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數人使用的鍵盤布局是QWERTY布局. 所謂QWERTY, 就是鍵盤字母區最上面一排按鍵從左往右數的字母依次是QWERTY。這種鍵盤按鍵布局的產生, 是源於打字機的鍵盤布局. 根據維基百科所說, 最早的鍵盤是樂器中的鍵盤, 如鋼琴鍵盤. 隨著列印電報的發展, 出現了打字機.。最早的電報打字機的按鍵布局和鋼琴鍵盤差不多, 就是一排字母。後來一個叫Christopher Sholes的人設計了現在這種三排字母的按鍵布局, 上下相鄰的字母水平錯開, 用來給按鍵所連接的槓桿留出空間。
將按鍵順序打亂, 是為了防止有些連續的字母快速按下導致打字機卡鍵. 後來的打字機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因為已經賣出去了很多打字機, 為了向後兼容, 就保留了這種按鍵布局. 這也造成了雖然這種按鍵布局的設計並不科學, 但使用範圍特別廣泛的結果。

但是嘛,鍵盤畢竟是人造的。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鍵盤,一起來瞧瞧吧!
1.Dvorak
德沃夏克布局, 大概是最早的進行了科學的考慮而設計出來的鍵盤布局.這個布局由德沃夏克和他小舅子William Dealey於1936年申請專利. 後來這一布局又經歷了德沃夏克團隊和美國國家標準協會的一系列修改, 這些修改後的布局也統稱為德沃夏克布局或美式簡體布局.
德沃夏克布局設計的原則包括儘量減少手指在按鍵之間移動的距離, 把敲擊頻率高的按鍵集中到中間一排, 右手儘量多的打字等; 但是這個布局有一個很大的弊端, 字母C和字母V被安排得很遠. 這導致用戶無法快樂的複製粘貼. 雖然德沃夏克布局沒有撼動QWERTY布局的地位, 但是它卻開闢了一個先河. 後來的鍵盤布局都會或多或少的參考德沃夏克布局或借鑑它的思路.

2. Colemak
根據 Colemak 布局官網上的介紹, Colemak 布局是專為高效和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英語觸摸打字而設計的現代化鍵盤布局. 此布局是目前排行第三位的鍵盤布局, 前兩位分別是QWERTY布局和德沃夏克布局. 此布局在mac和linux上都有預裝. 並稱學習使用這種布局是一次投資, 終生受益的事情, 讓你從累人的打字中解脫出來. 從圖上可以看出, Colemak布局保留了zxcv四個按鍵的位置. 用戶又可以快樂的複製粘貼了.
下圖是Colemak的熱力圖,可以看出用戶按鍵主要是集中在中間部分。

3.MALT
MALT鍵盤,是一種非QWERTY鍵盤布局,由南非出生的發明家莫爾特(Lillian Malt)設計,被認為比DV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
莫爾特改變了交錯的字鍵行列,「後退鍵」(Backspace)及其它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易觸到,提高了打字時拇指的使用頻率。但「MALT」鍵盤並沒能得到廣泛地應用。
MALT鍵盤同樣苦不堪言。它卻長相奇特,但是非常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打字手腕不容易酸痛和損傷,備受好評。

4.Workman
發明workman布局的兄臺是一位碼農, 他受夠了QWERTY布局帶來的痛苦, 開始學習德沃夏克布局, 沒過多久, 他覺得德沃夏克布局用得也不爽, 於是又去學Colemak布局. 這回雖然比德沃夏克布局用得爽了, 但是還是感覺有些地方不夠絲滑. 雖然敲擊頻率高的按鍵移動到了中間一排, 但是橫向移動時又感覺別彆扭扭的. workman兄的想法是, 上下移動過程中的手指屈伸動作要比手指水平來回移動更容易, 手指的強壯度排序依次是食指 > 中指 > 無名指 > 小指;
於是, workman 布局的思路是這樣的:
按鍵優先考慮中間行讓長的手指頭儘量伸展, 即按上面的按鍵短的手指頭儘量收縮, 即按下面的按鍵分配給食指頻率高的按鍵因為發明這個布局那天恰逢五一勞動節, 而且又是針對碼字工作者發明的, 所以取名為work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