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早上7點55分,也就是中國嫦娥五號登月的同一天,美國航天局(NASA)迎來了一場大災難,美國「天眼」---世界上最大單碟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因年久失修塌陷。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也意味著沒有人目睹這英雄遲暮離開舞臺的一刻。
原來,在我國嫦娥五號登月的同一天,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接到消息併到現場查看後確認,阿雷西博望遠鏡上方懸掛的接收平臺因年久失修墜落,擊碎了下方的望遠鏡反射盤表面,這也意味著這臺有著「美國天眼」之稱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它已經為美國航天領域的研究貢獻了57年。
據報導,阿雷西博望遠鏡建造於1963年,由於維護經費昂貴,在年久失修的情況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多年前就決定放棄它。阿雷西博望遠鏡從此多次轉手,「金主」頻繁更換。
2017年9月,「上了年紀」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又被颶風奪取一條吊臂,停工了3個月修復,直到12月才重新復工。
然而今年8月份,阿雷西博望遠鏡的一條輔助纜又突然斷裂,在望遠鏡的反射鏡面上留下了一道長達30米的裂痕。11月份,同一座支撐塔的另一條主纜也斷裂,工程師經過現場檢測之後推斷,其它的支撐纜的負載值也差不多到了極限,也就是說這時候阿雷西博望遠鏡已經成了「危險建築」,隨時都可能崩塌。
隨後NSF派出了無人機進行高空檢測,發現阿雷西博望遠鏡最後僅剩的兩條支撐纜也出現了多處斷線痕跡(一條纜由160根線組成)。
NSF考慮到有塌陷的可能,綜合考慮之後決定放棄繼續維修,計劃讓阿雷西博望遠鏡提前退休,只是大家都沒估算到「退休」來得這麼早,阿雷西博望遠鏡在12月1日,嫦娥五號登月的同一天倒塌了,但NSF表示「它已經做到了該做的一切。」
阿雷西博望遠鏡自從1963年建造之後,一直與多位頂尖的天文學家並肩作戰,一起探索宇宙奧秘,最著名的就是1974年向外太空距離地球21000光年的M13星系發送了一個包含基礎化學元素、阿拉伯數字、人類基因、太陽系等元素的圖形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向外太空發射高強度廣播信號,試圖與外星人取得交流。後來2001年8月14日,英國罕布夏州的奇爾波頓(Chilbolton)小鎮出現了一個類似外星人反饋圖形信號的麥田圈,雖然後續報導中官方否定了這是外太空文明給地球的回應,但也因此讓更多人認識了阿雷西博望遠鏡。
自從2016年「中國天眼」FAST登場之後,阿雷西博望遠鏡不再孤獨,外界把阿雷西博和來自中國貴州的FAST望遠鏡並稱為地球射電天文學上的「兩隻大眼睛」。
這次阿雷西博望遠鏡被迫「退役」之後,長期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的亞伯.門德斯也感嘆道:」我們目前唯一在做類似事情的地方只有中國(FAST),很慶幸它比阿雷西博還要更靈敏,我們已經失去了阿雷西博,就像失去了一隻眼睛「,看來以後中國FAST要抗下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