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
新中國建立至今,或支援友邦,或被迫還擊,共七次對外出兵,並以全勝收場。一直以來,幾乎在所有人的認識中,我們新中國的開國第一戰就是抗美援朝戰爭,實際上這只能算是第二戰,第一戰則要數抗法援越戰爭,或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有人看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可能會覺得很熟悉,覺得我國和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沒有關係啊,怎麼會成了我國的第一場對外戰爭呢?實際上則是我軍不僅參與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而且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絕對的作用。
1946年12月19日,二戰後剛剛復國不久的法國,武裝侵略剛剛獨立一年多的越南人民共和國。法國的侵略行為遭到了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武裝的頑強抵抗,法國不得不於1949年下半年開始,向越南大量增兵。
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武裝力量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丟失了控制的全部大中城市,胡志明率部進入越北的原始森林中,繼續抵抗法國軍隊。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得知此消息的胡志明欣喜若狂,立即啟程前往中國求援。
胡志明到達北京,毛主席一行已經啟程前往蘇聯訪問,胡志明便馬不停蹄地一路追到了蘇聯。1950年2月3日,胡志明趕到莫斯科,還未來得及休息,便去求見毛主席,向毛主席介紹越南的嚴峻形勢,請求中國出兵相助。
當時法國在越南部署的軍隊已達23萬人,其中法國本土部隊5萬人,僱傭軍團7萬人,另有扶持的保大傀儡政權的偽軍11萬人。法軍部隊和僱傭軍部隊全部是正規軍,現代化武裝,可海陸空協同作戰,並掌握越南全境的公路和鐵路 ,具有極強的立體作戰和機動作戰能力。
而當時胡志明領導的越南人民軍,雖然對外號稱16萬,但正規部隊只有6萬餘人,其他的都是民兵組織。即使是這些部隊,在當時也全部都化整為零,散布在各地打遊擊,沒有一支完整建制的部隊,而且武器裝備極其落後。
面對胡志明的要求,毛主席有求必應,毛主席對胡志明許諾:「援助越南兄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已經商定了,準備派出軍事顧問團赴越協助作戰,所列軍援如數滿足。」
我們建國的首戰,就此打響了,抗法援越,援助最主要的為軍事顧問團、訓練越南部隊和支援軍需物品。1950年3月4日,中央決定將越南主力整編的1.2萬人開到中國境內,由中方負責整訓,裝備全套由中方提供,後人數逐漸增至兩萬餘人。
1950年4月17日,我軍開始著手組建軍事顧問團。從第二、三、四野戰軍各抽調一個師的全套顧問,從第四野戰軍選調一個軍校的全套顧問及教員,從三野又抽調補充了部分人員,共計281人。
顧問團設軍事、政治、後勤三個顧問組,由韋國清任總顧問,梅嘉生為軍事顧問組組長,鄧逸凡任政治顧問組組長,馬西夫任後勤顧問組組長。同時向有我軍整訓的越南304師、308師和312師的師團營各級派駐顧問組。
陳賡將軍未編入顧問組,1950年7月19日,以中共中央全權代表的身份提前進入越南。8月12日,中國顧問團抵達越南,其餘各部隨在中國整訓的越南三個主力師一同進入越南。
9月16日,在陳賡的指揮下,以在中國整訓的越南人民軍第308師全部和第209師一部為主攻部隊,配合地方部隊和遊擊隊發起邊界戰役。10月13日,戰役以法軍全線收縮,越南人民軍收復高平至諒山的廣大地區,並在戰略上有被動防禦轉入主動進攻階段。
此後,越南人民軍在我軍軍事顧問的直接指揮下,由我國直接供給武器彈藥和糧食藥品,接連發動了紅河中遊戰役、東北戰役、寧平戰役等戰役。1952年10月14日,為取得在北越的絕對勝利,解放廣大的北越地區,西北戰役打響。
西北戰役期間,由於法軍準備充分,攻堅戰異常困難,胡志明焦急萬分,連續多次同武元甲一起電告毛主席請求中國直接派兵參戰。毛主席拒絕了這一請求,並告知越南方面中國方面的立場。
毛主席還鼓勵胡志明等越南領導人,說這場戰爭應由越南人民軍為主打,由我們派出軍事顧問團,提供武器彈藥和糧食藥品,培訓人民軍的正規部隊,可以保證最終的勝利。這次出兵的請求只是一個小插曲,最終人民軍在我國的支持下取得西北大捷,解放了越南西北地區。
1953底,法軍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發動了攻佔奠邊府的戰役,越軍在武元甲和韋國清,發起了奠邊府戰役,這場決定越南歸屬的戰役,在我國全面的支持下,以活捉法軍卡斯特裡準將以下7000餘人,總計殲滅法軍1.6萬餘人而勝利結束。
從1950年8月至1954年7月印度支那停戰,越南人民軍先後進行了邊界、中遊、東北、京平,和平、西北、上寮、奠邊府等八次較大規模的戰役,除和平戰役中國軍事顧問團因集訓整頓未參與外,其餘全部參與了直接指揮。
在整個抗法援越戰爭期間,我國除未派出實際作戰部隊外,幾乎採取了全部的援助措施。戰鬥由中越指揮官聯合指揮,部隊全部在中國境內訓練,由中國負責武裝,並且全部以無償的方式捐獻。
我軍累計援助越南各類槍枝15.5萬支/挺,各類火炮3700餘門,各類槍彈5785萬發,各類炮彈108萬發,以及大量的工兵、通訊等專業器材。所有的裝備,沒有哪怕一支槍一顆子彈是淘汰品,都是現役選優抽調或是直接進口的。
除此之外,我軍還秘密派出工兵、鐵道兵、運輸兵參與後方的建設和防禦,開闢和穩定了中越1000多公裡的交通運輸線。除了修路,工兵還參與了專業陣地的修建,在奠邊府戰役中表現神勇的越軍高射炮部隊,不僅人是我們訓練的,炮是我們給的,就連陣地都是我們修的。
我軍對越南人民軍的全方位建設和保障,通過抗法援越戰爭,將越南人民軍從一支只會打遊擊的遊擊隊,建設成了一直兵種齊全,兵種間可協同作戰的現代化軍隊,有力地保證了中越取得最終的勝利。
整個抗法援越戰爭,是我國對外的第一場戰爭,早於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晚於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嚴格來說,算是新中國第一個參與的對外作戰,第二個取得勝利的對外作戰,稱之為對外首戰絕對名副其實。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出錯,也想讓更多人知道老一輩人的故事,請點亮下面的小火箭,把它推薦給更多人吧。
本文章為狼君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