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食方面,日本人的思路和廣東人的差不多,主要是吃食物本身的味道,而辣味這種味道太過濃烈,「個人特色」比較強,因此也不怎麼受日本人的歡迎。
雖然吃起芥末來一點都不含糊,但是對於辣椒這種東西,日本人是真的沒什麼辦法。
據說,在古代的時候,豐臣秀吉用來懲罰朝鮮俘虜的方法,就是逼著他們吃辣椒。
等等,這算是以己度人嗎?對於愛吃火雞面和泡菜的朝鮮民族來說,吃辣根本就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吧?
就連著名的日本「大胃王」木下佑香,在挑戰吃重慶小面的時候,都罕見地以失敗告終,並表示自己「把它全部喝下去的話,肚子可能會出現大問題」,於是草草地結束了。
對此,中國人表示,嗯?這個很辣嗎?
其實在日本,你所能買到的一些標註著「超辣」、「激辛」的食物,看招牌好像很能唬人的樣子,但是嘗嘗就知道,往往還不如一份普普通通的水煮魚。
要知道,川菜的辣度,在全中國範圍內來說,只能算是中等,是一個比較大眾化,能夠被廣泛接受的辣度,但是放到日本,已經是頂級的辣味了。
就連在日本超市裡買到的辣椒,吃著都是寡淡無味的。
日本人不喜歡吃辣椒,一方面有口味清淡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芥末的緣故。
在日料店裡,我們最常吃到的就是各種生魚片,日本人對於海產品本身鮮美的味道非常的迷戀,烤一烤已經是能夠接受的極限了,基本不會出現像中國這種加很多調料一起燉魚的情況。這一點,和廣東人比較相似。
不過,在廣東,你還是能找到特別美味的川菜、湘菜館的,而且往往客流量爆滿,但在日本,想要找到一家口味辣、生意又好的店……那估計是華人專門開給遊客的川菜館。
另外,為了吃生魚片,日本人覺得,還是芥末這種調料更好一些。
中國人比較難以接受芥末的味道,日本人則恰恰相反,生魚片或者壽司配上芥末,不得不說,確實比強行配上辣椒味道要強上一點。
芥末同樣有祛溼和除腥的效果,而且不會掩蓋海鮮本身的鮮味,堪稱生魚片的最佳搭檔。
所以說,到了日本,再愛吃辣的朋友也要忍一忍了,還是嘗嘗日本當地最有特色的食物吧。
壽司和生魚片在國內也爛大街了,不建議特地去吃,倒是日式咖喱,作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十分推薦品嘗一下。
另外,日式拉麵也是不可錯過的選項。日本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拉麵,風味跟你在國內吃到的肯定有不小的差別,也值得多嘗試幾種。
還有就是納豆和味噌湯,在國內也很少能吃到正宗的,很多日式料理店裡的味噌湯,味道簡直像是刷鍋水一樣,還是嘗嘗正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