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能吃辣,一些人不能吃辣?

2021-01-18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SME按: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但人們往往享受於沉浸其中。資深辣味食客不少,但關於「辣」的科學卻未必眾所周知。本文作者靈魂發問六個關於辣味的問題,再有理有據地實力作出解答,以輕鬆幽默的語言帶領各位理性地在辣味美食中「暢遊」。懂一些辣味科學,才能更好地品嘗辣味。

美食暗示預警:本文包含大量引發美食幻想的內容,不宜深夜空腹閱讀,對由此引起的飢餓,撓牆和進食等行為以及隨後一整夜的形體焦慮和小吃攤噩夢概不負責。

...

辣麼我們就開始正(zuo)題(si)。

說到辣,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幅畫面可能就是火鍋裡的紅湯。

點擊播放 GIF 0.0M

沒有靈魂的鴛鴦鍋,全紅湯才過癮

但其實辣的來源可以有很多,它是由很多種植物產生的化合物(phytochemical)作用於人的TRPV-1受體而產生的痛覺。TRPV-1是人體的疼痛感受器,負責感受高溫(>45℃)、酸度(PH

這些感受器不止在口腔中有,人的皮膚表面也有。所以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不信的話可以徒手洗一根尖椒試試(小孩子不要自己嘗試,可以讓不會做飯的父母嘗試並在一定距離之外,觀察他們的反應)。

這些化合物本是植物用來對抗微生物、昆蟲和其他以其為食的動物的產物,卻因為其特殊的芳香和感官刺激被人類當作調料。它們可以有辣椒產生的辣椒素(capsaicin),由胡椒產生的胡椒鹼(piperine),生薑中包含的姜辣素(gingerol)等等。

正在吃麻辣火鍋的食客也許被辣得欲罷不能,但以下這些問題真的不一定答得上來。

點擊播放 GIF 0.0M

只有喝奶能解辣?其實喝油也一樣

辣椒素容易溶解於脂質中。製作辣油的過程其實就是把植物油當成有機溶劑,溶解辣椒中的辣椒素和其他芳香類物質。這也就是為什么喝牛奶、酸奶可以解辣(世界吃辣椒比賽的投降標配,誰先喝牛奶就算輸),因為牛奶和酸奶中有豐富的脂肪,可以把辣椒素從口腔帶走。(所以理論上直接噸噸噸植物油也可以,但可能比吃辣椒更令人難過)

是的,這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治標不治本,因為辣椒素並沒有發生化學變化,還會繼續讓身體其他有TRVP-1受體的部位(比如消化道末端黏膜)產生劇痛。所以既治標又治本還奢侈的解辣方法,其實是用牛奶漱口然後吐出來。

點擊播放 GIF 0.0M

為什麼一些人能吃辣,一些人不能吃辣?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存在幾種理論。一種理論認為這些人可能在大腦中產生的止痛物質較多(類似於大腦能產生超量大麻素的Jo Cameron)。但目前最令人信服的理論是脫敏理論。

1967年,Jancso等人通過實驗發現重複施加辣椒素可以讓痛覺受體越來越不敏感,脫敏後的機體也沒能對芥子油、辣椒素、對二甲苯等發生炎症反應。因此能吃辣可能僅僅是經常吃辣而使口腔裡的TRVP-1受體脫敏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百辣成鋼(這種脫敏不僅限於辣椒,人的皮膚被蚊子叮出包也是一種過敏反應。一項1946年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發現人長期被同一種蚊子叮太多次會逐漸失去所有過敏反應。)

一些其他的研究也能提供一些有趣猜測,比如Shu等人就發現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會極大增加辣椒素受體的敏感度,而神經生長因子在血漿中的濃度會在熱戀期顯著增加。所以處於空窗期的單身人士或許會比他們處在熱戀中時更能吃辣。(請勿在一年四度的情人節用牛油火鍋檢驗戀愛狀態)

點擊播放 GIF 0.0M

怎麼表示食物有多辣?

威爾伯·斯科維爾(WilburScoville)在1912年制訂了度量辣椒素(Capsaicin)含量的一項指標——斯科維爾指標(簡寫SHU)。他設計了一套「斯科維爾感官測試」,將一單位的被測物的辣椒素溶解到糖水裡,然後給幾位試驗者品嘗,隨後逐漸增加糖水直到無法嘗出辣味為止,加入的糖水總和就是斯科維爾辣度單位。

但這個方法受人主觀影響大,而且一些被測物不適合讓人親口嘗試(例如樹脂毒素Resiniferatoxin,高達160億SHU),因此後人開發出「高效液相色譜」方法來測量。

甜椒作為辣度墊底的食物,辣度為0-5 SHU,而朝天椒辣度達到3-5萬SHU。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名叫「龍之吐息」(dragon’s breath),這種名字又中二又形象的辣椒辣度高達248萬SHU。

吃辣有沒有好處?

有許多來自印度的實驗發現咖喱中的薑黃素可以降低血脂過氧化水平。而胡椒鹼也被發現是薑黃素的好伴侶,可以降低肝臟代謝率,防止薑黃素被肝臟過快分解,從而提高薑黃素在血漿中的濃度。

而對於辣椒素,有對照實驗發現辣椒素可以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每日能量攝入,對減肥有益。但請別高興得太早,興衝衝地打開外賣軟體就搜麻辣鴨血冒菜酸辣粉螺螄粉串串香缽缽雞。該研究的實驗對象每餐前30分鐘會吃0.9g辣度達8萬斯科維爾單位的紅辣椒(8萬是個什麼概念呢,一般麻辣火鍋的辣度在500到1500單位之間)。

辣椒素也已被用於臨床治療頑固性神經性疼痛、脊柱痛,逼尿肌反射亢進,膀胱過敏等病症。同樣要注意的是這些治療手段通常非常痛苦,並不是給病人開一個月的虎皮尖椒就完事兒了。總的來說,目前關於辣椒對身體健康好處的研究雖然很多,但大多是實驗室環境或是飲食控制型的歷時性研究,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參考價值不大。

為什麼說「薑還是老的辣」?

鮮生薑的風味主要來自於兩種化合物,一種是姜烯(zingiberene),大概佔了30%左右的精油含量。另一種是姜醇([6]-gingerol,辣度60,000 SHU),結構和辣椒素類似。

當生薑被加熱或乾燥,這兩種化合物都會發生改變。姜烯會轉變為薑酮(zingerone),薑酮沒有姜烯刺鼻,也是薑餅和薑湯主要的風味來源。而姜醇則會轉變成姜酚(shogaols,辣度160,000 SHU),可以看出姜酚的辣度大約是姜醇辣度的2.7倍,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生薑放久了會變得更辣。

點擊播放 GIF 0.0M

為什麼一些地區愛吃辣,一些地區不愛吃辣?

許多香料都含有抗微生物成分,畢竟這是植物製造出來防止微生物和昆蟲侵襲的,所以辣椒等香料的成分在歷史上曾被用來作為肉類的防腐劑。

印度原產的黑胡椒被現代研究發現對芽孢桿菌,枯草桿菌,嗜水氣單胞菌, 鹼桿菌屬,大腸桿菌,黃桿菌屬,肺炎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心絞痛鏈球菌,morbillorium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歷史上印度的香料曾出口至東南亞,中東,東非,地中海乃至歐洲,曾一度是財富的象徵,這就是與絲綢之路比肩的香料貿易。

藍色的是香料貿易路線,紅色的是絲綢之路(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ice_trade)

從世界來看大趨勢是緯度越高,使用辣味香料越少(見下圖)。這也許和香料的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特性以及低緯度地區的肉類更不易儲存有關。

中國著名的能吃辣的城市(四川,湖南,武漢等)同時也是夏季「火爐」城市,這或許不是巧合。

緯度越高,使用辣味香料越少。橫坐標為年平均溫度,縱坐標為平均每道菜使用的香料種類數量(圖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ziIUZgdgk)

這六個問題只是關於辣比較常見的問題,如果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有其他感興趣的相關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筆者會查資料通過SME的編輯在評論區答覆。

也歡迎生物學、醫學和食品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在留言區指正文中不科學的地方,筆者會求證後聯繫編輯修改。

*參考資料

M. Tominaga, M.J.Caterina, A.B. Malmberg, T.A. Rosen, H. Gilbert, K. Skinner, B.E. Raumann, A.I.Basbaum, D. Julius, The cloned capsaicin receptor integrates multiplepain-producing stimuli, Neuron 21 (1998) 531–543.

Jancso, N.,JANCS?‐G?BOR, A. U. R. E. L. I. A., & Szolcsanyi, J. (1967). Directevidence for neurogenic inflammation and its prevention by denervation and bypretreatment with capsaicin.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chemotherapy,31(1), 138-151.

Mellanby, K. (1946).Man's reaction to mosquito bites. Nature, 158(4016), 554.

Shu, X., & Mendell,L. M. (1999). Nerve growth factor acutely sensitizes the response of adult ratsensory neurons to capsaicin. Neuroscience letters, 274(3), 159-162.

Emanuele, E., Politi,P., Bianchi, M., Minoretti, P., Bertona, M., & Geroldi, D. (2006). Raisedplasma nerve growth factor levels associated with early-stage romantic love.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1(3), 288-294.

http://zh.wikipedia.nym.su/wiki/%E5%8F%B2%E9%AB%98%E7%B6%AD%E7%88%BE%E6%8C%87%E6%A8%99

Soni, K. B., &Kutian, R. (1992). EFFECf OF ORAL CURCUMIN ADMINISTRAnON ON SERUM PEROXIDES ANDCHOLESTEROL LEVELS IN HUMAN VOLUNTEERS.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Phannacology, 36(4), 273-275.

Shoba, G., Joy, D.,Joseph, T., Majeed, M., Rajendran, R., & Srinivas, P. S. S. R. (1998).Influence of piperine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urcumin in animals and humanvolunteers. Planta medica, 64(04), 353-356.

Westerterp-Plantenga,M. S., Smeets, A., & Lejeune, M. P. G. (2005). Sensory and gastrointestinalsatiety effects of capsaicin on food int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9(6), 682.

Szallasi A, BlumbergPM. Vanilloid (capsaicin) receptors and mechanisms. Pharmacol Rev.1999;51:159-211.

Dasgupta P, Fowler CJ.Chilies: from antiquity to urology. Br J Urol. 1997;80:845-852.

Szallasi A. Vanilloidreceptor ligands: hopes and realities for the future. Drugs Aging.2001;18:561-573.

https://www.compoundchem.com/2014/11/27/ginger/

C Perez and C Anesini,1994.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limentary plants against Staphylococcusaureus growth」. Am. J. Chin. Med., vol 22: pp. 169-174.

Nazia Masood AhmedChaudhry and Perween Tariq, 2006. 「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black pepper, bayleaf, aniseed and coriander against oral isolates」. Pak. j. pharm. sci., vol.19(3), pp 214-218.

Singh G, Marimuthu P,Murali HSand Bawa AS, 2005. 「Antoxidative and antibacterial potentials of essentialoils and extracts isolated from various spice materials」. Journal of FoodSafety, vol 25(2): pp. 130.

內容為【SME】招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關注並置頂,每晚一起漲知識

你的朋友圈,很久沒有好看的文章啦

分享這篇,我知道你愛看

SME正在有償招募優質科普作者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漲知識丨為什麼有的人特別能吃「辣」?辣是一種「痛覺」
    而對於不能吃辣的人,「辣」就成了讓人眼淚、鼻涕直流,口唇腫脹,舌頭髮麻的「武器」。為什麼有的人無辣不歡,有的人卻一口不能吃?辣味是一種「痛覺」我們常說一些食物「很辣」,但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我們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覺區,分別是酸、甜、苦、鹹,不同的區域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在吃一些食品時,大腦也將收到味覺傳遞的信號,能感受到這些味道,做出相應的反應。
  • 中國,哪裡的人最能吃辣?
    可一旦提到哪個地方最能吃辣,誰的辣才是王道,誰也不服誰……「雲南的這個辣,是為了辣而辣,沒辦法去理解和接受的。」「真正辣的菜,其實在湖南和貴州。」古代的貴州苗族土司地區,山區地形複雜,能種植作物少之又少,食物匱乏,當地居民只能吃一些寡淡的雜糧度日。但是作為最早的吃辣地區,辣椒尤其適合長在這裡:種植起來佔地面積小,栽種門檻低,還產量高,四月播種六月就能收穫。而且,收完一茬,沒過多久又能再長一茬,斷斷續續能吃上大半年。
  • 全世界最辣的4種辣椒,吃一口能把人辣哭,全吃過的人是「神人」
    全世界最辣的4種辣椒,吃一口能把人辣哭,全吃過的人是「神人」辣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對於一些喜歡吃辣的人來說,辣椒作為一種重要的調味料,每頓飯都是必不可少的。喜歡吃辣的人如果吃不辣的食物,就覺得食物是沒有味道的。
  • 一個不會吃辣的人吃下很辣的辣椒,人會被辣死嗎?前車之鑑告訴你
    隨著年輕人的口味越來越重,吃東西一定要吃辣的,否則就會沒問題,於是衍生出一條「想解饞,鹹辣酸」的玩笑話。事實上,的確有很多人開始走向吃辣的道路,倒不是說吃辣不好,只是那些能吃辣的人中,有很多人開始鄙視不會吃辣的朋友,擁有這樣心態的人,相信你們肯定有遇到過。什麼「你怎麼不吃辣啊?
  • 人生五味——「辣」到底是味覺還是痛覺?人為什麼會喜歡吃辣?
    你看那吃火鍋的,把那筷子剛從滾燙的火鍋裡夾出來就塞嘴裡了,又燙又辣,卻是一個比一個吃得歡騰。你要知道,我們人對痛覺是很敏感的,要是不小心擦破點皮兒,你都會緊小心著,不讓這傷口再受到接觸。而且不管是外傷還是瘀傷,受傷的地方都會腫脹。
  • 國內最能吃辣的人,能將世界第一辣當飯吃,地裡的辣椒無人敢偷
    在我們國人的印象中,就四川、重慶、雲南、湖南的人是最能吃辣的,但其實這只是算這些地方的人普遍是能吃辣,國內吃辣最厲害的人並不在這四個省市當中,而是在河南,這位吃辣大王就是李永志,他在國內可是很有名的,他打遍天下無敵手,能將世界第一辣當飯吃。
  • 【科學普及】吃辣的食物時,人為什麼會出汗?
    無論嚴寒酷暑、南方北方、男女老少,灼熱刺激的「辣味」已然成了不少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味道。不少年輕人幾乎頓頓離不開辣椒,甚至是無辣不歡。或是紅油油的火鍋,或是色香味俱全的串串香……然而,細心的人會留意到,很多人在吃辣的食物時,會有出汗的現象,有的人甚至是大汗淋漓。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
  • 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喜吃辣的人愛冒險
    在「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然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強烈刺激性,使人產生灼燒感,就是所謂的「辣味」。既然辣椒帶來的是疼痛,為什麼人們卻樂此不疲呢?根據相關研究,這也許和良性自虐有關。
  • 湖南人年均消費辣椒100斤 不愧是最能吃辣第一名!中國各省吃辣能力...
    另據武漢晚報: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熱傳 湖南貴州領銜全國追求更辣,是「非主流」辣椒,還須「辨味」近日,微博上流傳著一個「中國各省吃辣能力排行榜」,湖南以最能吃辣排在第一位,貴州第二,四川和重慶並列第三,湖北排名第五,其代表辣菜為鴨脖。
  • 喜歡吃辣的人,真不怪那張嘴
    在中國,「辣」味已經滲入到天南地北的美食中。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辣」帶來的酸爽,總是令舌頭無法戒掉。一口辣吃下去,感覺嘴巴裡像是咬破了一顆微型炮彈,火紅的漿液在口腔中肆射,炸得腦殼嗡嗡地響,味覺系統隨之「崩盤」。但辣味雖讓很多人「痛不欲生」,卻又欲罷不能!這是為什麼呢?吃辣會上癮嚴格來說,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
  • 無辣不歡,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吃辣?
    最開始只是以單純的味道開始,漸漸地強度越來越大,不知不覺變得喜歡更辣的食物。另外,並不是只有韓國人喜歡辣味。通過油管上帶著「吃播」的題目,很容易就能找到挑戰各種辣味食物的博主,除了韓國調味料還能看很多麻辣類的中國飲食。 辣味不是味道的種類,而是屬於一種痛苦的痛覺。雖然感覺到刺激口腔黏膜的痛覺,但為什麼不能戒除辣味呢?
  • 中國最能吃辣的5個省,都感覺自己最能吃辣,看看「吃辣」榜單吧
    比如吃辣,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是有喜歡吃辣的習慣的。中國最能吃辣的5個省,都感覺自己最能吃辣,看看「吃辣」榜單吧 再說山西的吃的呢就是會想到山西陳醋,以及各種饃饃、面什麼的。但是山西是很能吃辣的,山西有的人是可以吃的了辣椒蘸醋的!我想想還有點慌張,不過他們的辣椒可能是沒有魔鬼辣椒那麼的辣吧,不然吃完也就該去醫院修養了。
  • 日本人這麼能吃辣?18禁薯片,未成年請勿嘗試,斷魂椒不開玩笑的
    薯片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休閒零食,原味、番茄、燒烤風味等等是一些常見的口味,除了這些吃慣了的,現在也能見到一些比較奇特的口味,比如說黃瓜口味、酸奶口味,再重口味一點的,有芥末口味。不知道大家吃過芥末口味沒有,那一股芥末味直嗆鼻腔,莫名的酸爽,很開鼻。
  • 在雲南吃世界上最辣的辣椒,能把大象辣瘋的涮涮辣,辣到靈魂深處
    辣,是一種痛覺,而非一種味覺。以前老虎對這個觀點並沒有太多感受,直到在雲南吃過一次「涮涮辣」之後,就有了這種讓人難忘且痛徹心扉的感受。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五味》一文,關於「辣」,先生寫過這麼一段,「聽說川北有一種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線吊在灶上,湯做得了,把辣椒在湯裡涮涮,就辣得不得了。雲南佧佤族有一種辣椒,叫『涮涮辣』,與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分上下。」
  • 科普 |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有多辣?吃過的人差點休克
    [ 溫馨提示:視頻約3.90M ]大家好,歡迎收看手機狐。
  • 中國到底哪個省份最能吃辣?又是誰在扮豬吃老虎?
    對於哪一個省份最能吃辣這個話題,我相信各位小夥伴在網絡上已經看到過很多,很多很多個,但是到底哪個省份最能吃辣呢?今天就跟著店掌柜的。步伐一起去看一看吧!!!中國哪個地方最能吃辣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有人說四川人能吃最辣的,有人說江西人能吃最辣的,有人說湖南人能吃最辣的。從「吃辣的」傳下來的這種話,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這句話反映了三個地方人的辣味,但到底誰最能吃辣,優劣實在分不清。四川人能吃辣的食物是有名的四川辣的火鍋也很有名。
  • 中國最能吃辣省份,哪個排名第一呢
    原產於墨西哥的辣椒自明朝末期傳入中國起就把中國人徵服了,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有些城市更是吃辣椒吃得猛烈呀,沒有辣椒是吃不下飯的。那麼在那麼多個能吃辣的省份裡,哪個是最能吃辣排行榜的第一呢?吃上一口讓人從舌尖辣到大腦,瞬間從嘴唇紅到脖子根,卻又停不下來。不一會一桌的人個個面紅耳赤,兩眼通紅,大汗淋漓,在溼度比較大的重慶能出汗把身體裡多餘的溼氣排出來那叫一個痛快呀。所以在重慶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吃辣,吃辣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了,上火這種事重慶人是不能理解的。
  • 辣是一種痛覺|你真的能吃辣嗎?
    在人體受到傷痛刺激,或者遭遇危險(如缺氧)時,腦內就會釋放內啡肽以對抗疼痛,並使人放鬆愉悅。良性自虐機制(benign masochism)可以用於解釋人為什麼熱衷於吃辣椒,辣椒使人產生痛覺,從而欺騙大腦釋放內啡肽,但又不會使人處於實際的危險當中。這種機制與人熱衷於乘坐過山車,或是跳樓機,或是長跑(缺氧),或是看恐怖電影的機制是相同的。
  • 吃一個世界最辣的辣椒,人會被辣死嗎,看這個前車之鑑你就知道了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辣椒給予人的不是味覺,而是痛覺,這是我們的常識。很多人喜歡挑戰極限,吃特辣、變態辣的食物,就為了嘗試自己是否能接受更辣的辣度。最後導致腸胃出現問題,口腔也麻到嘗不出其他食物的味道。
  • 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原標題: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這樣的話語我們並不陌生,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健康時報》介紹,辣椒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在我們的口腔和皮膚上,有一些特定的神經受體,與辣椒素結合後會產生「熱」和「疼」的訊號,於是,人體就會感受到高溫灼熱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痛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這種痛感卻如上癮一般,無辣不歡呢? 據《健康時報》報導,喜歡吃辣椒的人,在他們剛開始嘗試吃辣椒時,都是覺得不太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