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23:05:07來源:新華社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蓋博銘鍾雅郭宇靖)運動款、防寒版、帶有活性炭的、一次性使用的,在北京讀書的羅晨買了各式各樣的防霾口罩。「現在口罩成了必需品,戴著總比不戴強。」像羅晨一樣想法的市民並不在少數。
    近幾年,買口罩已經成為部分市民的消費習慣。但消費者對市場上所售賣的PM2.5防護口罩防霾效果褒貶不一。其原因之一就是PM2.5防護口罩的生產標準尚未得到市場統一認可。
    「需求大」與「雜貨多」,防霾口罩市場無序競爭
    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統計,中國各類防護口罩每年需求量在8億隻左右。按其口罩用途分工業防護口罩、醫用衛生口罩和民用口罩三大類。其中民用口罩年需求量在2億隻左右,佔需求量的25%。
    據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統計,我國主要的22家防護口罩生產企業2015年銷售總額達56589萬元。其中以生產民用PM2.5防護口罩為主的企業有14家,2015年銷售總額為18568萬元,佔銷售總額的33.4%。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原來生產工業防護口罩和醫用衛生口罩的企業也都相繼開發生產PM2.5防護口罩。據統計,2013年之前,中國生產口罩的企業約有500家左右,目前增長到近1000家,預計每年生產各防護類口罩約6億隻左右。
    一方面是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則是供應「無序」。
    目前,市場上許多在售的PM2.5防護口罩沒有統一標識、質量參差不齊、品牌魚龍混雜、偷換防護概念,其產品不具基本的PM2.5防護功能。這些問題既讓消費者難以選擇,更使其健康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口罩製造商思創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思敏介紹,有些口罩生產商和賣場比較熟,就鑽了標準不對應的空子,把不能有效防霧霾的口罩弄到賣場上去賣。比如,有些產品上貼個「PM」「M95」標識,用文字遊戲吸引消費者。消費者看到這些字眼很可能就會購買,但是這些口罩並不能有效防霧霾。
    北京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表示,如果防霧霾口罩不達標,則起不到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
    工業防護標準並不完全適用PM2.5防護口罩
    「我買的口罩還是工業標準的,效果應該不錯。」羅晨告訴記者。但有專家表示,市場上工業防塵口罩被大量誤用,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健康隱患。
    「目前市場的防霧霾口罩生產企業,絕大多數還在使用工業防塵口罩GB2626標準。」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秘書長雷利民介紹,「還有一些執行的是以N95等開頭的美國標準,或是FFP開頭的歐洲標準。但這些標準都不適用於民用口罩,如工業防塵口罩有著嚴格的佩戴條件限定,使用時間久,就容易造成頭暈等身體不適狀況。」
    據了解,國內現行的口罩國家強制標準尚不能完全適用於民用防霧霾口罩。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主要針對勞動防護類產品,而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與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屬於醫用防護產品標準。
    本月起正式實施的GB/T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是推薦性標準,與3月施行的T/CTCA1-2015《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同樣不具有強制性。
    「推薦性標準」「團體標準」還需消費市場檢驗
    不具有強制性的標準如何保障PM2.5防護口罩的質量呢?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通過改革,把政府單一供給的現行標準體系,轉變為由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和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共同構成的新型標準體系。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於保基本,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於提高競爭力。
    全國紡織品標委會產業用紡織品分標委委員李桂梅介紹,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GB/T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分別從安全性能、衛生性能、防護性能三大方面設置了15個指標。
    該國標中,防護效果級別是根據我國的空氣品質指數類別設置的,防護效果級別由低到高依次分為四級:D級、C級、B級、A級。消費者按照標準要求合理佩戴口罩,能使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吸入體內的空氣品質達到良及以上水平。
    《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起草者之一,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副秘書長高飛介紹說,PM2.5防護口罩除了注重防護效果外,也需要良好的舒適性(低的呼吸氣阻力)。同時,PM2.5防護口罩與人的口鼻、面部直接接觸,也需要考慮微生物和pH值指標。
    「雖然團體標準不是強制性標準,但企業採用這個標準進行生產則國家有關部門就會按照這個標準來對其進行檢驗。團體標準對產品質量和性能等方面有更為全面和嚴格的要求」高飛介紹說。
    口罩生產商朝美CM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朱利平表示,這兩個標準都規範了防霧霾口罩市場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團體標準對呼吸阻力的要求更高,新國標考慮了空氣品質的層級。也有業內人士稱,有的採購商還是認準工業標準,現在像是一個標準採用的空窗期,企業採用哪個標準來生產還需要消費市場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