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在南京市場沉寂多時後,綠城因墅王項目玫瑰園降價激起了市場的一番關注。
有市場消息指,原價2億的綠城玫瑰園樓王現已降到1.28億,直降7200萬,降幅高達36%。據接近綠城的人士證實,該項目售價確實已調整至1.28億,玫瑰園其他千萬級別墅早已售罄,唯剩這套1.28億的獨棟別墅。
自2013年開盤,徘徊幾年之後,這套無論是價格還是品質都被稱為南京別墅巔峰的項目,終於稍稍放下了身段。
不過,對於南京市場而言,過億級別的豪宅項目難免會遇到水土不服。據不完全統計,在南京數套億元豪宅中,僅有一套順利賣出,買家為「江蘇首富」。
值得注意的是,綠城自2007年進入南京市場,玫瑰園是唯一的自有開發項目,而這套「待嫁」的玫瑰園別墅,也成為綠城目前在南京唯一在售項目。
南京墅王
作為進入南京的第一個項目,玫瑰園延續了綠城的高端物業路線,只是對於以浙江市場為主的綠城,進入南京或許並非其戰略選擇所在。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詢,南京玫瑰園所在地塊是由杭州恆勵等幾家公司於2006年聯手拿下,項目佔地460畝,規劃建設面積約9萬多平方米,位於珍珠泉旅遊度假區,是南京市區稀有的高爾夫、公園、山、水、林多重立體景觀純別墅社區。
良好的投資前景使得項目還未充分規劃便開工建設,不足一年,近500畝的地塊上已經蓋了40多幢別墅。然而,為了儘快將土地轉換成產品銷售,不免忽略了項目的質量,隨後,恆勵找來了以產品著稱的綠城合作開發,由此,綠城才進入了南京市場。
面對全新市場和稀有的地塊,掌門人宋衛平大膽選擇了綠城所有項目中最高端的別墅產品——玫瑰園。而原來已經成型的40多幢已經可以賣的別墅,宋衛平則決定推倒重來。
2007年,南京玫瑰園首次開盤,售價均在百萬級別,15幢獨立別墅隨即售罄。而後,不斷有新產品加推,售價也漲至千萬。
經過長達八年的開發與銷售,2014年,南京玫瑰園迎來收官之年,期間曾多年榮登南京千萬級別墅銷冠。
作為玫瑰園壓軸別墅,報價2億的墅王也登場亮相。據傳聞,甫一開盤,便吸引多位江蘇富豪聞名參觀預備爭購。
不過,對於南京豪宅市場而言,2000-3000萬左右的銷量均有不錯的成績,而會選擇購買億元級別墅的人群則十分有限。
在南京資深業內人士尹霄飛看來,綠城玫瑰園2億的定價更大程度上是營銷手法,降價到1.28億是回歸項目本身的價值,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大的利潤空間;此外,項目每年的綠化、維護等成本較高,若長期滯銷,資金無法回流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財務壓力。
從整個市場來看,尹霄飛表示,不同於蘇州、上海等城市,南京會選擇5000萬以上別墅的人群非常少,就算有購買力,更多也傾向在海外置業。
據接近綠城的人士稱,由於南京玫瑰園其餘別墅項目早已收官,該項目的工作人員也基本已經撤離。目前,有意看房者多通過中介進行聯絡。
除南京外,綠城在多個城市也有玫瑰園系列產品,而在杭州和上海,綠城更將玫瑰園打造成度假酒店。
寧城抉擇
隨著城市的發展,南京的土地變得日益稀缺,相比近年不斷升溫的南京房地產市場,綠城在南京的發展不免有些令人惋惜。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詢,自2015年開始,南京樓市成交呈現直線上升,並一直持續到2016年,全年12.6萬套的成交量也創下了自2009年起8年以來新高,使得這個六朝古都成為最受矚目的熱點二線城市。此外,2016年南京土地出讓金達到創歷史新高的1629.74億元。
回顧綠城在南京的十年,早在2007年,南京江浦區還只有綠城等個別品牌房企進駐,如今中海、萬科、雅居樂等品牌房企紛至沓來,綠城卻始終只有玫瑰園一個項目。
在南京,綠城更多的精力放在代建業務,包括綠城東方蘭園、綠城東方玉園、綠城南京桃花源、寶華桃李春風、綠城深藍等均為代建或合作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代建項目均為綠城東方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屬於藍城體系,因此嚴格來說,這些項目並不屬於綠城。
在綠城的戰略中,以珠三角為中心的華南區域,和以杭州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將共同並列為全國布局的三大戰略區域。其中,過往長三角區域除大本營杭州外,綠城的項目多在上海、蘇州、常州、無錫等城市,南京似乎並非重點。
在南京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南京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綠城已經錯過了一段黃金期,如果能在南京紮下根,綠城可以走得更好。
問及綠城對南京市場的規劃時,綠城相關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綠城對長三角地區一直比較重視。其中,最直接的反應在拿地。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詢,在2017年為數不多的拿地中,綠城落下在南京公開土地市場的第一子。
2月15日,南京雞年首場土拍中,經過200多輪網上激烈競拍,綠城以總價38.1億元拿下西善橋G100地塊,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29.5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價為21745元/平方米。這也將成為綠城南京打造第二個「親生子」。
最新的規劃顯示,該地塊將打造52棟低密度住宅。對此,綠城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地塊綜合容積率為1.2,未來將打造高端產品。由於需現房銷售,該項目預計將在2018年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