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春耕衛星圖,看看有啥新變化?

2020-11-25 南方新聞網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後,春耕工作推進得更加紅火。疫情發生,春耕工作受到了挑戰,在氣象衛星眼裡,廣東春耕在這2個月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從對比圖可看出,湛江和茂名的綠色減少較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副站長胡民達介紹,上述圖像主要展示了廣東的植被情況,廣東春耕有個特點是:綠色變少。「因為農田開墾,原有的野草被除掉。」

  胡民達說,湛江和茂名的綠色減少,說明當地農田2月已經開始翻地,春耕開始。但粵東和粵北等綠色在加深,耕種稍遲,這也展現了廣東農耕特色,從南向北逐漸耕種。

  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全省播種農作物1545.7萬畝,佔春播計劃的46%以上。其中早稻育秧1264.2萬畝,佔計劃任務的97%,早稻栽插531.1萬畝,蔬菜、花生播種進度也快於去年同期。

  湛江市雷州市東西洋水田連片面積達23萬畝,號稱「廣東第一田」,是湛江最大的水稻主產區,素有「粵西糧倉」之稱。而且,雷州的連片耕地,與南方碎片化分布的耕地有較大差異,十分適合用於監測,所以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還製作了雷州的作物長勢指數和水稻耕作指數分級分布圖。

  那麼,雷州的情況又如何呢?

  胡民達介紹,作物長勢指數反映作物長勢情況,值越高,表示作物長勢越好。從對比圖中可明顯看出,雷州3月的作物長勢指數比2月的普遍要高,也就說明雷州市3月作物長勢較2月變好。

  而水稻耕作指數等級低為目前無明顯耕作跡象,等級高則表示水稻田已插秧且水稻長勢良好,從對比圖可看出,3月的圖裡,表示低等級的藍色面積大幅減少,無明顯耕作跡象面積持續減小,說明雷州市的春耕工作在有序開展。

  據報導,2020年雷州市計劃糧食種植面積達117萬畝,比2019年增加2.1萬畝。

  春耕的積極推進離不開多方努力。

  走進田間地頭,犁地、噴藥、種花生,一派繁忙的景象,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近日,記者從雲浮市雲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了解到,為打好春耕備耕這場開年關鍵一戰,雲安行動早、準備足,多措並舉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兩手抓、兩不誤。

  春節前後,雲安區農水局藉助區內新媒體矩陣平臺及進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契機,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積極做好備春耕工作,並督促農戶及早落實備春耕所需的種子、化肥和農藥等春耕物資。

  為部署2020年早造水稻備耕插秧工作,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近日,汕頭市潮南區農業農村局舉辦春耕生產暨農業機械展示現場會,推廣早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提高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緩解疫情期間用工緊缺局面。

  現場不少農戶都說,他們將用上現場會學到的早稻種植知識,更好地開展今年的春耕生產工作。

  在備耕過程中,為避免農戶出現聚集性購買備耕農資(谷種、秧盤、肥料等)現象,最大限度減少農村人員流動,梅州市興寧市大坪鎮黨委、政府及早部署、主動服務,要求各村(居)委充分利用廣播和本村微信群,大力宣傳在防疫期間由村統一代購備耕農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過代購備耕農資品,農資產品由村幹部和供銷商陸續送達農戶家中,共計為2000多戶農戶代購了谷種1萬多斤和20噸複合肥等一大批農資產品。讓村民足不出戶便可獲取農資產品,滿足春耕生產的需求,有效保障了村民備耕供給,解決農戶後顧之憂。

  在做好常規春耕工作的同時,近日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全省將擴種50萬畝水稻,目前,任務已基本分解到縣區一級。新一輪的耕作大戲,又在廣東徐徐上演。

  【南方日報記者】黃鴻基 黃進 張子俊

  【策劃】鄭佳欣 謝慶裕

相關焦點

  • 衛星夜景圖中,安徽是啥樣?(圖)
    >        據市場星報報導,想知道安徽的夜晚,從太空中的衛星看起來是啥樣的嗎?近日,一張號稱史上最清晰的地球夜景衛星照片走紅網絡。衛星夜景圖中的「安徽特寫圖」也在本地各論壇、微博中廣為轉發。網友們一致認為,衛星夜景圖客觀地反映了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建規模、人口稠密等真實情況。
  • 2020年的南沙群島有什麼新變化?看看最新的永暑島衛星圖
    現在我國的南沙群島填海造陸已經停止了好幾年了,那麼2020年,南沙美濟島、永暑島、渚碧島等9個島嶼有什麼新變化?2.8平方公裡的永暑島2020-03-27 永暑島高清衛星圖永暑島現在填出永陸2.8平方公裡。
  • 甘肅瓜州:巧繪「三色」春耕圖
    來源:經濟日報人勤繪美景,春耕漸升溫。連日來,在甘肅河西走廊的瓜州縣鎖陽城鎮田間地頭,村民帶著口罩,扛著鋤頭,拿著農具,操作著農機,開始農耕勞作,修剪樹枝、整理田地、播種育苗,到處一派忙碌景象。「紅色服務」促春耕在瓜州縣鎖陽城鎮常樂村三組的一段水渠上,村民楊德明正在揮動著鐵鍬澆水。「我一共26畝地,春灌的10畝地計劃種玉米,給羊作飼料。」↑農機在田間耕作。馬晶晶攝「我們村從2月25日開始對3800畝耕地進行春灌,現在已澆灌完300多畝。」
  • 馬雲巨資打造螞蟻森林,如今樹長成啥樣了?看到衛星圖傻眼了!
    馬雲巨資打造螞蟻森林,如今樹長成啥樣了?看到衛星圖傻眼了!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透過遙感數據看疫情下的春耕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疫情期間我們做了一款公益產品,就是通過衛星數據,去判斷全國春耕的變化。這個春耕監測平臺,希望能夠為各機構提供一些決策依據。遙感的技術原理遙感的原理是通過衛星的拍攝,將數據傳送到接收站,在接收站進行影像和數據分析。這個與定位衛星不一樣,遙感其實相當於對地面進行拍照,然後去獲取地面的影像。
  • 到陽江的田間地頭走一圈,看看農民兄弟都在忙些啥
    到陽江的田間地頭走一圈,看看農民兄弟都在忙些啥 2020-11-27 1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啟動 中央氣象臺發布首期專報
    3月5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第一期《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標誌著全國春耕春播氣象服務正式啟動。氣象部門強化監測預報,針對春耕春播期間的天氣形勢開展針對性服務,為農業生產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 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
    看看最新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這顆星球有70%以上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所以在通過衛星觀察地球時,就會發現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但在地球誕生之處,這顆星球本是綠色。在歷經30億年後,地球才逐漸向藍色發展,可現在地球早已不是蔚藍色,看看最新的衛星圖,這還是我們的家園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新年新氣象,2020廣東春運有何新變化?
    今年廣東春運有什麼新變化?引入5G+無人機 廣東升級春運「最強大腦」截至1月13日,全省累計發送旅客2178.64萬人次,同比上升3.42%,全省路網運行安全暢順。春運期間,預計全省旅客發送量超2億人次。
  • 疫情防控不誤農,春耕備耕進行時
    疫情對農業種植有什麼影響?怎樣才能不誤農時,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農業科技如何發揮穩生產、保供給、促豐收的支撐作用呢?佳格天地副總裁吳眾望:農業生產要向智能化、線上化、應急化、遠程化方面發展「新的技術會讓我們的農業生產進入到一個智能化時代,包括交易方式的線上化。疫情期間,許多北京網友總結了八大賣菜app,相信大家也深有同感。
  • 看看美國的夜景燈光衛星圖,再回頭看看中國的,差距一目了然
    那你知道美國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嗎?看看美國的夜景燈光衛星圖,再回頭看看中國的,差距一目了然!因為美國經濟發展的要比中國發達很多,所以單看美國紐約的衛星圖就可以看出它非常的繁華。畢竟它是世界一級城市,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而美國的第二大城市,洛杉磯。雖說建築物建的都比較密集,而且房屋也相對比較低矮一些,但是經濟實力也可以看出是很雄厚的。
  • 地表每年都發生哪些變化?他們「調」衛星拍照 精確到看清斑馬線
    封面新聞記者 田之路 山川湖海,城市村落……地表上的每一方寸,每年都在氣候和人類的活動中發生著變化。天上「眼睛」隨時盯著,眨眨眼拍下照片。這些來自衛星拍攝的「照片」,被稱為遙感影像圖。通過專業人士解譯後生成圖像,為當地生產活動進行指導。地表每年發生了哪些微妙的變化?
  • 廣東新高考方案確定了!改革:3+1+2選考模式,四大變化你知道嗎
    就在昨天下午,廣東新高考方案確定了,分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並且夏季高考實行「3+1+2」選考模式。此相關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網友熱議。在廣東新高考方案中,我們還可以得知該方案於2021年實行,並且發生了四大變化。今天,溪歡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聊聊廣東新高考方案的一些事兒!看看四大變化你知道多少呢?
  • 全球夜間燈光變化衛星圖顯示成都很亮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官網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近日公布一組衛星圖片,反映1992~2009年全球夜間燈光變化。成都是中國中西部最耀眼的區域■除成都外,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也異常明亮。
  • 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鎖眼」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11、12等九種型號,工作壽命從3天到90天不等,最大解析度達到0.3米,通常地面解析度也能達到0.6-2.4米。上圖衛星照片在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網站編號:DS1106-2086DF066
  • 1969年浦東地區衛星照片 跟現在相比 變化有多大?
    美國從60年代就開始使用偵查衛星對地球進行拍照,而大名鼎鼎的「鎖眼」偵察衛星就是美軍觀察地面的利器,「鎖眼」偵察衛星主要有KH-1、4、5、6、7、 8、9    上圖衛星照片在美國國家地質勘探局網站編號:DS1106-2086DF066,拍攝的經緯度是北緯31.18,東經120.686,拍攝類型是高清立體影像,拍攝時間是在
  • ——春耕備耕種子化肥供應充足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從南到北,春季農業生產的熱潮在湧動。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田作物長勢正常。今年冬小麥麵積3.32億畝,冬油菜面積9200萬畝。入冬以來氣溫總體偏高,沒有發生明顯凍害,土壤墒情普遍較好,冬小麥生育進程明顯快於上年。「蝲蝲蛄再咋叫,咱農民也要種田。農時不等人,春耕農資是剛需呀!」
  • 雲南化肥搭乘火車助力北方春耕潮(圖)
    人民網昆明3月17日電 (李發興)3月16日,昆明桃花村火車貨運站一片繁忙,貨場上整齊壘起的貨櫃足有三層樓高,一輛輛載有貨櫃的汽車正排隊進入貨場。裝滿化肥的貨櫃在車站貨運員認真檢查後,被吊裝上即將發往新疆的火車。 據悉,今年以來,昆明鐵路局共向西北、東北、華北等地區等多個省份運輸化肥134萬噸,其中,發往新疆的化肥最多,運量達24萬噸。
  • 新發現氣態巨行星或擁有生命宜居類地衛星(圖)
    新發現氣態巨行星或擁有生命宜居類地衛星(圖)  如果天文學家能夠發現一顆類地衛星環繞克卜勒-16b運行,這無疑是一項巨大成就。但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還沒有在太陽系外發現任何衛星。誇爾斯說:「通過這項新研究,我們認為克卜勒-16b可能擁有衛星。更為重要的是,這顆衛星的質量與地球相當,能夠被觀測到。」  為了確定這顆衛星的存在,天文學家需要觀測克卜勒-16b軌道因衛星引力拖拽發生的細微變化。克卜勒望遠鏡能夠做到這一點。實際上,一項利用克卜勒望遠鏡的新研究計劃就旨在系統性尋找擁有衛星的系外行星。
  • 企鵝大便的衛星圖像能反映氣候變化? 是真的
    一群研究阿德利企鵝以及氣候變化的科學家發現,企鵝糞便的顏色表明它們是否吃了磷蝦(紅橙色)和銀魚(藍色)。這種區別很有意思,因為企鵝的飲食可以作為海洋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反應的指標。另一項獨立的研究顯示,被迫依賴磷蝦作為其主要食物來源的幼年企鵝的成長發育不如那些以魚為食的企鵝。巖石是企鵝的聚集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企鵝的糞便堆積在這些巖石裸露的表面上,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