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環秀街道:「雙百雙零」成績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11-22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宏達 房文靜 青島報導

2020年以來,即墨區環秀街道以和諧保障發展」為切入點,認真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深入推動信訪維穩工作開展,解決3起省交、市級領導包案、5年以上積案,化解率100%,245年以下積案,化解率100全國各級「兩會」期間實現了零進京、零登記交出了「雙百雙零」的好成績取得了環秀街道信訪工作歷史性突破

年初,環秀街道黨工委領導班子信訪維穩工作目標,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社區負責人為成員的信訪維穩領導小組,層層壓實目標責任。責任部門將每天接到的信訪案件第一時間推送到黨政領導工作群,以便主要領導掌握街道整體穩定情況及案件化解推進情況,逐案研究並積極調度,根據領導分工逐案落實責任。

為確保信訪維穩工作力度,環秀街道將信訪維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召開書記辦公會、黨政聯席會、專題會議調度案件化解進度,建立起日通報、周匯總、月分析的工作機制分管領導每天在黨政領導群通報當天接觸的矛盾糾紛,每周將化解情況匯總上報主要領導,每月對尚未化解的矛盾糾紛進行研判分析,確保每月每季度信訪維穩工作有組織、有部署、有重點、有小結。

針對前期推進緩慢的案件,環秀街道及時改變工作思路,組織召開調度會,安排相關部門分頭重新調查取證,還原歷史,掌握第一手資料,以事實為依據,制定談判方案,把握合適談判時機一舉破解。

同時,環秀街道因案施策,逐案研究案情,及時對接上級業務部門,充分發動社會資源,曉以情、重法理,實現成功化解。曾有1起已經化解多年的案件,因信訪人反悔又重新上訪的情況,環秀街道發揮社會資源力量,通過述真情、講法理,最終獲得其理解,讓其息訴罷訪。

對於即將到期或重複信訪一直未化解的案件,環秀街道及時通過金宏網發送督辦催辦工作單,以督促責任單位儘快推進案件化解進度,並清楚記錄每起案件的信訪時間、受理時間、答覆時間等,為按照時間節點上報材料提供依據,為做好基礎業務規範化工作奠定基礎。

初信初訪是群眾信訪活動的初始階段,高度重視、切實做好這一階段的工作,才能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訪後患。為規範化做好初信初訪工作,環秀街道建立內部督辦催辦工作機制,將每天接到的信訪案件推送到黨政領導工作群,以便主要領導掌握街道整體穩定情況及案件化解推進情況,並進行逐案建檔立冊,清楚記錄每起案件的信訪時間、受理時間、答覆時間等。據了解,2020年以來,環秀街道接到280餘起初信初訪

此外,環秀街道還盯排查預防,建立摸排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員作用,對轄區的重點區位、人員進行全覆蓋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第一時間將群眾合情合理的訴求帶上來對於訴求合理的,工作人員及時研究解決方案,盡最大努力儘快化解;對於訴求不合理的,工作人員則當面進行政策解釋及思想疏通,做到解釋到位,將問題解決在最基層,避免矛盾激化造成越級上訪。

相關焦點

  • 即墨347名教師被評為「優秀教師」
    根據通報,為肯定成績,激勵先進,進一步推動全區各級各部門、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各界積極投身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區委、區政府決定,授予即墨區通濟街道辦事處等8個單位「即墨區教育工作先進鎮(街、區)」榮譽稱號,授予青島市吉上卓鋒慈善基金會等22個單位「即墨區尊師重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授予劉志堅等24名同志「即墨區尊師重教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授予即墨區第二中學等56
  • 即墨藍村街道「1165」社會治理體系入榜省級典型
    其中,即墨區藍村街道創建的「1165」社會治理體系入榜,通過黨建一核引領、社會多元共治,較好地解決了當前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薄弱、人員力量不足、矛盾排查化解不暢、治理隊伍管理分散等難題,取得了「問題及時解、群眾心氣順、鄉村共和諧」的良好效果。
  • 即墨百年磨市大集搬遷新址
    2020年7月15日,即墨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環秀街道辦事處,對磨市大集實施了整體搬遷。將原址在營流路通濟街至湘江一路周期性集貿市場進行搬遷,疏導800餘家經營攤戶至營流路以東孫家官莊拆遷區域集中經營,解決古城周邊交通幹道商販佔道經營、交通擁堵的問題。
  • 讓路城市主幹道,即墨百年磨市大集搬「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宋祖鋒 通訊員 史曉萌 7月15日,即墨對百年磨市大集實施了整體搬遷,將原址在營流路通濟街至湘江一路周期性集貿市場進行搬遷,疏解城市主幹道擁堵,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順暢。歷史形成的即墨磨石集市已存在百年,大集不僅解決了部分市民就業問題,還為周邊居民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城中村改造,村中道路變為市政道路,磨市大集與交通秩序、市容環境矛盾越來越突出,群眾反映強烈。隨著即墨古城的開放,營流路作為南北主路車流密集,農曆每逢五、逢十,攤販阻路現象嚴重,交通秩序與安全隱患更為凸顯。
  • 用好「加減法」奪取「雙勝利」南通邊檢站服務保障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對外開放口岸是「第一戰場」,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對外開放口岸是「生命通道」。南通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作為駐紮在口岸一線的生力軍,用實際行動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今年以來,該站共驗放出入境貨機333架次,網上受理企業備案201家,辦理邊檢行政許可網上申請29623條。
  • 探尋「社會保障之謎」: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辨析
    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保障制度有利於釋放現有生產關係下所容納的生產力,從而在根本上有利於經濟發展。其次,在經濟運行層面上,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的研究需要避免「簡化論」「片面化」「普適性」「教條化」四大誤區,進而在國家治理和經濟運行兩個層次研究相結合的基礎上,全面、科學地分析評價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 「福田區街道「一把手」訪談」華強北街道: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
    ,積極融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建設,聚焦商圈發展、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和黨的建設,推動華強北高質量,創新現代化城區治理,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努力把華強北打造成全球知名標誌性商圈。
  •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滁州經開區「十三五」經濟社會高...
    「十三五」以來,滁州經開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把政策優惠和優質服務轉換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催生出聚企強磁場。據統計,2016年以來園區共籤約各類企業(項目)249個,協議總投資2071億元。
  • 青島即墨:向海圖強,全速發起海洋經濟「第一攻勢」
    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逐夢經略海洋,即墨在助力青島發起海洋攻勢、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責任,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即墨正謀求從海洋中汲取更大能量,挖潛海洋經濟新優勢,突破發展藍色經濟。今年以來,全區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突出,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 潘清軍:抓實七大板塊發展 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不斷推動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潘清軍介紹,2019年以來,濱海鎮廣大鎮村幹部勠力同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邁出了鎮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步伐,先後獲得山東省耕地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鄉鎮、山東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抗擊颱風搶險救災先進集體、濱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濱州市內審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 即墨有個600餘年「石墨坑」遺址 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磊 通訊員 張濤 張可先磨市是明清山東即墨城河灘大集的一個交易市口,也是磨市村的村名。據《即墨縣地名志》載:磨市在墨水河南岸,此地位於東南山(嶗山山區)通向即墨城的河口,山裡所產石磨多集散於此,故稱磨市口子。清康熙時,初、王、李姓相繼遷來,名村為磨市。
  • 搶抓機遇,海陽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的文章,保障經濟健康運行,奮力譜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面對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課題,海陽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抓住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一批批大項目引進落地,一批批新項目開工建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一幅波瀾壯闊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宏偉藍圖正在黃海之畔徐徐展開……01 按下大項目「加速鍵」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日視點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  實施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戰略,著力點在高質量發展上。我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進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質量變革——推進現有產業向高質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質量變革,就是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而全面提高社會經濟各領域、各層面的素質。
  • 孫華忠主持召開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並講話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項目為第一抓手,發展為第一要務,實體經濟為第一支撐的鮮明導向,勇擔當、善作為、破難題,全力推進經開區高質量發展。 縣委副書記、縣長管慶良,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江華,縣政協主席王世利,縣委副書記陳祖發參加會議。
  • 餘杭五常街道多舉措推進汙水零直排,環境執法保障美麗城鎮建設
    五常街道根據區政府要求,提早啟動、提早落實,圍繞創建美麗城鎮的大航向標,計劃投資 1.5722億元,全域推進「汙水零直排」創建工作,並結合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雨汙合流整治、兩戶一聯農居點環境整治等,對教工宿舍、永福一號、二號農居點啟動雨汙水改造。
  • 蔚藍色的關注——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題:蔚藍色的關注 ——我國海洋經濟致力高質量發展綜述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從環渤海到長三角、泛珠三角,涉海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特色自貿港成為關注焦點……在世界海洋日,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改善
  • 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原標題:昌樂縣聚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破立並舉」邁新路   11月20日10:30,一聲巨響,濰坊振興焦化有限
  • 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基礎教育新格局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對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基礎教育新格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建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根據《建議》關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部署,按照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的總要求,形成基礎教育新格局,就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其中,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統領基礎教育事業全局;深化教育改革,要全面實施、綜合兼顧;促進教育公平,重點是保障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
  • 中國經濟新動能|中國未來高質量發展要實現「雙重城市化」
    一方面,國際國內發展環境越來越錯綜複雜,一系列支撐傳統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逐漸衰弱,給中國經濟的下一步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的巨大挑戰。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具有非常大的增長改進空間和潛能釋放空間,城市化進程推進、所有制結構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壟斷壁壘破除、土地制度改革……未來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對這些「改革短板」進行破解,則可以帶來高質量發展的巨大空間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