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官懺悔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流露?有悔過書是抄襲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貪官懺悔:一劑叩問靈魂「苦藥」

  高斌

  從電視專題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蘇榮、白恩培、朱明國、金道銘等貪腐犯罪人出鏡悔罪、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發人深省、令人警醒。中央紀委2017年1月透露將開設專題專欄,逐步公開違紀中管幹部懺悔錄。

  「活」教材

  反腐敗無禁區無死角

  2015年1月29日,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提出,彙編十八大以來被查處嚴重違紀違法中管幹部的懺悔錄。他還提到,一些省區市和中央部委也彙編了違紀違法領導幹部的懺悔錄,作為「活」教材,開展警示教育,發揮懲處一個、教育一片的作用。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的大型專題欄目《懺悔與剖析》自2015年2月25日起推出。該欄目選取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通過剖析案情及違紀違法者的心靈懺悔,給黨員幹部以深刻警醒: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記者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編輯了嚴重違紀違法中管幹部的懺悔錄,印發原案發單位,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的反面教材,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人。

  中紀委網站「懺悔與剖析」欄目裡的落馬官員中,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是首個上榜的省部級官員。這個以攝影「雅好」而聞名的「老虎」,在2015年春節前被「雙開」。「不能像我這樣,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追求都放到雅好上去了,更不能將愛好附上銅臭氣息,否則雅好終將異化為『雅腐』。」秦玉海表示。

  秦玉海「上榜」8天後,山東省委原常委、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也現身「懺悔與剖析」。和王敏一直有權錢交易的商人趙某被捕後,王敏害怕與其經濟交往被牽出。他在《懺悔書》中說:「夜夜難以入睡,幾乎天天半夜驚出一身冷汗,醒來就再也睡不著,總想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出事。一個人時,唉聲嘆氣,多次用拳頭敲打自己的腦袋,發洩胸中壓力。」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八集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於2016年10月1日至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專題片列舉了多個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多個案件犯案細節系首度公開,蘇榮、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出鏡悔罪、現身說法。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於2017年1月3日至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餘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思想蛻變過程。

  「高官現身懺悔,是我國反腐敗刑事政策的具體體現。」北京市海澱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法學博士羅猛認為,「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了反腐敗的力度,省部級高官、主管幹部紛紛落馬,這是史無前例的,表明我國根據目前形勢而制定的刑事政策是從嚴、從重,反腐敗沒有禁區、沒有死角。」

  敲警鐘

  貪官懺悔具有預防犯罪功能

  《檢察日報》從2002年開始在固定版面刊登貪官懺悔錄。懺悔對象既有落馬的省部級「老虎」,也有違法違紀村主任這樣的「蒼蠅」。有些懺悔文章一經刊出,就獲得極大關注。2014年,《檢察日報》對刊發的懺悔錄文章進行整理集結成書,成為廉潔教育好教材。

  「通過對貪汙賄賂犯罪中犯罪人的犯罪過程的揭露,讓被告人現身說法,剖析其犯罪心理並進行悔罪表現,對社會上的其他人起到警示的作用,達到刑法的一般預防的目的。」羅猛十分關注貪官懺悔現象,他認為貪官懺悔行為能達到犯罪一般預防的需要,「刑法不僅要打擊犯罪,而且要挽救、教育犯罪人。那些高官現身說法,認罪悔罪,說明不僅打擊效果明顯,而且挽救、教育犯罪人的效果突出,達到了犯罪特殊預防的效果。」

  從報刊發表文章到出版物、電視紀錄片,從大型宣講會到參訪活動,再到由各級紀檢部門創設「兩微一端」,都可以被賦予懺悔的內容,承擔警示教育作用。

  記者發現,在中央層面,由中紀委等部門聯合攝製的《永遠在路上》等系列電視紀錄片,解禁省部級官員的「懺悔」,讓廣大領導幹部從「懺悔」中受益以外,地方紀委也早就參與其中,拍攝本地類似於《懺悔錄》功能的電視紀錄片。如上海市紀委就曾拍攝以上海社保案為背景的紀錄片《貪慾之害》,11名涉及社保案的上海局級官員出鏡懺悔。在黑龍江省,電視紀錄片《貪慾之害》以黑龍江省原綏化市委書記馬德等人為主角,當地黨員幹部進行了集中觀看。

  獄中貪官出版「懺悔錄」題材的小冊子,也是貪官懺悔的重要形態。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海南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曲德臣入獄後,在海口監獄中寫出《人生核算》一書,懺悔自身經歷,願做反腐教材。海南省委、省紀委將該書「印發給處以上幹部閱讀」,2009年初又向全省領導幹部贈閱,該書後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國公開發行。

  影響力廣泛、衝擊力最強的貪官懺悔形式,當屬各地廉政教育基地定期舉辦的參觀活動。

  「人不就是一日吃三餐、睡覺一張床嘛,這些簡單的道理,為什麼這個時候才明白?」180度環形屏幕上,重慶市公安局原副局長、市司法局原局長文強如此哭訴。當參觀者置身重慶市廉政教育基地時,腳下踩著象徵為官要「如履薄冰」的玻璃地板,頭頂的布景是疏而不漏的「天網」,伴隨著文強的哭訴與鐘聲,閱讀一張張懺悔書,這樣的「震撼教育」體驗極為少見。這個由文強一手操辦起來的廉政教育基地,每天有數以百計的參觀者觀看他自己生前的懺悔影像。

  在各地方,還活躍著其他形式的警示教育。比如,安排普通幹部職工旁聽庭審接受當事人在法庭上的懺悔教育,組織中層管理者赴監獄參觀體驗,領導幹部履新前廉政談話等。

  理性看

  懺悔是虛情假意還是真情流露

  「我在副省長任上的前兩年工作還是很積極的,後來感到自己年齡大了,快到點了,提拔沒有希望了,再加上受到一些消極現象的影響,思想隨之發生了變化。」央視2014年12月播出的中紀委專題紀錄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第二集《正風肅紀》中,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的親筆悔過書首次被曝光。

  記者調查發現,貪官懺悔一般集中出現在三個階段。一是「雙規」階段。貪官被「雙規」後,大多希望將自身的貪汙行為,能夠圈定在紀律處罰條例範圍,以黨內處分內部消化。但對於貪汙數額巨大的貪官來說,僅僅適用紀律檢查並不現實,他們將面臨司法程序。這是懺悔集中出現的第二個環節。在司法程序中,特別是在法庭上,大部分貪官出於認罪減刑的目的,會主動交代自己的問題,並對法庭懺悔。但也有在紀委環節懺悔之後,在法庭上翻供的案例。其中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克傑最為典型。也有貪官照搬照抄別人的悔過書,被發現為抄襲之作。走完司法程序,懺悔錄會在貪官入獄之後集中出現。

  梳理這些悔過書,「放鬆世界觀改造」「脫離組織生活」「放棄政治學習」是懺悔主流用語。近年,貪官懺悔用語逐漸多元。「對不起黨」的哭訴,與抱怨交友不慎,感嘆「二奶」毀其仕途的懺悔逐漸交織在一起。貴州省貴陽市原市長助理樊中黔2009年庭審時當庭懺悔說「辜負了選民的信任」,還有人怪組織未提醒。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反腐評論員、北京市豐臺區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韓雪認為,一般說來,一個落馬貪官在違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失去政治生命和人身自由,歷經人生起伏之後所作的懺悔之言,無論是不是發自肺腑、心意真誠,但多少都會讀出一些醒世「真言」,總是會給人帶來一些警示和感悟。如果每個為官者都能從別人的懺悔中發現與自身的相似之處,或許可以對照他人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自我剖析對照檢視,發現自己潛在的問題,及時糾偏,懸崖勒馬。

  鑑官場

  「身邊事」警醒「身邊人」

  重慶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員、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專業博士研究生魏新欣認為,貪官懺悔錄的受眾對象有三:普通群眾、黨員幹部和政策研究制定者,它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有了三個層次。

  對於普通群眾,貪官懺悔錄中的出現的確切的違紀違法官員形象,可以使其對黨和政府對貪腐的態度、決心和做法有更為直觀、確切的感受,幫助找回被貪腐啃食的「獲得感」。「央視近期播出的反腐電視專題片,通過違規違紀幹部的直觀影像、發人深省的懺悔語言,使得普通百姓對我党進行的這場看似沒有硝煙的『輸不起的戰爭』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更加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中央鐵腕肅貪的決心、『零容忍』的態度和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堅定行動,一點一滴幫助找回了百姓的『獲得感』。」魏新欣表示。

  對於廣大黨員幹部,貪官懺悔錄起到了警醒和保護的作用。2012年全黨開始高壓反腐,四年後,2016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41.3萬件,處分41.5萬人(其中黨紀處分34.7萬人)的數據表明,反腐敗任重道遠,對黨員幹部進行叩問靈魂的「不能腐」教育非常重要。黨培養出一名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花費巨大資源成本,警示教育除了有置芒刺於背的警告作用外,還有保護黨員幹部的意味。2015年9月,王岐山在福建調研時提出了要把握運用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改變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的狀況。「貪官懺悔錄的播出,相當於對收看的黨員幹部進行了一場對象寬泛卻精準的誡勉談話,相當於運用『第一種形態』使已有蠢動之心和趨貪之行的黨員幹部紅紅臉、出出汗;普通黨員幹部也可以對照懺悔錄中的主角,使用紀律戒尺的第一個刻度度量一下自己平常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魏新欣認為,其從本質上講是黨對在職在任黨員幹部的關愛和保護,對貪腐苗頭抓早抓小,儘早修剪心裡的歪枝,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韓雪認為,貪官的懺悔錄震懾作用也不可忽視。有些人對於反腐倡廉的正面宣傳總是無動於衷,心存僥倖,但是當他們看到身陷囹圄者失去自由的痛苦和愧對家人的內疚,往往會「驚出一身冷汗」,嚇得「無法入睡」,這種震懾會起到正面宣傳教育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但教育幹部不能只靠「嚇」,更根本的還要靠「懲」。如何有針對性、實效性和精準性地「懲」?懺悔錄中的大量細節提供了可循之跡。受訪專家認為,對於政策研究制定者來說,貪官懺悔錄投射出了當前貪腐懲防體系中漏洞頻出的權力鏡像,提供了更為人物化、細節化的貪腐思維和手段,必須對症下藥,細緻梳理出其中的共性,逐一找到制度的漏洞,更有針對性地完善嚴密的懲防機制、編織更科學緻密的政策籠子。「貪官懺悔錄對預防貪腐的效果目前沒有確切的數據證據支撐,建立一個誰也不可能僥倖過關的監督制約機制,才是最有意義的結果。」魏新欣說。

  在充分運用貪官懺悔錄的警示教育意義的同時,應該注意將懺悔錄的公開和黨的鐵拳懲貪行動及宣傳密切結合起來。「懺悔錄的公開如果只是單純的『公開』而缺位了後續強有力的持續反腐行動和成果宣傳,倒下的貪官只會成為某個個案的終點,所起的作用可能轉向負面,可能淪為滿足旁觀者獵奇心理的『紀實文學』,或成為『複製粘貼』形成的毫無意義的『新八股文』或『懺悔產品』,甚或成為公信力二次塌方的衝擊力量。」魏新欣表示。

相關焦點

  • 新聞觀察:「貪官悔過也抄襲」說明了什麼
    然而,張紹倉的悔過書和《檢察日報》2007年5月29日以《「我的錯誤是在無監督約束下發生的」》為題刊發的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原區委常委、同安鎮黨委書記朱福忠的悔過書有幾處雷同,有抄襲嫌疑。(見9月4日《檢察日報》)這齣抄襲悔過書事件想必又將成為一個關於貪官的經典笑料。  如今貪官在法庭上聲淚俱下地念悔過書,似乎已經成為庭審貪官期間的一道「風景」。
  • 貪官懺悔有博同情有想減刑 悔過書現抄襲現象
    原標題:貪官懺悔有博同情有想減刑 悔過書現抄襲現象 貪官懺悔   近日,中紀委官方網站推出「懺悔錄」的全新欄目,刊載官員悔過書,起到「沉重的懺悔、深刻的警醒」作用。這項舉措引發社會關注。   貪官懺悔   內容基本具備「四要素」   在中紀委網站《懺悔錄》欄目中,江蘇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遼寧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文二人的懺悔書先後被刊載。回顧個人經歷、反思貪腐原因,是這兩名廳級幹部懺悔的主要內容。
  • 雷同的汙企道歉書與抄襲的貪官悔過書
    其中一家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三家企業刊登致歉信前有溝通,「可能大家都沒什麼文化」,所以才會雷同。(7月10日《南方都市報》)  紹興東龍針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紹興綠洲印染有限公司和紹興世通毛紡繡品有限公司的道歉書均稱,「我公司因違法排放工業汙水造成影響,經過縣政府停產整頓、深刻反省、嚴肅自查,已認識到問題的嚴肅性,為此特向全縣人民深表歉意」,並表示將以此為鑑,決不出現類似行為。
  • 組圖:安徽省廳級貪官涉嫌抄襲悔過書
    組圖:安徽省廳級貪官涉嫌抄襲悔過書
  • 貪官悔過書抄襲現象開場白聽著耳熟 哭出身道艱辛賺眼淚獲同情
    「四要素」在中紀委網站《懺悔錄》欄目中,江蘇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遼寧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文二人的懺悔書先後被刊載。記者梳理一批官員悔過書發現,貪官們回顧首次收受他人財物,及至後來發展成違法犯罪的全過程,總結原因主要包括:自身放鬆政治理論學習、長期不能接受監督、忽視了世界觀改造、沒有加強廉政修養等。不少落馬官員在悔過書中將貧困、草根的身份拋出來,以至於「我是農民的兒子」,成為不少官員懺悔書高頻使用的開頭。
  • 中紀委盤點官員悔過書:內容基本具備「四要素」
    貪官懺悔  內容基本具備「四要素」  在中紀委網站《懺悔錄》欄目中,江蘇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遼寧廣播電視臺原臺長史聯文二人的懺悔書先後被刊載。回顧個人經歷、反思貪腐原因,是這兩名廳級幹部懺悔的主要內容。
  • 抄襲的悔過書還能有悔意?
    所謂悔過書,就是一篇用來表示對自己所犯罪過的懺悔文字,它雖不具有法定效力,也不是法定程序中所要求出具的文書,卻在某種程度上對定罪量刑有酌定效果,比如,悔過書中認罪態度良好,配合司法調查,又主動退贓的,獲得輕判的可能性就大。更有一些「好」的悔過書,寫在移交公訴前,還能爭取個不起訴,也不是沒有的事。
  • 安子州:從貪官變了味的「悔過書」中讀出啥?
    原標題:安子州:從貪官變了味的「悔過書」中讀出啥?  在一些落馬官員眼中,悔過書僅僅是爭取寬大處理而必須抓緊的救命稻草,是出於對眼下現實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逐利之舉,與對法律和黨性的敬畏無關。若真如此,懺悔就徹底背離了其「苦口良藥」的本意和初衷,淪為一種投機。
  • 看官員怎麼寫「悔恨書」
    是的,這是南京原市長季建業的悔過書。高牆內外,落馬官員搖身一變,之前誇誇其談廉政建設,而今聲淚俱下現身說法,季建業不是第一個,亦非最後一個。  日前,有媒體報導提及,至少53名落馬官員進行過公開懺悔,其中,近六成人發表自己的貪腐史,剖析個人貪腐原因;有14人「我是農民的兒子」開頭。雖然不少懺悔者告別了官場生涯,但成為標配的悔過書,已構成另一種的官場話語。
  • 兩周後,鶯飛草長,枯木逢春,真情流露,相思環繞,愛情升溫
    由於戀愛中他們很期待能遇到一段心有靈犀的愛情,甚至不需要你刻意去做什麼,只需要一個眼神,對方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這樣兩個人在一起很舒服,而且他們也很痴情,一旦愛上一個人,就一定不離不棄,不管在這段感情中發生了什麼,他們都不會放棄。過了兩個星期,鶯飛草長,枯木逢春,真情流露,相思纏綿,愛情升溫。
  • 郭敬明深夜為抄襲舊聞道歉 是真誠悔過還是形勢所迫?
    原標題:郭敬明深夜為抄襲舊聞道歉,是真誠悔過還是形勢所迫? 郭敬明再次深夜登上熱搜。12日31日凌晨,郭敬明突然在上,為抄襲舊聞正式道歉。不過,在這份發表時間稍顯突兀的道歉背後,郭敬明的卻頗為值得玩味。深夜為抄襲舊聞道歉12月31日凌晨,郭敬明突然發聲,在上為15年前的抄襲舊聞道歉。
  • 《十五的月亮》收官 楊若兮首次當媽真情流露
    楊若兮演軍嫂真情流露 中國首部「軍嫂」劇《十五的月亮》已於近日在浙江衛視圓滿收官。首次以母親的身份出現在鏡頭前的她,也在對待「女兒」時母愛泛濫,流露出溫柔真情。鍾愛軍人情路坎坷首次「當媽」真情流露電視劇《十五的月亮》講述了兩代軍嫂的三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展現了軍嫂的偉大和奉獻精神。實力演員楊若兮將女一號柳秀武從一名熱愛舞蹈的女子到走進軍營,成為軍嫂再到下海經商等一段段坎坷、動人的故事真實自然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彰顯了現代軍嫂堅強、執著的精神。
  • 抄襲者的道歉,總歸還是欠了!他欠了自己完美的人生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這兩個大名鼎鼎的文人曾經是剽竊者,分別抄襲了莊羽和瓊瑤的作品,而且抄襲的惡行都被法律定過性,只不過當時兩者都是死硬分子,我行我素,一點不知悔改!誰知事隔多年,兩者良心發現,知道錯了,因而才有了這麼一番的懺悔。其實,對他們的道歉,多數人還是懷疑他們誠意的,都說他們是被迫做出的姿態,是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考慮。
  • 安徽巨貪年薪百萬貪汙受賄900多萬 悔過書抄襲
    抄襲悔過書,悔罪有幾分?  張紹倉——安徽皖能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兼皖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因貪汙受賄900多萬元,近日被安徽省阜陽市中級法院以貪汙罪、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一個年薪百萬的集團老總,何以走上貪汙受賄這條路?
  • 《十五的月亮》浙江收官 楊若兮首當"媽"真情流露
    首次以母親的身份出現在鏡頭前的她,也在對待「女兒」時母愛泛濫,流露出溫柔真情。鍾愛軍人情路坎坷 首次「當媽」真情流露電視劇《十五的月亮》講述了兩代軍嫂的三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故事,展現了軍嫂的偉大和奉獻精神。實力演員楊若兮將女一號柳秀武從一名熱愛舞蹈的女子到走進軍營,成為軍嫂再到下海經商等一段段坎坷、動人的故事真實自然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彰顯了現代軍嫂堅強、執著的精神。
  • 男人是真情還是假意,答案藏在「頻率」裡,別不信
    沉浸在虛情假意當中的女人,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可偏偏就有很多女人,被男人的虛偽的一面所欺騙,傻傻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男人是真情還是假意,單從表面來看,並不能得出最準確的答案。女人若真想看穿男人的心思,還得從細微之處入手,其中最不能忽視的,就是頻率。兩個人在一起,做任何事情都會產生一種頻率,這種頻率雖然無形,卻是愛情最好的見證。
  • 餘祖欣:貪官裝窮是一種「大愚若智」
    從以往不少案例來看,貪官裝窮的本事確實不小,而論及「裝窮的自我修養」,不少人確實是狠下了一番功夫,食則只求果腹、穿則屢不見新,甚至出門只搭公交、騎自行車,一般人確實難以看破其「形象」背後所藏的巨額財物。格拉寧曾說過,「虛偽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因為虛偽本身什麼也不是」,同理,自作聰明一副清廉模樣以為能夠騙過監懲,還是其想得過於簡單了。
  • 《大學》:虛情假意的人,往往都有這兩個特徵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儒家經典書籍《大學》的開篇就談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高理想,以及如何實現這些目標,書中說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由此可見,一個人先要誠意、正心後,才能談修身,繼而齊家治國平天下。
  • 淺夏||樹也要悔過?
    有一日晨練,在規劃局那邊的綠地跑步,一棵樹上掛的樹名讓我啞然失笑,自語道:「咦,悔過樹?樹也要悔過?這是什麼品種?」我停下腳步仔細看那棵樹,「這不是桂花樹嗎?怎麼變成了悔過樹了呢?」接著又看了幾棵掛著「悔過樹」牌子的樹,雖不認識,但我還是懷疑這個品名,因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個樹種。正滿腹狐疑時,素素說:「你看這兒有一個樹的說明牌子。」
  • 老貪官進了監獄,身體反而變好了!老年斑都...
    監獄裡生活有規律,加上地方偏僻,空氣較好,他的體重從140斤減少到了126斤,體能也比以前好了,連上幾層樓都不會喘氣。「貪官進監獄身體變健康」的新聞,證明監獄是幫助人改造和悔過的地方,也再一次驗證了生活方式對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