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布尼茨本人就是一所科學院

2021-01-20 輕鬆學高等數學



萊布尼茨是從馬丁·路德到康德和歌德的300年間,德意志世界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思想家。誠然,他的名聲不如這三「德」,然而,萊布尼茨的博大精深、高瞻遠矚卻是無人能夠企及的。大多數人對他的了解,多少是一鱗半爪,他的許多著作大都深入到學術前沿,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思想影響到20世紀乃至21世紀。

   

萊布尼茨獨立地發明微積分 


首先,使萊布尼茨不朽的是他和牛頓獨立地發明微積分。時至今日,這項300年前的數學雖然不為95%的人所了解,但是正是微積分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與發展,同時也是近300年數學的基礎。


萊布尼茲在31歲開始研究微積分的,那時他在巴黎任外交官,有幸結識數學家、物理學家惠更斯等人。在名師指導下系統研究了數學著作,1673年他在倫敦結識了巴羅和牛頓等名流。從此,他以非凡的理解力和創造力進入了數學前沿陣地。 他的數學研究的過程,深受他的哲學思想的支配。他的著名哲學觀點是單子論,認為單子是「自然的真正原子......事物的元素」,是客觀的、能動的、不可分割的精神實體。


牛頓從運動學角度出發,以「瞬」(無窮小的「0」)的觀點創建了微積分。他說dx和x相比,如同點和地球,或地球半徑與宇宙半徑相比。在其積分法論文中,他從求曲線所圍面積積分概念,把積分看作是無窮小的和,並引入積分符號∫,它是把拉丁文Summa的字頭S拉長。他的這個符號,以及微積分的要領和法則一直保留到當今的教材中。


萊布尼茲也發現了微分和積分是一對互逆的運算,並建立了溝通微分與積分內在聯繫的微積分基本定理,從而使原本各處獨立的微分學和積分學成為統一的微積分學的整體。


其次,他是現代資訊時代的先驅。最早的計算機是大科學家帕斯卡製造的,但只有加減法。萊布尼茨首先設計既能做加減,也能做乘除的計算機,最後由其他人實現。而對現代電子計算機而言,他的最大貢獻是發明二進位,而且,他以二進位思想理解六十四卦圖。


萊布尼茨超乎尋常的眼光是提出普遍文字以及邏輯的符號化,這預示著其後符號邏輯和數理邏輯在20世紀的偉大進展。他把一切思維過程數位化、計算化與機械化,這些現在已得到相當程度的實現。他提出的充足理由律是對亞里斯多德邏輯的重大補充。


對萊布尼茨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哲學方面。在科學興起的17到18世紀,哲學的主線是經驗論和唯理論的鬥爭,而萊布尼茨是唯理論的代表。這直接引向康德的綜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比起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國內對萊布尼茨的研究實在太少了,儘管馬克思說過:「我是非常欽佩萊布尼茨的。」


萊布尼茨不僅在中國研究得不夠,實際上在歐洲和世界也是如此。這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的全集至今遠未完成,他遺留大量的手稿尚未整理,他的書信也數量驚人,他與1000多人有1.5萬封通信,其中大量的思想有待發掘。


萊布尼茨幾乎獵措當時的所有學術領域,在每個領域均有所創見。除了上述的哲學、邏輯、數學之外,他在力學、物理學、化學、地學、法學、歷史編史學、語言學乃至圖書分類學和目錄學等方面均有突出貢獻。他對帕潘改進第一臺蒸汽機也有所助益。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從事外交活動,為國際和平努力。在他的推動下建立柏林科學院,並且曾通過白晉建議康熙皇帝建立科學院,他對中國事情有極大的熱情、極高的興趣,編輯出版《中國近況》。遺憾的是,中國對他的了解卻很少,這也許是因為他如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所說「他本人就是一所科學院」。不信,維納的《控制論》把萊布尼茨當做其先驅。萊布尼茲的科研成果大部分出自青年時代,隨著這些成果的廣泛傳播,榮譽紛紛而來,他也越來越變得保守。到了晚年,他在科學方面已無所作為。他開始為宮廷唱讚歌,為上帝唱讚歌,沉醉於研究神學和公爵家族。


萊布尼茲生命中的最後7年,是在別人帶給他和牛頓關於微積分發明權的爭論中痛苦地度過的。他和牛頓一樣,都在終生未娶。1761年11月14日,萊布尼茲默默地離開人世,葬在宮廷教堂的墓地。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數學文化"方面的文章

相關焦點

  • 萊布尼茨,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本人就是一所科學院
    簡單地說,百科全書就是把各類學科的各種知識集合在一起的書籍,而如果一個人被稱作「百科全書」,那麼就證明這個人具有多方面的學問和才華,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而在300多年前的德國,就有這麼一位被稱作「百科全書」式的天才,他的名字叫萊布尼茨。他是歷史上少有的通才,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萊布尼茨1646年出生於德國的萊比錫,他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哲學教授。
  • 地理資源所研究員李召良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地理資源所研究員李召良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2017-11-01 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歐洲科學院近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召良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省科學院所屬測試分析所舉行更名揭牌儀式
    1月4日,廣東省科學院所屬測試分析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舉行更名揭牌儀式。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廖兵,黨委副書記顏國榮,副院長劉敏,黨委委員、副院長李定強、周舟宇,測試分析所領導班子成員及職工代表出席活動。
  • 青島農業大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
    11月30日,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春霞帶隊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調研,並分別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資劃所籤訂合作協議,在本碩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青年教師訪問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 廣東科學院基層研究院所獎勵係數上書記低於所長,被要求整改
    一是責成院屬單位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二是省稀有金屬研究所已於2017年3月14日召開所黨委會討論該項目的經費使用及計劃任務等工作,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申報管理制度。3.對黨的建設缺失,院、所兩級黨建工作嚴重滯後問題的整改情況。
  • 俄羅斯科學院伊爾庫茨克科學中心代表團訪問地理資源所
    1月14日,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伊爾庫茲克科學中心主席庫茲明•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Kuzmin Mikhail)院士率代表團訪問了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並同該所領導和研究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及信息系統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九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趙川宇部長,地理資源所周成虎副所長、董鎖成研究員、莊大方研究員等參加了交流會。
  • 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光催化生物質制氫取得新進展
    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設計開發了一種邊緣氨基功能化的新型聚合型氮化碳基光催化劑,並結合光譜儀、電化學工作站、氣相色譜等手段和理論計算對其進行性能表徵和優化。相關成果以「 Edge functionalization of terminal amino group in carbon nitride by in-situ C–N coupling for photoreforming of biomass into H2 」為題發表於《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區, IF:10.652),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為唯一單位
  • 試驗場就是戰場——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某科研團隊投身強軍...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題:試驗場就是戰場——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某科研團隊投身強軍興軍實踐記事趙傑、周超鋒、胡凱仲夏時節,中原腹地某試驗場。「轟、轟、轟……」一陣劇烈的爆炸聲,響徹山間。一時間,大家的信心有所動搖。為緩解壓力,單位領導把劉瑞朝拉去聽豫劇。聽到一半,樂師重錘擊鼓的震動效應,讓劉瑞朝茅塞頓開。他立即趕回實驗室。為了儘快突破難關,團隊成員把床鋪搬到試驗場,在全封閉狀態下連續奮戰200多個日夜,巧妙解決了數據採集的難題。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加工所食用菌團隊在《Carbohydrate Polymers》上...
    近日,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加工所殷朝敏博士撰寫的綜述論文《The Impact of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 on Gut Microbiota and Its Beneficial Effects to Host: A Review》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在線發表。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曹曉風院士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總人數達到2403人,外籍院士達到501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最新公布的這份名單中,現年5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表觀遺傳學家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教授訪問大連化物所
    7月8日,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教授應邀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並作了題為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plant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的學術報告。大連化物所相關研究人員和研究生聽取了報告並與朱健康進行深入的交流。
  • 華南農業大學陸永躍教授應邀到省科學院動物所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華南農業大學陸永躍教授應邀到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動物所50多名科研人員參加了學術交流會,會議由該所學術所長楊星科主持。動物所與會人員認真聽取了報告,並就紅火蟻的生物特性、生物防控可能以及外來入侵生物的研究思路、防控技術等問題踴躍地與陸永躍教授進行了探討交流。現場學術交流氣氛熱烈,科研人員對生物入侵、生物多樣性、生物互作等領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動物所楊星科研究員對學術交流會作了總結,他希望科研人員能學習陸教授在紅火蟻研究方面的科學研究思路,學習陸教授對待科學的執著精神與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與華南植物園共同破解半個多世紀以來的...
    9月17日,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IF5-y=13.401)在線發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草莓研究室趙密珍團隊與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合作研究成果,揭示森林草莓和飯沼草莓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而綠色草莓、黃毛草莓和西藏草莓並非其二倍體祖先。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加工所水產加工創新團隊在《LWT-Food Science...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加工所水產加工創新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超高壓處理對克氏原螯蝦蛋白質變性和水特性的影響」(Effects of ultra-high pressure treatment on the protein denaturation and water properties of red swamp
  • 盤點醫療領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華裔院士,及他們所引領的...
    2018年5月1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在官網上公布了新一屆美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基於在原創性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與持續成就,84名美國科學家以及21名外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美國科學院院士。截至目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在職院士總數達到2382名,外籍院士為484名,其中,有190人獲得諾貝爾獎。
  •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所發布5項團體標準
    近日,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省茶葉產業體系崗位專家李賽君攜團隊成員聯合衡山縣農業農村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湖南白雲湖生態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起草並制定的團體標準《低產茶園改造技術規程》、《茶樹基質苗覆膜栽培技術規程》以及由院茶葉研究所起草並制定的團體標準《茶樹種質資源圃建設與管理規範》、《茶樹種質資源考察收集技術規範
  • 省科學院化工所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合建工業智能...
    12月23日,省科學院化工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陝西尚遠水務有限公司籤署合建「工業智能水務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合作協議。(省科學院化工所環境中心 陳佳志/供稿) 【來源:廣東省科學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
    1905年,在他們發現放射性元素8年、得諾貝爾獎兩年後,皮埃爾才入選法國科學院。而這時候,社會和科學界的部分人士,想當然地把瑪麗亞作為配角,甚至有報紙發表記者就皮埃爾當選院士的「訪問記」,稱她為丈夫的成功感到非常高興,而她作為女子惟一的雄心就是幫助丈夫工作。這個「訪問記」第二天就被居裡夫人投信否認:我沒有與貴報任何人說過話,而且從未對任何人表達過那些意思。
  • 科技扶貧就是讓科學接地氣丨訪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夏勇
    完成調研工作,需要克服語言和環境都相對陌生、交通不便、衛生和生活條件差等一系列問題。夏勇說:「在艱苦的環境中,信念感非常重要。科學家的責任就是要推廣知識,我建立了水城工作群,大家會在群裡相互鼓勵,交流如何克服困難;會談感想、理想,也會聊科技。」 經過3個多月的走訪調研,工作隊對全縣25個鄉鎮開展了實地考察,因地制宜進行科學研究和論證。
  • 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聯合主辦期刊《分析測試學報》入選中國學術...
    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的期刊《分析測試學報》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Q1區。(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 譚幸誼/供稿) 【來源:廣東省科學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