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永順縣環保志願者在芙蓉鎮河面上打撈水上垃圾。近年來,該縣啟動「守好一江碧水,我是行動者」環保志願者服務活動,加強對河流的管理保護,促進河流水質提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餘光龍 攝
湖南日報記者 肖祖華 史學慧
在生活中,有這麼一些人,他們帶著愛心,憑藉自己的雙手、頭腦,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處在困難和危機中的人們,或從事著各類公益事業。他們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用愛溫暖寒冬,用心感化世界。他們的名字叫志願者,也有人叫他們義工。
災難面前的「逆行者」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災難。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一大批「逆行者」為我們守護安寧。其中,無處不在的志願者更是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月25日,長沙小夥鄭能量,不懼危險,從長沙出發,自駕前往已經封城的武漢,堅守65天,穿梭在武漢城內,幫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運送醫療物資,甚至協助運送死亡的患者。每天凌晨四五點入睡,早上9點出門,手機保持24小時開機,只要有求助電話,第一時間趕到。鄭能量的「正能量」,感動了武漢,也感動了全中國。
鄭能量只是志願者的一個典型代表。1月29日,湖南省文明辦、湖南省志願服務聯合會向全省志願者發出倡議,各市州、縣市區積極響應,開展防疫防控志願服務。我省向湖北派出18批援助醫療隊,累計1478人,對口支援湖北黃岡。各地組織志願者服務居民,測量體溫、維護秩序、上門服務等。據湖南省文明辦統計,全省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組織5000餘個,黨員、巾幗、青年、科技、文藝等各類志願者140餘萬人。
省委書記杜家毫為全省參與疫情防控的志願者點讚:廣大志願者在抗擊疫情中,發揚奉獻精神,彰顯了「大愛無疆」!
危難來臨,總有志願者勇往直前。2019年7月,永州新田縣12個鄉鎮受災嚴重,多地出現道路衝毀、農田被淹、山體滑坡現象。災情發生後,該縣動員組織千名文明實踐志願者積極參與災後重建工作, 全力投入道路、電網、農田損毀的修復,全面核查核准災情,幫助災區群眾恢復生產、樹立信心,傳遞社會正能量。
今年7月,洪災來襲,鄱陽湖出現險情,全國各地誌願者紛紛前往搶險。衡陽縣的一名普通建築工人肖高敏,在看到新聞後,自費來到江西彭澤縣芙蓉墩鎮,參與當地的防汛抗洪工作。巡堤查險、裝沙包,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眾人拾柴火焰高」。正是因為有無數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的志願者,我們才能度過一個個難關。
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除了危難時刻顯身手,志願者服務已經涵蓋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並且成為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為了天更藍、水更綠、大地更蒼翠,有許多志願者致力於環保事業。蔣科,是新寧縣廣播電臺原臺長,他利用縣電臺宣傳環保,並組建了我省第一個環保志願者協會。30年來,蔣科堅持自費宣傳,自編《青少年保護環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改善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倡議書:少生孩多栽樹》等教材,堅持為中小學生辦環保大講堂,將一顆環保的種子撒播在青少年的心中。
2013年11月,湖南啟動「綠色衛士」行動計劃,將其作為省「一號重點工程」——湘江保護和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全省公開招募200名「綠色衛士」。7年來,「綠色衛士」隊伍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綠色衛士」通過微博、微信、12369舉報電話等形式,舉報環境違法行為2000多起,有1000多起得到政府部門積極回應;開展打擊非法捕撈行動200餘次。經過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志願者的共同努力,目前,湘江水質大為改善。
在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紅馬甲」更是到處飄揚。隆回縣是全省1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之一,目前已經組建了文體旅遊志願服務隊、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衛生健康志願服務隊、農業科技志願服務隊、教育助學志願服務隊、法制宣傳志願服務隊、社會慈善志願服務隊、青年志願服務隊等8支志願者服務隊。這些「紅馬甲」服務隊長期奔走在貧困地區,給貧困人口帶來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希望。
更多的志願者則是在默默地服務於社會的特殊人群。嶽雲是長沙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的業務主管,他從大學開始便做起了志願者,每到周末,他都儘可能地去福利院、養老院陪護老人、特殊兒童。看到他們開心,嶽雲也無比高興。
據了解,去年,省委宣傳部開展「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主題活動,省文明辦、省志工辦發起「認領微心願,爭當圓夢人」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 共徵集「微心願」433417個,實現407337個,價值折算超7635萬元。全省成功對接幫扶數107.17萬人次,直接捐贈幫扶資金10.25億元,幫扶物品84.71萬件、折合價值約28876.55萬元,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生計發展、技術培訓等志願服務248.19萬人次, 有83.28萬貧困人口從中受益。
「贈人玫瑰 手留餘香」
最近,記者接觸了一些志願者,他們的神情上,表現的都是從事志願活動的快樂。舒慧,在漵浦縣開了一個廣告、婚慶、禮儀公司,而同時,她還是該縣義工聯合會會長。她告訴記者,漵浦縣義工聯合會是2016年年底成立的,現吸納了各界有志人士近500人。有機關幹部也有家庭主婦,有在職人員也有離退休老人。聯合會成立以來,他們先後組織了助學、助殘、慰問孤老等援助活動,同時以自籌經費與企業贊助等形式結合,多次組織戶外公益活動,是一支有著超強凝聚力的愛心組織。
談起做志願者的體會,她說:志願者工作雖然沒有報酬,也很累,但「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感到快樂和滿足。付出是快樂的源泉,我快樂,是因為我付出,這種心靈的體驗是什麼都換不來的。另外,她還有意外收穫:心智越來越成熟,比過去更有包容心和理解力,管理能力、號召能力也大大提高。
在眾多志願者中,有不少是學生志願者。8月4日,記者見到了長沙市三名剛剛高中畢業的環保志願者,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實實在在地參與到母親河湘江的治理。他們的名字分別叫鄭展翅、袁有晴、唐家萱。他們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環保經歷:
2015年9月,湖南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組織了一場活動,通過對上、中、下遊湘江水質測試,號召民眾保護湘江。當時還是初中生的他們出於好奇,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他們從洞庭湖出發,沿湘江逆流而上,途經嶽陽、長沙、湘潭、株洲、衡陽、永州,行程2000公裡,最終到達永州藍山縣野狗嶺,探訪湘江源頭。也是通過這次活動,他們對湘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立志儘自己的力量保護好湘江。
活動回來後,孩子們組織了走讀湘江公益社,固定成員有6人。五年來,他們堅持利用節假日開展巡河活動,定期測試湘江各河段水質,撰寫環境研究報告,並記錄遊學體驗。他們還經常上街發放環保宣傳單,組織中小學生進行保護湘江講座等等。2017年,他們還對個別違法排汙企業進行了暗訪,並形成調研報告,遞交湖南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也就是從那一次開始,他們覺得個人力量太過單薄,於是,2018年,他們建立了網站和公眾號,宣傳發動更多人加入到保護湘江的隊伍中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加入到保護母親河的行列。
如今,湘江水質一年比一年好,孩子們覺得這裡面有自己的一份功勞,一個個都感到無比自豪。不僅如此,他們由此對大自然、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會了客觀冷靜地思考問題,更鍛鍊他們的組織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走讀湘江公益社獲得了中國第八屆「母親河獎」,還被寫進了中學地理教材。
四大短板制約志願者服務發展
湖南,是雷鋒的故鄉,湖南人傳承了其熱心公益、樂於助人、奉獻社會的精神,目前,我省在冊的志願者人數超過1130萬,註冊團隊超2.6萬個,成為志願者服務的熱土。省文明辦主任劉進能告訴記者,我省學雷鋒志願服務發展快、來勢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但也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認識不足。他們沒有認識到志願服務是當前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參與的熱情還不高、支持的力度也不夠。
二是機構保障乏力。我省市州建有志願服務科室的不多,縣區志願服務缺乏專幹,人員、機構、經費保障方面還不完善。
三是保障體系不完善。志願服務缺乏必要的資金物質支持,在就業、就醫、就讀等激勵政策方面,存在呼籲倡導多,真正落實難等問題,政府對於志願服務激勵鼓勵政策不健全、難落實,制約了志願服務的發展。
四是專業化程度不夠。當下,志願者服務已經覆蓋各個領域,如養老陪護、災害救援、留守兒童教育等。隨著志願服務的越來越深入,對專業化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志願服務技能勢在必行。
時代需要志願者精神
阿慧
有時在熱鬧的城市,有時在偏遠的農村,也許是在一個平常的日子裡,也許是在一個危難險急的時刻,總有這麼一些充滿愛心的人出現在需要幫助的人們面前。他們沒有文化、民族的差異,沒有年齡之分,更沒有地位懸殊之別,但他們擁有一顆同樣的愛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有人說,這是一個注重物質的時代,金錢才能給人帶來快感;也有人說,這是一個講究地位的時代,有權才有尊嚴;更有一些人則是對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表現得冷漠乃至於冷酷。而我們身邊的志願者們也許並沒有多少錢,也沒有多少權,他們只是憑藉自己的愛心、智慧、勤勞,實實在在地為人民服務,無償幫助一個個需要幫助的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他們的內心同樣感到滿足和快樂,並受到社會大眾極大的尊重和敬意。
「志願者」不是簡單的三個字,它是一種「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這種精神,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我們的社會到處都是滿滿的正能量,讓人深深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和溫暖。特別是在今年的疫情中,無數志願者不顧人個安危,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平安,在祖國大地撒下愛的種子,他們的行為,感天動地。我們更欣喜地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願者行列,將愛心傳遞下去,將志願者精神發揚光大。
時代需要志願者精神,需要更多的志願者。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的人將從事愛心活動當作自己的一種社會責任,積極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中來,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我們的社會也一定會因此而更加美麗。
■相關連結
湖南搭建「一橫三縱」志願者管理體系
近日,記者從湖南省文明辦了解到,目前,我省對志願者的管理實行註冊制,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個人都可以登錄湖南志願者服務網進行註冊。
我省「一橫三縱」的志願服務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目前在全國推介。橫向上,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由省直38個成員單位組成的湖南省學雷鋒志願服務工作委員會,負責全省學雷鋒志願服務的總體規劃和組織協調。縱向上,一是省文明辦設志願服務工作處,部分市州也設立了工作科室;二是省志工委各成員單位都建立了垂直的志願服務協調機制;三是成立湖南省志願服務聯合會。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得到中央文明辦專門推介。
在網絡平臺與隊伍建設上。我省實現了省、市州、縣區、街道、社區五級網格化管理模式管理。全省成立近5000支文明單位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有200萬共產黨員註冊成為志願者。共有文化、醫療、教育、環保、紅十字、災難救援、心理諮詢等專業志願服務隊千餘支,其中縣級以上文化志願服務組織760多支,紅十字志願服務隊130多支,環保志願服務隊伍100多支,醫療志願服務隊60多支,災難救援30多支,支教志願服務隊30多支等,在抗洪搶險、疫情防控志願服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省志願者服務制度化建設也在逐步完善。2012年12月1日,我省頒布實施《湖南省志願服務條例》。2013年,我省又正式頒布了全國首款省級地方標準《社區志願服務管理規範》,對社區志願服務活動開展、培訓、記錄、褒獎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界定。今年將出臺的湖南省《志願服務組織等級劃分與評定》地方標準,規範了志願服務組織評定,進一步推進了志願服務規範化進程。
湖南日報記者 肖祖華 整理
[責編:肖靜]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