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本性基因碼中,你也屬於這70%嗎?

2020-12-04 智賢說書

我喜歡人類圖的重要原因,來自於祖師爺中立的態度,他說:「人類圖體系並不是一個信念系統,你不必去相信任何事,人類圖也不是故事或是哲學,而是關於一個人本質的具體地圖,是你的基因碼的地圖。如此一來,就可以把我們的本性,以一種既有深度又深刻的方式,將細微之處以巨細靡遺的方式敘述出來。人類圖開啟了一扇讓我們得以愛自己的門,透過了解,透過體驗,我們得以全然去愛生命本身,以及愛其他人。」

身為知識分子,我真的很喜歡祖師爺的說法。是的,我相信冥冥中有所謂的緣分,我相信吸引力法則,我也願意相信一切有其巧妙的安排,但是我發覺自己很難去相信太過虛無縹緲的事情。這世界上有關心靈成長的工具如過江之鯽,每種工具、每種法門,只要出於良善之心,都能支持到許多人,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方式,而我喜歡人類圖,是因為從接觸這門學問開始,我清楚明白了祖師爺創立人類圖的出發點,你們不需要崇拜任何人,人類圖不是宗教,也不是信仰,學習人類圖並不是要把人搞得很激進狂熱,而是真正地、理性地藉由這個工具去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然後試試看,回到你的內在權威與策略來做決定,再看看,這樣人生會不會更行得通呢?如果是,請繼續。這是一門區分的科學,精確而簡潔,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盲目的信徒,而我們不需要去創造更多。

你知道,就像哈利·波特初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有一頂分類帽,只要戴上這頂看似破舊的神奇帽子,你就會被歸類至你該去的學院,找到你的同類。霍格華茲有四大學院,就如同人類圖體系裡的類型,將所有人分成四大類,這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分類,每個人所屬的類型,界定本質的基調,類型決定了你的振動頻率與能量場(Aura)的狀態,同時決定了每個人選擇的方式:策略(Strategy)。

類型主要分為四種:

顯示者(Manifestor)、生產者(Generator)、投射者(Projector)與反映者(Reflector)。

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生產者(Generator),我心想這也正好呼應到四種類型之中,生產者佔絕大多數,而生產者這個類型又分成兩種:純種生產者(Pure Generator)與顯示生產者(Manifesting Generator),兩種加起來佔了全世界人口的近乎七成。

生產者——你們是建造這個世界的人!

生產者是什麼?

如果你是生產者,在你的人類圖設計上,薦骨這個能量中心必定看起來會是深紅色的,這代表的意思是,你的薦骨中心處於被啟動的狀態,簡而言之,工人做事情要有氣力,而這個能量中心就像是電池一樣,會持續穩定地提供生產者工作的動力。

簡單來說,生產者,就是工人啦!

是的,生產者是工人,也是建造者,他們是來建造這個世界的人,生產者來到這個世界註定是要來工作的,通關密語是「做自己擅長的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了解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將自身的才能發揮到最大,建造屬於自己的領域,實現自己,就是每個生產者一生終極的追求與渴望。

這個世界有七成的人都是生產者。換句話說,這個實質世界充滿著生產者的動能,構成集體意識的主要基調與運轉機制。這其中的邏輯很巧妙也很簡單,如果你是生產者,你也了解自己的本性,同時,你正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是你的工作),那麼你的時間與能量,就能成功並有效率地,轉化為你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

在這個精密分工的物質世界,每個生產者「生產」某些產品或服務,各司其職,然後以相互交換的方式(當然現在已經進化以金錢為代幣),取得別人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金錢的交換,若看得更深,金錢的流動只是運作的機制,讓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供給,自成一個順暢運作的體系。

生產者追求的是錢嗎?我們每個人工作都只是為了錢嗎?並不盡然,生產者渴望追求實踐自我的成就感,藉由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是什麼,做自己擅長的工作,最後,在這些領域累積成就與成績,就會覺得生活得很充實,讓生產者天天工作得很有勁兒。相反的,如果你是生產者,卻討厭自己的工作,天天活得挫敗又沮喪,那麼你應該思考的是,你真正了解自己嗎?你有沒有發揮所長,做自己真正喜歡並擅長的工作呢?

喬宜思(Joyce)老師以全球首位人類圖中文分析師的身份,儘可能以最容易懂的方式,帶領你暢遊一趟人類圖大觀園。她也想與大家分享,當初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她沒有預期地推開了這扇奇妙知識的大門,從此一腳踏進這個神奇的世界。分享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學習人類圖的過程是如何影響了她,還有她周圍的人。但願,透過這本書的文字,能夠提供給大家另一個更易懂、更輕鬆的角度,了解人類圖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透過這門博大精深又浩瀚的學問,得知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與使命,還有此生必須穿越的生命課題。從了解自己開始,每一天都能練習去接納自己。唯有讓自己活得更完整,有能力愛自己,才能跳脫既有的限制與框架,得以同理別人,去理解並真心接納我們所處的世界。

相關焦點

  • 70邁70碼到底等於多少公裡/小時?
    早在09年,杭州交警在通報事故時說「 70碼/小時」,引起群眾一陣唏噓。70碼也一度成為了網絡熱詞…….當然啦,說起車速「70碼」或「70邁」,其實大家都明白在我國約定俗成的指的是70公裡每小時,但是呢,1碼=1邁=1公裡/千米嗎?
  • 「人有幾個大腦」與「你的本性是天生的嗎」—有趣的心理實驗
    許多對心理學不了解的人,會因為一些刑偵類的影視作品誤以為心理學是「讀心術」,是專門研究如何窺探別人內心的學科。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讀心術」是一門玄學,而心理學則是一門科學,是研究人的心理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而影視劇中通過微表情來判斷別人是否在說謊的橋段,只是心理學中很小的一個分支,它的研究也是基於嚴格的實證的。
  • 一碼等於多少公裡每小時/70碼和70邁到底是多少km/h?別再傻傻分不清!
    而在新聞媒體上也經常會出現記者報導「在70碼的車速上踩了剎車,車子迅速停了下來。」、「有一塊很明顯的牌子顯示:全路段限速40碼。」、「限速70碼的高架橋上。。。車速起碼有120碼。」 且早在09年,杭州交警在通報事故時候說「70碼/小時」,引起群眾一陣唏噓。70碼也一度成為了網絡熱詞......
  • 佛經中描述心的本性,從沒有變老;也從沒有消失過是真的嗎?
    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沒有人能夠脫離它而不產生變化。當然你的肉體會隨著年齡逐漸變老,但在你身體之中確實有不變的本性。在了解不變的本性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人最重要的心性。為什麼要了解心性呢?嬰兒在出生時是能看見和感知的,但不會有所謂樹的含義,和這樹是不是一顆好樹壞樹的思維。所以有常保赤子之心和返璞歸真的論述。佛法中經常提到三身,什麼是三身啊?你的一念之中,因為沒有實體存在,所以有空性存在起名為法身,你能看見任何的物體是因為你有光明的存在所以能看見物體,這起名為報身。
  • 自私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嗎?|《自私的基因》
    並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地複製,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學過中學生物的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每個物種的形態特徵都不一樣,這歸根到底都是由基因的決定的。單個基因不一定能區分出好壞,在不同的集合裡,同一個基因就不一定是好是壞。
  • 80邁、80碼等於80公裡嗎?了解三者的差距,你還敢亂說話嗎?
    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說,「我的車今跑了80碼」,聽到這樣的說法,你有沒有覺得哪裡比較奇怪?一般我們提到距離單位的時候,都喜歡說千米或者是公裡,很少有人會直接說多少碼。所以聽到這樣不是很懂的距離單位的時候,不少人都是笑了笑不說話。時間一長,不少人雖然覺得奇怪,但是也沒有人提出質疑。
  • 《自私的基因》:人是自私的嗎?
    然而,生活中也頗不乏善良和友愛,更有人急公好義,甚至有人殺身成仁。街上的人也會說:「嗨,人誰不為自己著想!」那可不一定是自利論的證據,那多半是一聲感嘆,感嘆自私是人身上固有的一部分,無論怎樣克服壓制掩藏,總難割除;我們會說「人都是自私的」,卻也會說「人心都是肉長的」。要把自利理論說通,還得先把這些令人生惱的事實和諧掉。實際上,自利論理論家把他們的一大半努力用來解釋怎麼會出現利他行為。
  • 碼跟邁是一個意思嗎?
    《車主學院第35期》車速70邁等於多少碼?還記得《奔跑》裡的那句歌詞「速度七十邁,心情是自由自在」嗎?平常我們表示車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多少邁或多少碼,你知道「邁」和「碼」的真正含義嗎?本期的《車主學院》將為大家解答這類疑問。1.車速70邁等於多少公裡/小時?平常說到車速,很多人會用「邁」、「碼」及「公裡/小時」來表述,很多車主會下意識的認為:70邁、70碼和70公裡/小時是完全等同的,那麼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自私是生命的本性,在這個上
    自私是生物的本性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本質上都是自私的,為什麼上世紀誕生的一本顛覆性認知的書說,當身體被基因控制時,所有的生物學行為實際上都會發生。有些人可能會舉出「無私」烏鴉為了拯救同伴而犧牲自己和工蜂自殺的例子,但你有沒有想過,是烏鴉的自私行為犧牲了烏鴉的身體來保護烏鴉基因的繁殖,而被別人保護的犧牲是烏鴉基因的自私行為。工蜂自殺,你覺得這真的是無私的嗎?工蜂不能生育,只要他們遵循自己基因的指令,為工作和戰鬥而死,可生育的蜂王就不會為之而戰。
  • 究竟是基因還是環境影響了我們的性格?這個研究會告訴你答案
    大多數人的看法一般來說,你可能會將此歸結於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以及他們所灌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權衡輕重的原則等。你也許會認為這是你的親友以及同學老師對你的影響;或者是生命中某些重大轉折,例如失去愛人、生病、選擇大學,這些都可能對一個人的人格塑造產生極大影響。
  • 這倆妹子喝醉後都是這種狀態的,這是本性暴露了嗎?
    1、妹子,到你結帳的時候往後退啥,這下被識破了吧2、你這牛怎麼這麼厲害啊!是怎麼上去的?3、妹紙這自信的笑容,我真的被她深深的吸引了!6、他們拍出來的廣告,產品還能賣得出去麼7、為了防止女司機溜車,這位大哥也是煞費苦心啊8、不要跟豬隊友一起玩危險的遊戲9、女朋友戴上VR眼鏡後,沒人敢靠近
  • 杭州飆車案解析:草率認定時速70碼令事態升級
    在過去的10多天時間裡,這起原本並不複雜的交通案件卻逐漸演變成國人皆知的公共事件。  事實上,類似的交通事故在每個城市都時有發生,但在「57」飆車案中,跑車、「富二代」、漠視生命、高官背景等詞彙又一次撥動了公眾敏感的神經。警方對肇事車時速「70碼」的草率認定,又促使事態升級,由此衍生出「警方不公」的質疑。於是,有關權力庇護的傳言,在公眾中開始擴散開來。
  • 宇宙的本性及真相
    性有許多代名詞,如:真我、本來面目、道、真如、本性、實相般若、菩提、如來、如來藏、法身、涅槃等。但不夠準確,只能說接近它,相似它。宇宙的本性(性)只是一種本來具有的存在,雖存在,但又無形無相,沒有形象、不發出聲音、他本身也不做什麼、從來不動既不震動,也不移動。本性中沒有世界萬事萬物的影子,什麼都沒有,宇宙萬事萬物中都有它的存在,或說它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無一例外。
  • 你所有的痛苦,在於你看不透你自私的本性
    我們以往對自私的定義是相對片面的,對大腦來說,它只要快感不要痛苦,它只「想要」,不要「不想要」,這就是大腦的自私,就是這個本性,給我們今天的人造成了大量的麻煩與人生痛苦,而所謂的修行,或者說這輩子最難,但是又是最有意義需要面對的一關,就是看透自己本性中的所有自私的行為。
  • 《人性的弱點》談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
    對人,對事在社會學中叫「社交」,社交就是與人打交道,人是什麼?人是充滿感情的,帶有偏見、傲慢,虛榮等特點的非理性生物,所以與人打交道或者說社交是一門學問,你需要了解人性,了解人性中的弱點,而《人性的弱點》就是一部對人性具有很高參考學習意義的書籍。
  • 天天掃碼,你知道二維碼的英語怎麼說的嗎
    掃碼關注,掃碼付款,掃碼下載等等,二維碼的應用在生活裡越來越普遍。尤其是走在大街上會有推廣某種產品的人說「掃碼關注,免費送某東西」等。今天和大家聊聊二維碼的英語怎麼說的。你也可以通過二維碼與他人共享你的聯繫人信息。You can scan the QR code to get red packets.掃二維碼就可領紅包。
  • 傻傻分不清楚,你知道80邁80碼到底等於多少公裡/小時嗎?
    1邁=1碼=1公裡/小時?它們之間究竟有怎麼樣的換算關係呢?「碼」碼,是一種長度單位,英文名稱是yard,簡稱yd。1碼= 3英尺=0.9144米。「公裡」如果以1千米為基數,數據會更加直觀:1千米=1093碼=0.62英裡如果你說車速80邁,那就是每小時行駛129公裡。
  • 善心噁心,本性光明
    那這兩個說法不就矛盾了嗎?這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這裡面講的真實,我們怎麼理解?我們不講複雜的東西,如果我講複雜東西的話,那這個問題就牽扯到二諦:勝義諦和世俗諦。但我們先不講這個,人家講得這麼簡單的東西,我們把它複雜化就沒有意義了。簡單的東西就是用簡單的方式去解釋,簡單的東西用特別複雜的邏輯和特別複雜的語言去講,這是錯誤的。
  • 心理學:如何看透一個人的本性?觀察這3個細節,十之八九不會錯
    本文由心理學與人際關係原創很多人對心理學有這麼一種誤解,那就是學了心理學就可以看透他人的思想。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的思想非常的複雜,多變,並不是可以輕易看透的。很多時候,你能得出一個比較大概,但也比較可靠的結論。比如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的本性,可以重點關注這3個細節。觀察對方在壓力下的反應很多人都會偽裝自己的內心,因此想要看到一個真實的對方很難。不過,但人們面對很大的壓力時,往往會無暇顧及偽裝,因此會很容易被看透。
  • 基因家族:你知道什麼是基因嗎?你對基因檢測了解嗎?
    在二倍體的細胞或個體內有兩個同源染色體,所以每一個座位上有兩個等位基因。如果這兩個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麼就這個基因座位來講,這種細胞或個體稱為純合體;如果這兩個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稱為雜合體。在雜合體中,兩個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現一個基因的性狀,這個基因稱為顯性基因,另一個基因則稱為隱性基因。在二倍體的生物群體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兩個,兩個以上的等位基因稱為復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