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最冷小鎮呼中,認識曹樹權的人都叫他大權。大權在林場當過運材司機,對大山有深厚的感情。2014年黑龍江大興安嶺人放下了斧頭鋸,開始了新的生活方式。大權也開始探尋新的生財之路。
莽莽大興安嶺,森林資源豐富。大權想起以前山裡工作時常常碰見鄂溫克老人瑪利﹒亞索在林場山坡上放養過馴鹿的情景,抱試試看的想法,與幾名轉產林業職工一起投資20萬元,在飛虎山5號線建起了馴鹿養殖基地。
鹿圈圍林而居,依山傍水。2015年3月,大權跑到內蒙古根河市敖魯古雅買回8頭馴鹿,沒有養殖經驗的他帶著愛人,邊摸索邊總結經驗。經過幾年的繁衍,到2018年已有馴鹿28頭,馴鹿養殖基地也初具規模。
呼中飛虎山5號線距離呼中鎮80多公裡,海拔高900多米,人跡罕至,山上樹木茂密,植被豐富,山上苔蘚富集,是養殖馴鹿最佳場所。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體長100~125釐米,肩高100~120釐米。以石蕊,問荊、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葉為食。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鄂溫克族使用馴鹿作為交通工具,被稱為森林之舟。童話中馴鹿為聖誕老人拉雪橇的故事,給這種動物增添了神秘。
從鹿圈裡出來的馴鹿,先是來到主人身邊尋找食物,再沿著小路走入林間尋找石蕊。一片松樹稀少的坡地上藍莓、雅各達、偃松等植物傳穿插生長,地上灰白色的石蕊隨處可見。繁殖能力很強,壽命可達20年。
說起馴鹿,大權的愛人姜雪梅印象深刻。馴鹿剛到養殖基地時,由於環境陌生,溫順的馴鹿性情大變,暴躁不安,沒幾天就接連出現馴鹿放牧後不回來,滿山嶺瞎跑亂撞的狀況。那些天裡,夫婦倆幾乎都是夜不能寐,寢不能安,為讓山上的馴鹿儘快熟悉新家想盡了法子。好容易過了第一關後,麻煩接踵而至,馴鹿公鹿發情期經常為了「爭雄」打架。有兩頭公鹿「爭雄」雙雙打鬥,最後打到肋骨都斷了。每當聽到激烈的打鬥聲,姜雪梅就趕快披衣下床前去「勸架」趕開雙方,以減少損傷。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由於缺乏經驗,母鹿妊娠期餵得過於肥胖,導致胎兒過大,出現難產情況,最後在奧鄉聘請來的農技人員的指導幫助下,順利產下了第一批兩個可愛的小馴鹿崽。看見馴鹿崽的成功降生,喜悅的心情無以言表,大權夫婦對養殖馴鹿充滿了信心。
別小看大山裡的馴鹿,不僅去過省城展會,還上過中央電視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