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鯉魚」稱霸河流,幾秒將一頭牛撕碎,卻被我國吃貨擺上餐桌

2020-10-03 侃爺旅行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外來物種來到本地之後,很快就會泛濫成災,破壞當地的生態。比如小龍蝦,在成為一道美食之前,在中國的許多河流中泛濫成災,給當地河裡的小魚小蝦造成了滅頂之災。當它成為了一道美食之後,數量才得以控制。

其實,一個外來物種能夠在當地泛濫,有很多方面的條件,首先要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其中有充足的食物,而且還不能有天敵,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有一些物種也許在當地的數量巨大,但是來到中國之後,卻並沒有破壞當地環境的能力,比如來自南美的一種「鯉魚」。

稱霸河流的「南美鯉魚」

在南美亞熱帶地區,生存著一種非常兇猛的小型肉食性魚類,它叫做紅腹鋸鮭脂鯉,體長20釐米左右,腹部有大片鮮紅色,同時擁有非常鋒利的牙齒,經常成群結隊地出現。這種魚還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叫做食人魚。

關於食人魚的電影和傳說,相比大家都看過很多。它一般情況下以小型的魚蝦為食,然而,當有大型的動物掉落在水中的時候,它們將瞬間衝到獵物的周圍,用自己鋒利的牙齒撕扯獵物,並且以非常快的速度將獵物的吃得只剩下一個骨架。據說,有人曾經看到,食人魚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就將一頭牛撕碎。

可以說,食人魚群是南美洲叢林的河流中的一大霸主,很少有動物敢惹它們。而且,在當地也有它吃人的事件發生。當然,這種事情也極為罕見,一般情況下,食人魚捕食得最多的還是河裡的小魚小蝦。

南美河流中的霸主,卻被我國吃貨擺上餐桌

食人魚通過人工引進的方式來到中國,最早主要用作觀賞魚,不過,因為意外跑到了河流中。然而,如此強大的食人魚,卻並沒有在我國泛濫成災。首先一點就是因為來到河流中的數量並不大,不能讓它們形成魚群,所以戰鬥力就小了很多。此外,在我國的河流中,還有許多食人魚的天敵,比如電鰻。而且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也較高,只能生活在溫度不低於20℃的水域中。

當然,如果讓食人魚大規模繁殖起來,同樣能夠嚴重威脅到我國河流的生態系統,可惜的是,它遇到了中國吃貨。有人發現食人魚的肉質鮮美,有嚼勁,魚皮膠質厚,是一種難得的美味,所以有人就將它擺上了餐桌。雖然如此,將它當作食用魚的人還是較少,一般都將其當成觀賞魚,而且價值昂貴,一隻魷魚的售價就高達150元左右,甚至珍貴的品種紫羅蘭,價格達到了上萬元。

如今,這種兇猛的野生魚類,在中國只能待在人們的浴缸中,供人類欣玩。


FL分享更多有趣景點和故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關注作者還可查看更多文章,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亞洲鯉魚,吃貨們的福利,美國的亞洲鯉魚上線銷售了,釣友們買單麼?
    24日,備受中國吃貨惦記的亞洲鯉魚終於重返中國了,上午10點整在聚划算正式上線開售。美國人用25年時間花費180億美元解決不了的問題,中國吃貨有可能成為「拯救者」麼?「亞洲鯉魚」其實並不是一種魚的名稱,而是美國人對青魚、草魚、鱅魚、鯉魚、鰱魚等8種魚的統稱。上世紀70年代,為了清潔水體,「亞洲鯉」作為「特殊人才」被美國引進。
  • 在美國興風作浪,危害四方的亞洲鯉魚,為什麼在我國卻很難長大?
    除此之外,亞洲鯉魚的彈跳能力也非常驚人,在我國自古就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而到了美國它們也把這一特性發揚光大,能夠跳出養殖場,進入到當地的自然水系中。無論是水溫較高的水域,還是冰冷的河流,它們都能夠適應,並且它們逆流而上的天性也使得它們順著河流不斷蔓延到其他地區,在其他水系內泛濫成災。
  • 亞洲鯉魚讓外國恐慌?中國吃貨仰天長笑:放著我來!
    作者:高娓娓看國內的新聞說,最近美國伊利諾州的科研人員與環保人員為了消滅一種身材巨大的亞洲鯉魚,開始向臨近密西根湖的河道(全長10公裡)中投放了大量 「殺魚藥」,從而維持水體「生態平衡」,防止這一外來物種進入五大湖。
  • 美國河流發現比亞洲鯉魚厲害的虎蝦
    我們都知道美國亞洲鯉魚泛濫,花了幾百個億也搞不定…據說佛羅裡達的河流裡出現了一種可以長到人類前臂那麼長的蝦,當地科學家稱:當亞洲鯉魚正在破壞美國經濟的時
  • 人人都喜歡吃的「黑魚」,在河流中令其他的魚兒聞風喪膽
    無論是在聚會上還是酒席上,魚類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當然魚類十分的多,但是最普遍最常見出現在餐桌之上的就是草魚和黑魚了,草魚比較的常見,但是黑魚許多人只在餐桌上聽到它的名號,卻不知道它到底是只怎樣的魚,甚至都沒有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
  • 國內4種口感最好的「淡水魚」,你吃過幾種?吃過2以上就是吃貨
    現實生活中,淡水魚被經常擺上餐桌,比如說鯉魚、鯽魚是我們最常見的魚類,不過在很多的吃貨們看來,咱們在餐桌上面吃到的魚都是本地常見魚類。顯而易見,只要是靠近海邊的城市吃海鮮要方便得多,那麼一些內地城市如何吃到美味魚類?一些味道較好的淡水魚就成了首選。
  • 野兔野狗尚未解決,又一物種在澳洲泛濫成災,中國人餐桌上很常見
    澳大利亞雖是發達國家,氣候環境對人類卻並不宜居,而動植物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瘋狂繁衍生息,外來物種更是能輕而易舉發展成大家族,諸如野兔野狗這類入侵生物,讓澳洲人頭疼不已。兔子和狗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是很可愛的動物,也有一些中國人喜歡吃它們,但是就拿野兔來說,百年間澳洲野兔數量一度高達百億隻,澳大利亞投入大量成本,才讓野兔數量減少至上億隻,可惜問題依然得不到徹底解決。
  • 野兔野狗尚未解決,又一物種在澳洲泛濫成災,中國人餐桌上很常見
    澳大利亞雖是發達國家,氣候環境對人類卻並不宜居,而動植物卻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瘋狂繁衍生息,外來物種更是能輕而易舉發展成大家族,諸如野兔野狗這類入侵生物,讓澳洲人頭疼不已。兔子和狗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是很可愛的動物,也有一些中國人喜歡吃它們,但是就拿野兔來說,百年間澳洲野兔數量一度高達百億隻,澳大利亞投入大量成本,才讓野兔數量減少至上億隻,可惜問題依然得不到徹底解決。
  • 吃貨驢友們有口福了!
    吃貨驢友們有口福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咱們的餐桌上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大魚大肉,小編是一個非常愛吃海鮮的朋友,周圍也有很多愛吃蝦的朋友,可以說蝦憑著自己獨特的口感,已經成為了很多吃貨追捧的對象。特別是當我們在吃自助餐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有些自助餐廳的餐桌上擺滿了各種海鮮和蝦,這一類的產品更是供不應求的,不過這些蝦基本上個頭都不大,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地方,有著很多個頭很大的蝦,可以說這裡簡直就是吃蝦愛好者的天堂。
  • 「亞洲鯉魚」接班人?亞洲黑魚成功入侵美國,有的重達9公斤
    前不久,某個小夥將50個蜘蛛帶到了機場,海關工作人員很快處理掉50隻蜘蛛。並不是機場工作人員十分狠心,而是這些蜘蛛不屬於國內品種。黑魚味道十分鮮美,它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可是黑魚卻是一種性格比較強悍的食肉魚類,它們以幼小魚類為食物。與此同時,黑魚是一種極其好養的魚類,商販都會人工養殖黑魚。
  • 如何看待亞洲鯉魚泛濫把美國人逼瘋?
    比如,那恐怖的南美「食人鯧」終於沒有領到中國護照,在廣東廣西轉悠了一圈,又坐飛機回亞馬遜河老家了。但是,中國的鯉魚的運氣就比它好。大前個世紀,中國鯉魚被我們老鄉帶到了澳大利亞,現在它們可是「發」了!有報導說:在澳大利亞,鯉魚就和兔子、狐狸一樣,已經繁殖泛濫成災了。
  • 入侵最成功的物種,連我國吃貨也沒辦法,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我國是個美食大國,美食資源極為豐富,不管是國人也好,老外也罷,對咱中國美食的評價可都是不小的,另外,我國在面對入侵物種上,也能輕鬆自如地應付呢,就比如說之前讓老外們忙的焦頭爛額的小龍蝦、牛蛙、蛇頭魚等,全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幹趴下了,如今都要依靠人工養殖才能繼續存活下去呢。不過,也有令咱中國吃貨沒辦法的物種,它就是清道夫,我們食材應對不來,但是到後面,這種生物卻成了印度的餐桌美味。
  • 【吃貨的單詞本】日本餐桌上常見貝類的日語說法
    「吃貨」一詞是時下流行的網絡用語,目前最廣泛也最被大家認可的解釋是指「特別能吃,且特別愛吃的人」。吃貨們認為,「吃」是一切幸福的來源。而學霸們則認為,「知識」才是追求幸福道路上的必備武器。吃學結合,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 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
    導語:這4大外來物種,已端上了吃貨的餐桌,如今還需要人工養殖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外來物種,但是只要是能解決掉就不是啥大問題。但是這些物種進入中國之後,不僅沒有繼續泛濫,反而快被吃成了瀕危物種,因為吃貨們發現這些物種的味道不錯,加上數量多,自然就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味。被中國吃貨治的服服的,活生生的把自己玩脫了。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這4種入侵我國的物種,有的都不夠吃了還需要人工來養殖,簡直是太丟人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
    我們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實際上很簡單,只要是可以下的油鍋、上的餐桌的入侵物種,它們在我國,都不會泛濫成災的。 什麼小龍蝦、鯉魚,甚至於蝗蟲等物,有的尚未入境,人們已經在考慮各種吃法了,更何況幾條小小的太陽魚乎?
  • 垃圾魚在廣東河流泛濫成災,不止吃貨嫌棄,連食人魚都不想吃!
    從營銷角度講,「清道夫」這名字起得非常成功,經過商家的一頓吹捧,它成了水族箱裡最好的清潔工。但從生態角度,這貨害人不淺,目前已在我國南方江河泛濫。清道夫魚為什麼只在南方泛濫呢?一是水質不同。清道夫魚的老家是弱酸水,我國北方多數是弱鹼水。另外清道夫魚是熱帶魚,不耐低溫,我國北方河流冬季嘗嘗低於零度。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在人類的食譜上,魚也是人們在餐桌常見一道菜,但人們無法對清道夫魚下筷,因為清道夫魚會吞食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有其它不衛生的食物,只要能吃的,清道夫魚都會吃,所以清道夫魚很不衛生,再加上清道夫魚的味道確實非常不好吃,非常腥,所以清道夫魚是人都不敢吃。
  • 鯉魚真能成精?鯉魚捕食黃鱔畫面熱傳,長江君:大概率擺拍
    在我國民間,關於鯉魚的傳說最多,即使拋開鯉魚化龍的遠古傳說不提,在如今許多地區仍然有許多人認為鯉魚「有靈性」,而不食用鯉魚......鯉魚真的是一種能「通靈成精」的特殊魚類嗎?「大開眼界」,甚至有人驚呼,這隻鯉魚真成了精嗎(原文為妖魔)?
  • 國外獨霸一方的猛魚,在我國不可能泛濫,它們只是遊到我們的餐桌
    ,只不過是直接遊上了我們的餐桌,別整那些多餘的,一句話,直接說它們有什麼營養價值就可以了。第三、雖然有毒性,但是不影響我們諸多吃貨的興趣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就是,鱷雀鱔遭遇到了我國的諸多吃貨,雖然它們看起來外形兇惡且有一定的毒性,但是經過一定的處理之後,最終還是走向了餐桌,畢竟這個東西個體大、肉多,吃起來也比較過癮,據傳,各種吃法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