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閘門已打開,樓市「回暖」在即?看專家解讀後終於放心了

2021-01-11 談房說鋪

在一線抗疫人員不懈努力下,疫情局勢慢慢得以控制,回望過去的一個月內,我國的實體經濟幾乎處於暫停狀態,大部分由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在為隔離期間提供物資需求,快遞業拉動著線上經濟的增長,然而無論線上經濟如何增長,沒有實體經濟的加持,終究不能保證經濟長期穩定增長。10年前主要以製造業為主,經濟每增長1%就提供大約90萬個就業崗位,現在結合數字經濟後則是130-150萬個。可見線上經濟與實體經濟更能帶動經濟增長與社會快速發展。

實體經濟大部分圍繞著房地產展開,比如廠房、商場、酒店、娛樂、餐飲等,大多與房地產業緊密聯繫,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完全依靠市場化行為來恢復我國經濟顯然不足,更多時候還需要得到國家的支持與調控,隨著疫情慢慢好轉,「救市」便成為眼下相對緊急之事,近日,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政策調控號召,尤其是針對房地產行業,從土拍到建設,再到銷售與出租,均出臺了相應緩解老百姓和企業壓力的新政,從2月10日起,全國已有多個城市推出穩定市場的新政,其中包含無錫、西安、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對此江西房產協會和安徽房產商會更是多次提出申請,其實不用申請也能看出今年的大部分影響圍繞著房地產展開,國家不會坐視不理。

「救市」閘門已經打開,自救模式同步開啟!

雖然到目前為止,確診人數逐日減少,但是對待病毒依舊刻不容緩,一面要抵抗新冠病毒,另一面還要制定經濟發展策略,從武漢新冠病毒事件吸取教訓,加強完善疾病控制體系。但從對房地產新政來看,主要圍繞著企業稅費減免、貸款時間延長、房貸體系簡潔化展開,以此來促進企業積極發展,快速推動工作,將這一個月停滯的經濟彌補上來。

除了新政支持外,全國各地房企也在積極展開「自救」。近期恆大的「網上賣房」模式推出後,在網絡間不斷傳開,推出三天時間,累計認購47540套,總價值580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能賺得盆滿缽滿,緊接著跟上的會有這樣的效果嗎?我們無從知曉,值得肯定的一點是,網上買房或將是步入2020年以來營銷上最後的「殺手鐧」!畢竟「悶聲發大財」始終是「潛規則」。

自從「網上賣房」火後,許多城市的開發商紛紛效仿,不過由於軟體開發並不容易,主要還是以搭建在第三方平臺內為主,一方面開發軟體對於一般企業來說「吃不消」,比如資金大、自身規模小等;另一方面開發一款房產類定製軟體需要較長時間,房地產是一個高現金流行業,每時每刻都需要搶佔市場份額,時間太久自然也等不起。當然也並不是只有這一種自救方式,有的開發商則選擇「破產」式自救,自元旦以來,全國已有96家房企破產,在融資渠道狹窄時,破產成為他們迫不得已之舉。

「利好」信號已出,樓市是否「回暖」在即?

對於「救市」和「回暖」,很多人比較擔心,擔心部分開發商利用這次樓市新政,將房地產市場推向一個制高點,介於此,做出以下三方面解讀:

1、新政圍繞緩解房產壓力展開,與限購限售方面並無重大關聯。例如南京可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天津實現不動產登記線上辦理、無錫稅款繳納可延期等等,這些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都能為開發商減輕壓力,特別是緩解了房企現金流周轉壓力!

2、對房產稅、增值稅、二套房利率方面目前並無改動,意味著不會助長炒房現象,並且對炒房現象的打擊力度依舊較大。眾所周知,日本樓市、香港樓市曾多方面證明:任何一個國家或者城市都不能將大部分經濟注入到房地產中,這需要政策的嚴厲約束。

3、新政了優化對剛需群體購房政策,降低了剛需群體公積金貸款門檻。例如深圳此次新政重點對公積金方面作出改動,延長公貸期限,放寬公代貸申請繳存條件,逾期還貸不影響個人徵信,這些政策對於大部分剛需型的公職人員無疑更加有利!

新政對房地產健康發展來說無疑是「利好」信號,從根本上解決房企資金壓力,正如前言所說,房地產關係的產業重大,那麼樓市經濟恢復到年前將是必然結果,但是「回暖」並不意味著房價將會迎來新一輪瘋長,不會放鬆對炒房現象的管控,也就是既不希望房價暴漲,同時也不願意看到樓市暴跌,穩定增長才利於國民經濟健康發展。類似於「新冠病毒」事件,我國並不是首次面對,早在17年前,SARA病毒橫行,對開發投資、開工時間、銷售面積以及價格均產生過重大影響,但隨著對疫情的逐漸控制,市場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形態。

所以新政內容與房地產調控並不衝突,我們可以放心了,一個是幫助市場恢復到年前狀態,另一個則是以「房住不炒」為核心展開,通過「一城一策」方式進行宏觀調控,防止樓市大起大落。

相關焦點

  • 樓市回暖危險邏輯:股市、樓市「循環論證」?
    用現在開發商使用頻率最高的臺詞來說就是「樓市回暖了」,而資本市場的地產股突然間受到各路資本追捧。   「股市各路資本熱捧房地產,樓市回暖整體氛圍啟動」的論調,反過來又刺激著購房者堅守一年多的神經。一種類似於「循環論證」的氛圍突然間瀰漫著中國房地產。
  • 樓市"假陽春":房產中介人為炒作 個案被無限放大
    春節過後,經過一番休整的房產經紀人開啟了猛烈的宣傳攻勢,藉助一些數據、利好政策在朋友圈唱多樓市,有意營造出房地產市場回暖的氛圍。近日,某房企在其北京豪宅項目大幅提價的通知中稱,新品開盤在即,開盤單價18萬元/平方米,接下來將對部分已開盤的房源提價15%。
  • 樓市到達臨界點,考驗政府的時候到了!
    四川樓市,遠比我們想像的差!  救市,迫在眉睫!  就比如自貢,400元/㎡的補貼,按照當地的房價已經相當於是九折優惠了,目前自貢下面其他縣城都按照這個比例在執行。  效果好不好,卻很難說。  無怪哈爾濱的救市政策生猛還奇葩,因為從今年5月起,哈爾濱就蠢蠢欲動救市了。  之所以研究了好幾個月才出手,大概是因為一怕刺激不夠瞎忙一場,二怕水花太大請喝茶後淪為政策一日遊。  今年哈爾濱樓市實在是慘不忍睹,易居數據顯示,從年初以來新房成交價從1.3萬/㎡降到1.0萬/㎡,成交額從以前的月均77億跌到今年的月均44億。
  • 樓市「溫水煮青蛙」,3年後房價或高位解體?專家:這才剛剛開始
    本以為樓市會迎來拐點,但現實很打臉,每一次似乎都能觸底反彈。微觀來看,在以往房價螺旋式上漲的前提下,房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早已深入骨髓,在買房熱情高漲的背景下,所謂的房價下跌就是一句空話。宏觀條件來看,不管外界形勢如何發展,但人口紅利卻始終一路高歌,在住房需求不減少的基調下,我只能說調控政策在打空氣。那在經歷多次調控下,樓市難道就沒有變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
  • 一季度樓市呈現回暖趨勢 後續政策或將微調收緊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一季度的「小陽春」行情讓樓市復甦的節奏快於預期,4月份的市場總體呈現熱度持續上升態勢。一線城市二手房保持回暖,二線城市土地市場開始升溫,土地溢價率也有抬升苗頭,各地人才政策不斷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起到「催化」作用。
  • 機場轉場在即,地鐵直通城區,百強縣膠州樓市將迎新一輪復甦
    其實這並不是膠州樓市真正該有的樣子,在前期各種利好政策的加持下,膠州樓市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從主城區到少海;從空港新區到上合示範區,膠州樓市從來不缺噱頭,但在今年全球疫情的影響下,膠州樓市的低迷也在情理之中。
  • 【中國科學報】屠呦呦獲獎「打開了閘門」
    「中國的科技已經有了一種滾滾潮流奔湧向前的勢頭,這個閘門一旦打開,我們相信將不會是一個、兩個,可能是一批。」讓中科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賀福初感慨的,正是中國本土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屠呦呦。  今天,在中國科協主辦的「科技界祝賀屠呦呦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座談會」上,屠呦呦回憶了當年中醫研究院中藥所團隊為發現青蒿素艱苦奮鬥的歷程。
  • 去裝修公司逛逛,感受一下真實的樓市脈搏
    反映樓市動向的「感性指標」有很多,比如房產中介的臉色,比如房管局過戶要不要排隊,比如銀行的批貸速度,比如身邊朋友談論房子的頻率……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衡量指標,那就是裝修公司的服務態度。而在3年前,他們是可以先量房出圖,待客戶「審閱」滿意後再下定的。後來考慮再三,我們換了一家知名度更高的家裝公司。在這期間,原來的家裝公司對接人從來沒有聯繫過我,問一句「你家還要裝修嗎?」按以往的經驗,上門的客戶都不爭取,太不合常理了!只能說,你們生意太好了,無暇顧及一個未下單的潛在客戶。
  • 閘門開度傳感器工作原理_閘門開度傳感器技術指標
    打開APP 閘門開度傳感器工作原理_閘門開度傳感器技術指標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1-15 11:47:33   閘門開度傳感器是針對閘門測量的特點,採用光電式或接觸式絕對編碼器,在內部以精密的變速機構製造而成。
  • 多地樓市下跌,現在買房務必三思
    而相比限購傳聞,已經有北方城市實實在在地率先祭出了「救市」大招: · 哈爾濱:日前出臺穩樓市政策,成為主動鼓勵房企打折讓利第一城。此外,監管資金只留存3%、公寓水電按民用執行、繳納6個月公積金即可貸款等政策更具實質託底效應。
  • 香港樓市再瘋狂:26平售948萬 房價已連續5年全球最貴
    香港樓市再瘋狂,房價已連續5年全球最貴,地產股也普漲作者: 羅曼來源:證券時報網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樓價沒有最貴,只有更貴。據美聯物業數據顯示,香港新盤繼續創新高價,新鴻基地產旗下北角海璇一個面積286平方尺(約26平方米)的大單間,折後成交價1090.98萬港元(約合948萬人民幣),約42萬港元/平方米。
  • 明明:「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是政策收緊的信號麼?
    對經濟基本面的樂觀判斷已經在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公布後得到市場的充分預期,信貸的超額投放後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在預期之內。第二,一季度貨幣政策操作縮量降頻,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得到確認,未來短期流動性壓力有望得到緩解,但長期信貸投放需要進行平滑。「把好貨幣供給的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的政策思路在一季度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已經有所體現,本次例會重提是對此前貨幣操作邊際收緊的確認。
  • 2021年樓市研判!很對立、很分化!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樓市近期的新聞很對立、很分化。而華南的深圳千萬元剛需房遭爭搶:買到就浮盈500萬!上市公司高管也在搖號,還找人去代持搖……深圳的調控升級,讓樓市套利成為一門生意,搞這個比辛苦做企業強。
  • 拉尼娜悄悄到貨,樓市也在悄悄出貨……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同時伴有全球性氣候混亂的情況,作為一種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現象,拉尼娜現象也有周期,大約每3年~5年發生一次。
  • 對「把好流動性總閘門」的解讀
    2、穩健貨幣政策的重心是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而把好流動的總閘門關鍵在於貨幣供應總量增速和貨幣信貸向常態回歸。  3、對於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我們認為央行將從更廣義的貨幣角度,綜合考慮社會整體的資金需求,進行相應的信貸調控,而調控目標將更注重結構。
  •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
    港媒看香港樓市:新界西破頂 樓市"強弩之末"?有代理表示,通常要待外區樓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市民買不起市區樓後,「牛市最後一瓢水」就會流入新界西。今趟新界西樓價指數首度升穿九七年,是否又意味樓價已經在「強弩之末」?  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中,八個早已升穿九七高峰,只有觀塘麗港城、天水圍的嘉湖山莊,仍然未破九七高峰,可說是樓市的「最後防線」。其中又以位處新界西的嘉湖山莊,與九七樓價高位相差較多,仍達5.2%。
  • 恪守責任 勇於擔當 打開地產理性發展通道
    房子「抗通脹」的特點不容忽視,在非常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當廣大消費者接受這個觀念後,當廣大置業者有信心入市後,購房置業可能是最好的理財方式之一。作為伴隨深圳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地產企業來說,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需要履行社會責任,這已經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希望在經濟逐漸轉暖的這個時節,房企能更加切實的履行職責,為整體經濟的復甦做出貢獻。
  • 流日閘門隨心分享:剛剛過去的54號閘門
    喜歡今天的一眼見念流日分享文,讓我想起了那首歌「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陪我經過那風吹雨打看世事無常看滄桑變化」「水兵月,還記得你要拯救全世界麼?」「希曼,還記得你一邊喊著:賜予我力量吧!一邊急著變身去打敗壞人,救護希瑞麼?」
  • 解讀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把好供給總閘門
    人民視覺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下半年貨幣政策取向怎麼看?怎樣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如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