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右翼!」此人若晚死三年,德國必統一歐洲

2020-12-06 小閒說歷史

1913年1月3日,德國前參謀總長施裡芬伯爵在其柏林的家中逝世,臨死之前,伯爵念念不忘打敗法國的戰略,用最後的力氣無比擔憂地說出了「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一年之後,如伯爵所料,德國向法國開戰,第一次世界打響。如果伯爵能夠多活三年,又或者繼任者小毛奇參謀總長能夠堅決執行「施裡芬計劃」,不削弱德軍右翼,法國多半就要被德國打垮,歷史就此重寫。

施裡芬伯爵

所謂「施裡芬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德軍優秀的動員集結能力打時間差,先集中優勢兵力,從北部繞過法軍防線,經過比利時,沿歐洲海岸線進攻,然後迅速南下直搗巴黎,以巴黎為軸心進行螺旋式進攻,一戰殲滅法軍主力;然後掉頭東進,打垮俄國,可以看到,日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就是在嚴格執行施裡芬計劃,所以一個月打敗了法國,而一戰時的沙俄還是農業國家,是很弱的。

施裡芬計劃是德軍上百年集體智慧的結晶。普魯士統一德國時,把幹涉的法軍胖揍了一頓,讓整個歐洲看到了統一的德國戰鬥力有多麼強,從此,法國、英國、俄國組成了對抗德國的鋼鐵聯盟,所以德國從建國起,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同時打贏西面法國和東面俄國。德國的鐵路公路非常發達,依賴交通優勢,進行戰爭動員後,各地德軍可以在24個小時之內到達集結地點,然後發動進攻,而法國完成部隊集結需要7天,俄國需要30天,施裡芬計劃的精髓就是以無比強大的右翼,在法國還沒完成集結的7天內從北方攻入法國腹地,然後在巴黎附近決戰,必須一戰定勝負,必須在30天內解決法國,否則俄國完成了軍隊集結,德國被夾擊,就必敗。

小毛奇還是沒有領悟到施裡芬計劃的精髓。施裡芬計劃是在東線以微弱兵力監視俄國,在西線,南翼以少量部隊防禦法國的反擊,而北翼則集中最精髓的79個師發動強大攻勢。而小毛奇因為擔心南翼邊守不住,擔心東邊被攻擊,於是加強了這兩個方向的兵力,而北翼被削減到只有53個師。就是這53個師的德軍,在一戰中一鼓作氣打到了巴黎城北面的馬恩河,然後部隊損失嚴重、疲憊不堪,失去了進攻力,和英法聯軍打成了拉鋸戰,假如北翼有79個師,兵力幾乎增加了一半,我們可以想像,26個師的生力部隊繼續攻擊,恐怕巴黎早淪陷了,英法聯軍也要被包餃子了。

本文為小編(憑欄閒話)原創,請點個關注支持一下,萬分感謝哦。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聖經金句 ‖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主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Jesus said to Martha, 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 神的榮耀,叫 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門徒說:「拉比,猶太人近來要拿石頭打你,你還往那裡去嗎?」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時嗎?
  • 此人嘆言「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十餘天后果然應驗了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晚清時期,社會弊端叢生,內憂外患,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衣不蔽體,更無立錐之地。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從頭至尾都是一個傀儡。而同樣是出身於愛新覺羅家族的他,卻一直在努力為這個國家奮鬥。但是無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僅憑一人之力,又怎麼挽救,這偌大的國家。
  •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下一句有多少人知道?
    古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了忠貞不渝的愛情,雙雙化為蝴蝶;今有鐵達尼號巨輪上的青年男女生死纏綿,情撼冰海,成為永不沉沒的愛情絕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真正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的轟轟烈烈,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曾經我們一起笑過、吵過、鬧過、哭過,當所有的浪漫慢慢的遺落在歲月的風塵中,彼此之間依舊戀戀不捨。
  • 英語每日一句: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英語每日一句: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2013-01-28 16:1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每日默想丨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這時候我們心裡可能會對主充滿不理解和埋怨:「主為什麼不來幫助我呢?」其實,這樣的情景在聖經中也出現過。約翰福音11章記載拉撒路病了,他的姐姐馬大和馬利亞打發人去請耶穌來醫治他。可是耶穌接到信息後沒有馬上出發,反而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當耶穌到達馬利亞所在的村子時,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馬大和馬利亞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主不能早點來,如果他早點來,她們的兄弟就不會死了。
  •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天坑來戰!2020年lol涼了嗎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天坑來戰!2020年lol涼了嗎? 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遊戲。年年說要火,年年說要涼,結果將近十年過去了,他還是站在pc端網遊第一的位置上。
  • 薩克森梅耶:從全球和歷史的多種視角看歐洲的民族主義回潮
    當今歐洲一體化的聲音在不斷削弱,民族主義的傾向越來越強,這種現象讓很多人感到吃驚。薩克森梅耶觀察到,關於區域性身份認同的討論在減少,政治家也不再認為歐洲認同是個大的問題,報紙上類似的探討屈指可數,歐洲性的慶祝節日在變少。
  • 十九世紀歐洲的政治與權力
    可是同樣在保守主義者眼中十九世紀的歐洲卻為人類文明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甚至是今天國際體系的雛形。您怎麼看這兩種定義?答:至少在英國,確實有這種左右翼的分野。支持英國脫歐的人往往懷念昔日的大英帝國,懷舊情緒讓他們有意忽略了帝國陰暗的一面。但我寫的是歐洲歷史,在書裡,我將帝國視為一種歐洲現象。
  • 一戰後所形成的國際秩序,如何促使歐洲走向二戰?
    英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沃森在《鐵壁之圍》中,首次以一戰戰敗國德國、奧匈帝國的視角重新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歷山大·沃森不僅關注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柏林和維也納政治人物的影響,還關注這次大戰對中歐地區民眾所帶來的深重創傷。 沃森認為,由於一戰後協約國並沒有對一戰的戰犯及其戰爭罪行進行徹底清算,這為納粹黨的排猶政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德國右翼政黨大會遭到上萬左翼以及反右翼人士抗議
    德國右翼政黨大會遭到上萬左翼以及反右翼人士抗議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圖片報》23日報導稱,德國右翼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22日和23日在科隆舉行黨代會,遭到上萬左翼以及反右翼人士的抗議。
  • 向左走是病毒,向右轉是孤獨:我在德國看到人性
    歐洲疫情第二波洶湧而來,德國國內每日新增病例連連創新高。聯邦政府嘗試統一全國各州抗疫的艱難過程中,柏林市的平均感染率超過了每十萬人中50例陽性的門檻,被劃為疫區,更嚴格的措施相繼而來。2. 管控措施中的宵禁是柏林70年來首次,但像三月份那樣全國範圍的關閉學校和商業,大概不會再次出現。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德國統一後,是如何將三個原本敵對的國家——英法俄逼成同盟的?在上文中我們了解到,由於德皇威廉二世的魯莽和外交上的稚嫩,導致德國在罷黜俾斯麥後迅速將俄國推向了法國和英國,最終英法俄三國結盟,聯手對抗德國和奧匈帝國。
  • 向左走是病毒,向右轉是孤獨:我在德國看到人性-虎嗅網
    歐洲疫情第二波洶湧而來,德國國內每日新增病例連連創新高。聯邦政府嘗試統一全國各州抗疫的艱難過程中,柏林市的平均感染率超過了每十萬人中50例陽性的門檻,被劃為疫區,更嚴格的措施相繼而來。2. 管控措施中的宵禁是柏林70年來首次,但像三月份那樣全國範圍的關閉學校和商業,大概不會再次出現。
  • 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值得一看)
    文/飛魚《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活一世,缺什麼都不能缺德,人若無德,必會遭殃。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人們常說,自求多福。意思就是自己的福氣,自己修。有沒有福氣,其實都是靠平日裡的行為舉止。
  • 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
    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是的。別說一戰,二戰都是如此。在當時的歐洲國家,殖民意識根深蒂固,普遍認為要想實現工業化,並走上強大,必須依靠殖民地提供工業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工業製成品傾銷的市場。
  • 指戰員:毛主席曾說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還擊
    毛澤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2013年記者採訪已經退休的陳偉文將軍時,將軍對於南沙海戰如此形容:「這是我作戰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次戰鬥,也是最考驗我,最鍛鍊我,最讓我矛盾,也給我最多榮譽,顧慮最多,擔子最重的一次戰鬥……」。說到這裡,陳將軍連用了幾個「最」字,這樣加重語氣的講述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是不多的。」
  • 向左走是病毒,向右轉是孤獨:我在德國看到人性的……|風向
    歐洲疫情第二波洶湧而來,德國國內每日新增病例連連創新高。聯邦政府嘗試統一全國各州抗疫的艱難過程中,柏林市的平均感染率超過了每十萬人中50例陽性的門檻,被劃為疫區,更嚴格的措施相繼而來。2. 管控措施中的宵禁是柏林70年來首次,但像三月份那樣全國範圍的關閉學校和商業,大概不會再次出現。 默克爾強調: 「我們要在地區上採取具體、有目的的行動,要不惜一切代價防止整個國家停擺。
  •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看完有點慌
    身為全球著名美食家的他出品《死前必吃清單》,網友表示看完有點慌。民以食為天,吃在我們生活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在過去人們追求果腹,吃飽是最重要的,但在現代社會人們追求不一樣了,追求吃好的,怎麼吃才能算是吃好呢?
  • 希特勒曾坦言,不願與日本瓜分世界,德日之間必有一戰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結成軸心國同盟,共同發動侵略戰爭。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國宣戰之後。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曾經認認真真的坐到一起,商討如何瓜分世界。
  • 必贏滲透歐洲全線告負 豪門棄兒中國尋找到安慰
    記者陳濤報導 在以1000萬人民幣成功打入國安俱樂部之前,必贏集團在歐洲俱樂部的一系列滲透活動全告失敗。作為歐洲博彩界的後起之秀,必贏這幾年雖然飛速發展,但是與立博,威廉·希爾等歐洲傳統的博彩公司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