房門檻,例如取消社保限制。
  • 有人帶著摺疊椅深夜排隊搶房,結果尷尬了……
    眼看購房者擠爆售樓處,開發商坐不住了,稱因疫情防控需要,取消11日的現場認籌,並連夜清場,「勸退」連夜排隊的購房者……來源:深圳融祺投資6月11日,深圳市光明區住建局發布官方消息,將以公正搖號方式銷售,選房順序與排隊認籌先後順序無關,已要求開發商優化認籌安排
  • 樓市到達臨界點,考驗政府的時候到了!
    他嘆了又嘆:「除了個別城市,四川現在是二三線城市全線崩潰,開發商為了去化打價格仗,大家都是挨著成本價在賣,結果卻是量價齊跌,市場是真的不行了」。  聯想到前段時間發生這片土地上的事,如藍潤地產信託產品逾期,綠地債務暴雷等。該人士直言:「目前在這邊的房企除了新希望,還沒聽說有誰不難」。  四川樓市,遠比我們想像的差!
  • 地方為樓市「鬆綁」是飲鳩止渴
    ,各地變相鬆綁樓市的暗流漸有波濤洶湧之勢。公開資料顯示,在樓市政策從嚴的基調下,北京、上海、杭州、重慶、成都、武漢、合肥、南京、常州、吉林、長春、蕪湖、廣州從化等超過14個城市對其當地的樓市政策進行適當微調。其中蕪湖、佛山、成都等地因為微調幅度過大,政策頒布不久就被「叫停」。   對此,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周畢文的解讀是,中央調控、地方鬆綁都是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所做出的理性選擇。
  • 武漢樓市「門薩俱樂部」新秀,用「黃金法則」破門而入
    武漢樓市裡,金銀湖是「門薩俱樂部」般的存在。有別於高門顯赫圈層,這裡是小眾精英的集合。片區的起點相當高,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在自然稟賦上,屬於「老天爺賞飯吃」,其他板塊只有羨慕的份。金銀湖和湯遜湖是武漢最早的別墅區,當年這裡的第一批別墅是給臺商住的。天知道這一批早早經歷過資本市場洗禮、擁有相對超前理念的商人,對居住品質的品味有多獨特,唯獨金銀湖很對胃口。所以大約十年前,頭部房企進入武漢的第一站,多半是金銀湖。為啥?
  • 開發商拿地懶洋洋 地方土地財政捉襟見肘
    在樓市調控政策延續下,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依賴症受到考驗。  10月31日,武漢土地拍賣會12宗土地10宗以底價成交;11月2日,濟南11宗土地9宗流拍,2宗以底價成交;南京10月舉辦的3場土地出讓活動,7宗以底價成交,7宗延遲拍賣,1宗流拍。在最為尷尬的廣州,因為開發商不捧場,1個月內3次中止土地拍賣,32宗土地仍無著落,以底價估算,土地出讓金少收178億元。
  • 魔幻香港樓市:兇宅搶瘋了,豪宅虧慘了!
    事實上不止生產總值,在樓市上,深圳的熱度也要蓋過香港了。 香港樓市於內地而言一直是個傳說,真實情況到底怎麼樣,不盤不知道,一盤嚇一跳。 今年的香港樓市大致分為三個方向: 「鬼」不可怕,「窮鬼」才可怕,兇宅公屋搶著住; 剛需火爆依舊,上周新盤開售,購房者排隊6小時搶不到房; 而豪宅市場則要涼涼
  • 藍光地產、新希望等發力 「川派」開發商謀略全國
    前幾年,與港派、粵派、海派、京派等開發商紛紛掘金四川相比,四川本土開發商幾乎將重心停留在成都,很少有走出四川,拓展全國的案例。  最近兩三年,隨著藍光地產全國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置信地產走全國的步伐加快、新希望在昆明、南寧、大連、瀋陽、武漢、上海等國內眾多城市迅猛崛起,「川派」開發商在全國漸露崢嶸。
  • 去裝修公司逛逛,感受一下真實的樓市脈搏
    反映樓市動向的「感性指標」有很多,比如房產中介的臉色,比如房管局過戶要不要排隊,比如銀行的批貸速度,比如身邊朋友談論房子的頻率……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衡量指標,那就是裝修公司的服務態度。看似意外,其實在意料之中: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家居行業幾乎停擺,元氣大傷。下半年樓市明顯動起來了,裝修需求大增,家裝公司都指著下半年衝業績,量價齊升,才能把上半年被耽誤的業績都補回來。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公司人手有限,每個人都忙得團團轉,還是先服務好既有客戶吧。那些不乾脆、不爽快的客戶,真的無暇顧及。
  • 深圳樓市又瘋了!一天賣地狂賺281億,開發商興奮到現場放鞭炮……
    未來十五年,深圳要做到33條地鐵聯通,這麼大的工程量,不拿幾塊地蓋樓換錢,深鐵這樣的巨無霸也難以吃得消。灣叔估計,未來一段時間,深鐵拿地要越來越勤,深圳開發商們,又要迎來一個難纏的對手了。大浪算是個很有前景的地方,但跟下面這個地方比,還差點意思。
  • 樓市回暖危險邏輯:股市、樓市「循環論證」?
    短短兩個月不到,是什麼令其觀點發生如此大轉變?用現在開發商使用頻率最高的臺詞來說就是「樓市回暖了」,而資本市場的地產股突然間受到各路資本追捧。   「股市各路資本熱捧房地產,樓市回暖整體氛圍啟動」的論調,反過來又刺激著購房者堅守一年多的神經。一種類似於「循環論證」的氛圍突然間瀰漫著中國房地產。
  • 青州樓市,案名「鬧」出新江湖!
    小編也偷閒去做了很多之前耽誤過的事,規劃了全新的樓市網站系統,拜訪了N位開發商首腦人物…… 不過,有粉絲說最近失眠了,喊小編趕緊歸位寫稿子。可小編巡了東山巡西山,怎麼也找不到一個話題,本來就小地方,又遇上這麼個市場,太難了。 好吧,再難也要生編亂造寫出一篇,不然這個公眾號真要倒閉了。
  • 哈爾濱樓市大地震 石家莊會不會?丨坤寧說房
    這是地方政府主動鼓勵房企降價讓利去庫存的第一例。哈爾濱的這條新政共計十四條扶持措施,簡稱「哈十四條」,我把它提煉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放寬了公積金貸款的人群,擴大了購房人群。對新建商品房銷售下行壓力大的區和縣,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消費者。我猜你一定會問:哈爾濱為什麼要鼓勵降價?石家莊會跟進嗎?馬上告訴你。首先,看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