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回應方舟子:霧霾如何致肺癌尚無數據—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謝謝方舟子的提醒,我沒有微博,我不想在他那回應。但他也是好意,我很尊重他,因此在你這解釋一下。」10日傍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給羊城晚報記者打來電話,回應

方舟子9日發布的質疑鍾南山觀點的長微博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接受採訪時表示,灰霾對腫瘤的影響是肯定的,北京地區肺癌患病率增加2.42%。

 

對此,方舟子在長微博中表示:「鍾院士的這個說法犯了三個錯誤。」首先,他質疑鍾南山關於肺癌患病率增加的數據;其次,他質疑鍾南山霧霾導致肺癌的說法;最後,他稱即使能確定霧霾與肺癌的關係,病因是10年前或更早就有了。

 

對於方舟子的第一點質疑,鍾南山表示:「發病率的相關數據是我從北京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得到的。」

 

對於方舟子的第二點質疑,鍾南山表示:「我是有根有據的。我所參考的論文都有大數量的樣本。」

 

對方舟子的第三點質疑,鍾南山表示:「他說的第三條是對的,肺癌的形成絕對是10年前,或者15年前開始形成的。當然抽菸是有關係的,但是有多少是抽菸造成的,有多少是霧霾造成的,這個沒有任何的根據,沒有任何準確的數據。」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畢文章:我支持方舟子質疑鍾南山
    畢文章:我支持方舟子質疑鍾南山     方舟子「炮轟」鍾南山?灰霾跟肺癌到底是什麼關係?9日傍晚,方舟子發博客「指責」鍾南山所提「霧霾會導致肺癌」的說法「犯了三個錯誤」,他還在博客最後「批評」鍾南山稱:「作為一個醫學家,特別是一個地位崇高的醫學家,說話要謹慎,不能因為霧霾現在成了輿論焦點,就拿它說事湊熱鬧。」(3月12日《南方都市報》)    此消息一出,網友惡毒的咒罵聲翻江倒海,鋪天蓋地,恨不得把方舟子置之死地而後快。
  • 黃秋生詆毀鍾南山,方舟子詆毀鍾南山,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們詆毀鍾南山院士的細節,並談談如何利用法律武器讓他們付出代價。1.黃秋生詆毀鍾南山針對3月18日鍾南山院士在新聞通氣會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在中國,發生在武漢,但不等於它的源頭也在武漢」的觀點,黃秋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公然發布信息,稱這樣的觀點是武斷的,是片面的,是不科學的;並稱新冠肺炎源自武漢,他把它稱之為武漢肺炎、中國肺炎;最後,他更是上升到人身攻擊層面,稱鍾南山是在玩弄言辭,人格有問題。
  • 大理石釋放氡超量會致肺癌
    鍾南山提醒,家庭使用大理石建材裝修,需要留意大理石會放出放射性氡氣。不過,氡氣致癌的病例中,大部分人在超標的環境中大概要待10~15 年才發現癌變。室內空氣與呼吸道室內長期氡氣超標可致肺癌PM2.5等室外空氣汙染物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實際上,室內空氣汙染也不容忽視。
  • 國家食藥監總局:馬兜鈴酸致肝癌,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英國《每日郵報》更是以《傳統中藥可能導致肝癌》作為新聞標題報導這一事件,引起了大眾對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和中成藥的恐慌。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含馬兜鈴酸藥品的安全性問題作出回應,承認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但它是否與肝癌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 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高不高,方舟子們表示不屑,大家認為呢
    方舟子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以打假成果豐碩贏在全國得了名聲。但是,方舟子及其同伴因為完全否認中醫,受到巨大爭議。本次似乎有意針對鍾南山院士,可能也會引起巨大爭議。鍾南山院士大家更不會陌生,2014年戰勝非典的大功臣。80多歲的鐘南山,繼續掛帥抵抗新冠病毒。鍾南山院士可是說是國家的頂梁柱,是不可多得的國之棟梁。然而,我在方舟子新語絲網站看到一篇文章,似乎對鍾南山院士的科學素養表示不屑。
  • 網易新聞對話唐駿學歷造假事件打假者方舟子
    方舟子:他如果有什麼,我想他會有可能應變的,不可能一直躲著。如果有任何的回應裡頭,對我進行指責或者有什麼反駁的,我覺得有必要的進行回應的,還可以回應。:這幾天關注您的粉絲多了很多,有人說您藉此炒作,包括唐駿也是如此,您如何回應?
  • 控煙每年能減少80%的肺癌死亡,到底吸多少支煙容易得肺癌?
    霧霾已成為21世紀一線城市的關鍵詞之一,很多人已經到了談霾色變、人人自危的程度。霧霾不是一天造就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一蹴而就,政府在開展消除工作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該做好防護。眾所周知,霧霾最大的危害就是傷肺,那它會不會誘發嚴重的肺癌呢?這個問題,今天跟小艾一起探討一下。
  • 張小曳:治理霧霾最主要的方法是減少排放—新聞—科學網
    1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張小曳做客第三期氣象科普講堂,就霧霾汙染的主要成因、氣候變化對霾汙染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講解,並對我國未來如何防治霧霾獻計獻策
  • 方舟子又作死?懟完李蘭娟又嘲諷醫務人員,遭網友群起而攻之!
    文I麥子方舟子最近又成了輿論熱議的焦點,這個幾年都沒有出現在公眾眼中的人物,因為疫情爆發後,又靠著毫無底線的碰瓷蹭熱度冒出頭來,當然因為此前劣跡斑斑,方舟子早已經搬到外國去避難了,而這一次,他把矛頭對準正在前線奮戰的鐘南山和李蘭娟院士!
  • 方舟子和黃秋生到底做了什麼,可以這樣子口無遮攔質疑鍾南山?
    不久前,方舟子和黃秋生公開質疑了「國士」鍾南山,一時間在網上引起了翻天覆地的議論。那麼,這兩個人到底做了什麼,可以這樣子口無遮攔質疑鍾南山?先回顧一下:01.上個月,有著「打假」狂人稱號的方舟子,在某平臺上公開質疑鍾南山,說鍾老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而去病房探望患者時,卻沒有戴口罩,還說鍾老不符合醫學規範。一時間,網上也出現了「某些人」,對這個事情議論紛紛。只是,方舟子的言論沒多久就被闢謠了。
  • 中科院專項組解讀2013年霧霾 回應數據與認知偏差
    原標題:中科院專項組解讀2013年霧霾 回應數據與認知偏差   中科院灰霾研究專項組解讀2013年霧霾 回應數據與公眾認知的偏差   弱風高溼逆溫 致十一車少霾多 而市民印象格外深的是,去年1月份北京連續出現霧霾天氣,十一長假中許多車輛離開北京後卻霧霾頻出等等。   在諸多數據與市民認知存在一定偏差的背後,種種疑問急需進一步解讀。2013年的空氣監測結果到底呈現哪些新變化?民眾應該如何理性看待有關霧霾的種種數據?記者為此專訪了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
  • 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 發布2016霧霾數據
    近日,我國多地頻現嚴重霧霾天氣,PM2.5數值爆表,「霧霾」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多次霸佔各地的新聞頭條。由搜狐新聞客戶端聯合墨跡天氣共同發布「霧霾」大數據,為您揭開2016年霧霾的「真面目」。
  • 網傳饒毅舉報信曾引用方舟子多篇相關文章 方舟子回應
    在網傳的饒毅舉報信中,引用了方舟子的多篇相關文章。方舟子已在網上回應這一傳聞,並稱:「丁香園發的是饒毅發給一些人的徵求意見稿,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公布出來。實際上最後的定稿改動很多。」 11月29日,網傳知名學者饒毅實名舉報多名學者的論文存在造假。
  • 諾貝爾哥被指瞎想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1 /10張)  原標題:自稱超過愛因斯坦!諾貝爾哥被指瞎想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近來,一段《非我莫屬》5年前的老視頻,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先後送上話題榜。
  • 研究揭示化石燃燒源水汽對關中地區冬季霧霾貢獻—新聞—科學網
    (a)化石燃燒源水汽對於PM2.5濃度貢獻;(b) 化石燃燒源水汽對於PM2.5濃度貢獻百分比; (c) 化石燃燒源水汽對於關中盆地PM2.5濃度貢獻的空間分布; (d) 化石燃燒源水汽對於關中盆地PM2.5濃度貢獻比例的空間分布 水汽作為顆粒物溼增長的重要媒介,其含量的升高會加速NOx、SO2等一次汙染物的液相氧化反應,促進新粒子的生成,導致霧霾事件進一步惡化
  • 曾經中國第一「打假鬥士」方舟子,為何弄得身敗名裂,臭名昭著?
    說到中國著名的打假人物,不得不令我們想起了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人,他就是方舟子。方舟子曾經被譽為是中國的「打假鬥士」, 一度被媒體和網友熱捧為「中國打假第一人」,風光一時無兩 。甚至,有網友指出,方舟子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自媒體人,自媒體人自然要金主給錢,那就要時不時地搞個大新聞,蹭熱點,這樣金主才會給他錢。所以,成名之後的方舟子違背了自己打假的初衷,在利益的面前把自己變成了造假的人,披著打假的名義施行造假的「打假行為」,最後被網友發覺,網友終於知道了方舟子的真實面目,他的打假行為開始令人所不齒。
  • 韓寒博客撰文稱不再回應代筆事件 方舟子要窮追
    同日,韓寒更新博客,稱將不再就「代筆事件」作出回應,稱口水戰無意義,有太多事需要關心…[我來說兩句]   相關新聞:方舟子:即使法院判我輸也不影響進一步分析韓寒  韓方大戰又有標誌性進展。今天凌晨4點,韓寒撰寫博文,表示不再回應代筆事件。
  • 方舟子抨擊華為鴻蒙?任正非作出回應!
    方舟子抨擊華為鴻蒙?任正非作出回應!這個人就是方舟子,在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之後,華為相關代表發布言論稱,將正式啟動華為的備胎計劃,並表示該計劃已經準備了近二十年,隨後,便宣布了海思晶片以及鴻蒙系統成立,頃刻之間,無數華人紛紛點讚華為,認為華為有先見之明,可方舟子的回應卻非常不和諧,其稱,備胎如果好用,何必等到破胎了再用?怕美國公司掙不到錢?不用說,大家應該都能感受到言語之間充滿諷刺。
  • 方舟子如果還沒有改國籍,那他很快就會消失了
    有人對鍾南山院士下手了。這位就是造謠界的老熟人,方舟子。疫情爆發的這一個月來,方舟子不止一次的在外網發布不實言論,來詆毀鍾南山院士。自己發表不實言論後,遭到網友的反駁,於是,他的回覆就像個挑梁的小丑。對此小編想說:我認為鍾南山這個名字,就是權威。沒人放他在眼裡,他卻變本加厲。先是發布了一條視頻鍾南山院士的視頻,指責鍾南山號召別人戴口罩,自己卻不戴口罩,並說視頻中只有他一人不戴口罩。而事實是什麼呢?
  • 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原標題:環保專家:科學認識霧霾的危害性 「霾是否致癌是嚴肅的科學問題,我們既不能誇大霧霾的危害,造成恐慌,也不能估計不足,導致危害擴大。建議加快對霧霾的研究,客觀、科學地認識其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