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樓市透視:TOP3銷售均超7000億 上海單價10萬+豪宅賣出5513套

2021-01-13 中證網

  2020年註定不凡。

  年初,全國房地產市場集體「抗疫」,各指標嚴重下滑,樓市零成交、土地零供應不時出現,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一城一策」為市場紓困託底。

  得益於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16.3%、-7.7%、-3.3%、-0.3%、1.9%、3.4%。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從2020年2月以來逐月回升。而深深的大V背後,是從年初上海300億元史詩級土拍,到杭州「萬人搖」;從4月美元債落入冰點,到50天後破冰重啟;從房企年初營銷大戰到年末TOP3門檻跨越7000億級;更是武漢從零成交到全國銷冠的逆襲……中國樓市總在各個層面給人以希望。

  

  武漢從零成交逆襲成全國銷冠

  武漢,全國銷冠。

  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莫過於武漢從零成交到全國銷量第一的逆襲。

  2020年最後一個月,武漢新房成交量近3萬套,創下2020年單月成交新高。在年初停擺兩個月後,武漢市場逐步恢復交易並搶回了「失去的兩個月」。據中指院《2020年武漢房地產快報》顯示,武漢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20.12萬套,其中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7.54萬套,面積1961萬平方米,雖然只有2019年總量的84%,但仍居全國城市住房銷量第一位。

  2020年4月8日,武漢在萬眾矚目中「重啟」,樓市逐步復甦。在社保補繳、預售門檻降低等一系列政策的精準紓困下,需求得以釋放,高供給、高庫存伴隨著房企的快周轉與促銷抓回款,武漢市場從5月開始成交量連續破萬套,並在12月達到4年多來的最高記錄——新房月銷售達27996套,超出市場預期。

 

  這是全國城市的縮影。2020年,全國新房交易跌宕起伏、城市南熱北冷。

  開年不利,全國各地售樓處暫停、工地停工,新房市場進入短暫停滯狀態。隨著疫情好轉,前期積壓的需求集中釋放。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新房市場迅速恢復,但城市間分化愈加顯著,部分城市仍然偏冷,有的城市卻出現了「過熱」情況。

  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仍然延續一直以來的市場熱度,疫情後率先復甦。

  2020年,魔幻的深圳,新房交易量一舉創下五年新高。據深圳市住建局數據,2020年深圳新房共成交45384套,相比2019年成交套數上漲19.8%,創2016年以來新高。

  網紅城市杭州也經歷了從直播賣房到土地大戰,從「萬人搖」、調控「打補丁」到「最強開盤分流」的風格切換,但不變的是高品質樓盤依然中籤率極低,一房難求。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杭州商品住宅全年成交15.2萬套,環增12%,一舉打破杭州自2017年以來連年成交套數下滑的趨勢。

  而上海在2020年成了「最難上車的城市」——豪宅成交佔據半壁江山。上海中原地產統計,截至2020年年末,單價10萬+產品一共成交5513套,累計同比增加81.8%。而2020年全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僅為23.1%。據易居研究院測算,2020 年上海新房供應量與往年持平,但成交量創近4年來新高,明顯處於供不應求階段。

  從新房銷售金額情況看,長三角城市蘇州、蕪湖、南通、揚州等城市表現良好,新房成交金額同比均達20%以上。諸葛找房監測的60個城市中,同比上漲最多的是廈門,達到71.87%;東莞、佛山、廣州等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利好下,成交金額同比分別上漲56.72%、37.68%、24.12%,不過深圳715新政後,部分購房需求外溢至周邊的東莞等城市,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這些城市樓市熱度攀升。

  與南部經濟圈大相逕庭的是,北方城市在寒潮之下難有反轉。僅有西北部蘭州成交金額同比上漲70.11%。北京由於受到疫情反覆的影響,加之政策長期嚴控,量價齊跌;與此同時,哈爾濱、長春等東北城市也出現了上漲乏力的局面。整體來看,2020年的新房市場呈現出一種「南熱北冷」局面。

  北上廣深頻刷二手房交易紀錄

  二手房交易與新房市場同享歡騰。

  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測算,2020年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達7.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值。

  據克而瑞,2020年12月單月數據環比來看,杭州、深圳、廈門環比增長皆超10%,其餘城市也有不同幅度增長,全國8個重點城市中僅蘇州環比回落。全年總成交量僅蘇州、成都全年累計同比分別跌40%和52%,其餘6城年內均有不同程度漲幅,杭州最高,全年累計同比增長高達64%。

  儘管總量創新高,但區域分化、產品分化非常明顯。從貝殼研究院《二手房市場城市榜單》可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蟬聯前四,新一線如南京、杭州、天津、成都及武漢等城憑藉規模或價格優勢躋身TOP10。與2019年比,上海依舊居於榜首,成交金額突破萬億。杭州、成都憑藉規模增長擠進前10,而蘇州、重慶掉出榜單。

   數據顯示,北京依舊是全國存量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二手房成交佔比達72%,深圳、廈門分別以69.7%和66.7%的水平居於其後。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的修復力度普遍好於新房,二手房成交佔比普遍提升,如北京及深圳提升約6.5個百分點,廣州提升5.5個點,上海提升近3個百分點。

  其中,據我愛我家統計,2020年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籤168839套,同比2019年增長16.4%。儘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北京二手住宅網籤量仍然環比增長,創下2017年以來的四年新高。

  二手房價格方面,深圳繼續領跑全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8月、9月、10月、11月,深圳市新房市場的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5%、0.4%、0.2%、0%。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深圳二手房價自2019年9月超過北京成為內地第一後,2020年繼續以成交均價68170元/平方米保持第一。廊坊以8.4%的跌幅佔據貝殼研究院監測城市首位,仍未走出2017年以來的下跌通道;山東省頭部城市青島、濟南房價跌幅分列榜單二、三位,房價下跌的以北方城市為主,佔據TOP10中的8席,充分展現了全年二手房市場「南強北弱」的特徵。

  上海重回土地榜榜首 4城收金暴漲逾50%

  土地市場同步高歌。

  2020年,全國300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59827億元,同比增加16%。住宅類用地出讓金佔比78%,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商辦類及工業用地合計佔比21%。全國40個大中城市出讓金以同比增加為主,二線城市中共22個同比走高;上海以收金2942億元、同比增加48%位居出讓金榜單頭名。

  排名 城市名稱 出讓金 同比 排名 城市名稱 出讓金 同比

  (億元) (億元)

  1 上海市 2952.4 48% 11 蘇州市 1182.5 -4%

  2 杭州市 2573.6 -7% 12 西安市 1058.4 45%

  3 廣州市 2563.7 51% 13 深圳市 1053.7 53%

  4 南京市 2093.9 23% 14 天津市 1017.1 -25%

  5 北京市 1956.8 15% 15 福州市 895.7 -5%

  6 武漢市 1840.0 4% 16 無錫市 762.5 53%

  7 寧波市 1365.6 34% 17 青島市 756.9 -15%

  8 佛山市 1356.8 75% 18 鄭州市 725.5 -21%

  9 成都市 1310.9 14% 19 東莞市 711.6 47%

  10 重慶市 1254.8 34% 20 長春市 682.8 44%

  2020年全國土地出讓金TOP20(僅包含市本級數據) 來源:中指院

  全國土地出讓金TOP20城市總額為28115億元,同比增加14%,上榜門檻為682.8億元。榜單前14席收金均破千億元,一線城市均進入榜單,合計收金8527億元,佔榜單總額的30%。二線城市上榜14席,佔據榜單七成,為榜單主力。三四線城市中僅佛山、東莞躋身榜單前二十,此外佛山收金總額漲幅位居三四線城市榜首。

  2020年長三角及珠三角成為土地出讓的絕對主力。《2020年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排行榜TOP10》中除一宗位於中西部以外,其餘9宗宅地位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其中珠三角城市佔據6席,長三角獨佔3席,深圳更有3宗宅地入圍榜單。

  與2019年榜首地塊收金不足100億元相比,今年宅地總價榜單前七席收金均超百億,儘管調控政策趨嚴,但熱門區域的優質地塊對於房企仍具有較大吸引力,同時今年入榜地塊平均溢價率達到29%,接近去年入榜地塊的最高溢價率,杭州蕭山奧體地塊更以50%的溢價率居入榜地塊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以土地出讓金1840.0億元位列全國第六名,出讓住宅和商服用地共計156宗,土地面積約3200萬平方米。2020年,武漢累計誕生超過15宗地價新紀錄。

  從各大房企表現來看,三道紅線令房企呈現出不同的特徵,保利、萬科、華潤、招商等擁有國企、央企背景的房企拿地基本未受影響,表現相對積極。而據諸葛找房報告顯示,「踩線」房企下半年尤其是融資監管趨緊後,拿地節奏明顯放緩,如恆大、金茂、中南等房企,紛紛在下半年減少拿地,其中恆大最為顯著;而對於像綠地、融創等部分踩線嚴重的房企,在下半年拿地速度不減,未來或將面臨嚴峻挑戰。

  碧恆萬去年賣了2.2萬億 TOP3門檻達7000億+

  頭部房企無懼2020年的各項挑戰:TOP3房企門檻值躍升至7011億元,比2019年提升了749億元;TOP10房企門檻值達2892億元,提升了467億元,成為門檻值增長最大的兩個陣營,競爭更加激烈。

  2020年,TOP10房企全年合計銷售4.87萬億元(全口徑),其中碧桂園、恆大、萬科分別實現銷售7888.1億元、7038億元和7011億元,「千億軍團」擴容至41家。

  2020年TOP3房企門檻值7011億元、TOP10房企門檻值2892億元,分別較上年提升749億元、467億元,為門檻值增長最大的兩個陣營,競爭愈加激烈;TOP30房企、TOP50房企、TOP100房企門檻值分別為1306億元、860億元、333億元,與上年相比均有所增長。

 

  百億房企內部分化加劇,千億規模具有明顯的分水嶺特徵。3000億以上、1000億~3000億、500億~1000億、300億~500億、100億~300億對應企業數量分別為8家、33家、26家、43家、56家。其中,3000億以上企業增長1家,1000億~3000億陣營企業數量增長6家,而500億~1000億陣營數量則減少5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百強房企的增長與往年不同,單家房企「高歌猛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集體「小步慢跑」,各梯隊房企業績開始踩下剎車。從數據上看,2000億以上房企中僅中國金茂、綠城中國銷售業績增幅超過40%,分別為44%和43%,該陣營房企業績增幅為17%。長期來看,房企業績減速的大趨勢不會有所改變。

  如果將目光從典型房企放大放到所有百億房企,其趨勢更值得探討。「百億企業增速分布呈現倒U形,頭部、尾部企業增速較低,腰部企業增速較高。」中指研究院分析認為,「3000億以上大型企業發展更加穩健,1000億~3000億企業和500億~1000億企業繼續追求規模擴張,銷售增長率較快,企業通過拓展市場布局、抓住城市結構性機遇、加大合作力度等實現業績快速增長;300億~500億企業稍弱,但仍通過深耕重點城市,保持了業績較快增長。」

  房企融資更便宜了 1.2萬億創下新高

  自2020年2月起,全國房地產開發到位資金同比增速穩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71099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比1~10月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由於受上半年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影響,6月單月房企到位資金超兩萬億元。

  到位資金穩步走高,部分得益於2020年房企融資「小陽春」。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0年1月海外債融資規模超1200億元,3月信用債發行規模超千億元,均為全年最高值。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累計約12132億元人民幣,規模創歷史新高,累計同比增長3%,但累計增幅較2019年同期收窄10個百分點。

  2020年房企融資環境融資特點鮮明。整體來看,2020年境內融資通道基本通暢,境內強韌、境外低迷。

  2020年境內融資規模約7613億元,同比增加21.3%,境內債券規模佔比63%。而2020年境外債券規模折合人民幣約4519億元,同比減少18.3%,同時境外規模佔比約37%,較2019年下降10個百分點,與2018年佔比相近。

  從融資成本看,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成本為4.51%,同比下降0.83個百分點;海外債融資成本為8.32%,同比下降0.52個百分點,總體成本小幅下降。

  但財務穩健的龍頭房企與國企方顯成本優勢,千億以上企業海外債券融資成本均值在8%以下,而同期的300億~500億、100億~300億企業海外債融資成本均在10%以上。2020年,龍頭房企成功發行多筆低成本債券,如萬科、保利、中海等企業多筆公司債券票面利率在3.6%以下,龍湖、綠城等企業部分海外債券票面利率在4.0%以下,企業融資優勢明顯。

  記者手記|2021論持久戰

  寫完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12個月,像是走過了無比漫長的十年。「偏緊」的2019年末,市場人士都在說,「這是過去10年裡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10年裡最好的一年。」而2020年初的疫情,更是讓人感覺看不到未來。

  但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令復甦迅速得難以置信。數據層面以外,幾乎與武漢「重啟」同步,熱點城市已經迎來了樓市小陽春,甚至多個城市觸發了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長沙的樓市調控樣本,更是讓所有人看到了中央房住不炒的決心。

  對開發商們來說,在自身資金和抗風險能力皆受考驗的當下,更應保持謹慎和敬畏的心態、順應市場走勢,做好打持久戰準備。

  2021,我們一起期待著。

相關焦點

  • 魔幻香港樓市:兇宅搶瘋了,豪宅虧慘了!
    天水圍是香港上半年賣出新房最多的區域。 據香港美聯物業數據,今年上半年售出約6716套新房單位,比去年下半年約7088套減少約5.2%。 受疫情影響,開發商上半年推盤明顯減少,其中4月份更是未有全新房登場,難免使上半年新房銷售總減少。
  • 滬上二手房成交超1萬億|2020樓市年度備忘錄⑥
    編者:疫情對中國樓市的影響,一是暫停,大約2個月交易冷凍;二是加速,一些樓市需求抑制後放開加速上行,一些樓市迅速觸底反彈,一些樓市則繼續下跌。繼2019年之後,樂居總編室聯合樂居財經研究院推出【2020中國40城樓市年度備忘錄】,從房價、土拍、政策、購房意願、熱盤、區域、預期等各視角,記錄中國主流城市的2020樓市這一年。
  • 中國佔一半!2020《亞洲十大超級豪宅》鑑賞!
    近日,2020年亞洲十大豪宅榜單發布 其中中國就佔據了五席,佔比高達50% 亞洲頂尖豪宅一半在中國! 這些豪宅究竟有多壕多美 快來一睹為快!
  •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與香港十三豪宅,這裡的阿里人身價超3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與香港十三豪宅,這裡的阿里人身價超3000億美元早在之前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馬雲就發表主題演講,稱未來房子如蔥,未來幾年中國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了。這話放在馬雲身上一點毛病沒有,一個身家超2600億美元的大佬購買一棟15億人民幣的豪宅確實如同買蔥一樣。若不是一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恐怕小編都要忍不住出來打他了。
  • 樓市眾生相 南京玫瑰園墅王減價7000萬與綠城年關抉擇
    不過,對於南京市場而言,過億級別的豪宅項目難免會遇到水土不服。據不完全統計,在南京數套億元豪宅中,僅有一套順利賣出,買家為「江蘇首富」。值得注意的是,綠城自2007年進入南京市場,玫瑰園是唯一的自有開發項目,而這套「待嫁」的玫瑰園別墅,也成為綠城目前在南京唯一在售項目。
  • 10座城市各區房價排名,上海包攬前二,廣州最便宜,香港秒殺一切
    北京、上海誰的房價更貴?誰是真正的宇宙中心?5月21日,第一太平戴維斯(一家全球知名房地產服務提供商)發布中國住宅市場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全年,中國住宅銷售總額增長至12.6萬億元,平均價格為8500元/平方米。
  • 北京樓市二元論:首改項目受捧、低價盤賣不動
    位於通州的一剛需盤項目,今年1月一期開盤220套房源,預售備案價5.3萬元/平方米,截至12月9日籤約備案53套,籤約均價4.9萬元/平方米;9月二期開出348套房源,僅賣出2套,銷售均價4.8萬元/平方米。
  • 探秘門頭溝「最牛豪宅」 歐洲宮殿式別墅戒備森嚴
    他表示,項目已開發多年,但還未正式開始銷售,售樓處也不設在此處,公司已將別墅身後的山林買下,一律禁止拍照。  記者近日多次撥打中駿綠洲莊園的售樓電話,都無人接聽或被掛斷。「我們銷售人員都集中到上海總部培訓了。」記者以顧客身份諮詢時,中駿工作人員在電話裡表示,目前還不接待任何顧客。
  • 財經30秒 | 成交暴跌50%,香港樓市「大地震」!購房者違約,房地產巨頭逃離
    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樓市迎來了一場「大地震」。2018年11月,香港樓市成交腰斬,暴跌超50%。香港11月住宅銷售同比腰斬香港土地註冊處1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11月住宅銷售總額為260億港元,環比上月下降32.5%,較去年同期538億港元下降51.6%
  • 京城這款逆市熱銷「城市豪宅」,暗藏市場「3個秘密」
    2020年樓市冰火兩重天:北京見底?VS全國近頂?7月北京樓市明顯走出了第二次疫情的影響,北京新建住宅市場各區總成交額314.36億元,環比6月上漲19%,同比2019年7月成交額提升9%。北京新房市場成交額、成交量均攀上1年來的新高度,別墅成交額環比上漲5成,1年來首次月銷超500套,限競房成交額刷新1年來紀錄,成交套數首次突破3000套。二手房市場也非常活躍,7月北京整體帶看量環比增長34%,成交量同比去年增長35.2%。
  • 2020年西安樓市六大預言,蒙對了幾條?
    這幾天,我看到各路專家又開始了2021年西安樓市預言。其實,預言這件事情風險蠻大的,因為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特別是政策層面,你根本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政策。當然,膽大的《地產房劍》在1年前的這個時候,2020年1月2日曾經推送過一篇文章《大膽預測!2020年西安樓市六大趨勢,信不信由你!》,對2020年西安樓市做出了六大預言。
  • 香港樓市大地震: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 跌幅高達25%
    中原地產香港的中介王軍(化名)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稱,該套位於香港九龍區的豪宅,去年年底開盤時業主以總價約1650萬港元買入。現在這套豪宅以1398萬港元掛在了中原地產的網站上準備出手,一年不到的時間,下跌超15%。
  • 勁銷4.35億!599套!常州11月樓市銷售排行榜單出爐,這家樓盤賣得最好
    2020-12-02 00:03:06 來源: 常州壹樓市 舉報
  • 中國「第一豪宅」的故事只剩絕唱……
    「梁朝偉的老婆」劉嘉玲「又」在上海拋售房產了。為什麼說又呢?因為從2016年開始,劉嘉玲就「開始」僱中介在朋友圈裡賣自己在上海黃浦江畔的湯臣一品的豪宅了,只不過這一次「拋售信息」裡面的房產又升值了,3.88億買進的,掛牌4.6億,合單價38.2萬/㎡,如果一出手,就是近20%的收益。甚至還有中介提出,100萬看房。
  • 香港樓市:「帶血的饅頭」深度
    01 的確跌了 最近,有港媒曝料:香港尖沙咀一套複式豪宅,先從1.4億港元跌至1億,減價4000萬港元。 如此程度大放血令人心疼。
  • 2020年北海樓市年終總結之成交篇:成交22622套!北海房地產市場成交...
    [導讀]2020年北海樓市年終總結之成交篇:成交22622套!北海房地產市場成交趨穩   2020年北海樓市年終總結之成交篇:成交22622套!北海房地產市場成交趨穩  22622套!2020年北海樓市成交量最終定格。
  • 近7000套新房搶奪無房戶 有房戶:心痛的感覺
    比如西溪公館這一次開出了餘下的全部1216套房源,同板塊的未來天空之城推出565套房源 ,春和雲境和萬科前宸推盤量均超400戶。 光 是這4個盤 就貢獻了 4成 供應 。本周新領預售證的項目,標紅為首開不但供應量大,市場上有名有姓的項目似乎一下子全來了,比如純新盤中就有不少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