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又名「早時」。
陽光照亮夢想,夢想迸發力量。
不負時光,踏歌而行。
每顆心都在綻放生命的光彩……
07:00企業員工 李美麗
習慣了的「奔波」
早上7時,李美麗準時開車出門。開車從泊頭到滄州需要約50分鐘,她要趕在8時20分之前打卡上班。
李美麗的單位——滄州十裡香股份有限公司位於運河區北京路,而她的家在泊頭市御畔嘉居小區。
2015年,李美麗開始負責銷售。從那時起,她便開始了奔波兩地的生活。
「我丈夫在泊頭工作,孩子在泊頭上學,為了給家人多一些陪伴,即便每天奔波兩地,我也願意。 」李美麗說。
07:12交警 白玉河
車流中,一身汗
7時12分,白玉河站在市區新華路與浮陽大道交叉口指揮交通。 在車流中忙碌著,他出了一身汗。
白玉河,市交警一大隊四中隊中隊長,今年51歲。
四中隊負責的路段車流量非常大,白玉河工作日總是提前到崗,周末也常來值班。 「你賣給交警隊了啊? 」妻子常常半是打趣,半是抱怨。
反光背心已被曬褪了色,不褪色的是他愛崗敬業的心。 白玉河說: 「咱要對得起頭上的警徽! 」
07:29物業經理 劉淑芬
每天要走兩萬多步
7時29分,市區宏宇亞龍灣小區物業經理劉淑芬已經提前半個小時來到公司。
她放下包,來不及坐一會兒又急著出了門。 「趁著現在事少,到小區轉一轉。 」這個習慣,劉淑芬已經堅持了10多年。
一個垃圾桶旁邊散落著幾袋垃圾,她快步走過去,撿起垃圾扔進桶裡; 走進單元樓大廳,她摸了一下報箱上方,看看是否乾淨……劉淑芬說,每天她要走兩萬多步,就為了多看看,替業主管好家。
07:40「蜘蛛人」 張朵藝
直向乾坤系一繩
清晨7時40分,張朵藝來到市區泰和世家小區,對樓體進行維護。
晨昏升降成風景,直向乾坤系一繩。 張朵藝是一名「蜘蛛人」,每天把自己懸掛在幾層、十幾層高的大樓外,粉刷樓體,清洗玻璃。
張朵藝今年28歲,幹這一行已經10年了,但每次高空作業時,他心裡還是有些「發毛」。 沒辦法,他上有父母,下有3個年幼的孩子,「得掙錢養家」。
07:53壁紙粘貼工人 彭濤
活兒幹得實在,錢掙得多
7時53分,在市區金茂府小區一戶居民家中,壁紙粘貼工人彭濤兩手配合,一邊刮紙,一邊對縫,嫻熟地將一張壁紙貼在了牆上。
彭濤老家在邢臺,來滄州幹貼壁紙的活兒已經7年了。
剛出師時,他一個月只貼了兩捲紙,收入只有40元錢。 幹到現在,每月收入最少也得上萬元。
一年四季,無論是手凍得發麻時,還是身上熱得大汗淋漓時,彭濤都要把活兒幹得實在些,讓客戶放心,這樣自己才能掙更多的錢。
08:04 空調安裝工 史宇峰和孫建發
早飯要到晚上吃
早上8時04分,史宇峰和孫建發已經忙活半天了,先到公司領了貨單、提了貨,又到客戶家裡安裝空調。
這個點兒還沒吃早飯,那就晚上再說吧。
史宇峰和孫建發是「格力公司」的空調安裝工人,兩人搭夥,一人負責室內工作,一人負責室外工作。
每天早晨7時開工,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平均一天要裝六七臺空調。 整個夏天,他們每天只能吃上一頓飯。 從早起到收工,衣服一直是溼的。
「抱著空調外機,整個身子吊在窗外,沒個不膽虛的。 不過,當裝好的空調吹出涼風的那一刻,我們還是覺得很滿足。 」孫建發說。
08:18 公交車司機 蔡振濤
把文明窗口擦得再亮些
「您好,歡迎乘車,請往車廂後面走! 」早晨8時18分,在505公交車始發站,司機蔡振濤面帶微笑,向乘客打著招呼。
蔡振濤,32歲,2017年成為505路公交車司機。
一天來回12趟,這一路有多少個路口,哪個路段車流量大,他都瞭然於心。
老幼上車,扶之讓之; 孕者病者,幫之安之。 公交車是城市的文明窗口,他時刻都琢磨著怎麼把這扇窗擦得更亮。
08:27 明珠商貿城早市商戶 蘇小競
在滄州「安家」
早上8時27分,很多人剛剛起床,43歲的蘇小競已經和妻子來到明珠商貿城早市商鋪,開門迎接顧客了。
蘇小競是南方人,2014年開始在北京做服裝生意。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大潮中,他把店鋪搬到了滄州。
當天一開門,就有外地顧客來批發衣服,蘇小競快速記下顧客所要衣服的型號、件數。 忙活一天,他能有十幾萬元的營業額。
他說,滄州服務好、環境好,就在這裡安家了。
08:36 園林工人 蘇慶朝
只為獅城多添一分綠色
8時36分,蘇慶朝已經開始清理雜草了。
蘇慶朝,65歲,一名普通的園林工人,負責管理迎賓大道以西、上海路以南的花草樹木。
前些日子接連下雨,導致草坪上長出很多雜草。 清早,草上有很多露珠,蘇慶朝腳上的布鞋已經被打溼,可他似乎並沒有注意到這些,依然悶著頭清理雜草。
「我得打理好這些花草,讓它們為獅城多添一分綠色。 」蘇慶朝說。
08:52遊泳教練 陳杰
讓更多的人告別「旱鴨子」
「調整呼吸,堅持住,加油加油。 」早晨8時52分,金仕堡健身俱樂部遊泳池內,遊泳教練陳杰跟在學員身邊,不斷給她加油打氣。
今年34歲的陳杰已經當了8年遊泳教練,帶出了幾百名學員。
一年四季,陳杰幾乎天天泡在水裡,夏季最忙時,一天有10個小時是在遊泳池度過的。 看著一個人又一個人不再是「旱鴨子」,她成就感十足。
聯合出品:滄州市委網信辦 滄州晚報
敬請期待下一集
《滄州十二時辰·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