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商城」:為鄉村振興插上「數位化翅膀」!

2021-01-08 天眼新聞

12月25日,由遵義市衛生健康局、市計生協搭建的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博愛商城」線上運營正式啟動,線下商品展銷會在新蒲新區火熱進行。共有90家參展商帶來500餘種特色農產品,以經濟實惠的銷售價格,點燃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12月27日展銷圓滿結束,在為期3天的展會中,共吸引近1萬餘名消費者,商品銷售額達300餘萬元。

據悉,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積極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遵義市衛生健康局、市計生協利用遵義博愛聯盟公眾號搭建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博愛商城」,探索建立了「綠色電商+公益扶貧」新模式,旨在幫助貧困農戶免費上架農產品,並將每筆成交額的1%注入義海救助基金,為極貧群眾提供全免費醫療。今年7月,商城進入試運行階段,遵義市15個縣(市、區)裡篩選可上架商品324種,包括白酒、茶葉、曬醋、辣椒等農產品,在保證低價質優的同時,顧客可以感受不斷優化的購物體驗。

據了解,本次參展特色農產品由15個縣區計生協推薦,均為當地特色、優質產品,其中白酒、腊味、真空包裝牛羊肉、花椒、土蜂蜜等品類較受歡迎。活動以「現場展示銷售+電商」線上同步營銷的方式,向廣大消費者集中展示展銷全市農特產品,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讓更多人品嘗到了「遵義味道」,讓更多人知曉了「遵義品牌」。

「博愛商城」商城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電商與公益扶貧相結合,運用了市場力量賦予義海救助基金新動能,這是數位化浪潮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舉措,構建起了消費者、商家、困難群眾多方受益、良性互動模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國歡

編輯 潘樹濤

編審 陳富強 王其倫

相關焦點

  • 數字賦能 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民革餘杭區基層委開展...
    數字賦能 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民革餘杭區基層委開展「數字餘杭」主題調研活動 2020-11-23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給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
    現在已經是熱科院香飲所副所長的他,不僅要儘快熟悉新崗位,而且還要為接下來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做準備。  在郝朝運的辦公室,一份十九大報告放在辦公桌上。「細讀、精讀、領悟透。」這是郝朝運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倡導創新文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些內容,郝朝運在下面畫了一道線。
  • 「鄉村釘」亮相國際農交會 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釘」亮相國際農交會 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01 15:26:53在現場舉辦的「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釘釘基於移動智能協同的鄉村治理關鍵技術打造的「鄉村釘」入選10大智慧農業新技術應用模式。  據了解,釘釘基於移動智能協同的鄉村治理關鍵技術、立足鄉村治理和發展需求,推出基於雲釘一體的數字鄉村整體解決方案,打造出以鄉村治理為主線的「鄉村釘」,以數字新基建助力鄉村振興。  在具體實踐中,積分管理也是「鄉村釘」深受歡迎的一項功能。
  • 永鋼集團: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原標題:永鋼集團: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長江之畔,有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
  • 數位化能給鄉村振興幫上什麼忙?聽聽 7 位專家怎麼說
    為了在新發展格局下準確把握農業農村改革規劃形勢和重點,探索數位化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網際網路經濟學研究聯盟、騰訊研究院、CSIG公共戰略研究中心近期聯合舉辦了「數位化助推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
  • 加快數位化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原標題:加快數位化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
  • 雲南騰衝:黨建融入發展 為鄉村振興插上綠翼
    2020年4月初,北海鄉黨委結合實際,將富裕社區黨總支部申報為保山市級鄉村振興「黨建+」示範點,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聚焦「基層治理」主題,突出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比翼齊飛的特色亮點,以大黨建促大發展為統領,採取「四個三」舉措激活「四心」力量,積極探索構建立體式黨建示範點創建,為富裕社區高質量健康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理論研討會在濟南召開
    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三個導向」和「四個面向」,持續深化科教興農戰略和科教改革攻堅,著力攻克農業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健康有序推進「五個振興」,努力打造體現新時代標準、彰顯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安徽寧國:鄉村振興插上「電商之翼」
    方塘鄉是安徽省寧國市最偏遠的鄉鎮之一,但在該鄉方塘村村口,一家小賣部的大門邊掛著「鄉村電商服務站點」的牌子,村民們學會了網上銷售,電子商務正在全村紅紅火火地發展開來。 不僅僅是方塘鄉,在寧國市其餘的18個鄉鎮(街道),一個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 花都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活水」引入特色小鎮
    11月25日,花都區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產融對接會在赤坭鎮瑞嶺村召開。本次會議旨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推動綠色金融機構積極加強與赤坭鎮重點產業園區、重點涉農企業對接,建立綠色企業和項目信息庫,收集整理綠色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建立綠色金融機構和綠色產業項目的直接溝通渠道。
  • 山東《新聞聯播》報導市派鄒平鄉村振興 服務一隊推動數位化農業經驗
    3月16日晚,山東電視臺《新聞聯播》以《山東:新模式 新平臺 讓春耕生產更高效》為標題,報導濱州市派駐鄒平鄉村振興服務一隊在長山鎮小井辦事處引進「慧種田」農業種植服務平臺,推動數位化農業的經驗做法。該新聞還登上了節目開始的「內容提要」。
  • 安慶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啟戰略合作推動鄉村振興
    安慶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啟戰略合作「政府+院所」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翅膀「為什麼要吃菜籽油,為什麼要吃望江菜籽油?我們搞清楚了這個問題。」望江油更是被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評價為 「全球最健康的食用油」。不僅如此,201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望江縣籤訂協議,共建中棉所長江科研中心。如今,中棉所長江科研中心推廣「菜油兩用」中油雜19優質品種70000畝已經在望江的田間地頭茁壯生長。
  • 蘇州崑山巴城陽澄湖大閘蟹插上航天翅膀
    隨著「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中心巴城陽澄湖大閘蟹繁育中心」的揭牌,意味著蘇州崑山巴城陽澄湖大閘蟹插上了航天翅膀。本次活動由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中心與中國小康建設研究院農業經濟研究分會聯合主辦,崑山欣心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實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與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動我國航天農業優化升級。
  • 石柱中益鄉「中華蜜蜂數位化認養平臺」上線
    今天,重慶石柱縣中益鄉「中華蜜蜂數位化認養平臺」正式上線,並向受眾開放,為中蜂產業發展插上了「網際網路 」翅膀。蜜源植物種類豐富的中益鄉,正以蜂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打造「中華蜜蜂小鎮」,過上甜生活。中益鄉生態優美,林地面積21.17萬畝,林木覆蓋率達88%,境內蜜源植物豐富,烏泡、刺泡、千裡光、鹽膚木等野生草本、木本蜜源植物種類豐富,非常適合發展中蜂產業。
  • 插上發展「雲翅膀」 跑出貴安「加速度」
    作為貴州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主戰場之一,近年來,貴安新區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方向,深挖「鑽石礦」,厚植「智慧樹」,在把大數據作為核心競爭力和主導產業進行培育的同時,積極推動大數據融合發展,為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風起「雲」湧,「數」聚貴安。如今的貴安新區,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聚合效應越來越顯現。
  • 「地評線」桂聲網評:讓電商助農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越來越多貧困群眾插上「電商的翅膀」,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電商作為新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近年來,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淘寶村、電商小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已成為農民創業、就業的新平臺,成為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一池春水」。
  • 墾利區墾東辦事處堅持黨建引領 為幫扶村插上蝶變的翅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薄弱村脫貧攻堅,墾利區墾東辦事處堅持黨建引領,選派優秀年輕幹部開展下派幫扶工作
  • 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鄉村振興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話題,3位省人大代表接受媒體提問,暢談履職心聲,回應百姓關切。3位代表一致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當前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履職盡責,紮根農業農村謀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探索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 一雙「慧眼」看鄉村——浙東古鎮數字「智治」話振興
    伴隨著「智慧治理」,如今數位化悄然串聯起中國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賦能著鄉村振興。當下,在浙江,數位化改革正撬動鄉村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推動著鄉村產業振興與和諧發展。日前,中新網記者探訪浙東古鎮餘姚泗門,見證其數位化治理下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
  • 鄉村數位化從哪裡起步?我國數字鄉村新變化調查_新華報業網
    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數字經濟的觸角,如何跨越崎嶇小路,連通深山溝壑,融入鄉村生活眾多場景,逐步改變農業發展?經濟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我國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已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正全面賦能農業細分行業,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