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人類圖的重要原因,來自於祖師爺中立的態度,他說:「人類圖體系並不是一個信念系統,你不必去相信任何事,人類圖也不是故事或是哲學,而是關於一個人本質的具體地圖,是你的基因碼的地圖。如此一來,就可以把我們的本性,以一種既有深度又深刻的方式,將細微之處以巨細靡遺的方式敘述出來。人類圖開啟了一扇讓我們得以愛自己的門,透過了解,透過體驗,我們得以全然去愛生命本身,以及愛其他人。」
身為知識分子,我真的很喜歡祖師爺的說法。是的,我相信冥冥中有所謂的緣分,我相信吸引力法則,我也願意相信一切有其巧妙的安排,但是我發覺自己很難去相信太過虛無縹緲的事情。這世界上有關心靈成長的工具如過江之鯽,每種工具、每種法門,只要出於良善之心,都能支持到許多人,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方式,而我喜歡人類圖,是因為從接觸這門學問開始,我清楚明白了祖師爺創立人類圖的出發點,你們不需要崇拜任何人,人類圖不是宗教,也不是信仰,學習人類圖並不是要把人搞得很激進狂熱,而是真正地、理性地藉由這個工具去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然後試試看,回到你的內在權威與策略來做決定,再看看,這樣人生會不會更行得通呢?如果是,請繼續。這是一門區分的科學,精確而簡潔,這世界上已經有太多盲目的信徒,而我們不需要去創造更多。
你知道,就像哈利·波特初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有一頂分類帽,只要戴上這頂看似破舊的神奇帽子,你就會被歸類至你該去的學院,找到你的同類。霍格華茲有四大學院,就如同人類圖體系裡的類型,將所有人分成四大類,這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分類,每個人所屬的類型,界定本質的基調,類型決定了你的振動頻率與能量場(Aura)的狀態,同時決定了每個人選擇的方式:策略(Strategy)。
類型主要分為四種:
顯示者(Manifestor)、生產者(Generator)、投射者(Projector)與反映者(Reflector)。
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生產者(Generator),我心想這也正好呼應到四種類型之中,生產者佔絕大多數,而生產者這個類型又分成兩種:純種生產者(Pure Generator)與顯示生產者(Manifesting Generator),兩種加起來佔了全世界人口的近乎七成。
生產者——你們是建造這個世界的人!
生產者是什麼?
如果你是生產者,在你的人類圖設計上,薦骨這個能量中心必定看起來會是深紅色的,這代表的意思是,你的薦骨中心處於被啟動的狀態,簡而言之,工人做事情要有氣力,而這個能量中心就像是電池一樣,會持續穩定地提供生產者工作的動力。
簡單來說,生產者,就是工人啦!
是的,生產者是工人,也是建造者,他們是來建造這個世界的人,生產者來到這個世界註定是要來工作的,通關密語是「做自己擅長的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了解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將自身的才能發揮到最大,建造屬於自己的領域,實現自己,就是每個生產者一生終極的追求與渴望。
這個世界有七成的人都是生產者。換句話說,這個實質世界充滿著生產者的動能,構成集體意識的主要基調與運轉機制。這其中的邏輯很巧妙也很簡單,如果你是生產者,你也了解自己的本性,同時,你正在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就是你的工作),那麼你的時間與能量,就能成功並有效率地,轉化為你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
在這個精密分工的物質世界,每個生產者「生產」某些產品或服務,各司其職,然後以相互交換的方式(當然現在已經進化以金錢為代幣),取得別人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服務,來滿足自身的需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金錢的交換,若看得更深,金錢的流動只是運作的機制,讓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供給,自成一個順暢運作的體系。
生產者追求的是錢嗎?我們每個人工作都只是為了錢嗎?並不盡然,生產者渴望追求實踐自我的成就感,藉由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是什麼,做自己擅長的工作,最後,在這些領域累積成就與成績,就會覺得生活得很充實,讓生產者天天工作得很有勁兒。相反的,如果你是生產者,卻討厭自己的工作,天天活得挫敗又沮喪,那麼你應該思考的是,你真正了解自己嗎?你有沒有發揮所長,做自己真正喜歡並擅長的工作呢?
喬宜思(Joyce)老師以全球首位人類圖中文分析師的身份,儘可能以最容易懂的方式,帶領你暢遊一趟人類圖大觀園。她也想與大家分享,當初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她沒有預期地推開了這扇奇妙知識的大門,從此一腳踏進這個神奇的世界。分享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學習人類圖的過程是如何影響了她,還有她周圍的人。但願,透過這本書的文字,能夠提供給大家另一個更易懂、更輕鬆的角度,了解人類圖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透過這門博大精深又浩瀚的學問,得知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與使命,還有此生必須穿越的生命課題。從了解自己開始,每一天都能練習去接納自己。唯有讓自己活得更完整,有能力愛自己,才能跳脫既有的限制與框架,得以同理別人,去理解並真心接納我們所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