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香港樓市:兇宅搶瘋了,豪宅虧慘了!

2020-12-07 騰訊網

「我不是很介意人們總是說深圳本地生產總值已經爬到香港頭上了。」關於香港被深圳反超,林太很大氣地表態。

事實上不止生產總值,在樓市上,深圳的熱度也要蓋過香港了。

香港樓市於內地而言一直是個傳說,真實情況到底怎麼樣,不盤不知道,一盤嚇一跳。

今年的香港樓市大致分為三個方向:

「鬼」不可怕,「窮鬼」才可怕,兇宅公屋搶著住;

剛需火爆依舊,上周新盤開售,購房者排隊6小時搶不到房;

而豪宅市場則要涼涼,大有賣一間虧一間之勢。

「鬼」不可怕,「窮鬼」才可怕

港媒報導,近期香港推出一批含兇宅的公屋,每月租金在1154至3234港元之間。

放在以前,本港人對這種房子是嗤之以鼻的,十分忌諱,住的多以南亞人為主。

而近幾年情況則發生很大變化,房屋署每年有一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推出,讓輪候公屋人士入表申請參與抽籤。

這些特快公屋單位,十之八九都屬「兇宅」,或對面就是垃圾房之類不受歡迎的單位。

縱然如此,每年入表抽籤的人數還是越來越多。據了解,今年放出的1800個特快公屋單位的申請者有6.2萬宗申請,比去年5.8萬宗多7%,且超過一半都是一個人申請 。

你看,「鬼」不可怕,「窮鬼」才可怕。

新盤火爆,排隊6小時搶不到

上周末(10月10日)香港一新樓盤柏傲莊開售,購房者排出長龍,很多人排隊超6個小時最終未有機會選上房

該樓盤位於大圍站樓上,均價18萬多/平米。天水圍是香港上半年賣出新房最多的區域。

雙節前的9月26日,全港共8個樓盤推新約726套房。

位於天水圍的Wetland Seasons Park3期當日去化八成

紅磡的SEA TO SKY開售285套,當天上午10點,已有約500名準買家在售樓處外排隊,人龍長約200米

據香港美聯物業數據,今年上半年售出約6716套新房單位,比去年下半年約7088套減少約5.2%。

受疫情影響,開發商上半年推盤明顯減少,其中4月份更是未有全新房登場,難免使上半年新房銷售總減少。

其中實用面積300平尺(約33㎡)或以下單位推貨量大減;

而上半年超過300平尺的不同類別單位銷售量均超越去年下半年,當中逾700至1000平尺更多近49%。

數據顯示,售出單位最多的是逾300至500平尺單位,上半年錄2972套,較去年下半年多約0.5%;

其次為實用面積逾500至700平尺單位,上半年售出1395套,升約13%;

至於錄最大升幅的是逾700至1000平尺單位,錄1065套,升約48.7%。

從市場情況來看,剛需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依舊火爆。

血虧1200萬...... 香港豪宅不香了

與剛需情況不同的是內地富豪曾經樂忠投資的香港豪宅。由於經濟情況下行,今年的香港豪宅一改往年盛況,成交慘烈,多數業主血虧離場。

上水只賣深圳價,持有8年血虧840萬

上水歌賦嶺銀杏徑雙號洋房,套內面積168平米,內地業主近日以1700萬元低價賣出。

據了解,業主於2012年以2420.8萬元買入。今次由於著急套現,加上佣金費用,共蝕讓約840萬元

以深圳市場參照,套內168平米的房子若以得房率80%計算,建築面積約210平米,1700萬賣出則單價僅8萬元。僅相當於深圳均價

香港樓市突現退訂潮,682萬訂金不要了?

去年5月,沙田九肚山沄灃以6823萬港元成交一個頂層特色戶型,使用面積約1613平尺。

然而,買家於今年9月4日終止買賣合約。此前買家已支付10%訂金,這意味著損失682.3萬港元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8月,香港新盤項目共有47宗退訂,涉及定金逾3600萬港元。而在今年5月,退訂宗數創下56宗的最高紀錄,涉及定金近6000萬港元。

1/4估值價,美國駐港領事館半山宿舍超低價賣!

世邦魏理仕9月10日宣布,恒隆地產以25.66億港元(約為22.64億元人民幣)中標香港南區壽臣山壽山村道37號,相等於每平方英尺約5.41萬港元,處於市場估價的「下限」。

壽山村道所處的壽臣山一帶,為香港南區的傳統豪宅區域,密度低、隱私度高。

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美國政府於1948年購入壽山村道37號作為宿舍持有至今,市價估值曾超過100億港元。

2018年,旁邊的壽山村道39號以逾59億港幣售予華潤置地,成交單價高達約8.58萬港幣/平尺,較此次恒隆「抄底」地塊高約58.6%

大埔比華利山別墅,賣一間虧一間

香港著名的海景豪宅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並沒有因不少名人擇居而影響成交頹勢。

萊茵道一面積約2115平尺的雙號洋房,原業主於2011年以約3069萬元購入物業,持貨9年,最近以2280萬元易手,尺價10780元。

帳面虧損789萬元,加上持有期間貶值約26%。加上交易成本,估計實質虧損逾945萬元。

區域內銀池道一同樣持貨9年的雙號洋房,實用2048平尺,今年6月以2448萬元易手,帳面虧損近822萬元

根據中原數據,大埔比華利山別墅於今年迄今合共錄得16宗二手買賣,其中13宗屬虧損。

天巒洋房,今年7宗買賣全蝕

豪宅天巒的內地買家比例超過一半,故入夥數年,屋苑仍然是十室九空。今年錄得7宗二手成交,全部蝕錢離場,蝕幅由4%至32%不等。

赤柱洋房7000萬易手,蝕1200萬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赤柱富豪海灣A型單號屋以7000萬元易手,原業主於2013年以7880萬元購入。

持貨7年,帳面蝕讓880萬元或11.2%,若連同雜項及代理佣金等,估計蝕讓金額高達逾1200萬元

馬鞍山雲海首宗二手即「見血」

早前入夥的馬鞍山屋苑雲海,為新鴻基開發的高檔樓盤,出了名的風水好。最近,首宗二手成交也「見血」。

原業主於2018年初以1060.6萬元一手購入,持貨只有兩年半,帳面蝕80.6萬元。

賣一間虧一間,與經濟大勢下內地富豪逝去的豪宅情結關係重大。

由於目前缺乏內地買家,豪宅市場成交比較淡,預計今年豪宅價格將下跌約5%。今年開發商也不會主推豪宅盤,而是主推針對本地買家的中小型戶型,」房地產顧問服務公司萊坊執行董事林浩文向媒體表示。

擁有香港太平山頂的一棟超級豪宅,一度是很多內地富豪的夢想。在過去多年裡,價格達數千萬港元的豪宅成交中,內地買家的比例達到30%-50%

而仲量聯行8月底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至6月,平均每月僅錄得197宗逾2000萬港元的豪宅成交,較去年同期減少17%,亦是2016年以來的新低。

香港目前已經進入第四波疫情的前奏了,到年底怕也是通不了關的。受疫情震蕩的香港豪宅若還想著內地富豪去救市,就只能是妄想了。

香港樓市的走向,估計還會繼續魔幻下去......

相關焦點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最抗跌的香港樓市也撐不住了。 11月29日,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了最新樓市數據:今年10月份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降到了376.1點,按月下跌了1.34%,實現連跌5個月。
  • 魔幻的深圳樓市:一邊哀嘆失業 一邊討論房價大漲
    (原標題:魔幻深圳樓市:一邊哀嘆失業,一邊討論房價大漲!更魔幻的是,不知為啥漲…)「我今年失業了,啥也不想了,干著急。」「我也失業了,公司沒了,全公司失業。」
  • 樓市「魔幻重啟」,這波操作真的很賽博朋克!
    經歷了一個月的市場低迷,樓市經歷了「魔幻重啟」,樓市將重回「小陽春」時代了麼?有人說,2月的樓市有多慘澹,3月的市場就有多火熱。接連出現的"搶房潮「,都顯示了樓市的火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3月16日,深圳寶安沙井萬科星城線上開盤,推出288套均價約3.9萬元/平方米、總價在96萬元至250萬元之間的小戶型商務公寓,開盤7分鐘被搶購一空。
  • 慎之又慎樓市海嘯 海南坐地起價千萬豪宅一次付清
    海南房市發燒坐地起價 千萬豪宅要求一次性付清  隨著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在新年裡迅速降溫。像北京市一月份二手住宅總成交量下降67%,期房成交量下降四成。  正當全國樓市集體轉冷的時候,海南的房地產卻異軍突起。
  • 香港樓市大地震: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 跌幅高達25%
    中原地產香港的中介王軍(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稱,該套位於香港九龍區的豪宅,去年年底開盤時業主以總價約1650萬港元買入。現在這套豪宅以1398萬港元掛在了中原地產的網站上準備出手,一年不到的時間,下跌超15%。
  •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與香港十三豪宅,這裡的阿里人身價超3000億美元
    在此期間,號稱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中的大部分合伙人都選擇在香港的熱門地段購入房產,其中9人購買了總價值超50億元的豪宅。然而,截至2018年12月,香港豪宅的售價連續7年穩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摩納哥,均價高達29萬元一平米。638萬僅能購買22平米,約合一個衛生間大小的面積。下面,我們就來參觀一下幾位阿里巴巴大佬的香港豪宅。
  • 東莞教科書級別的半山豪宅來了,不用羨慕香港了!
    盤點2020,顯而易見的是樓市恍惚回到幾年前的豪宅時代。不可忽略的是,雖然疫情當道,但這並不妨礙東莞豪宅市場的火爆。豪宅之所以被稱為豪宅,離不開其長期持有的價值屬性,獨獨一個豪字,足以見得其價格之高昂。
  • 香港豪宅到底有多豪?「137萬一平米夠不夠?」
    可本篇想避開以上兩點不談,而是回歸到香港豪宅本身,從它的前世今生去尋找答案,也許一些超越經濟層面以及數據背後的因素更加耐人尋味,同時也給各位看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去看待香港樓市。 李小姐提供的一組數據也足以證明香港樓市的瘋狂,10月1日至10月7日香港一手樓盤南區左岸、維港頌均價已經達到53萬港元/平方米,敦皓樓盤均價達到89萬港元/平方米;位於港島東半山一處新樓盤最新一手成交均價137萬港元/平方米,一套450平方米左右的豪宅價值約6億港元,創造了亞洲最貴紀錄。
  • 香港房價,下跌了……
    ,各大知名豪宅也不無法倖免以比平時要低的價格出售......近來,香港房產市場上的豪宅別墅二手交易疲軟,成交價依然是出於虧本的階段!豪宅中的豪宅,坐擁吐露港海景,真正的風水寶地,而且私密性強,吸引了不少明星買家,堪稱明星小區。 然而一個月內僅成交兩宗,實際交易價格10721/呎,較上月跌了3.3%。
  • 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 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香港樓價指數前十月徘徊,中大型豪宅跌幅最甚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香港新冠病毒第四波來襲,市場憂慮樓市將被拖累,預計2020年樓價按年將以中大型豪宅最受傷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以下簡稱「差估署」)發布上述官方樓價指數。根據該署《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報表,10月私人樓宇售價指數按月跌幅為0.57%,最新報380.9點,是半年內的新低。
  • 香港豪宅樓價狂飆 一平方呎等於打工仔一年工資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尖沙嘴商鋪21日出現呎價達69.55萬元的成交價,不禁令人擔憂香港樓市炒風捲土重來。畢竟今年秋天豪宅狂飆的一幕,人們至今歷歷在目。  踏入今年8月,香港樓價恍如脫韁野馬,一路狂飆。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新界西一向給予人「偏遠」的感覺,地區「次一等」,屬於上車客的首選地區,是故樓價一向落後。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
  • 財經30秒 | 成交暴跌50%,香港樓市「大地震」!購房者違約,房地產巨頭逃離
    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樓市迎來了一場「大地震」。2018年11月,香港樓市成交腰斬,暴跌超50%。裡昂證券發布的研報表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正經歷15年來最差的宏觀環境,利率上升、經濟放緩正衝擊著香港樓市,預計未來一年房價會出現15%的回調。此外,瑞銀此前發表的研究報告也稱,預測香港樓價自現在到明年年底將跌5%-10%,這還並未完全算入貿易摩擦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 香港明星買不起千呎豪宅?別笑!廣州以後也一樣
    文/羊城派記者 詹青  瓊瑤、岑凱倫、席娟、亦舒,這些香港作家的書,大家或多或少看過一些吧。  岑凱倫的小說,年少不更事時讀過一些,現在很多情節忘記了,唯一記得的是,在她的小說中,衡量一個富家公子的標準就是——千呎豪宅。  千呎豪宅,聽起來很厲害。
  • 香港豪宅貴絕全球 每平方呎樓價4440美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表「世界城市優質住宅指數」顯示,新型肺炎疫情導致持續封鎖,顯著影響全球房地產市場,過去半年全球近七成城市的樓價報跌,而香港豪宅上半年樓價較去年底跌約4.2%,較去年同期更跌6.8%,但每平方呎樓價仍要4440美元(約34100港元),依然冠絕全球。
  • 香港超級豪宅有價有市:每平方英尺造價14.3萬元 創新高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近期香港樓市造價有回落之勢,但超級豪宅卻有價有市,山頂一座超級豪宅19日以招標形式沽出,作價約6.67億元(港幣,下同),每平方英尺造價14.3萬元,一舉創下該豪宅屋苑成交價及英尺價新高紀錄,同時也進駐全港洋房英尺價次高席位。業界指出,近期香港市場雖受利淡因素影響,但超級豪宅因供應稀有,備受富豪追捧,成交價再創新高。
  • 香港房價有多貴?千尺豪宅售價1千萬元,僅僅才92平方
    世界上房價痛苦指數最高的地方,不是中國大陸,而是中國香港。 一般我們看電視,聽到香港千尺豪宅,我們以為大概會是下面這樣子的: 但實際上,所謂的千尺豪宅,僅僅也就92平方米。而這樣的一套房子,售價在700-1000萬元。 那香港人月薪又是多少呢?
  • 深圳樓市又炸了!
    據說深圳華潤城三期開盤,出現「代持炒房 」「眾籌炒房」等違規現象,千萬元的豪宅瞬間清盤。 這吸引了全國人的關注,同時深圳官方表示要徹查。華潤城三期是否會成為「殺豬盤」,我們拭目以待。 華潤城三期成了投資客天堂 這一次,深圳樓市再鬧大新聞。
  • 香港樓市出招?今天起香港銀行大幅提高按揭利率,行業預計這才是開始
    今日起,香港三大發鈔銀行滙豐控股、中銀香港和渣打香港,將提高與香港銀行間利率掛鈎的按揭貸款利率上限至2.35%,提高以最優惠利率為基準的按揭利率至2.25%,多家香港商業銀行跟隨。
  • 兄弟別賣慘,賣豪宅吧!
    華誼兄弟倆人,一面在電影發布會上落淚賣慘,一面享受著豪車豪宅,再用割中小影院韭菜的錢充華誼的口袋。 為了深度綁定馮小剛和一些大牌藝人,也為了掙更多的錢,華誼兄弟開始一系列魔幻操作。 2010年,華誼併購掌趣科技22%的股份。2013-2017五年間,分15次減持掌趣,最終套現28億元。 嘗到資本運作甜頭的王氏兄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瘋狂套現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