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知識、你若不注意,它們永遠是冷的,冬眠在大腦的溝壑裡。你一旦好奇,忍不住去了解,竟然發現、他們是如此有趣。
今天,我們先讓幾個冷知識熱鬧起來。
01/ 「藍牙」
藍牙(Bluetooth)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標準,可實現設備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
那麼,為什麼將這種通訊協議命名為「藍牙」呢?
話說,10世紀的北歐,戰火紛亂、國土四分五裂。酷愛吃藍莓、並經常將滿口牙齦染成藍色的丹麥國王哈拉爾HaralBluetooth被人民群眾親切地叫做「藍牙王」。這位「藍牙王」勵精圖治,將紛爭不斷的丹麥部落統一為一個王國。
「藍牙王」的統一精神與英特爾的工程師 Jim Kardach希望將分散的設備互通理念不謀而合。
於是,在一次無線通訊行業會議上,工程師 Jim Kardach 提議將「Bluetooth 」作為無線通訊技術標準的名稱 。
並將哈拉爾HaralBluetooth 的姓名首字母H、B融入藍牙圖標。
02/ 鍵盤字母的排序規則
你每天都敲打的鍵盤,為什麼字母不是按照ABCDEFG的順序排列?亦或是按照字母的使用頻率和手指的靈敏程度匹配排列…
如果發揮人類的想像力,鍵盤的設計可以優化萬千倍。
可幾十年來,常見的鍵盤字母排列順序猶如長城牆上的條石,不變如初。
QWERTYUIOP
ASDFGHJKL
ZXCVBNM
突然發現手機鍵盤也是這個調性,OMG。
談及原因,先從鍵盤的前身說起—打字機。其實,早期的印表機字母排列順序豐富多彩,但全是機械結構設計。
由於打字員靈活的手指、快速的敲打速度,經常造成打字機按鍵無法順暢回彈,嚴重影響了用戶的工作心情和使用體驗。
為了解決用戶這一痛點,打字機的發明者之一Christopher Sholes將經常使用到的字母QWERTY放在了左手區,將頻頻使用到的字母ASZX放在了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區域;而使用頻率較低的字母卻被安排在了右手區;另外,高頻次的字母組合也被拆解、儘可能遠的分布在了鍵盤的五湖四海。
這種讓手指遠距離奔波、大面積移動的鍵盤設計,讓打字員很不習慣,大大降低了他們的敲打速度,也避免了按鍵卡住的尷尬。
可笑的是,在Christopher Sholes組織的打字比武大賽中,QWERTY鍵盤使用者大殺四方、hold住全場,斬獲打字速度第一名。
此後,QWERTY鍵盤的知名度便被打開。
儘管QWERTY鍵盤的設計初衷是降低效率,但100年來、我們似乎早已習慣這種安排。
03/ 達文西睡眠法
無論是在電視節目中,還是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神奇的睡眠法—達文西睡眠法。
這種睡眠法因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達文西而得名。
傳說(傳說……),達文西每工作4小時就去打盹20分鐘,然後繼續工作4小時,然後再打盹20分鐘……如此反覆。
這樣,一天下來,達文西每天就有22個小時的時間投入到藝術創作。
可是,除了醫院值夜班的醫生,每隔4小時被病人叫醒一次,處理20分鐘,完事繼續睡覺這樣的場景,我們並沒有找到其它個體案例去實踐這種睡眠法。
如果真的有人去實踐,帶來的效果可能是心理機能會減退、焦慮和緊張感增強、免疫功能降低吧。
失眠患者請遵從醫囑。
04/ 掃街
掃街是一種網絡用語,是指攝影愛好者在街上抓拍,拍攝對象可以是人、可以是景、也可以是一種心情。
其實,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掃街」一詞就已風靡。
最近在讀的一本書《生活在宋朝》。書中寫道,宋朝有繁榮的經濟、文化,以及開化的社會風氣。宋朝的女子並非「躲在深閨無人識」。每當元宵節的黃金周假期,她們持燈夜遊,羅綺如雲。
每至夜闌,則有持小燈照路拾遺者,謂之「掃街」。遺鈿墮珥,往往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