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航天領域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其最大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一夜塌陷。位於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由於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墜落,砸毀瞭望遠鏡反射盤表面,導致射電望遠鏡整體受損。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表示,該設備極有可能已經不能正常使用,最好的辦法是重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與中國的FAST"天眼"射電望遠鏡,又被譽為地球的"兩大眼睛"。
報導稱,此次失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建於1963年,坐落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觀測條件相當優越。整座望遠鏡由底層直徑305米的接收盤面和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組成。自從投入實際使用以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為人類在電波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等領域的研究,立下了"赫赫戰功"。
1974年天文學家泰勒和赫爾斯,利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現了第一個射電脈衝雙星系統。1993年兩位天文學家還憑此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是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最高光的時刻。
但是隨著太空觀測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投入使用之後,美國對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依賴程度大為降低。由於使用年限超長,加上缺少及時的維護,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其實已經處在淘汰的邊緣。2017年之後,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其連續遭遇了三次超強颶風的打擊,設備嚴重受損。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決定不再對其修復,並於今年11月19日宣布退役該射電望遠鏡。據悉,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退役之後,其負責的工作將由維吉尼亞州的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和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共同承擔。
不過美國天文專家直言,在無線電信號的敏感度方面,上述兩座天文臺遠不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極有可能也會因此擱淺。除此之外,涉及到無線電波信號接收的航天活動,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例如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空間探測器。
隨著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坍塌,目前全球僅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坐落於貴州省的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是當今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全面領先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自從2020年1月投入實際使用以來,其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經累計超過240顆。未來FAST將在航天航空的精確定位、地外生命的尋找和微弱空間訊號的識別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而且早在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投入使用之前,中國已經耗資2300萬美元,建設了配套數據處理中心,並承諾明年向全球開放。所以美國大可不必擔心,只要展現出合作誠意,即便沒有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也有中國的FAST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