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一遍《星際穿越》依然會有不同的感觸,除了感動,還會對其中的各種內容產生深思。《星際穿越》,選擇的只是拯救人類。而新的家園,在更遙遠的地方,觸手可得,卻又遙不可及!我相信地球終究會有一天,會遭遇到我們所有科幻片裡都愛提的那個詞:末日!而末日那天,人類何去何從,或者是否還有人類我們不得而知。
首先簡單的回顧一下影片中涉及到的冷知識:
一:《星際穿越》本來是諾蘭的弟弟寫給史匹柏的,但後來史匹柏沒有時間指導這部影片,然後諾蘭就接手了此片,為了展現出影片的科學性,諾蘭就找到了物理大師吉普-索恩合作,基普是當今世界上研究廣義相對論下的,天體物理學領域的領導者之一:是諾貝爾獎他的淵博學識成為了《星際穿越》的理論支柱。
二: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片玉米地,取景地位於加拿大,加拿大氣候寒冷,很多農作物都不適合生存,為了表現出地球上最不適合種玉米的地方,都已經種起了玉米。諾蘭確定在片中出現大量玉米地的場景,但諾蘭又不想用特效,於是就決定自己種植玉米,最後克服了種種困難用了半年時間,終於在開機前成功種出了3000畝的玉米地。
三:電影中的外星球看起來很夢幻,很多人可能以為是特效,但其實它是在冰島拍攝的。冰島的千年冰川,火山巖漿,冰火兩重天的獨特地形地貌,打造出無窮無盡的幻境,讓它成為地球上最像外星球的地方,也成為科幻電影最愛取景的國度。諾蘭在拍攝《蝙蝠俠:俠影之謎》時就曾在這裡取過景,於是在拍攝此片時諾蘭首先就想到了冰島。
四:為了打造電影的真實感,諾蘭不僅用半年時間種3000畝玉米地,還製造了等比例的飛船模型,電影中飛船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星球大戰》裡的叛軍雪地飛艇和蝙蝠車,每個飛船重達上萬磅,劇組先是把飛船拆解,然後用貨機把飛船運到冰島,最後裝上卡車運到拍攝地,在巨型帳篷裡進行重組。
五:「墨菲」這個角色在喬納森諾蘭的劇本中,原先是個小男孩,但在電影中變成了女孩,其名字出自著名的「墨菲定律」
六:在電影拍攝期間曾使用假名《芙蘿拉的信》,芙蘿拉是諾蘭女兒的名字,而他之前也使用過這招,如羅伊的初吻,奧利弗之箭等等。
七:《星際穿越》上映前舉辦超前私人觀影會,李安、史蒂夫·麥奎因、埃德加·賴特、克裡斯·洛克、傑克·吉倫哈爾、億萬富翁羅納德·佩雷爾曼、著名天文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等人皆在出席行列。
八:《星際穿越》時長169分鐘,拍攝成本為1.65億美元,這意味著裡面每一分鐘的鏡頭造價為97.6萬美元。
九:馬修·麥康納表示自己沒有試鏡,只是到諾蘭家跟導演聊了三小時,惺惺相惜。一周後,讀過劇本,便確定加盟。
十:演員們在看向窗外時不必假裝看到了太空:諾蘭在片場周圍設置了環繞型巨幕,上面展示著黑洞和不斷旋轉著的星星。
作為科幻片,就允許了導演的天馬行空和觀影者的無窮YY,我們再來剖析一下劇情中的一些疑惑:
一:印度無人偵察機和收割機失靈
印度無人偵查機的出現是作用有三:1. 解釋背景,航天局已經解散10年時間;2. 懸念男主身份(此時並沒有亮明),高端科技男;3. 暗示男主家附近有重力異常現象出現
二:為啥弄出個家長會
男主參加的家長會也有四個含義:1.亮明男主身份,曾經是NASA高端太空人;2.航天事業受到非議,甚至為了迎合群眾而隱瞞阿波羅真相和修改課本,為後來拯救計劃秘密進行託出大背景;3.男主的老婆死了,因為醫院沒有採用核磁共振(這點又是第二點的隱射);4.男主的女兒是個不一般的人(事實證明不是不一般是相當不一般)。
三:男主兒子作用及感情
整部電影中,男主的兒子基本沒怎麼說話,但其作用很大,在家長會後男主和外公在家門口有說過這麼一句「他們都忘了自己是誰,人類不是守望者,而是拓荒者」男主和他兒子就代表著人類的兩種,拓荒者和守望者! 之後的風暴裡也說明了兒子的堅守。男主的兒子對男主還是感情很深的,而且是依靠。雖然在風暴裡兒子說「把握養大的不是爸爸,而是外公」,但不可否認的是從20幾年視頻的錄製可以證實兒子的確太深愛自己父親,之所以說那句話是有兩個暗示:1. 在最後的視頻裡,兒子按照自己妻子的意見「Let it go」,潛意識接受了父親死亡,2. 是在男主走的時候他對自己兒子說了是守住共同的農場,但在兒子看來他只是許了一個沒實現的承諾,所以這句話只是兒子對父親那麼多年沒有履行承諾的斥責,也說明兒子是多麼想父親。
四:為什麼他們是先去了米勒星球
影片有說是因為在那個星系裡面,三個星球距離黑洞的遠近順序是米勒星球、曼恩和埃德蒙斯。而且從數據的傳遞來看,米勒是很可能宜居的。而他們從蟲洞出來後,首先就會先利用黑洞的超強吸引力,登陸米勒星球,節省燃料。而米勒的重力是地球的130%,是距離那個黑洞最近的星球,所以就不難解釋在那個星球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巨浪,因為牽引力因素產生大規模潮汐。
五:曼恩為什麼要殺死男主
首先曼恩想活「對人的思念是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再次曼恩是給了地球虛假的信息,而目的就是讓地球上再派人過來,那麼自己就可以回去,而如果發出來的信息是不宜居的,那麼地球就不會派人過來,自己也就沒法活下去了。曼恩星球的引力是地球的70%,所以有的冰川才會在半空中漂浮,女主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去是不會崴到腳的,哈哈~~那曼恩知道男主會回去為什麼還要殺他呢,而不一起回去呢?在美國是有英雄主義這麼一說的,那麼如果男主把曼恩的虛假告訴地球上的人後,他還能自信的活下去麼?答案是不能的。所以他只有一個人回去然後去用一個謊言去圓另外一個謊言。而在飛船上說和布蘭德女士共同完成任務,那只是他說說罷了。
六:男主為何一直強調「他們」就是「我們」
因為在奇點附近,TARS那個維度的他們其實就是人類自己,只不過是在不同維度的存在,而由於時間的扭曲,所以那個維度的「他們」是知道地球上即將發生的所有事情,而出於這種「同根生」的情感,「他們」就在太空放那麼一個蟲洞,「他們」把信息讓TARS傳遞出去。而這最終也會歸到一個循環,萬物結束皆是開始。
七:男主留下「stay」的含義
首先男主留下「stay」是讓女兒留住自己,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徒勞,最終都會死去,與其這樣還不如和自己的女兒團聚在一起,面對死亡。而TARS卻說「他們帶我們過來不是讓我們改變世界」,這一方面從側面說明了TARS是比男主更高維度的,另一方面是那個維度的「他們「知道地球是沒法拯救的,而是在地球毀滅的同時怎樣把人類遷移出去。
八:男主最後如何獲救
時間壓縮問題,其實那時候墨菲已經根據理論創建了太空站,所以墨菲那時候已經老的不行了,而男主因為時間壓縮所以容顏沒變,已過百年。
九:墨菲為何那麼確定布蘭德女士沒有死去
因為墨菲已經和布蘭德取得了聯繫。因為女兒沒有100%把握,會讓自己的父親去送死麼,哪怕他這個年齡已經是120多歲了,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她也不會讓父親送死的,原因只有一個,墨菲確定布蘭德還活著,而且她通過公式的研究也推算出那個星球是宜居的。因為在開始埃德蒙斯星球的信號是斷了的,那麼在排除兩個都沒有生命跡象的星球外,只剩下埃德蒙斯星球,所以如果埃德蒙斯的信號又傳出來,不就足以證明布蘭德還活著麼!所以,墨菲是肯定是重新收到了埃德蒙斯星球的信息。
十:布蘭德的男友是死了麼
答案是肯定的,埃德蒙斯星球時間是類似地球時間的,那麼人就會老死去,不管那個星球上是怎樣的宜居,他畢竟是老死了。為什麼沒有休眠?最後的飛船殘核說明她男友著落沒那麼溫柔,而她背後的燈光說明什麼,只能說明她男友曾經生活過,而並不是已經攜帶受精卵的,因為第一批來的12個人是沒有攜帶受精卵的。而布蘭德很幸運,因為機器人kais都能正確運作,所以她是能繼續存活下去並且攜帶的受精卵能完成B計劃。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和宇宙比起來是何等的渺小,影片有著世界級的物理大師為後盾,有很多的硬核物理知識,我們選擇幾個來探討一下。
「時空彎曲」 「黑洞」「時間」「世界線」「多維空間」
一:「時空彎曲」 宇宙萬物都被放在了一個由時間和空間,編織而成的結構中
,我們把這個結構稱之為時空。這個名為時空的結構,我們看不見摸不著 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巨大無比,宇宙中的一切都分布在其中,它富有彈性,有質量的物體放在上面它都會凹下去,而且質量越大的物體熬下去越明顯,這就是時空的彎曲 。
二:「黑洞」引力,正是時空彎曲的表現,月球繞著地球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這些萬有引力的例子都源於時空的彎曲,在這裡存在一種極端的情況,如果有一個物體質量比太陽還要大得多,但體積卻比一粒沙子還要小得多,那麼這個重的有點變態又小的有點變態的點,就會在時空結構中形成一個深不見底的凹陷,這就是黑洞。每個黑洞都會吞噬自己周圍的一切,在他的某個區域以內確實連光都逃不出來,這個區域的邊界被稱為視界,電影裡的飛船的飛行軌道就是在視界以外,所以不會被吸進去
三:「時間」時間快慢相關的因素主要有兩個,1是引力 引力越大的地方,時間過得越慢,2是速度 運行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按照電影的設定,滿是水的米勒星球在以極快的速度繞黑洞公轉,這個速度幾乎是光速的一半,從遠處看,它每秒鐘就要繞黑洞轉十圈,強大的引力和極快的運行速度,這兩個的因素同時作用導致了地球上的時間走七年,米勒星球的時間才走一個小時。
四:「世界線」它記錄了一個粒子在每個時刻的位置,描述了這個粒子的全部「歷史」一個物體由很多粒子構成,所以一個物體有很多世界線,電影中姜很辣似乎直接推到了書,但實際上是無法直接觸碰到房間的任何東西的,他處在不同的維度中 他推動的是那些書的世界線,他的每一次推動都會產生一個引力波,引力波會穿越維度的限制然後推動那些書做出運動,同樣他通過擊打手錶秒針的世界線,不斷產生引力波才造成手錶指針,不斷顫動把數據傳送出去,
能傳輸還得能接收,沒有父女倆心靈感應般的愛是無法成功的。
五「多維空間」多維空間單純的靠文字很難解釋清楚,如有興趣課去看《顏歡說電影》中的《星際穿越》視頻版,有具體解析。
最後奉上那首《不要溫順的走進那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迸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我是顏歡下期在和你共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