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外空氣品質差多少?PM2.5實測數字告訴你
前言
大家現在經常都會聽到一個詞:「PM2.5」,也可能都知道這個詞與空氣品質有關。所謂PM2.5,通俗點講就是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經過科學研究,這些細顆粒物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危害,所以現在中國已有不少城市開始設立空氣監測站,並公布監測點附近的PM2.5數值。不過,現在中國的幾個大城市所監測到的PM2.5數值和以前就一直在監測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直徑在2.5-10微米之間)數值都並不令人樂觀,也就是說,我國大城市的空氣品質狀況令人擔憂。
空氣品質差,有人也會聯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坐在車裡把窗戶全關、空調打開,車內的空氣品質會不會好一些呢?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實驗論證的問題。
我們找來了一臺實驗用車——別克君威2.4旗艦版,以及一臺空氣品質檢測儀,前往廣州四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並檢測每個地點的環境PM2.5/PM10濃度值以及車內的PM2.5/PM10濃度值,看看車外和車內的空氣品質是否有明顯的差別。
中國現行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城鄉地區的PM10達標濃度限值是日均150微克/立方米,PM2.5是日均75微克/立方米。這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數字。
由於我們所用的測試儀器為民用的空氣品質監測儀,該儀器可以同時顯示PM2.5和PM10數值。由於該儀器的測量時段為幾分鐘內的大概平均數值,因此只能部分作為評價一小片地區空氣品質的依據,權威度肯定達不到氣象局的水平,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驗證車外與車內是否有差別。
我們在這次選取了四個測試地點分別是:車流量較小的郊區;車流量很大的城市主幹道;空氣流通不暢的地下停車場;綠化極好、幾乎無車的國家森林公園。
在測試時車內的空氣品質時,我們將君威的空調打開,並設置在內循環狀態。有的朋友可能也會關心空調在外循環狀態下的監測結果,這個我們在後面也會單獨說明。
首先我們來看看車外的監測結果。不太出乎意料,幾個測試點中空氣品質最差的是車流量很大的城市主幹道,尤其因為我們選取的這條道路有很多大型貨車經過,所以這裡的PM10數值居高不下,大大超過了其它幾個測試點。但森林公園的測試數據讓我們有點意外,因為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綠化好、車流量少的森林公園空氣品質應該非常棒,但實際數據證明,只要離市區不遠,即使車流量極少,公園的空氣品質也難以讓人滿意。
我們也不禁想起了今年3月廣州環保部門公布的PM2.5監測數據,很多公園的數據比城區馬路的數據還要高,這與我們今天的監測結果竟有驚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