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究揭示:爭奪月球利益大戰已經拉開序幕

2020-11-28 櫻寺水榭

福布斯11/26刊發撰稿人BruceDorminey的文章,介紹英國學者的最新研究,指出目前各國積極開發月球,結果可能會引發衝突。


即將到來的近期月球熱潮,可能最終會造成新的政治和經濟緊張局勢,甚至是衝突,因為,商業和國家空間機構的參與者,都在爭奪有限的容易獲得的月球資源。或者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就是如此認定。

在他們剛剛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交流》上的論文中,作者認為,月球上許多有用的、有價值的資源,都集中在數量不多的(幾十個)相當小的區域中(在幾公裡的範圍內)。

"一旦一種資源足夠珍貴和稀缺,爭端就不可避免。"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高級天體物理學家、該論文的主要作者馬丁-埃爾維斯告訴我。"它們是否會成為暴力意義上的衝突,取決於我們選擇如何治理月球。"

作者指出,因獲取五種首要月球資源而產生的衝突,就是潛在的熱點。

--水:既要維持生命。以及分裂成氫氣和氧氣的組成成分,然後可以液化並用作火箭燃料。

--永恆之光峰:作者說,這些山峰的價值在於,既可以收集幾乎連續的太陽能。他們還指出,作為典型的赤道月球表面位置,這些地點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約300攝氏度的晝夜溫度波動。

--鐵:作者寫道,小行星撞擊產生的月球富鐵區域直徑約30-300公裡,僅限於20個左右的地點。不過,小行星鐵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它可能還富含貴金屬,包括鉑金和鈀金。而在製造重型工業設備時,鐵就變得很重要。

--冷阱:作者寫道,兩極永久黑暗的隕石坑中所謂的冷阱,被認為含有早期太陽系的揮發性物質,包括水。他們指出,這種隕石坑的地面在長達35億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幾乎完全黑暗的狀態,只有星光和附近邊緣的反射才能照亮。作者寫道,這些隕石坑極其寒冷,能達到低於-180攝氏度,它們可能是獨特的遠紅外望遠鏡的合適地點,或者是建造超冷原子設施的地點,其規模遠遠大於地球上或自由空間的實驗室。

--還有氦-3:這種月球上的氦-3源,能被用來為地球上的核聚變反應堆提供動力。不過,這種核聚變反應堆仍是一項技術,其成果仍在未來幾十年內。

那麼,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在月球資源方面出現分歧的有哪些?

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和俄羅斯國家主導的活動,儘管有私營部門的插手,重新安排的NASA計劃也包括重返月球,而且,是中國和俄羅斯也在瞄準的相同地點,倫敦國王學院宇宙學遠見者項目高級研究員、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託尼-米利根告訴我。他說,因此,未來十年緊張局勢發展的初始階段可能看起來像是舊冷戰的延續,儘管中國是一個更大的參與者。

而且在未來五年內,至少有五個主權國家有可信的登月計劃,具體是中國、印度、日本、俄羅斯和美國。此外,他們還指出,一些商業公司,包括PT Scientists、Moon Express、Astrobotic、Masten、ispace,以及非營利性的SpaceIL,都表示了探索月球的意向。

不過,埃爾維斯認為,最初的爭議點可能來自於太陽能發電塔的建設。埃爾維斯說,第一個月球人類基地將需要一個100千瓦左右。他說,幾塊20米高的太陽能電池板就可以提供這些電力。但是,埃爾維斯說,由於太陽在月球南極繞著地平線非常近,在月球一天中的某個時間,一座塔將不可避免地把它的長影投射到附近的其他塔上。他說,為了避免每天的月球停電,需要對他們放置太陽能發電塔的位置進行某種協調。

那麼,現行的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是否提供了避免此類衝突的指導呢?

正如埃爾維斯指出的那樣,《外空條約》很大程度上是以《南極條約》為基礎,其中有很多等同的要點:領土要求"擱置";不使用軍事手段;不使用核彈;檢查設施籤署國的協商會議;通過談判、調停和調解解決爭端。"最大的不同是,對於南極洲的爭端可以送到國際法院。"埃爾維斯說。"外空條約沒有執行機制"。

鑑於這種情況,現行外空條約能否更新?

"在月球上,你不需要全面的戰爭,以使人們在可避免的情況下受到傷害,你只需要有壓力,使供應線過度擴張,以及未能及時協助。"米利根說。因此,一旦衝月開始,為了避免問題,一定程度的默契協調很有必要。然而,如果在行動者對任務設計或大量投資做出難以扭轉的承諾之前進行協調,協調將是最有效的方法,密蘇裡科技大學的政治學家、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Alanna Krolikowski告訴我。

即便如此,埃爾維斯對任何形式的新談判外太空條約都不太樂觀。埃爾維斯說,在今天的形勢下,很難看到任何新條約的談判。他說,這不僅是因為民族主義抬頭,還因為在1967年,實際上只有兩個參與者:美國和蘇聯。他說,月球上的衝突本身可能開始於一種軍備競賽,其中一方試圖將另一方排除在有價值的地點之外,而應對措施是找到一種方法來繞過這些伎倆。"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就需要某種機制來解決這些爭端,替代方案並不好。"埃爾維斯說。

相關焦點

  • 長圳學校第四屆體育節拉開序幕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龍冠斌 通訊員 劉玉娟)11月26日、27日,作為光明區長圳學校第四屆體育節的重頭戲之一,長圳學校2020年田徑運動會火熱舉行,來自全校各班的運動員們一起展示自己的運動天賦,在賽場上奮勇拼搏,爭奪比賽榮譽。
  • 外媒:中國載人航天拉開「第三步」序幕
    來源:參考消息網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月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引發境外媒體關注。多項航天任務取得進展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6日報導,中國5日宣布太空計劃取得重大進展,發射了先進火箭,並測試了用於執行探月和空間站任務的載人飛船試驗船。
  • 西瓜視頻:SpaceX送首批人類上火星殖民,星球領地爭奪大戰開始?
    宇宙外太空中有無數已知與未知的星球,我們地球的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外星球的求知探索,如今距離我們地球人類第一次成功登陸外星球「月球」的時間已經過了55年之久。登月成功,促進了當時地球上有實力的一些國家加速實行各自的星球爭奪計劃。
  • 轟20正式拉開亮相序幕全球震動,世界各國網友評論也是炸鍋了!
    中國揭幕即將到來的H-20隱形轟炸機中航正式拉開轟20亮相序幕全球震動好評無數,今天世界各大媒體都轟動了,世界各國網友評論也是炸鍋了!紛紛猜測這是否是中國空軍轟-20即將公開的第一個官方暗示?儘管簡明扼要,但視頻似乎已經結束了中國軍迷和航空業觀察人士關於中國的轟-20轟炸機是採用傳統的空氣動力學配置還是以前僅由諾斯羅普·格魯曼B-2隱形轟炸機使用的飛翼設計的辯論。解放軍空軍前司令馬曉天在2016年9月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正在研製一種新的遠程打擊轟炸機,你將在未來某個時候看到。」
  • 俄羅斯發現外星微生物化石,一場尋找外星生命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聯合核研究所的天體生物學科學主任亞歷山大·羅扎諾夫表示,他和俄羅斯科學院古生物學研究所以及聯合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將發表一系列文章公布這些發現。這20塊碎片可能是世界上被研究的最多的隕石碎片。事實上,在它被發現後不久,在該地點就曾發現了類似的有機物質,以及一些不尋常的成分。所有這些都表明它可能不是來自我們的太陽系。羅扎諾夫說:「當時已經發現了,但是害怕引起公眾的恐懼,當時並沒有把它解釋成外星生命。」「我們得到的圖像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切,你不能反駁它們,但爭論會持續。那些沒有這樣做過的人將是爭論最多的人。
  • 破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中國「拉索」拉開科學探索序幕
    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開啟它與另三大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攜手破解宇宙線起源及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的徵程。  27日一早,參加「拉索」科學觀測啟動暨多信使天文國際研討會的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瑞士等多國專家學者,就與中國同行們一起,飛赴位於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拉索」觀測站,實地考察「拉索」科學觀測及研製進展情況,促進「拉索」與國際各類大型天文觀測實驗開展交流合作研究。
  • 諸神之戰|拉開宇宙之門的序幕
    展覽總策劃、學術主持 胡天遙諸神之戰序開幕式8月18日正式開啟引言序:秩序,序幕無序中孕育有序,有序中暗藏著無序,在悄無聲跡中拉開宇宙之門的序幕。機緣巧合,胡天遙先生強力介入了原本並不起眼的藝術作品展。在館長洪曉蘭女士的全心全力配合下,在超短時間內完成了場館改造、參展藝術家篩選、展覽主題的確立等一系列策劃、設計、招展、布展工作。
  • 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拉開序幕
    中國 北京,2017年3月20日——雲融合安全與存儲解決方案領導廠商梭子魚網絡(NYSE:CUDA)於3月8日與北京卓優雲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廣州攜手拉開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序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DOIT » 梭子魚百強合作夥伴招募拉開序幕
  • 核心艙初樣運抵文昌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即將拉開序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截至2020年1月20日,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經過大約一周的海陸運輸,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
  • 新舟700飛機正式拉開試飛測試改裝序幕
    在航空工業西飛民機,試飛中心的共同努力下,4月11日下午,歷經6天的新舟700飛機10101架機平尾抖振測量測量試驗應變改裝工作,在總裝廠房順利完成並通過局方製造符合性審查,正式拉開新舟700飛機試飛測試改裝序幕。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新木乃伊》環球「黑暗宇宙」強行拉開序幕
    如今的好萊塢,早已經不再滿足於大片的製造,而是已經進階到了「宇宙大片」瘋狂布局的時代。在坐觀迪士尼的漫威宇宙十年來賺了個盆滿缽滿,華納的DC宇宙開始漸入佳境,傳奇的怪獸宇宙也拉開序幕之後,同為業內巨頭的環球影業,也終於按耐不住,重磅推出了《新木乃伊》,希望籍此來開啟環球「黑暗宇宙」的新時代。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北京時間1月8日上午,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土耳其通信衛星,這是該公司2021年的首次發射,也是全球今年的首次航天發射,這一年的航天發射序幕就此拉開。
  • 阿勒泰迎來冬季「首滑」 新疆冰雪旅遊拉開序幕
    原標題:阿勒泰迎來冬季「首滑」 新疆冰雪旅遊拉開序幕 冬日漸至,寒意初襲,皚皚白雪覆蓋下的阿爾泰山雪道上,滑雪愛好者們腳踩單板閃轉迴旋,當地居民腳踏古老毛皮滑雪板疾馳而下,盡情享受著新疆冬季的「速度與激情」。
  • 我國目前最大的太空飛行器,核心艙運抵文昌,中國空間站任務拉開序幕
    近些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可以說在世人面前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載人航天方面,還是在月球探測方面,中國航天人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中國人的航天夢遠不止於此,近日,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就傳來了一則令國人振奮的消息。
  • 勝利油田十條龍項目拉開礦場應用序幕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日前,由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主要承擔的中石化十條龍重點項目「整裝油田特高含水期深度堵調技術」在濱南採油廠拉開礦場調剖試驗序幕,截至目前,已在尚一區SDS9-31井注入9噸聚合物化學劑,注入壓力從9兆帕提高到12兆帕,效果明顯。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土」研究開始
    重1731克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月球「土特產」將實現最大價值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鄒永廖介紹,利用返月樣品的意義有多種可能對了解採樣區的成分特徵(巖石類型、礦物組分、化學成分等),月面物質與太陽風相互作用,月壤的成壤機理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實際成分特徵
  • 中國拉開火星探測序幕
    隨著火星探測序幕拉開,「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大目標,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一次工程應用性任務,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已經具備執行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條件,承載起中國人探索行星的發射使命。 ——為擺脫地球引力,火星探測器需要加速到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從而去往火星。我國目前的運載火箭中,只有長徵五號具備這一能力。
  • 月球的爭奪已經開始?如何在月球上合理地劃地盤?
    太空是一個沒有明確邊界的區域,圍繞月球和其他天體運行太空飛行器的法律管轄權存在許多爭議。大家可能也在想,咱們的玉兔二號車,在月球上行駛一圈,中間寫下中國CHINA,標記出咱們的勢力範圍,應該是不可以的。但是咱們的實驗基地及基地附近,會被國際上認可為我們的勢力範圍嗎?一起來看看,探個究竟吧。
  • 區中小學「兩彈一星」科學家豐功偉績巡展活動拉開序幕
    區中小學「兩彈一星」科學家豐功偉績巡展活動拉開序幕 2020-12-21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