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

2020-12-06 老兵的魅力

有網友問:德國發動一戰的主因是與英、法等國在海外搶殖民地嗎?

是的。別說一戰,二戰都是如此。在當時的歐洲國家,殖民意識根深蒂固,普遍認為要想實現工業化,並走上強大,必須依靠殖民地提供工業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工業製成品傾銷的市場。

德國是後起之秀,當德國完成統一,發展工業就面臨資源和市場兩大局限,因為好的殖民地都被之前的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瓜分完了,德國只搶到非洲一些貧瘠的殖民地。德國又不像美國那樣能夠依靠廣袤的本土以及大部分美洲提供資源和市場去擴大工業,更沒有沙俄那麼龐大的地盤所提供的豐富資源。

德國曾經找過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商量著讓英國讓渡一些殖民地,德國以工業品進行置換。但是英國拒絕了德國,於是德國就決定以武力爭搶。而要在海外爭搶殖民地,德國沒有能力,因為其海軍力量遠不如英國,與法國比也不佔優勢。雖然德國在提爾皮茨的努力下建設了規模看起來不錯的海軍,但底蘊太差,要想拿到海外與英、法海軍作戰,德國心裡沒底。所以,用自己的陸上軍事優勢,在歐洲大陸擊敗法國,並吸引英國投入不擅長的陸戰,最終逼迫英法割讓殖民地,就成為德國的戰略首選。

相關焦點

  • 德國為什麼發動二戰?一戰後割地賠款殖民地全部喪失,英法太絕
    德意志帝國最為悲催,還得等待著任人宰割的命運,盤算著已經被「打殘」的英法如何收拾自己。 1919年,《凡爾賽條約》籤訂,對德國來說,本土肢解、海外殖民地喪失、軍隊縮編、支付巨額賠款等一件件心中惱怒但無可奈何之事接踵而至,一顆復仇之種已經被深埋起來了。
  • 為什麼從沒聽說過德國或普魯士在海外有殖民地?
    確實,作為歐洲最強大的幾個國家之一,德國之於英法等國似乎「純潔」了許多。現如今,哪怕經過了二戰之後的殖民地獨立狂潮,英國和法國依然在全球各地佔據著不少殖民地。
  • 一戰失敗後的德國有多慘?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殆盡,賠款超千億
    一戰後的德國作為戰敗國,確實混得不怎麼樣。割地、賠款、軍事制裁這三座大山壓得德國喘不過氣來。首先,一戰的失敗導致德國領土以及殖民地權益大幅度喪失。比如,德國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了法國。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法國海外有的是殖民地,為何沒有選擇抵抗到底?
    文/寂寞的紅酒1940年5月,德國集結300多萬軍隊全面進攻法國,雙方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及法國北部一帶展開激戰。由於英法荷比盧五國聯軍沒有扛住德國的進攻,德國輕鬆的突破了防線,英法殘存的主力部隊渡海逃往英國。
  • 一戰對英國的影響:殖民地與自治領離心力加劇,英帝國即將崩潰
    綜上所述,儘管英國各自治領、殖民地和保護國,對英國取得一戰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英帝國此時的局面可謂是內外交困。此外,在戰爭中英國損失慘重,憑藉英國一國的力量必然敗於德國的鐵蹄之下。這時,英國國內主張的加強和鞏固帝國的呼籲再起,受到國內普遍的歡迎。
  • 英國、法國、德國三國綜合實力如何排名?一國海外軍事基地數僅次於...
    萬美元; 英國國2019年GDP2.82萬億美元,人均GDP4.23萬美元; 法國2019年GDP2.7萬億美元,人均GDP4.03萬美元。 法國和英國都有核武器,遠程飛彈,核潛艇等威懾性武器,這是德國所不具備的,同時英、法兩國都有大量的海外軍事基地,,英國在德國、賽普勒斯、直布羅陀、馬爾維那斯群島、汶萊、印度洋地區都有軍事基地和駐軍,還在30多個國家派有軍事顧問;而法國也是非洲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在海外是前殖民地國家、大西洋和太平洋島嶼,法國的有大量的海外基地,數量居歐洲各國之首,在全球也僅次於美國。
  • 二戰法國投降後,120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怎樣站隊,全倒向法西斯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不過英法兩國是宣而不戰,都想禍水東引。他們以為德國佔領波蘭後悔繼續東進,進攻蘇聯。不過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掉頭進攻西歐。
  • 帝國的代價,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殖民地天坑」
    莫裡斯·甘末林上將指揮駐敘利亞法軍,1925 年10 月18 日—20 日, 他動用了炮兵和轟炸機,將起義軍佔領的大馬士革部分地區炸成一片廢墟,可能有多達1500 名敘利亞人死亡。甘末林此時不像1940 年5 月那樣猶豫不決, 他以敏銳、無情的決斷鎮壓了一場殖民地起義。對敘利亞起義的鎮壓又花費了10 億法郎。
  • 「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右翼!」此人若晚死三年,德國必統一歐洲
    1913年1月3日,德國前參謀總長施裡芬伯爵在其柏林的家中逝世,臨死之前,伯爵念念不忘打敗法國的戰略,用最後的力氣無比擔憂地說出了「必有一戰,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一年之後,如伯爵所料,德國向法國開戰,第一次世界打響。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說到這裡,有多少德國人會恨希特勒,應該不言自明了吧。接下來就讓作者給大家分析一下吧!二戰前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敗於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組成的協約國。
  • 希特勒上臺不到3年,就讓德國瞬間脫貧致富,錢從何而來?
    德國的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直到德國有資本再次發動一次世界大戰,很多人還沒想明白:德國為什麼突然變成了經濟強國?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金融資本,豢養納粹 一戰結束後,英法美在當時都是世界上的強國,其中英法兩國將德國一分為二,甚至佔領並瓜分了德國的很多海外的殖民地。
  • 馬奇諾防線,是個人都知道能繞開,為何英法還是讓德國鑽了空子?
    二戰爆發後,德國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從馬奇諾防線北面的阿登高地迂迴進入法國境內,以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擊敗法國,並迫使其投降。那麼這裡我們不禁要問,連一個不懂軍事的普通人都能看出來馬奇諾防線的問題所在,難道英法兩國都是傻子嗎,不知道德國人會鑽比利時方向的空子?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這一事件背後隱藏的東西!
  • 為什麼說德國殖民地,是世界上最幸福殖民地,德國究竟做了什麼
    說起殖民地,我們對這個詞非常沒有好感。這個詞是近代以來,歐洲國家在全球擴張的結果。歐洲各國徵服其他地方,並剝削和奴役這些地方。這裡面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厲害厲害。英國在全球有3000多萬平方千米的殖民地,佔了全球陸地的四分之一。法國在全球也有12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戰爭了整個拉丁美洲。這些都是殖民地大國。
  • 美洲不是德國的殖民地,為什麼德國人後裔遍布美洲各地
    其中,西葡兩國瓜分了拉美大部分地區,英法荷等國瓜分了北美和加勒比海的大部分地區。由於當時德國尚未統一,所以德國走在了這次殖民擴張的後面,德國人僅僅在小威尼斯(委內瑞拉)獲得了一些有限的特權。不過儘管德國人在美洲沒有什麼殖民地,也沒有什麼勢力,但德國人後裔遍布美洲各地,德裔是美國第一大族群,人口高達數千萬,巴西的德國人數量超過500萬,阿根廷、智利等地德國人數量也非常龐大。
  • 蘇俄使用了什麼方法在一戰過後的多國幹涉中取勝的?
    當時十月革命成功後,蘇維埃政府執意退出一戰,於是在1918年與德、奧、保、土四國同盟籤訂《布列斯特和約》。這時,國內反革命武裝和外國幹涉軍對新生政權實行內外夾擊,企圖將這個新生社會主義政權扼殺在搖籃裡。
  • 土耳其實力遠低於法國,為何能從法國手中奪走一塊殖民地?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歐洲眾多國家當中,目前法國是最為強大的,並且也是唯一沒有美國駐軍的國家,所以法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美國限制的,作為老牌發達國家只有自己欺負別人,別人是不可能欺負自己的,但是讓人感到好奇的是,法國不但被欺負了,而且還是被不如自己的土耳其欺負的,土耳其從法國手中硬生生的奪走了它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