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應用:BBS FZ-MG | 獨特的鎂合金輪轂與罕見的「皇冠之王」

2020-11-22 易車網

12代後是否還有皇冠?對於真正的皇冠粉絲來說,或許還要延後到13代。至1955年皇冠誕生至今,這款車型給予人們的印象就是主打行政、舒適,是一款玩車愛好者們熱捧的VIPStyle改裝入門車型。

13代皇冠不得不提的是,作為最特殊的一代皇冠,在12代皇冠的口碑下,豐田給予這款車型十分大的期望。頂配車型搭載了與「雷家」同期LS430如出一轍的3UZ——V8引擎,4.3L排量與皇冠的舒適性加上可調節懸掛,成為極其少見的「皇冠王」。

這輛獨特的13代皇冠就是本文的主角,作為即將成為「改裝車」的獨特皇冠,與之搭配的也是日本BBS旗下最獨特的輪轂——FZ-MG

這款輪轂採用鎂鋁合金進行鍛造製成,特殊的材質導致它擁有極輕的重量,經過BBS多道工序淬鍊後,擁有如今我們肉眼所看見的高檔品質。FZ-MG由於用料的特殊性,會給予人們一種不屬於金屬該有的「塑料感」錯覺。

但BBS實打實的品質卻毋庸置疑,畢竟BBS注入了許多心血才化腐朽為神奇,馴化了「」這種極輕卻又十分活躍的金屬,讓這份「不可能」化為能夠成承載車身簧下的可靠存在。

說回這輛13代皇冠,深邃、內涵、有品位這類標籤瞬間貼滿這輛車的每一寸。豐田的工程師將動力設置到283Ps/420Nm,多麼淳樸和諧的數據。

似乎V8引擎對於這輛皇冠來說,只不過是為了讓每一匹輸出更絲滑,雙叉臂、空氣懸掛也只不過讓駕乘者乘坐於雲霧之間更顯柔順罷了。

對於BBSFZ-MG與4.3皇冠的組合,並不是「之選貴、不選對」,反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般那麼的相稱。

鎂合金輪轂這種源於F1賽事的輪轂技術被BBS運用於民用輪轂當中,就像豐田將這款V8引擎用於13皇冠一樣,遊刃有餘且樸實無華、低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鎂應用:鎂合金新應用-機器人手臂
    2020-11-26 09:18:51 來源: 鎂途 舉報
  • 散發極致和韻之美|日規皇冠Crown Athlete
    買一臺皇冠作為家用,是為生活;把一臺皇冠從內而外改至極致,是為夢想。車身外觀選擇了大熱的athlete包圍,但沒有走VIP的極致路線。這一代皇冠面世之初就已驚豔四座,在打破上一代車型刻板印象的基礎上,很好地延續了車系的傳承與血統,讓運動風格的改裝更加靈活,稍加點綴便已美得攝人心魄。更遑論還有bbs20寸大腳加持,充滿張力的外觀瞬間被勾勒得酣暢淋漓。所謂夢想,就是把每一個心心念念的追求,做到極致;何為極致?
  • 鎂盤點:2018年鎂業重大新聞回顧
    林州鼎鑫鎂業22寸卡巴大輪轂問世,重量僅為17.8KG  2018年初,林州鼎鑫鎂業22寸的卡巴大輪轂問世,重量僅為17.8KG,該重量是經徑向疲勞、彎曲疲勞和衝擊實驗檢測合格後的重量。輪轂直徑越大對技術的要求越高,22寸鍛造鎂合金卡巴大輪轂的成功,將會進入中國製造的史冊。
  • 新型鎂合金幕牆的應用
    不同的金屬材料體現各自獨特品質特性如青銅的優雅華貴;不鏽鋼的高強度及高耐蝕性;鋁合金表面色彩的多樣化,鎂合金的輕質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一帶一路」發展理念的提出,節能降耗的相關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個行業,並且都在發展節能降耗相關的技術,制定可持續發展策略。
  • 菱鎂礦、鎂錠、鎂合金等產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鎂底部反轉已現
    由於鎂合金具有比強度、比剛度高,導熱導電減震性能好,加工成本較低且易於回收等優點,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汽車、建築、3C 等領域。我國鎂資源儲量雄厚,已探明菱鎂礦儲量約 30 億噸,白雲石礦儲量超 40 億噸,西部鹽湖滷水中直接含有大量氯化鎂,如我國察爾汗鹽湖滷水含量 112.4g/L,儲量達 31 億噸。因此我國原鎂及鎂合金生產應用資源優勢顯著。
  • 2019年4季度鎂商品情報
    二是集聚資源擴大鎂應用,會同協會組織召開鎂輪轂論證會,推動鎂合金輪轂標準制定;在「新能源汽車材料生產應用示範平臺」建設方案中明確擴大鎂合金應用等要求,促進一汽、北汽、長安等車企與德威科技聯合開展鎂輪轂應用考核對接,協同解決加工專用設備開發、檢測認證等問題;擬將鎂合金輪轂、非稀土高性能鎂合金擠壓材納入《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
  • 2019年01月鎂商品情報
    林州鼎鑫鎂業22寸卡巴大輪轂問世,重量僅為17.8KG  2018年初,林州鼎鑫鎂業22寸的卡巴大輪轂問世,重量僅為17.8KG,該重量是經徑向疲勞、彎曲疲勞和衝擊實驗檢測合格後的重量。輪轂直徑越大對技術的要求越高,22寸鍛造鎂合金卡巴大輪轂的成功,將會進入中國製造的史冊。
  • 鎂合金的前世今生,曾為二戰服務,現為「鎂」好生活奮鬥!
    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鎂含量很高,平均含量約為百萬分之1290(ppm)。然而,儘管鎂含量很高,但全球每年的鎂產量僅為約757,000噸。特點原子符號:鎂原子序數:12元素類別:鹼性金屬密度:1.738 g / cm 3(20°C)熔點:650°C(1202°F)沸點:1994°F(1090°C)莫氏硬度:2.5鎂的特性類似於它的姊妹金屬鋁。
  • 一套新技術讓稀土鎂合金改頭換面
    晶粒細化劑技術獲新突破目前,我國工業領域普遍採用鎂鋯中間合金作為晶粒細化劑,市場現有產品存在鋯元素細化效率低(低於40%)、鋯顆粒大量沉積、細化劑成本高、雜質含量高以及細化工藝操作不穩定等諸多問題,對實際工業應用帶來不小困難。
  • 鎂合金汽車製品為2018國際鋁工業展帶來一縷輕風
    更輕的金屬材料-鎂合金在鋁工業展中也綻放出新的亮點。記者在今年新設的亞洲汽車輕量化展展區中,發現了河南德威股份公司、河南林州市鼎鑫鎂業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雲海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展出的鎂合金車輪、鎂合金汽車橫梁支架、箱體、殼體等產品,給展會注入了新的輕風。
  • 鎂合金表面處理國內外研究應用現狀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摘要】介紹了國內外鎂合金表面處理的最新研究進展,其中包括化學轉化、自組裝單分子膜、陽極氧化、電鍍與化學鍍、液相沉積與溶膠凝膠塗層、氣相沉積、噴塗、雷射熔覆合金技術等,並對鎂合金表面處理的發展趨勢作了展望。
  • 稀土突傳大好消息,我國成功研究出稀土鎂合金!
    包頭稀土研究院鎂合金項目組主任胡文鑫說道。據介紹,目前工業上普遍採用鎂鋯中間合金作為晶粒細化劑,市場現有產品存在鋯元素細化效率低(低於40%)、鋯顆粒大量沉積、細化劑成本高、雜質含量高以及細化工藝操作不穩定等諸多問題,對實際工業應用帶來極大困難。
  • 材料科學家潛心"煉"鎂 記交大教授、工程院院士丁文江
    上世紀80年代一次訪問日本企業時,他看到鎂合金作為最輕的、資源豐富的結構材料大有用武之地,就在國內率先倡導並從事鎂合金研究。1987年底回國,他參與了上海大眾桑塔納轎車鎂合金變速箱的國產化,努力扶起「中國鎂」。  易燃燒、易腐蝕、強度低,丁文江心裡清楚,我國鎂合金技術和產品正是受困於鎂的三大「劣根性」。
  • 丁文江:帶領團隊在稀土鎂合金等領域實現應用突破
    市科技功臣獎獲得者丁文江(資料)  東方網4月19日消息:鎂有易燃燒、易腐蝕、強度低等瓶頸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在鎂材料領域研究了整整31年,帶領團隊在稀土鎂合金、醫用生物鎂、鎂基能源材料等三個領域取得成果,實現了應用突破。昨天,丁文江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  鑄造老師上課讀海涅詩句  63歲的丁文江,讀書時其實更喜歡文科。「我當年最大的理想是當記者。」丁文江笑著說。然而造化弄人。
  • 單智偉團隊7月《科學》刊文一作劉博宇:原位電鏡研究鎂合金的應用...
    為什麼研究鎂?  作為最輕質的金屬結構材料,鎂在航空航天、汽車、高鐵、電子產品和醫療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相比於傳統的金屬材料,鎂的塑性較差,型材和零件的變形加工困難,工藝成本高。這嚴重製約了鎂作為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  鎂,是最輕質的金屬結構材料,密度與塑料相近。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高能化學電源,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此很多研究學者與單位對其進行了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GE公司就對中性鹽鎂燃料電池進行了研究[2]。20世紀90年代初,Westinghouse公司研製出了海洋應用的圓柱型海水電解質鎂/空氣燃料電池[4]。1996年,挪威與義大利共同開發了鎂燃料電池,並應用於180m深的海底油井或氣井探測的海洋水下自動控制系統。該海水電池採用商業鎂合金作陽極,海水作電解質,海水中溶解的氧為氧化劑,陰極用碳纖維製造。這個電池系統能量達到650kWh,系統設計壽命為15年[5]。
  • 鎂合金中常見合金元素的作用一中
    (1)錳:鎂合金中添加錳對抗拉強度幾乎沒有影響,但是能微提高屈服強度。錳通過去除鐵及其他重金屬元素,避免生成有害的金屬間化合物來提高Mg-Al合金和Mg-Al-Zn合金的抗海水腐蝕能力,在熔煉過程中部分有害的金屬間化合物會分離出來。
  • 鎂燃料電池原理研究
    20世紀90年代初,Westinghouse公司研製出了海洋應用的圓柱型海水電解質鎂/空氣燃料電池[4]。1996年,挪威與義大利共同開發了鎂燃料電池,並應用於180m深的海底油井或氣井探測的海洋水下自動控制系統。該海水電池採用商業鎂合金作陽極,海水作電解質,海水中溶解的氧為氧化劑,陰極用碳纖維製造。這個電池系統能量達到650kWh,系統設計壽命為15年[5]。
  • 新一代鎂合金減少碳排放
    改善的鎂合金的製造工藝,可以用於更多的應用。易卜拉欣·卡拉曼(Ibrahim Karaman),阿明·本澤爾加(Amine Benzerga)和艾倫·尼德勒曼(Alan Needleman)博士,和來自TEES的博士生Wahaz Nasim;LANL的Ricardo Lebensohn博士正在一起合作開發改善鎂合金的製造工藝,以使該合金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 【「沉睡」的鎂合金】(一)克服「可燃」和「難加工」的弱點
    隨著材料和加工技術的發展,現在鎂合金已然發生改變,正在逐漸成為安全易用的輕量化材料。電池和貯氫等能源領域的新項目也已經起航。渡過了休眠期,鎂終於迎來了開花結果的豐收時節。 實用金屬中最輕且比強度較高的鎂合金,被用於製造筆記本電腦、汽車部件和相機外殼等,成為不再罕見的材料。雖說如此,要稱其為通用材料還相差很遠,鎂還未能象人們期待的那樣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