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40萬年薪 這個中國90後用一張照片徵服全世界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每經記者

儲衛民最近很忙。8月12日結束了深圳的3場講座後,立刻回到重慶進行一次商業拍攝。8月15日,儲衛民還得馬不停蹄地趕去昆明,一場針對大學生攝影愛好者的公益活動在等著他。

如果時間再往前推,儲衛民更忙。3月-4月,在格陵蘭拍攝;5月去了南美洲,6月-7月在印度尼西亞,8月又去了巴基斯坦……光在今年,儲衛民就拍遍了大半個地球。過去幾年裡,儲衛民拍遍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200多個城市。

如此一來,多家媒體的採訪只能被安排在儲衛民的拍攝間隙,他總是一前一後背著兩個大戶外包,急匆匆地趕到約定的地點。

之所以被突然關注,是因為儲衛民不久前拿了一個了不起的獎,29歲的他獲得國家地理2019年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及城市組一等獎。

儲衛民獲得2019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及城市組一等獎的作品《北極的冬天》,組委會頒發的獲獎理由是:「這張照片太美了,風景的藍色色調很華麗。作者抓住了靜謐街道上行走的三人的非常動人的瞬間。我們期待看到你更多精彩的作品。」夜晚的藍色調,讓這座小鎮顯得靜謐、寒冷,明亮的燈光,和路上手牽著手的一家三口,卻又讓人感到無比溫暖。網友評論:「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人類可以戰勝這麼殘酷的自然環境,在這裡生存繁衍。就像當地人去捕鯨的時候,都是一起出海,一起並肩經歷風浪,一起分享收穫的喜悅。」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8月13日,每經影視(meijingyingshi)記者在重慶見到了儲衛民,和他聊了聊他從一個軟體工程師變成專職風光攝影師,以及得獎的故事。

放棄40萬年薪

背起相機週遊世界

儲衛民是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出現在記者面前的他,身材高大,皮膚黝黑,很符合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兩個大戶外包,一個背在背上,重15公斤,裝的是相機、腳架、無人機等攝影器材;另一個掛在胸前,重10公斤,裝的是衣物、補給。

不管走到哪,儲衛民都要隨身帶著這兩個加起來25公斤重的行囊,以便隨時出發,也為了能隨時抓住精彩的瞬間。

儲衛民隨身攜帶的行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攝)

幾年前,儲衛民沒想過自己會過現在這樣的生活。2009年考上西安交大之前,儲衛民甚至沒有出過重慶,在西安交大呆了半年,他考上了學校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合作項目,並拿了全額獎學金,去了新加坡繼續學習計算機。

「在新加坡課很少,就想培養一個愛好,開始學攝影。那時候城市風光、人像、街拍什麼都拍。」儲衛民說。但是,慢慢的自己的攝影興趣減弱了,「相機放在防潮箱裡吃了半年灰」。

轉折發生在2011年,在新加坡讀大二時,儲衛民又爭取到機會,去德國慕尼黑留學交流。也是在德國期間,儲衛民第一次接觸到戶外運動,哪怕沒有一件像樣的戶外裝備,他也在冰天雪地裡,去阿爾卑斯山和國王湖徒步。

在北歐,儲衛民見到了讓他嘆為觀止的風景,也激發了他記錄這些風景的興趣。塵封已久的相機,再次派上了用場,他的拍攝對象,也集中到了自然風光。

結束交流,回到新加坡後,儲衛民也把戶外和攝影的愛好帶了回來。「只要有假期就去旅行,大三寒假一個人去尼泊爾窮遊了20天。」那段時期,儲衛民的遊歷半徑還不大,集中在新加坡周邊的幾個國家,原因自然是資金緊張。

2014年大學畢業後,儲衛民留在新加坡,去了一家銀行做軟體工程師,一份跟攝影毫不沾邊的工作。這份在儲衛民眼裡「單調,沒有挑戰,進步空間有限」的工作,他幹了三年。

一邊工作,儲衛民一邊攢錢,同時還計劃著做專職攝影師。那段時間,他鑽研了很多攝影技術,同時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攝影作品。三年後,儲衛民覺得時機成熟了,「靠攝影養活自己沒問題了」。

2017年7月,儲衛民辭了職,那時候,他的年薪是40萬人民幣,這在新加坡IT行業,也算得上高收入。「工作攢的錢,算是積累了啟動資金,用這筆錢到處去旅行拍攝,參加各種課程。」儲衛民說。

但他當時也留了一手。「想用兩三年時間去嘗試一下,如果做不好,繼續回去編程。」沒想到的是,成為專職攝影師後,儲衛民在攝影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並一路走到了現在。

徵服全世界

「中國的年輕攝影師來了!」

現在說起這次獲獎,儲衛民已經處之泰然。他說,自己看重的不是那10000美元的獎金,而是通過獲獎,自己攝影作品和水平得到了認可。

這張被他命名為《北極的冬天》的照片,已經流傳甚遠。儲衛民說,照片是今年3月份,拍攝於格陵蘭西北部的烏佩納維克鎮。照片上,小鎮夜晚的藍色調,顯得靜謐、寒冷,燈光下牽手走在雪地裡的一家三口,又讓人感到溫暖。「這張照片,抓住了非常精彩的動人瞬間。」正是因此,才打動了評委。

儲衛民(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攝)

其實,這已經是儲衛民第三次登上格陵蘭島。第一次登陸格陵蘭是2017年8月,那次,儲衛民和另外一名攝影師在格陵蘭呆了3個月。「前面一個半月是跟一個攝影團,後面我和小夥伴在南部峽灣無人區探索了一個半月,直到把籤證用完。」

儲衛民告訴記者,在無人區只能徒步和划船,晚上在荒野中露營,餓了就吃罐頭、米飯。但那一次,他拍到了當地獨特的峽灣和山峰。

「前兩次去格陵蘭,都是以拍自然風光為主,但後來發現當地的村鎮、社區文化也很有意思。」儲衛民說,北極圈內人煙稀少,烏佩納維克鎮是格陵蘭第13大村鎮,居民還不足1000人,那裡的人過著簡單而靜謐的漁夫生活。

於是,從去年開始,儲衛民就策劃今年3月的旅行。「因為3月是當地最冷的月份」,儲衛民想去拍極寒環境下,當地居民的生活。從拍自然風光到拍人,對儲衛民是個挑戰,因為他說自己容易害羞,不敢輕易把鏡頭對著人。

實際上,選擇烏佩納維克鎮充滿偶然。原本,儲衛民打算去格陵蘭首府努克最北的漁村,但冬天的格陵蘭幾乎與世隔絕,前往漁村的機票只能買到兩周之後。於是,儲衛民選了烏佩納維克鎮。

在這個北極圈內300公裡的小鎮上,儲衛民用無人機航拍過夜幕下的全景,也拍過冰天雪地中的低矮建築物,但他的鏡頭中還是沒有人。「我想嘗試一下,把當地人的活動融入進來。」於是,在一個夜晚,儲衛民終於等來了畫面中的一家三口。

拍這張照片時,儲衛民沒有想過要衝擊國家地理大獎。最終能在全世界的攝影作品中獲勝,也完全出乎他的預料。「其實,我在2012年、2015年、2016年都投過稿。」儲衛民告訴記者,可惜幾次投稿都打了醬油。

「當時,接到通知我獲獎的郵件時,我還在印度尼西亞,正在吃午飯,突然彈出一封郵件……」儲衛民還記得。

拍攝中的儲衛民(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攝)

攝影圈的人都知道,《國家地理》雜誌已有上百年歷史,旅行者攝影大賽也舉辦了30多屆。儲衛民的名字出現在獲獎名單頂端時,國內攝影圈為之沸騰。儲衛民自己也說,希望自己能向世界傳遞一個信號,「中國的年輕攝影師來了」!

拒絕6位數商業拍攝

拒絕做器材黨

有句話說:「玩單反,窮三代。」但這話對儲衛民來說,並不成立,因為他不是「器材黨」。

直到現在,儲衛民只買過兩臺相機。第一臺是在大學期間,花5000塊錢買的入門機,那臺機器用了四年多。後來,他又換了一臺稍微高級一點的相機,又用了三四年。這兩年,隨著他在攝影圈有了知名度,一些相機品牌主動找上門,將器材免費給他用。

「我對相機器材很克制。」儲衛民說,他不是那種只追求長槍短炮的「器材黨」,而是更注重作品的內容。

不過,做專職攝影師還是很費錢,尤其是去小眾目的地自費旅拍。儲衛民舉了兩個例子,2016年,他和另外幾個攝影師一起去巴基斯坦旅拍,在當地僱了專業的戶外團隊,僅此一項就花了近10萬。在格陵蘭,租當地漁船,100公裡的距離就要8000塊。

但在圈子裡呆久了,儲衛民早已找到了商業變現的途徑。據他觀察,風光攝影如今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產業,而變現途徑也多種多樣。

「現在旅遊人群越來越多,攝影旅行高端定製化需求也越來越多。」儲衛民說,不少旅行愛好者不想參加普通的旅行團,去大眾化的地方旅遊,而是想去格陵蘭、巴基斯坦等小眾的地方。「他們還希望去的時候有人給他們拍出好照片,有人指導他們的攝影技術。」

另一方面,定製旅行社和小眾旅遊景點,也需要風光攝影師來打造品牌,推廣旅遊產品。如此一來,就帶動催生了一批職業攝影師,為「小眾遊」提供定製化服務。

2017年,儲衛民剛辭職不久,就曾帶過一個攝影團去巴基斯坦。6個人的攝影團,一個月時間,每人的費用是3萬元。「帶攝影團已經是風光攝影師的重要收入來源,有的攝影師一年要帶10多個團。」儲衛民說。

但儲衛民帶攝影團只是兼職,他把更多精力投入自媒體運營。微博、微信公眾號、B站、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媒體上,都有他的作品在傳播,隨之而來的便是商業合作。

早在上大學時,儲衛民就開始了自媒體運營,通過發布攝影作品,他吸引了粉絲和關注的同時,也引來了金主。同時,這也是風光攝影師的另一個商業變現途徑。

最近幾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興起後,儲衛民也緊跟潮流,跟一個合作夥伴聯合經營短視頻帳號。「他替我運營,我在拍攝時也順帶拍一些短視頻和延時攝影。」

獲獎後,儲衛民的商業合作一下子多了起來。不同行業的廠商和品牌都找了過來,但他拒絕了其中相當一部分。其中包括一家知名房地產公司的邀約,對方請他去拍攝一個樓盤,「出價6位數」。但他還是拒絕了。

「我只接我自己使用的攝影品牌廣告,很多五花八門的產品找到我,都拒絕了,不想砸了自己的名聲。」儲衛民說。

不過,儲衛民最近接受了一家車企的商業拍攝,因為拍攝地是在重慶,對方希望將重慶的城市特色與產品融合起來。「我是重慶人,所以我一直想為重慶拍一些作品,這次正好是個機會。」他說。

當被問及,工作的三年與做專職攝影師的三年有什麼不同時,儲衛民說,做攝影師每天都更有激情,能體驗不同的生活。

他向記者講述了下半年的拍攝計劃:從昆明回來後,8月底要去廣西拍攝,9月20日第四次去格陵蘭拍攝,10月底約了朋友去川西。

日程滿滿當當,他的臉上依然有對前方單純的神往。

儲衛民攝影作品欣賞

2017年,儲衛民第一次到格陵蘭南部峽灣無人區徒步旅行,拍攝的夢幻夜晚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格陵蘭南部獨特的峽灣風光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儲衛民鏡頭下的格陵蘭當地漁民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今年3月,儲衛民第三次來到格陵蘭,拍攝當地居民在嚴冬中的生活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儲衛民鏡頭下的冬季格陵蘭小鎮,靜謐祥和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2019年3月,儲衛民在格陵蘭島用無人機拍攝冰山,卻恰好捕捉到了海鷗追隨漁船的畫面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儲衛民拍攝的冰山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

該獎項由《國家地理雜誌》支持,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主辦,至今已連續舉辦30多屆。每一年,都有來自全世界數萬名攝影師參賽,他們用自己的攝影作品展示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大賽設立旅行肖像、戶外、目的地人文及瞬間4大類別。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已經成為風光攝影師眼中的最高賽事,每屆比賽的獲獎作品都會引起廣泛關注。而大賽獲獎者,也會因此獲得業內的認可。

其中,2018年,來自日本的女攝影師ReikoTakahash憑藉在水下拍攝的小座頭鯨尾巴,從13000幅作品中脫穎而出。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中,中國攝影師儲衛民和李懷峰從30多個國家的攝影師中勝出,分別拿下全球總冠軍及城市組一等獎和人物類第一名。

儲衛民

來自中國重慶的儲衛民,是個90後。2011年,在新加坡留學期間,儲衛民獲得去德國慕尼黑交流的機會。在一次戶外旅行中,儲衛民被阿爾卑斯山的風景所震撼,激發了他紀錄風景的熱血。2017年,儲衛民放棄高薪工作,成為一名專職風光攝影師。

數年間,儲衛民遊歷全球30多個國家,拍攝大量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2019年3月,儲衛民第三次前往格陵蘭島拍攝,在一個小漁村,拍下了《北極的冬天》,並憑藉這張照片一舉奪得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及城市組一等獎。

記者 | 董興生(實習) 編輯 | 杜毅

每經影視獲邀,已強勢入駐網易號、搜狐帳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臺

|每經影視 meijingyingshi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

在看

相關焦點

  • 放棄美國1000萬年薪,用AR技術報效祖國
    放棄美國1000萬年薪,用AR技術報效祖國又一世界頂級科學家回國!放棄美國1000萬年薪,用AR技術報效祖國AR 將增強人們對現實的感知能力,能夠改變視圖進行刪除或添加數據,改變場景以及其他的視覺和聲音元素。
  • 小夥放棄10萬年薪賣霍山石斛
    藉助於霍山獨特的物產資源優勢,安徽一本土電商在石斛市場發力,不僅成為淘寶行業第一,還把產品賣到了全世界。
  • 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
    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
    哈佛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他用AR技術報效祖國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哈佛終身教授放棄1000萬年薪,回國發展AR技術他是哈佛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如今又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人送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實現了這個成就。
  • 專注「極簡」40年,無印良品用一張海報徵服全世界
    畫面僅用色彩和幾個圖形的結合,完美構成了人在自然中露營的和諧場景。可以看到海報中有湖泊、藍天、山脈、森林和露營帳篷,而整個視覺效果是用廢紙板製作表現出來的,可以說非常有創意了。版式上還是一如既往的大量留白,由基本的點線面構成。只留有一句文案,滿滿極簡風,表達的意境卻十分到位。
  • 3分鐘徵服馬雲,500萬年薪?吳翰清又闢謠了
    這個仿佛神話般的人物就是阿里天才「黑客」吳翰清。 但是他最近發話了:「馬雲下死命令留我、三分鐘面試、500萬年薪,都是以訛傳訛的假新聞。」 但是吳翰清什麼也沒說,三下五除二就直接遠程關掉了阿里的一臺路由設備,導致阿里內部網絡中斷,整個過程也僅僅用了3分鐘。面試官的表情由嘲諷轉為震驚。上報後,馬雲便下死命令以500萬高薪留住他。
  • 在90年代放棄企業12萬年薪,他毅然投身科研,如今成功當選院士!
    在中國阻燃材料研究這個高精尖領域,青島大學1978級校友王玉忠是唯一的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阻燃技術是將阻燃劑引入到材料中,能使材料在遇火時,不易被點燃、離火自行熄滅,或可以實現延緩火場轟燃發生的時間,為人逃離火場避免危險爭取時間。
  • 美國公布了一張中國上空的照片,全世界都被鎮住:中國的確是第一
    美國的衛星技術還是比較成熟的,但是這個國家似乎不怎麼守規矩,總是喜歡用衛星偷窺別的國家,在之前,美國就偷拍了我國的一張實景照片,但是後來照片公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許多國家都認為中國在這方面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連美國都不是對手,那麼究竟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 拒絕5000萬年薪?哈登為了奪冠對自己真狠,看看聯盟眾星的反應
    如果哈登真拒絕了5000萬年薪,這就說明了哈登為了奪冠對自己真狠,連5000萬年薪都可以放棄,因為錯過了這一個機會,哈登生涯恐怕不會有5000萬年薪的機會,一是合同當前合同還有3年,二是哈登開始進入到老將年齡範圍。
  • 放棄10萬年薪賣石斛兩個月做到淘寶第一 消費群體主要是高端人群
    藉助於霍山獨特的物產資源優勢,安徽一本土電商在石斛市場發力,不僅成為淘寶行業第一,還把產品賣到了全世界。  放棄10萬年薪下海賣石斛  近來,「霍農」品牌的石斛淘寶店無論是在銷量還是口碑方面都遙遙領先,該品牌負責人郭來寶先生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之所以受到消費者這麼認可,產品的絕對優勢是關鍵。
  • 美國公開了一張中國上空的照片, 全世界都被鎮住: 中國確實是第一
    之前美國的高層,公布了一張特殊的照片,全世界都被震住,他們紛紛感慨說,原來中國才是世界第1名,美國在沙漠治理這個領域,根本不值一提,沒有辦法跟中國相提並論。美國給出的一個照片,顯示的是,我國西北沙漠的場景,原本這是一片荒蕪之地,但是現在我國的西北沙漠,卻有了一些綠色。
  • 憑一張照片徵服導演!屈楚蕭主演《流浪地球》走紅,戲外是學霸!
    憑一張照片徵服導演!屈楚蕭主演《流浪地球》走紅,戲外是學霸!這些院校既有上海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等頂尖藝術類院校,也有上海復旦大學和上海東華大學等綜合類頂尖學府。專業既有表演,也有主持和配音專業,這樣的履歷可謂相當耀眼了。
  • 核廢料輻射長達萬年,全世界都無法解決,中國卻另闢蹊徑
    而在此之後,日本又因核廢料問題爆發了福島核事件,核成為了令許多人懼怕的存在,畢竟其輻射對人類生命安全存在重大威脅,而且這些輻射存在就是數萬年之久。要知道,當下居裡夫人研究所用的日記本,屬於間接性的接觸,現在仍然存在發射性,而核廢料更是如此,核廢料解決已經成為世界難題。
  • 已經飛了40多年,旅行者一號傳回一張照片,為何讓科學家深思?
    地球在整個宇宙當中只不過是一粒特別小的塵埃,尤其是地球上的人類在宇宙當中更是極其渺小的存在,當然了,人類科技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也確實研究出來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人類向外太空當中發射了行星帶在太陽系的周圍,形成了一層保護帶,目前旅行者1號沒有飛出整個太陽系,太陽系周圍的這個行星帶足夠讓旅行者1號再飛上一半年,1萬年對於地球來說這個時間其實也算是很長了,如果把人類目前的時間往回推1萬年的話,那在1萬年前人類還處於石器時代,在那個時代人類連科技是什麼都不知道,當然了,這並不影響人類對於外太空的探究,科學家已經意識到了旅行者1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大名鼎鼎的科學家逃離美國,千萬年薪留不住!她用AR技術報效祖國
    又一中國人逃離美國,1000萬年薪也留不住她!她用AR技術報效祖國簡單地說,AR就是(在屏幕上)把虛擬信息疊加到現實世界、或者是將現實世界進行隨心所欲地編輯、重組的技術。又一中國人逃離美國,1000萬年薪也留不住她!用&34;報效祖國又一中國人逃離美國,1000萬年薪也留不住她!
  • 24G一張圖片見過嗎?90億像素銀河系中央照片欣賞
    24G一張圖片見過嗎?90億像素銀河系中央照片欣賞 時間:2012-10-28 21:01:58 來源:煎蛋 作者
  • 全世界都在討論的冥王星照片 居然來自皇后樂隊的吉他手·都市快報
    一有機會,他就會逮住其中一位,為對方拍一張肖像照留念。 3天前,在太空航行了九年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從冥王星掠過,拍下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因為照片下方有一處萌萌的心形區域,這件事成為全世界最火的話題。 凱爾·卡西迪拍攝的「冥王星成像攝影項目」科學家中,有一位布萊恩·梅博士,他留著爆炸頭,手裡拿著冥王星照片,露出神秘的微笑,就像傳說中的科學怪人一樣。
  • 華為200萬年薪刷屏背後,待滿四年的博士不到六成
    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專業。對於華為高起薪聘用這8位應屆博士,網上討論非常激烈,在「知乎」上已經有超過5000萬的討論熱度。網友討論的焦點,集中在應屆博士的年薪以及華為的高收入上,不同的觀點激烈交鋒,也引起大家對博士人群的關注。博士拿200萬年薪是個什麼水平?
  • 被一張照片毀掉的百萬年薪
    01前不久,《中國機長 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桂林航空會因為一張照片讓他的女朋友坐在了機長位,拍下了一張當機長的照片。 為什麼桂林航空會因為一張照片就對涉事機長處以終身停飛的處罰?圖片來源:網絡 他以前當過兵,走上警察崗位也將近40
  • 飛行兩百億公裡,旅行者最後拍攝的一張照片,為什麼讓人類深思?
    引人深思的一張照片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一號比二號出發大約晚了16天,但它依然在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的加速下,在木星附近超過了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