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扶貧紀錄片,感慨記錄了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
作為歐洲收視率最高的國際新聞頻道,歐洲新聞臺在2020年12月30日向歐洲及周邊78個國家播出這部中國扶貧主題紀錄片。過去三年裡,日本紀錄片導演藤田淳夫多次赴雲南、貴州、甘肅等地,探訪中國貧困地區,記錄他眼中的中國扶貧故事,試圖解開中國減貧奇蹟的密碼。在節目中,藤田淳夫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又一個毫無遮掩、粗糲直率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都是那樣的樸實而感人。
-
新疆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奔向小康生活——塔克拉瑪幹腹地矗...
達裡雅布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航拍圖。人民網 高亞永攝一排排青灰色的二層小樓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的街道乾淨寬敞,小河清澈,柏油路長,孩童追逐打鬧的嬉笑聲迴蕩在耳旁……這裡是達裡雅布依,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沙漠部落」的地方。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喻倩一家住在松桃永安鄉鳴珂村小溝組。老家山高坡陡,房屋破舊,每年地裡產出的糧食勉強餬口,他們沒少過苦日子。為生計,喻倩與丈夫長年在外打工,兩個孩子「丟」給公公與婆婆照顧。喻倩說:「每次給孩子打電話,聽到孩子說想媽媽,都會忍不住哭。」2018年農曆臘月十二,在鑼鼓聲中,喻倩一家搬遷到了松桃自治縣團山安置點。
-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
2015年12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吹響易地扶貧搬遷號角。楊江平的老家在銅仁市德江縣,一聽說縣裡啟動部分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的消息,他就報了名。2018年8月,楊江平搬到大龍經濟開發區麻音塘街道龍江新區,住進了120平方米的新家。伴隨喬遷之喜而來的,還有新的期盼。「從農民變成市民了,新的生活開始了,如果有穩定的工作,那就更好了。」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廣安鄰水:奮力書寫「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答卷
十三五期間,鄰水縣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並進,從「搬遷怎麼推」、「搬遷哪些人」、「搬到哪裡去」、「搬後怎麼辦」四個方面,系統謀劃、精準推進,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拼搏精神,走出一條易地扶貧搬遷的鄰水新路。搬遷怎麼推?
-
國家發改委通報「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甘南州2集體3個人...
他們分別是:夏河縣發改局、瑪曲縣阿萬倉鎮曲美多安置點;州發改委以工代賑易地搬遷辦公室主任才讓加,臨潭縣店子鎮業仁村馬旗社安置區群眾馬玉海、瑪曲縣齊哈瑪鎮吉勒合村安置點群眾老西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宣傳推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搬遷群眾艱苦奮鬥光榮脫貧的感人故事
-
阿駿的詩:曾經想走出去的大山,如今成了回歸的遠方!
離別家鄉多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山村,卻發現:曾經想走出去的大山,如今成了回歸的遠方!過去……這熟悉的大山,是莘莘學子的屏障,是窮苦的困境,走出去才是海闊天空……現在……這眼前的山村,是田園生活的歸宿,是悠然的享受,靜下來都是小橋流水……因為這裡隨處都是——如畫的大山
-
走出深山的路,才剛剛開始|人物·深度
2015年底,黃曉風所在的鄉有1403戶6356人貧困人口,大多人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為生。 後來,在國家扶貧政策和企業幫扶下,越來越多人脫貧,走入縣城,從磚瓦房搬進了小區房,從鄉村小學轉進縣城小學,世界從高山一下變成了平地,惶恐又驚喜。命運改變了嗎? 再接著,他們發現,這僅僅是走出深山的開始。
-
易地扶貧搬遷:「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 地區脫貧的最有效途徑
付道兵家以前住在深山中,他早就想走出大山,但一直未能如願,現在好了,他不僅有了洋房,自己還當上浦東商貿城的保安,月薪拿到2000元,他滿意地說:「這個收入比以前在山上種莊稼不知要強多少倍。」觀音井鎮萬壽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距鎮政府7公裡,距城區31公裡,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442戶162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1戶338人(易地扶貧搬遷44戶178人)。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中,萬壽村注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後續產業發展,引進巴中市三棵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企業帶動脫貧致富。
-
南陽易地扶貧搬遷幸福樣本之六——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3年時間裡,淅川縣共有19813人像張鋒一樣,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住進了舒適的樓房,謀得一份滿意的工作。他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前覺得連滿足基本的溫飽都是奢望,現在正實現跨越奔小康的巨大變化。扶貧車間鋪就致富路社區便民中心很便民搬得出——挪出窮窩天地新張鋒的家鄉在大山深處的一條溝中,有兩個上小學的孩子。
-
龍山縣洛塔鄉瓦崗組搬遷紀實:走出深山幸福來
(資料圖)紅網時刻記者 劉玉先 朱麗萍 湘西報導在湖南省龍山縣洛塔鄉洛塔村賈家臺,一幢幢特色民居樓房整齊美觀,黑瓦白牆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很難想像它們的主人原本是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貧困戶。自2016年12月賈家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竣工以來,已陸續有54戶197人在這裡居住,其中就包括了從洛塔村瓦崗寨搬遷下來的19戶53人。
-
銘記習總書記關懷,昆明最美扶貧姐妹花創業記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農果雲」前,親切地問到。看到總書記,雲麗、雲瓊眼裡噙滿激動的淚花,這對彝族姐妹的創業扶貧故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最美扶貧代言人 從代售滯銷農特產創業起步金秋時節,位於昆明市珥季路中段的「農果雲」扶貧產銷體驗店門口,姐姐雲瓊身穿喜慶的民族服飾,手上提了一盒七彩土豆片,正忙著用手機拍攝視頻發給省外的訂貨商。
-
【專題】易地扶貧搬遷何以成為脫貧攻堅標誌性工程?——專訪國家發...
原創 楊海霞 中國投資參考 導 讀把貧困群眾從大山裡搬出來,讓他們接觸和融入現代文明,才能把窮根連鍋端、連根拔。可以說,基本實現了每個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一人實現了穩定就業。童章舜說,把貧困群眾從大山裡搬出來,讓他們接觸和融入現代文明,才能把窮根連鍋端、連根拔。總結易地扶貧搬遷的經驗,對於未來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山東: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
在今天上午省發改委和省扶貧辦等相關部門舉行的聯合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山東如何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質量安全?對此,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始終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工程質量安全,堅持把質量安全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原則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建立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維護長效機制,制定相應的規程和臺帳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一是壓實主體責任。
-
記錄生活 圓夢鄉野|@大山裡的秘蜜:重回大山的新一代養蜂人
橫樟村位於群山環繞之中,山嶺覆蓋著繁茂的原始森林,無數野花四季開放,為蜜蜂養殖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條件,是著名的「蜜蜂之鄉」。近年來,橫樟村裡的養蜂人一度減少。近千人的村子裡,大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來的養蜂人大多上了年紀,蜂蜜割下來,只能挑到集市上,一個月賣不出幾瓶。張俊傑退伍歸來後,看到村裡養蜂人的無奈,想為家鄉這麼好的蜂蜜努力打開銷路。
-
親眼目睹中國扶貧攻堅,這位「老外」由衷驚嘆……
導讀:中美合拍紀錄片《前線之聲:中國脫貧攻堅》去年在美國播出,這是第一部在國外播出的關於中國扶貧工作的深度紀錄片。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庫恩是該片主創人員之一,他通過實地走訪,獲得了大量中國扶貧工作的第一手資料。他認為,中國政府計劃周全,多措並舉,推動「精準扶貧」穩步實施,並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
-
「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
其中,聚焦「三區三州」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的怒江州福貢縣,集中5天時間,調研了3個鄉6個村寨。【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攝製團隊進駐【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2017年7月總局宣傳司相關負責人徒步登山看望攝製團隊【案例】落地生根才能講好扶貧攻堅故事:紀錄片《落地生根》創作啟示登山便道行路難攝製工作異常艱辛。
-
...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內蒙古自治區多個集體和個人入選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 2020-11-20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遷新居 立新業 展新顏 山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至此,從2017年以來,我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3次受到國務院表揚。 安置點全部竣工 貧困群眾遷新居 仲夏的傍晚,華燈初上,涼風習習。在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萬安苑小區的文化活動廣場,居民們跟著音樂節拍歡快地跳著舞蹈。正在散步的王恩貴老人高興地說:「以前在山溝溝裡,平時哪有什麼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