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晴空輻射與它的危害

2021-01-08 中國天氣

  啥是晴空輻射? 

晴空輻射降溫是指晴朗的夜晚地面及其附近空氣通過輻射長波輻射而冷卻降溫的現象。這種輻射降溫在晴朗的夜間尤其明顯,氣溫也下降得厲害。

晴空輻射是怎麼形成的?

當白天的時候,地面及其附近空氣吸收太陽短波輻射而升溫迅速。到了夜間,地面及其附近空氣因向外輻射長波而迅速降溫。

在多雲的夜晚,這種長波輻射會被雲層吸收,雲層又分別向上和向下發射長波輻射,向下的輻射部分返回地面對地面損失的熱量進行補償,這樣就像給地面附近空氣蓋了一層被子,因而氣溫不會降得太厲害。但如果是天空晴朗的夜晚,少了這層「被子」的遮擋,那麼地面輻射出去的長波就很少有「返回」,這種輻射降溫則在晴朗的夜間尤其明顯,氣溫也隨之下降得很厲害,人體也會感覺更寒冷。

晴空輻射的表現

晴空輻射是指白天天氣晴好,地面溫度上升較迅速,人們容易感到溫暖甚至是有點熱;可到了晚上,沒了太陽的增溫效應和雲層的保溫作用,夜晚溫度比白天明顯偏低。

晴空輻射表現為當地受高壓系統控制,天氣雲量極少,晝夜溫差加大,天氣變得乾燥。

晴空輻射對人們生活的危害與影響

1.晴空輻射時空氣比較乾燥,不少人感覺口鼻咽幹,胸痛乾咳,這是「秋燥、冬燥」的表現。潤肺防燥可食用些銀耳百合、薏仁等潤燥食物。不過,潤燥也要看體質,體胖痰溼體質不適合長期食用銀耳百合。體型瘦小、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健脾化溼的薏仁。

2.夜間晴空輻射加上風帶來一定溼度的配合,容易出現局地輻射霧。這類霧一般在凌晨出現,給駕駛人員尤其是夜間開車者帶來一定不便。專家提醒開車人,遇到大霧一定要妥善處理,最好選擇服務區等待,等霧散了再行駛。

3.晴空輻射時晝夜溫差比較大,老人和小孩要注意添衣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相關焦點

  • 今明兩天全省多地有雷雨晝熱夜涼 晴空輻射在作怪
    這兩天受弱冷空氣和晴空輻射的影響,早晚溫差變大了一些。泉州氣象臺工作人員提醒厝邊們,一年之中春冬季溫差較大,早晚還是應該備好長袖,防止感冒。今天的天氣大體與昨日相當,夜裡起的雲到早上差不多就散了。夜裡起雲意味著相對溼度較大,溫度也會比有晴空輻射時,相對高一些。今明兩天,泉州刮的都是偏東風。只是市區的風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明天起,泉州會下點小雨,影響不大。
  • 民航氣象--晴空湍流
    航空業中晴空湍流常發生在雲層密集的環境以外(即晴空),對流層的中層和上層,有時也發生在平流層的下層。有必要提醒一下:「晴空」指的並不是萬裡無雲,因為晴空湍流發生時,天空中常有雲量密度較低的捲雲存在。因此捲雲也可以作為一個警示,提醒機組人員注意晴空湍流。
  • 香港天文臺推出介紹雷射雷達網頁 推動氣象科普
    香港天文臺推出介紹雷射雷達網頁 推動氣象科普這是香港天文臺推動氣象及科普教育方面的一項工作。  2002年,香港天文臺在香港國際機場裝置的雷射雷達,為世界上首臺用於機場風切變預警的雷射雷達。該雷達利用紅外光測量機場的風力分布情況,能十分有效地在晴空情況下探測風切變。而位於機場的都卜勒天氣雷達,則利用微波,在有雨的情況下探測風切變。雷射雷達可與之相輔相成。  由於雷射雷達坐落於機場禁區內,普通市民較難接觸到。
  • 學術科普-輻射製冷詳解:原理、材料、測量及其他
    輻射製冷是最近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各種NS不斷,而且各類綜述文章也很多,但是似乎科普類的文獻比較有限。本文針對輻射製冷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這就是所謂的輻射製冷。輻射製冷的基本原理輻射製冷並非一個全新的概念。事實上,這個概念在1828年已經被Arago提出,曾被先人用於生產和生活。上世紀70年代前後對夜間輻射製冷材料的研究非常多。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一直有國內外課題組在開展相關研究。在氣象領域,輻射製冷也是被熟知的一個概念。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科普工作由辦公室歸口負責,設兼職科普工作人員兩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始終把科普教育工作當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歷屆領導高度重視,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的力度,尤其是2000年以後,中心擠出三樓有限的房間建成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展室,這在中國氣象局大院內是個首創。十幾年來,衛星中心不斷在展覽內容、展品設計等方面進行更換和補充,設置專職及兼職講解人員。
  • 雲南大部夜間晴空輻射清晨氣溫低多大霧 7日弱冷空氣影響滇中及以...
    近期雲南多地早晚溫差加大,清晨氣溫較低且局地伴有大霧或濃霧天氣,很多地方夜間天空晴朗,晴空輻射降溫明顯。晴空輻射的形成晴空輻射降溫是指晴朗的夜晚地面及其附近空氣通過輻射長波輻射而冷卻降溫的現象。這種輻射降溫在晴朗的夜間尤其明顯,氣溫也下降得厲害。
  • 晴空湍流導致海航班機多名旅客受傷
    12日,談起近年來時有發生的類似航空飛行事件,海南航空品牌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海航運行控制部(FOC)認定這次顛簸事件為晴空顛簸造成。   民航華北地區空管局氣象中心主任盧新平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晴空顛簸也叫晴空湍流,是在沒有雲的高空因大氣活動造成的飛行器顛簸。
  • 測風雲氣象 守皓月晴空
    從「0到1」的突破——  反覆調試運算,建成自己的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我16歲參軍,被分配做氣象觀測員。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改變過投身氣象的初衷。」  孫軍解釋,如同工匠根據圖紙或模型來製造產品,預報員每天都要跟數據、天氣圖打交道,依據過去和現在的氣象資料,預測未來的天氣狀況。這些工作在外人看來也許略顯枯燥,孫軍卻覺得鮮活而生動。「當年,我們需要手繪天氣圖,一支2B鉛筆、一支紅藍鉛筆,就能把風雲變幻、皓月晴空鋪陳在圖紙上。現在技術進步了,在電腦上畫圖,依然要講究線條粗細和顏色搭配。
  • 【科普閱讀】什麼是衛星輻射定標?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靜  由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場管理辦公室組織,2014年中國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及「風雲三號」C星輻射定標與真實性檢驗聯合試驗(以下簡稱衛星輻射定標外場試驗)已於8
  • 「氣象科普」逆轉的溫度——逆溫層
    >但是如果遇上逆溫層的話一切都不同了「輕」的暖空氣在上面「重」的冷空氣在下面這個結構很穩定於是暖空氣就像一個蓋子一樣蓋在城市上空又沒對流又沒風逆溫層像一個保姆一樣把形成霾所需的汙染物全都聚積在城市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變成霾了霾的危害相信大家都清楚
  • 晴空顛簸,飛行中最常見的致傷原因!
    氣象頻道指出,AA280報告的遭遇湍流的地區附近有「迅速增強的冬季風暴」並伴有大風。一名商業飛行員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在郵件中說,這是個有警示意義的事件。「即使安全帶指示燈熄滅,如果乘客一直都系好安全帶,大部分與顛簸相關的受傷都是可以避免的。」「晴空亂流是非常難以預測的,你可能飛得很順暢,但突然一下就收到湍流的襲擊,它可以是風切變、山地背風波甚至是飛機尾渦。
  • 科普知識:還原藍光和輻射危害的真相
    聚焦在眾人擔憂的藍光危害、輻射危害,看看背後隱藏的真相。   藍光真的如此可怕?   自然界的光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譜組成,不同的波長在視覺上呈現出的是不同的顏色,比如波長在600—700納米的光,我們看到的是紅光,500—600納米的光,我們看到的是黃色的光,藍光是波長在400—500納米之間的光。
  • 談氣象防災減災《霧霾》科普片策劃
    摘 要:2013年全國發生大範圍持續霧霾天氣,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了各項服務應對霧霾天氣,宣城氣象局9月13日製作播出時長5分鐘《霧霾》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專題片節目,從什麼是霧霾、霧霾形成的原因、 霧霾的危害、霧霾天如何防範、怎樣防治霧霾等方面進行介紹。
  • 快來聽聽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 院士講了什麼
    >8月27日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小據決定上乾貨~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做專題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
  • 濟南市氣象科普館
    原標題:濟南市氣象科普館來源:中國氣象報濟南市氣象科普館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山東省氣象局、濟南市科協主辦,濟南市氣象局承辦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
    聽醫生的話丨談「輻射」色變,X光、CT檢查有危害嗎?對,沒錯X光片、CT檢查確實有輻射但它對身體有害嗎?>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輻射?
  • 太陽能光伏有輻射危害?別逗啦!
    光伏的各種優點已經被大家所認同,只是,光伏雖好,還有隱憂,那就是:光伏電站到底有沒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大不大?前幾日,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在詢問光伏電站的輻射危害,頗有感慨,咱們光伏人任重而道遠啊!作為一個光伏人,且容我一一道來。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