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的萬有引力是如何提出的?帶你走進經典原理背後的故事

2020-11-29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牛頓是如何推導萬有引力定律的?

根據一個著名的軼事,當牛頓又老又有名的時候,有人問他是如何想到萬有引力定律的,他的回答是,「通過不斷地思考它。」

事實上,這多年來非凡的智力努力的成果,源於牛頓希望用簡單的動力學原理來解釋為什麼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被認為遵循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

橢圓定律:所有行星繞太陽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面積定律:行星和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調和定律: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其軌道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

克卜勒曾在第谷·布拉赫(曾是克卜勒的助手)艱苦的天文觀測基礎上制定了這三條定律。但克卜勒首先必須依據尼科勞斯·哥白尼的宇宙觀,(即地球以與其他行星相同的方式圍繞太陽運行),來重新解釋布拉赫的觀測。因此,牛頓是根據布拉赫的天文觀測工作的,是根據哥白尼的日心系統重新解釋的,並以克卜勒三定律的形式總結的。

當時,牛頓並不是唯一一個急於用引力動力學理論解釋克卜勒運動學定律的人。事實上,在他之前的一些人都意識到,如果地球的軌道是一個完美的圓(橢圓的兩個焦點的極限情況一致,長半軸只是圓的半徑和地球以恆定的角速度圍著地球繞),然後克卜勒第三定律可以解釋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吸引力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於1687年首次出版,牛頓提到克里斯多福·雷恩,羅伯特胡克和埃德蒙·哈雷獨立意識到這一點。

但相對於其他對這一問題感興趣的人,牛頓手上有幾張王牌。首先,他對如何將力學問題簡化為應用一組簡單的動力學原理有了更清晰的概念。現在我們稱這些原理為「牛頓運動定律」,儘管牛頓並不是從零開始發明它們的(他也沒有聲稱自己是這麼做的)。例如,胡克彈性彈簧恢復力定律是由胡克在1660年提出的,遠早於牛頓發表他的力學一般定律。

更重要的是,牛頓在17世紀60年代發明了微積分(但沒有發表)。此外,牛頓以軌道幾何的形式構建了微積分,使他能夠用數學的方式描述受各種力定律作用的物體的運動。這使得他能夠用嚴格的數學方法證明所有的克卜勒定律都遵循形式重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m1和m2分別是任意兩個物體的質量,r是它們之間的距離,G是萬有引力常數。

牛頓還比較了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如蘋果)隨著月球繞地球運動而向下加速的速度。他能夠證明這兩種現象都可以用萬有引力定律來解釋。為了證明這一切,他必須展現(通過一個精彩的論證)一個均勻的球形物體的引力,就好像它所有的質量都集中在它的幾何中心(見殼層定理)。

1684年8月,哈雷從倫敦來到劍橋,因為他聽說牛頓(20年前曾發表過重要的光學論作和傳說中的數學天才的隱居的劍橋博士)可能會告訴他一些關於天體力學的有趣事情。哈雷問牛頓,如果一顆行星受到一個對太陽的引力,這個引力與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麼它的軌道會是怎樣的。牛頓平靜地回答說,他已經證明了軌道是橢圓的。哈雷大吃一驚,要求看證據。牛頓找了有關這個問題的筆記,但沒有找到,所以他提出以後把它們轉交給哈雷。牛頓最終不得不重新推導出這個結果,當哈雷看到牛頓的證明時,他堅持要把它傳達給皇家學會。哈雷還推動牛頓寫出了物理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原理》。由於皇家學會的資金不足,哈雷甚至最終用自己的錢支付了該書的印刷費。

來自《原理》第三卷(「世界體系」)的圖解,對應於一個思想實驗(現在稱為「牛頓的炮彈」)目的是強調地球表面附近的拋射體如何遵守與繞地球運行的物體(如月球)相同的數學定律。

在《原理》一書中,牛頓進一步表明,同樣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釋彗星的軌道、潮汐和地軸進動。他甚至在用太陽引力對月球的擾動來解釋月球運動的不規則性方面取得了進展。這是著名的三體難題的第一個實例,這個難題直到今天還困擾著數學家和物理學家。

牛頓還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來預測地球的形狀如何偏離完美的球形(見地球圖)。在18世紀10年代和和18世紀20年代,卡西尼,一個最初來自義大利傑出的天文學家(見喬凡尼·多梅尼科·卡西尼)誰會在法國定居,誰就控制了巴黎天文臺,聲稱已由測量而知地球是扁長的(形狀像一個橄欖球),而不是如牛頓預測的扁圓的(兩極稍平)。法國學者援引卡西尼的測量結果,為勒奈·笛卡爾的物理系統辯護,反對牛頓主義。

1740年前後,由法國人領導的兩次測地學考察明確地證明了牛頓的預測是正確的。其中一個去了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北部的拉普蘭,由皮埃爾·路易斯·莫佩爾蒂帶隊。另一支前往基多(今厄瓜多),當時是西班牙帝國在南美洲的一部分,由查爾斯·瑪麗·德拉孔達米納和皮埃爾·布格率領。

由莫佩爾蒂率領的探險隊在芬蘭拉普拉蘭省進行了測量,題為「在極圈測量的子午線弧圖」。

作家和哲學家伏爾泰,法國牛頓主義的早期倡導者,一直是莫佩爾蒂的朋友。當他從拉普蘭回來時,伏爾泰宣布:「他已經把地球和卡西尼群島夷為平地」。但是伏爾泰後來和莫佩爾蒂發生了爭執,並在詩中嘲笑他:

(「物理學的英雄們 新的阿爾戈英雄們

他們翻山越嶺 漂洋過海

把三頂王冠

從你們的(天文學)領域

尤其是兩個拉普蘭女人統治的氣候中帶回來

你們在那些冰凍的廢墟中證實了牛頓不離開家就知道的東西

你們已勘察過這片被夷平的土地上的一小塊永凍的邊沿」)

這很有趣,但不公平。正是莫佩爾蒂等人的努力所得到的實驗證明,使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成為真正的科學知識。(伏爾泰還嘲笑莫佩爾蒂據說帶走了拉普的一個情婦,這個情婦是他和另一個當地女人一起帶到巴黎的。)

事實上,與赤道探險隊相比,莫佩爾蒂的北極任務簡直是小菜一碟。赤道探險隊最終花了10年時間,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經濟、個人、政治和實際困難。探險隊的一名成員嫁給了當地克裡奧上流社會的一名女子伊莎貝爾·戈丁·德·奧多奈,但很快就與她分離,被困在法屬蓋亞那。羅伯特·惠特克的《地圖製造者的妻子: 亞馬遜之愛、謀殺和生存的真實故事》(2004)講述了伊莎貝爾穿越亞馬遜與丈夫團聚的不可思議的冒險旅程,這是一個真實的冒險故事,有著迷人的歷史和科學背景。

牛頓理論的另一個驚人的證明是,1705年哈雷彗星用它來確定彗星的軌道,並在1758年預測它的回歸。事實上,這顆彗星的回歸幾乎和預測的一樣(由於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幹擾而產生了一點延遲),那時牛頓和哈雷早已不在人世了。從那時起它就被稱為哈雷彗星。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Consumer Tech-forbes-喻河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牛頓的豐碑,萬有引力的故事
    要通俗地解釋萬有引力,我們需要回顧一下科學發展的歷史,因為萬有引力不光與科學有關,也與當時的政治、宗教、文化和歷史有關,這裡面發生了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昭示著人類認識自然、逐步走近科學的真相,還請小夥伴們耐心看下去。牛頓是幸運的,因為他的前面並肩站著兩個巨人:克卜勒和伽利略。
  • 歷史上的今天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歷史上的今天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澎湃新聞 劉箏 姚勇 王基煒 2015-07-05 15:33 來源:澎湃新聞
  • 牛頓是如何發現萬有引力的?歷史學家手稿講述經過
    年輕的伊薩克牛頓坐在自己家的花園中,一個蘋果落下來砸到他的頭上,他忽然靈感乍現,想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肯定經過了牛頓及之後說故事的人們的潤飾。但從今以後,任何能接觸到網絡的人都能親自看到關於落下的蘋果,如何激發了牛頓對萬有引力的理解的第一手資料。
  • 也是英國的一場疫情,讓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統一了宇宙運動規律
    要說萬有引力,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這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提出的力學理論。這種引力存在於宇宙中大小角落,大到月球、地球、太陽、星系、黑洞……小到分子、原子、原子核……也就是說,只要有質量的物體都有引力。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認為,光是與以太相互作用而產生波的高速度粒子流。這種見解,在光學史上稱為「微粒說」。牛頓對光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世科學家評論說:「單憑他在光學上的成就,牛頓就已經可以成為科學上的頭等人物。當然,牛頓最重要的成就並不是在光學上,而是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它的發現是牛頓力學的最高成就。自從克卜勒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之後,許多科學家都在探索行星遵循三大定律運行背後的原因。
  • 青春勵志故事:牛頓
    牛頓:大智者的「痴」與「呆」艾薩克·牛頓,生於1643年1月4日(按當時舊曆為1642年12月25日),卒於1727年3月20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牛頓創立了經典力學體系,發現了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 牛頓真的被蘋果砸到才想到萬有引力的嗎
    我們都知道牛頓是近代科學史上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是發現了萬有引力並提出了經典力學三定律,藉此創立了力學這門學科。關於牛頓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到由此想出了萬有引力的故事,但是牛頓真的是被蘋果砸到了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故事是怎麼說的:「牛頓有一天在一棵蘋果樹下,一顆熟透了的蘋果砸下來掉在牛頓的頭上,牛頓就在思考:為什麼蘋果熟了就要掉下來?而不是掉上去?
  • 想不到,大科學家牛頓和胡克的「萬有引力」之爭!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物理學之父」,。他的從蘋果墜地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專心於研究而錯煮手錶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是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三定律的建立者。他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現代天文學基礎。
  • 牛頓真的是因為蘋果而發現萬有引力?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萬有引力發現故事,牛頓有一天在一棵樹下思考,突然一顆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於是萬有引力誕生。這個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但實際萬有引力發現史卻並非這麼簡答,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在牛頓時代人類的物理學進程已經取得一定進展了,但是很多規律都是建立在直覺上,比如亞里斯多德說過:兩個球同時往下掉,如果A球是B球的十倍重,那麼A球會先掉落到地面上。
  • 網友問:萬有引力定律是怎麼被發現,又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力學中的一個獨立定律,不是推導出來的,而是先經過猜想再得到驗證後,成為經典力學中的一個獨立定律。試圖用其他經典力學定律,反推萬有引力定律的做法(廣義相對論除外),都是「先射箭,在畫靶」,是沒有意義的!
  • 牛頓與萬有引力,被蘋果砸中是假的?那真實情況又是什麼?
    許多的科學探索被發現後,群眾們都非常樂意給這些事情編造一些充滿傳奇性的故事,比如牛頓和蘋果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相信也不會沒人知道這件事情的經過,很多的小學生也都會把這個故事奉為經典,說的是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忽然間被蘋果砸中,為什麼蘋果會掉下來呢?
  • 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牛頓在科學人類貢獻史有三部分,第一,力學的萬有引力和牛頓三大力學定律,第二,光學的光譜光粒子研究,第三,數學的微積分,牛頓在力學方面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在大概1665-1666年,傳言是在一棵蘋果樹下發現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和觀點,尤其是伽利略提出的少部分科學理論,光學是牛頓拿一塊稜鏡在家裡做實驗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理論並未得出G的數值,那引力常數值是怎樣來的
    萬有引力公式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公式了,我認為只要是上過學的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把它寫出來,但是關於公式裡的G的數值是怎麼來的,很多小夥伴可能還說不上來。其實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後,關於萬有引力常數是多少,連他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我們不知道也不足為奇。
  • 蘋果落地與牛頓萬有引力,讀《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一點覺悟
    很早/小就聽聞牛頓因被樹上落下的蘋果砸中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小學的自然讀物寫萬有引力,中學的物理課本講萬有引力並引入數學公式來分析,及在那之後讀到的各種科普讀物上介紹牛頓和萬有引力,幾乎所有的這些都直接展示萬有引力原理、公式的直觀、正確,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來傳遞科學知識,同時彰顯牛頓的天才、偉大、非凡。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牛頓出生於1643年,他建立了一套在人類可感知的範圍中能夠解釋世界上許多的物理現象的萬有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自古以來,人類在面對世界上紛繁複雜的現象時,總會設想和找到隱藏在眾多現象背後那個統一的本質,人類的努力在十七世紀終於得到回報。不過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你希望解釋蘋果為何從樹上掉下來,或者想精準計算你的炮彈能否準確擲中敵人的位置,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已經足夠用了;或者對於需要學習中學程度的科學而言,牛頓物理學已經夠你頭痛了。
  • 被蘋果砸出來的萬有引力定律?胡克才是牛頓的真命天子!
    今天兒子放學回家,跟我說他們物理課上,老師講述了一個「牛頓被蘋果砸中,意外打通任督二脈,從而發現萬有引力,一舉轟動科學界」的故事。「爸爸,牛頓真的只是被蘋果砸了一下就發現萬有引力的嗎?」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物體做圓周運動需要一個力,但還是沒搞明白這個力是如何促使天體形成橢圓軌道的。講到這裡,我們先來插播一段牛頓與胡克之間的小故事牛頓和胡克都是英國皇家科學會的成員。但是兩人之間相處的並不是很友好,頗有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歸功於一個蘋果?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一般的教科書記載說牛頓是因為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而啟發萬有引力觀念,並進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故事真實嗎?萬有引力的發現是牛頓一個人的功勞嗎?我們知道,牛頓逝世於1727年3月20日,而在他逝世之前並沒有落地故事的記載。牛頓逝世以後,有關蘋果落地的故事才逐漸流傳出來。
  • 牛頓提出的第四個定律,你知道是哪個定律嗎?
    《原理》中向我們展示了大設計,它的基本理念就是力、質量和速度。這三大定律,是經典物理學的基礎。牛頓還提出了第四運動定律,這一個定律也在《原理》中有解釋。就是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解釋了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定律是這樣描述的: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這個引力的大小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不管物體是什麼,在哪兒以及相隔多遠,這個式子都是成立的。
  • 最強最帥數學老師帶你推導萬有引力公式的由來:萬有引力公式推導過程(二)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我知道你知道萬有引力公式,但我也知道你不知道萬有引力公式是怎麼來的
  • 牛頓被蘋果砸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他真的是發現萬有引力第一人嗎?一起來看看牛頓和蘋果的不解之緣。牛頓與蘋果的故事(圖1)大家耳熟能詳。英國紀念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300 周年文集的封面用的就是一個蘋果。牛頓家鄉的蘋果樹還被移栽到世界各地的許多著名學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