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2020-12-06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古語有云:「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在步往成功的旅途中,我們都要面臨種種挑戰,在打擊與失敗中不斷成長。

那些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成功,一定只是曇花一現的光環。一個真正成功的人,都是不惜付出代價,放下曾經的榮耀,勇於跨出艱難而重要的一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脫胎換骨,獲得重生,翱翔蒼穹!

今天老話重談,給大家說一說展翅高飛的「雄鷹」,希望各位有緣的讀者在未來面臨痛苦與絕望時,要敢於挑戰與跨越,方能鳳凰涅槃,獲得重生。

02放棄得重生

鷹是萬鳥之王,也是長壽之王,能活到70歲的高齡,在它漫長的一生歲月中,卻有著一段極為耐人尋味的故事。

鷹如果想要擁有那麼長的壽命,在40歲的時候,必須作出艱難而又重要的決定。這時,鷹的喙會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爪子不再鋒利,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飛翔十分吃力。

此時,擺在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老死,一條就是要歷經一個痛苦萬分的更新重生過程—長達150天的漫長蛻變。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陡峭的懸崖上築巢,並停留在那裡,不再飛翔。

之後,鷹用自己的喙啄打巖石,直到其鮮血淋淋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待長出新的喙。鷹再用新長出來的喙忍痛把爪子上老化的指甲一根一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鷹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當5個月後,新的羽毛長了出來,在漫長而痛苦地再生之後,鷹重新翱翔於藍天,而且飛得更高、更遠,重新度過它之後30年的歲月。

03結語

現實中的很多人,只是因為一次微不足道的打擊,就讓我們失去了挑戰的信心,只懂得局限於現有的成績之中,滿足於現狀,用盲目的樂觀對待未來的生活,逃避種種壓力和挑戰,失去了努力向上的精神。

漸漸地,就如同那些不願接受重生的鷹一般,姜靡不振,聽天由命,最後只能慘遭淘汰,被生活所拋棄。

但請不要忘記了:鷹之重生,如鳳凰之涅槃。它經歷了殘酷的折磨與痛苦的蛻變,在強烈的求生欲望下,超越了自我,獲得了新生。而我們在面臨痛苦與絕望時,是否敢於挑戰與跨越,在面臨蛻變與生時,我們是否能像鷹那般有換喙拔毛的勇氣?

相關焦點

  • 視障男孩圓夢大學:使我痛苦者,必將使我強大
    蔣佩文的媽媽楊秀玲告訴記者,其實夫妻倆對孩子的未來都很擔憂,也很痛苦過,甚至都痛哭過。孩子未來怎麼辦?孩子上學每一步都很艱難,後來爸爸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學校。 蔣佩文為了激勵自己不要放棄,會在每個筆記本上寫上座右銘:使我痛苦者,必將使我強大。
  •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離婚女人不要慌,你也可以逆襲成王者
    疫情期間重讀了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芬·約瑟夫的《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書中修復創傷的方法與羅子君的自我營救及成功逆襲之路不謀而合。《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在這本書中,將大量的真實案例與最前沿的心理學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介紹了一門新的科學——創傷後成長心理學。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到達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落谷底時的反彈力。」
  • 尼採: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按照很多人的預設,尼採可能是最不會安慰朋友的人,他說:「對於我所關心的人,我祝願他們受苦受難、孤寂悽涼、疾病纏身、受盡虐待、備嘗屈辱——我希望他們不得倖免於以下的體驗:深刻的自輕自賤、缺乏自信的折磨、一敗塗地的悲慘境地。」不管這段話是不是瘋話,反正尼採在最後的日子裡瘋了。
  •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接受脆弱,在悲劇的摧毀力中磐涅重生
    雖然那一次的事故,讓我久久陷於對自行車和馬路的懼怕中,但這次的心靈創傷卻能讓我提高對路況的警覺性,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事故。也許就像《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中所說的,正確地處理創傷,能讓你更好地成長,使你更加強大。
  • 彥鋒:使你痛苦的東西,終將使你變得強大
    我很激動!!!看著,感受著,領悟者,一幫改變著社會的人。   創業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變呢?   「燃點」點燃一個個不平凡的心,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感到一點也不孤獨,前路茫茫,彥鋒就知道這個方向是對的。   只要殺不死你的,必使你強大。   使你痛苦的事,終將使你強大。
  • 寫給2020 | 獵豹移動傅盛: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儘管壓力巨大,但我真的欣喜地看到,獵豹移動的小豹們並沒有崩潰渙散,而是迅速地組織起來行動起來,煥發出旺盛的戰鬥力。在此,我對春節期間還堅守在工作崗位、衝在抗疫第一線的小豹們表示感謝;我對春節期間響應國家號召、履行公司要求,自我防護措施到位的每一個小豹們表示感謝;我對在線辦公模式下,還依然保持高效工作的每一個小豹們表示感謝!
  • 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讓別人快樂
    「知道了人為什麼痛苦,才會知道痛苦的人怎麼樣有可能開心。」撰文 / 張煒鋮,採訪 / 張煒鋮、何瑫,編輯 / 何瑫,運營編輯 / 穀粒多一月中旬的晚上,李雪琴在家中情緒崩潰,想要自殺。感受疼痛是她十幾年來習慣的解壓方式,她用水果刀反覆劃手腕,血馬上淌了下來。
  • 使你痛苦的也終究使你強大
    我見過太多的失敗者,有身邊的親人、朋友,有工作的同事、領導,還有那些在熒幕上工作的公共人物。追根到底,無論任何人立下的各種成功目標,都不過是討生活和更好的討生活,只不過分成高中低三種等級之分罷了。「這條路不適合你,我勸你趁早換了吧」「這麼點兒小事都能做錯,我看你是真沒什麼能力」「異想天開啊?
  • 那些在痛苦中學會的,必將使你更強大
    它真正讓人吃驚就在於——這樣痛苦的生活,居然能用詩來描述,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這的確是一個奇蹟,「生活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她搖搖晃晃行走人間路,身體的殘疾,卻限制不了精神的富有。痛苦也許束縛了我們的肉身,卻束縛不了我們的頭腦。學著激發自身的潛力,讓精神世界散發出勃勃生機。
  • 新伊蘭特:打不倒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我很喜歡張愛玲的一句話: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的憂愁。 這句子也許生澀難懂,但很是佩服她異於常人的行為和靈異的思維。
  • 都是分手,為什麼我特別痛苦?
    看到你的問題,我腦海中對你的第一印象是:這是個多麼勇敢和有生命力的姑娘!因為你面對傷痛敢于堅持求助而不是放棄。其實放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如果我學騎自行車總摔倒,那就不學了;如果我覺得考研好痛苦,那就去找工作好了……並不是說不會騎自行車和找工作不好,如果內心能自洽,那也極好。而我們不願意輕易放棄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反應。
  • 重生都市,他強勢碾壓諸天萬界,犯我者,必滅之
    哈嘍,各位書友們,大家好啊,今天小編為小夥伴們帶來四本好看的都市小說,其中第二本小說,講述的就是男主重生都市,他強勢碾壓諸天萬界,犯我者,必滅之!因此喜歡看這種類型小說的小夥伴們,精彩千萬別錯過哦,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 流產的經歷,讓我明白到痛苦的意義
    今天和朋友聊天,談到了我的流產經歷。在訴說時,我感嘆到如果能讓我早些發現量子催眠,那該有多好啊。如果我可以早些和我的內在智慧連接上,那該多好啊!我當時就能少受些罪,也不會那麼痛苦了。但是,所有的發生,都是剛剛好,都是最好的安排。
  • 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 | 尼採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更強大。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
  • 「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右翼!」此人若晚死三年,德國必統一歐洲
    1913年1月3日,德國前參謀總長施裡芬伯爵在其柏林的家中逝世,臨死之前,伯爵念念不忘打敗法國的戰略,用最後的力氣無比擔憂地說出了「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一年之後,如伯爵所料,德國向法國開戰,第一次世界打響。
  • 聖經金句 ‖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主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Jesus said to Martha, 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為看見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為他沒有光。」耶穌說了這話,隨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門徒說:「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穌這話是指著他死說的,他們卻以為是說照常睡了。耶穌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拉撒路死了。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這是為你們的緣故,好叫你們相信。如今我們可以往他那裡去吧!」
  • 很受用的句子,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堅強!
    1.凡是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堅強。2.昨天和明天都抵不過一個現在。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現在。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3.不管你的天賦如何,你只需把自己的每一天過好,把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都做到最好,那麼你會發現你的生活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
  • 抑鬱症讓我感受到了這9種痛苦,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讓我難以承受
    當我聽到這話之後,我感覺被這說話的人重重的打了一拳,心裡那種絕望的感覺再一次湧現,我知道又有一個人要疏遠我了……太多的人對抑鬱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不了解,太多的人單憑自己的想像就給了抑鬱症患者一個定論,這是對我們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傷害。
  • 科學研究證明,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的科學家們建立了失敗與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證明了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尼採的格言:「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研究人員利用高級分析法來評估年輕科學家專業失敗和成功之間的關係。這表明,如果失敗不會殺死你,它確實會讓你更強大。」這項名為「早期職業挫折和未來職業影響」的研究在10月1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這項發現與馬太效應的解釋相違背。馬太效應假設「富人更富」的理論,即成功會帶來更多的成功。
  • 先正史評: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我看到的卻是劉備的冷血
    面對諸葛亮等人的勸解,劉備說,「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以人為本,一個仁義君子形象躍然紙上。然而先正讀《三國志》讀到這一段內容時,看到的卻是一個冷血的梟雄劉備。注意細節。《三國演義》裡面沒有提及,史書卻是寫得明明白白,到了當陽被曹純追上後,「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