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春城年味漸濃。這天下午,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國際會展中心,了解第十四屆昆明新春購物博覽會年貨市場供應及國內外商品展銷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昆明新春購物博覽會,向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博覽會的年貨街上,有一個名叫「農果雲」的展位格外惹眼。從東川來的雲麗、雲瓊頭一回參加春博會,她們售賣的麵條、洋芋、核桃、花生、紅糖等土特產引得人們頻頻駐足。
「銷量還好嗎?」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農果雲」前,親切地問到。看到總書記,雲麗、雲瓊眼裡噙滿激動的淚花,這對彝族姐妹的創業扶貧故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最美扶貧代言人 從代售滯銷農特產創業起步
金秋時節,位於昆明市珥季路中段的「農果雲」扶貧產銷體驗店門口,姐姐雲瓊身穿喜慶的民族服飾,手上提了一盒七彩土豆片,正忙著用手機拍攝視頻發給省外的訂貨商。
「我妹妹就在店裡,你們先進去,我拍完就來。」見到記者,笑容甜美的雲瓊邊打招呼,邊指了指在店裡盤點貨品的雲麗。
位於昆明市官渡區珥季路的農果雲扶貧產銷體驗店
雲瓊正在拍攝短視頻,為客戶推薦「七彩土豆片」
「農果雲」的店面並不大,空間利用得很充分。錯落有致的貨架上,整齊地擺滿了各種農特產品,東川大洋芋、蘆筍面、七彩野地花生、黑花生、手工紅糖、核桃、無花果乾、綠殼雞蛋、土蜂蜜、黑松露、油雞樅、羊肚菌、彝家小鍋酒等總總林林,豐富多樣。
店裡掛了一張十分顯眼的特產地圖,上面詳細標註了東川區兩個街道、7個鄉鎮的所有農特產品。
店裡擺滿了各種農特產品
「現在銷售的大概有270多種,昨晚才從村裡回來,新收購了一批幹醃菜,這兩天趕著發往煙臺和威海,這種雲南特產在山東那邊可受歡迎了。」就像完成一項重要任務,雲麗十分欣喜。
齊肩短髮,白T恤藍牛仔,清瘦黝黑的臉上有明顯的日曬斑。穿梭在稍顯擁擠的貨架間,雲麗還未來得及拭去身上的泥塵。和姐姐比起來,她的笑容靦腆了許多。
出生在昆明市東川區的雲麗,三十出頭時從企業辭去工作,選擇自主創業。憑著聰慧和一股子韌勁,闖出了一條電商扶貧路。在助力東川、尋甸、祿勸三個昆明貧困縣群眾脫貧致富的路上,帶動570多家合作社的農特產品銷售,覆蓋建檔立卡戶1.5萬戶,被人們稱為最美扶貧代言人。
雲瓊(左)、雲麗(右)姐妹
第一筆買賣有些偶然。雲麗在一次和朋友的閒聊中得知,東川拖布卡鎮格勒村的枇杷豐收了,品質也非常好,但山高路遠,銷售無門,農民們只得心疼地望著大量的枇杷果爛在樹下。
雲麗決定試一試。實地了解一番後,她鼓起勇氣提出幫大家賣枇杷。讓人驚喜的是,這一試竟通過線上銷售賣出13噸枇杷。不僅化解了村裡的困局,也補救了種植戶的損失。
從那以後,雲麗跋山涉水,走村串寨,一年到頭行走在去往農民家收購土特產的路上。穿不了漂亮衣裳,用不著化妝品,被風吹乾了臉,被太陽曬黑了皮膚。
「也沒有什麼,反正慢慢就習慣了。」雲麗說著,露出真誠而樸實的笑容。
雲麗在貧困山區收購農產品
都說好貨藏在深山中,走過的偏遠山村越多,雲麗就越感受到,貧困地區的群眾在觀念上還很保守。貧困群眾寧願讓農產品堆積在家裡壞掉,也不敢相信上門代銷的人能把它們賣出去,更不指望賺錢。
起初,上門收購山貨很艱難,雲麗因此吃了無數回閉門羹,被村民當成「騙子」是家常便飯。有一次,為收購5公斤土蜂蜜雲麗走了半天山路,最後竟被主人轟出了門。當她無助地走出村子時,忍不住大哭了起來。
冷靜下來後,聰明的雲麗換了一種方式。她開始發動身邊的朋友聯繫認識的駐村扶貧幹部,主動幫助他們的扶貧對象代銷農產品,每一筆交易都平買平賣,她自己則靠銷售其他微利副食品來支撐經營。
去年5月的一天,東川區銅都街道辦農科站聽說雲麗的消息後,專程找上門來,請她幫助銷售一批滯銷的黑糯玉米。這一次,雲麗僅用了3個小時就賣出10噸黑糯玉米。
雲麗的名字漸漸被人們熟知,也接連二三地交出一單單漂亮的業績。僅在2019年下半年,她就幫助貧困地區的群眾銷售出40噸楊梅、12噸紅薯、15噸小棗、46噸金花梨、200噸洋芋、3噸野生雞樅、15噸軟籽石榴、8噸五穀雜糧、20噸麵條……
眾人拾柴 幫助愛心姐妹做大電商扶貧事業
在東川區烏龍鎮,雲麗迎來了轉機。鎮長被雲麗的執著和能幹打動,親自帶著她挨家挨戶上門推介。鎮上種植的烏龍高鈣米,後來都交給她負責包裝並代銷。北京、上海的援滇幹部也伸出援手,一起幫助雲麗打開銷路,帶動更多的扶貧產品走出深山,銷往京、滬等一線城市。
東川區副區長季贇(中)和雲麗一起直播帶貨
雲麗在直播帶貨
在各級領導和扶貧幹部的共同支持下,雲麗創立了品牌「農果雲」,在東川區銅都商業街開設了特產營銷店,在官渡區珥季路開設了扶貧產銷體驗店,並動員姐姐雲瓊辭去酒店管理的高薪職業,加入到創業中來。
位於昆明市東川區銅都商業街的農果雲特產營銷店
「她從小做事情就特別吃得起苦,待人也心腸好,很少計較。」雲瓊說,看著妹妹辛勤打拼,既心疼又佩服,應幫她一同扛起責任,把電商扶貧這項事業做起來。
店裡的農特產品琳琅滿目
長期和邊遠貧困山村打交道,雲麗和貧困群眾結下了濃厚的情誼,她的誠實善良和童叟無欺逐漸在山區群眾和客戶中形成了口碑。
到東川紅土地鎮收購老花豆,一戶人家妻子生病,還有3個孩子,雲麗用高出市場價的價錢買下這家人的全部豆子。女主人很感激,為雲麗做了煎雞蛋和洋芋煮白菜,這已經是她家最好的食物了。臨走時,雲麗偷偷地在飯桌上留下了300元錢。
農果雲公司員工到貧困群眾家中收購土特產
在烏龍鎮的鄉街子上,一位70歲的老奶奶從山上背了一筐白芸豆來售賣,直到集市快散了,豆子也沒賣出多少。雲麗把老人帶到「農果雲」的收購點,以每公斤12元的價錢將豆子全都買下。正常的市場價,至多10元一公斤。趁老奶奶不注意,雲麗快步跑到隔壁的副食店,買了兩袋糕點放進老人的背籮裡。回頭道謝的那一秒,老奶奶的眼睛溼潤了。
到山裡走村入戶收購農特產品的日子裡,雲麗的車上總是裝備著米麵糧油,到了建檔立卡戶的家中,她都會悄悄地留下一袋米、一桶油或是一盒面。
雲麗帶領員工去往建檔立卡戶家中的路上
「貧困群眾都知道將心比心,妹妹幫助代銷的農產品有了收益,他們很歡迎也很高興。平時去到家中,有的煮臘肉、煮臘排骨招待她,有的燒幾個大洋芋塞給她,帶在路上吃。」雲瓊說,和妹妹一起創業的日子,有辛苦,有喜悅,更有參與扶貧事業的那份沉甸甸的充實和感動。
習總書記的關懷 讓她們滿懷信心迎小康
今年1月20日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那天下午,成為雲麗、雲瓊這一生最珍貴的時光。講述起當時的情景,雲麗表示,平時在電視上看見習總書記,給人很威嚴的感覺,見到習總書記的那一刻,沒想到是那麼和藹可親。
雲麗、雲瓊努力克制住激動的情緒,一心只想著要把雲南的農特產品好好介紹給習總書記。與習總書記交談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深深地刻在了她們的腦海裡。
「你們好!」
「習總書記好!」
「你們來自哪裡?」
「我們來自昆明市的國家級貧困縣東川。」
「你們是什麼民族?」
「彝族。」
「你們那裡脫貧了嗎?「
「2019年就脫貧了。」
「你們是什麼公司?」
「昆明農果雲商貿有限公司。」
「農果雲」參加第十四屆昆明新春購物博覽會
這時,習近平總書記後移一步,抬頭看了農果雲的展位介紹,說:「你們賣的是扶貧產品。」
在「農果雲」駐足的三分鐘裡,習近平總書記對農作物如數家珍,詳細詢問了高原苦蕎、烏龍米、黑花生和開花洋芋的種植情況、定價情況。說起東川麵條時,習近平總書記說:「這個我知道,這是掛麵。」
「銷量還好嗎?」就在雲麗以為習近平總書記要離開的時候,一句親切的關懷再次在她耳邊響起。
「比預期的好多了。」雲麗愣了一下,趕忙回答道。
「好,很好。」
就是這句聽起來再尋常不過的關懷,讓雲麗創業以來所有的滋味瞬間湧上心頭。
雲麗、雲瓊姐妹手捧寓意吉祥的年貨,大聲送出她們的新春祝福
「總書記的關懷就像一位長者對小輩的鼓勵,是我們把扶貧事業堅定做下去的最強動力。」雲麗說。
「當時我站在旁邊,清楚地看到妹妹眼裡的淚花。」雲瓊說。
當晚回到家,雲麗、雲瓊的心情難以平靜,姐妹倆整宿沒睡著。妹妹拉著姐姐的手說:「習總書記的關懷和鼓勵讓我衝勁十足,帶著大家做電商扶貧更有信心了。」
在店內忙碌的雲麗
如今,「農果雲」已經成長為東川的扶貧龍頭企業,依靠實體店+電商銷售實現了線上線下共同營銷。雲麗負責貨源和品控,雲瓊負責管理和銷售,她們在烏龍鎮種植了100多畝七彩花生,建起了七彩土豆片加工廠,有了1600立方米的冷庫。
農果雲生態基地出產的七彩花生
農果雲公司與東川區80多個專業合作社、尋甸縣的187個專業合作社、祿勸縣的318個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穩定的產供銷合作,代銷的農特產品達到600多種。僅尋甸的牛乾巴年代銷量就達10多噸,祿勸的撒壩火腿年代銷量有20多噸、野生菌30噸。
種類豐富的農特產品
慶豐收、迎小康。想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鼓勵,依然在創業路上的雲麗、雲瓊姐妹更是捨不得偷閒一天光陰。她們每天奔忙於組織貨源的路上,洽談客商的路上,下單發貨的路上……中秋、國慶節前,「農果雲」匯集昆明北部三縣的數十種電商農特產品,源源不斷地發往北京、上海、深圳、湖北、河南、石家莊、成都等地。
「農果雲」體驗店一角
現在,雲麗、雲瓊姐妹已經開始籌劃在省內外發展加盟店。明年,她們還要繼續擴大七彩花生的種植規模,帶動更多農戶實現增收。
「希望將來,我們能把全省的優質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讓更多消費者品嘗到稀有、健康的雲南特產。」再次露出真誠而樸實笑容的雲麗,笑起來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