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建成,嫦娥五號挖的「土」放這裡研究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中科院14家單位承擔嫦娥五號探月任務 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建成

目前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在繼續飛向月球。記者昨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此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中科院14家單位承擔了地面應用系統、有效載荷分系統以及多項工程關鍵產品的研製。其中,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已建成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具備「地外樣品」存儲、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新華社資料圖

作為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的負責單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由北京密雲、雲南昆明兩個數據接收地面站和位於北京的國家天文臺總部組成。國家天文臺已建成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為避免月球樣品受到地球大氣、水等環境汙染做好了準備,已具備「地外樣品」存儲、處理和分析的能力。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後,地面應用系統將與探測器系統完成月球樣品交接,在月球樣品實驗室完成表取和鑽取樣品的解封、分樣和存儲。月球返回樣品經初步測試分析、描述和建庫後,根據授權進行發布,開展長期的實驗室研究。

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全景相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月壤結構探測儀等6臺有效載荷和1臺載荷管理器,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承擔了載荷的研製。如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製了月壤結構探測儀有效載荷,它是一種次表層穿透探測雷達,任務是探測月球次表層結構、月壤厚度,並在鑽取採樣過程中提供信息支持;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的全景相機,為完成採樣區月表形貌和地質構造調查而設計,這套全景相機由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個相機組成,通過類似「人眼」的探測原理可以實現對目標的立體成像。

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發起者、參與者、實施者,中科院14家單位承擔了嫦娥五號相關任務,突破了月球樣品長期儲存條件的維持、低損耗處理和製備及無損分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雷射雷達等多項關鍵技術。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5個「中國首次」,其中「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這兩項「中國首次」的核心工作將由中科院相關單位完成。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返回後,有望在著陸區背景特徵分析、月壤形成與演化機理、月球樣品物理化學特性分析、月球化學演化歷史等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原創科學成果。(記者:張航)

相關新聞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N發動機工作約6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

截至第二次軌道修正,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相關焦點

  • 肩負存儲和分析研究重任,國內建成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備受關注。昨天探測器順利進入地月軌道,將有望順利著陸月球,並採集樣品返回。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家天文臺將肩負起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後長期存儲和實驗室分析與研究重任,目前已建成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具備「地外樣品」存儲、處理和分析的能力。
  • 走進中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全力保障中國探月工程五大系統之一的地面應用系統執行嫦娥五號任務,本次任務中,地面應用系統不僅要完成月面科學探測、載荷在軌運行管理,探測數據接收、處理、管理等重要工作,還肩負著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後,樣品的長期存儲和實驗室分析與研究工作。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在國家天文臺「安家」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12 月 19 日,國家天文臺迎來一位貴客,由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的月球樣品歷經近 20 天的星際跋涉來到北京,最終在國家天文臺安家落戶!在眾人見證下,這珍貴的月球 「土特產」安全進入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
  • 嫦娥五號飛往月球挖了4斤「土」到底是為哪般?
    就在昨天22時,經過19個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的採樣工作,並按照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在貯存裝置中。相比於擁有巨大導航效果的北鬥系統,相比於將中國太空人送上太空的神舟五號,嫦娥五號到底有什麼用,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人不禁發問:研製了那麼久,用了那麼多錢?飛了那麼遠?就是為了帶回來2公斤的土嗎?
  • 嫦娥五號:從月球挖2公斤土回來!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策劃&撰寫:家衡 今天凌晨4時30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奔向了月球。 這次「嫦娥五號」肩負著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的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講到這裡,可能有朋友會問,為什麼不採用火箭反推的方式減速?一方面,嫦娥五號抵達月球的時候,就是利用火箭發動機反推的方式進行的減速,那是因為嫦娥五號抵達月球的時候速度本身已經比較低了,不像返回地球一樣擁有幾乎接近地球第二宇宙速度的速度。
  • 嫦娥五號去月球幹什麼,難道只是挖來一把土?
    嫦娥五號正在全力奔向月球的路途當中。大家已經開始議論,嫦娥五號只是去月球上挖把土嗎?據多方消息,中國目前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它一旦建成必然為人類進一步了解月球,勘測月球,勘探月球資源,開發月球資源,乃至建立月球工廠,月球農場和月球城市奠定重要的基礎。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那麼,這23天裡,嫦娥五號到底經歷了什麼?  嫦娥五號:史上最重的無人探測器  聊嫦娥五號這趟「月球之旅」前,先來看看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本身,以及運載它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  有了如此強大的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才能順利進入外太空,進行長達23天的「月球之旅」。  往返23天,時間都花在了「通勤」上?  雖然花了23天之久,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在月球表面實際工作的時間只有19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通勤」上。
  • 嫦娥五號今天挖到的土,日後用來做什麼?
    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本。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由於涉及技術尖端又複雜,加上意義重大,這次在月球「挖土」,到底怎麼挖,成為一大看點。 為此,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1970年到1972年間,蘇聯的月球16號、20號和24號探測器共取回了約321克月壤和巖心樣本。「說到月球的特別之處,最容易讓大家想到的就是月球的特殊環境:月球表面幾乎是真空的,還有無處不在的月塵顆粒,大小都有,最小的只有幾個微米,比PM2.5還要細微。」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在公開演講中表示。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nbsp&nbsp&nbsp&nbsp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我給大家帶「土」特產回來鴨!
    接下來嫦娥五號開始了持續約2天的月(挖)面(土)工作將從月球採集月巖和土壤帶回地球雖然這裡和嫦娥三號在月球虹灣著陸點的緯度基本相當,但根據目前研究成果,這塊區域形成的地質年代較短,約37億年;NO.4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專家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有望獲取最年輕的月球返回樣品,在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研究等方面取得原創性的科學成果;NO.5 當今能去月球的國家不少,
  • 科普|月球上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
    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嫦娥五號成功到達預定落點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成功到達預定落點。相比前面的嫦娥系列工程任務,嫦娥五號最獨特的是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對月球返回樣品的處理和保存是嫦娥五號工程需要攻關的重要科學問題。月壤該如何保存、研究?目前世界上僅美國、前蘇聯、中國成功完成了月球採樣返回。
  • 深度丨為了月球這抔土,嫦娥五號有多拼?
    在這裡「挖土」,將大大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一直以來,在唐家嶺的五院月球樓裡,一個1:1的嫦娥五號模擬器(包括著陸器和上升器)和飛往月球的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遙相呼應,如同孿生姐妹。一支訓練有素的40人地面支持團隊,不斷地進行著實戰「演練」。鑽土:連走六步,步步驚心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鑽取採用原位鑽取的方式,簡單理解就是一直在一個地方往下鑽。
  • 時隔44年,嫦娥五號將為人類再次帶回月球樣品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haibaraemily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11月下旬,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正是這些珍貴的月球樣品,讓我們能夠真正接觸到有明確產地的月球物質,能真正在實驗室裡全方位分析研究這些月球物質——這是月球探測器遙感探測和在地球上分析月球隕石所做不到的。對這些月球樣品的放射性定年,也讓我們真正確定了月球上一部分區域的絕對年齡,並以此建立起了月球45億年的演化歷史。
  • 嫦娥五號挖的月球土壤為何如此搶手?登月6次的美國也喊話求分享
    ,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已經向我國提出了請求,迫切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本,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相關的科學研究。那麼,這次嫦娥五號挖回的土有什麼不同,或蘊藏著什麼秘密,為何如此搶手?還被要求公開數據?
  • 嫦娥五號挖的月球土壤為何如此搶手?登月6次的美國也喊話求分享
    嫦娥五號這次的登月之旅不同以往,不再僅滿足於登陸。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月球上採樣和返回,計劃挖取約2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雖然嫦娥五號還在路途中,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已經向我國提出了請求,迫切希望能夠獲得一份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本,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相關的科學研究。
  • 月球咋「抓土「?嫦娥鑲上金剛鑽!
    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看似簡簡單單的採樣挖土,卻蘊含高科技!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 美國曾6次登月,為何還討要嫦娥五號挖回的月球土壤?
    嫦娥五號挖的土很搶手嫦娥五號月球之旅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從月球上挖取大約2公斤巖石和土壤,再通過自動返回程序送回地球。嫦娥五號還在路上呢,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就向我們提出請求,希望能獲得一份寶貴的月壤樣品,以便搭車開展月球科學的研究。
  • 落月了將取土!武漢教授天團:我們幫嫦娥這樣挖…
    「別看它們也是土,但來歷可不一般。」他對即將到來的嫦娥五號月面取土作業充滿自信。今年57歲的肖龍教授是嫦娥五號鑽取子系統飛控專家組成員,參與了嫦娥五號取土作業的兩項關鍵任務——模擬月壤和採樣點地質地貌地圖繪製。肖龍教授見證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現場發射;在嫦娥五號的發射現場,火箭升空的一刻,他流下了熱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