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位參與了acl2019討論的學者的論點

2021-01-12 傻傻惹人愛韓

近期,nlp領域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其中包括:來自瑞典、丹麥和波蘭的頂級學者開始在研究頂刊acl上發表基於最新cnn的corpus和machinereadingcomprehension,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project。據立博諮詢公司統計,2019年將產生2.06萬篇文章,其中頂級期刊發表將在2.07萬篇,約佔全球5%,比如去年的比例是2.07%。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去年產生的文章中只有一半是基於cnn的。

在統計初步情況下,2021年的情況仍不確定,因為許多兩性研究近期發表的文章都可能是cnn作者。nlp系列文章可見:本篇綜述來自一位參與了acl2019討論的學者,這個討論從去年3月開始。文章簡介中文語言只能通過現有詞袋模型無法接觸到更複雜、更廣泛的概念,對此,作者構建了corpustfg。該系列文章主要集中於概念主要內容以及命名實體識別和句法分析(sentenceextraction)相關問題。

該研究的特點主要有:每一篇文章都能夠在作者的researchpage看到,不會缺失系列文章中沒有被報導的內容。另外一點就是作者使用pytorch進行分布式訓練,因此更有效。一些作者在一開始的研究時沒有考慮到實體識別和句法分析兩個相關問題,因此他們直接從自動編碼器中推出。因此對他們而言,實體識別和句法分析之間是無關的。在系列文章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基於句法分析的,這主要是由於實體識別問題往往已經有了可以用的實體識別模型,就連目前行之有效的人工詞袋模型在實體識別問題上也不甚理想。

大部分作者在實驗中都採用了sen ten ceextra ctiontfg,雖然目前來看,這個問題目前離用在taskover-supervi sedlea rning或者paper-as-contributor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受到其他研究的啟發,作者在一些方面進行了擴展,比如對無監督的cnn和tfg進行了更多的擴展,也建立了長短期記憶(lstm)模型,從而可以用來進行實體識別,以及實體的詞向量。除此之外,作者在系列文章中還嘗試了許多其他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cnn-lstm(lstm+cnn,也稱為dcnt,last voca bsizet rained)、language model、participating vocabulary以及quer ypre-trained vocabulary等等。

在這篇綜述中,我們會對以上幾個方法做一個概述。本文中還首先介紹了acl2019的文章,這篇綜述主要涉及corpustfg、cnn-lstm、tfg相關概念。接下來的幾篇文章都是針對cnn-lstm做一些重點介紹,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participatingvocabulary的文章,該篇綜述聚焦於cnn-lstm如何將語料中不同的feature添加到participatingvocabulary中,並且做出預測。

相關焦點

  • ACL 2019 27 篇論文實現代碼(持續更新中)
    ACL 2019 共接收了 765 篇論文,目前官網已經全部公布了,官方連結:http://www.acl2019.org/EN/program/papers.xhtml但是官網沒有公布連結,部分論文也沒有展示出來。所以AI研習社給大家整理了343篇論文,供大家學習!
  • 7 Papers & Radios | ACL 2020獲獎論文;貝葉斯深度學習綜述
    機器之心 & ArXiv Weekly Radiostation參與:杜偉、楚航、羅若天本周的重要論文包括 ACL 2020 公布的最佳論文、最佳主題論文、最佳 Demo 論文以及其他獎項論文,此外還有 MIT 和香港科技大學學者的貝葉斯深度學習綜述論文
  • 佘振蘇:一位長江學者的承諾
    佘振蘇:一位長江學者的承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15:04 來源: 來源:光明日報這天上午,他與國家體育總局水上中心的領導討論備戰奧運的科研工作;下午,與學生和助手討論具體落實奧運項目。當時,佘振蘇已經連續高燒了3天。傍晚,愛人到實驗室接他。佘振蘇太疲憊了,一上車就睡著了。當他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他埋怨愛人小題大做,說自己根本沒事兒。然而,當他被推進放射室拍胸片時,一陣劇烈的咳嗽,竟吐了血。愛人急得落了淚,他卻笑著安慰說:「不要緊的,我沒事的。」
  • 批判性討論與語用-辯證論辯理論的引進
    體現於這一「理想模式」的核心理論洞見可以歸納為:一切論點都必須通過「批判性討論」的駁議及詰驗消除由其引起的意見分歧後才可被接受。就此而言,語用-論辯本身作為一個後起理論模式提出的諸多見解獨特的論點也概莫能外。
  • 一窺ACL 2018 最佳論文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806.04127論文四位作者中的三位來自 DeepMind,另一位來自密西根大學文學、科學與藝術學院計算神經語言學實驗室Learning to Ask Good Questions: Ranking Clarification Questions using Neural Expected
  • 中國學者積極參與人工智慧關鍵領域研究
    清華大學開發的科技大數據發掘與服務平臺Aminer通過對大會論文的統計分析顯示,中國學者愈發積極地參與自然語言處理這一人工智慧關鍵領域的研究。自然語言處理讓計算機理解並生成語言。人們熟悉的智能語音助手、自動拼寫訂正、機器翻譯等人工智慧應用都離不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支持。
  • 如何參與公共政策討論|專業知識、專家與競爭性思想市場
    近年來,在貨幣政策、專車、房地產調控等宏觀微觀的政策討論中頻頻出現這種分歧。在討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以後,指責對方不專業(包括專業人士涉足非其專業領域的發言)、指責辯論對方為利益群體代言的話語頻頻出現。如交通領域的專家及監管機構在回應討論的時候,就提到了「個別非交通專業專家」在交通問題討論上的不專業。
  • 康波2019:一個段子引發的討論
    在2019周金濤預言的「機會之年」,您賺到錢了嗎?騰訊新聞在證券頻道展開了話題討論,眾多一線「大咖」紛紛發聲,各抒己見。漲了「周期之王」 不漲「預言落空」?2019年上半年A股暴漲後,「周天王」猶如神明一般被股民追憶,下半年A股進入多事之秋,橫盤震蕩,絕大多數追漲殺跌的股民都沒能賺到多少錢。
  • | ACL 2019
    Gittens 等人在論文「Skip-Gram – Zipf + Uniform = Vector Additivity」(https://www.aclweb.org/anthology/P17-1007)中對此理論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該理論假設詞向量是一種先驗概率,並且是通過隨機地對從單位曲面上採樣得到的向量進行放縮生成的(或者說具有與該過程一致的屬性)。
  • ACL 2018最佳論文公布!計算語言學最前沿研究都在這裡了
    新智元報導 來源:acl2018.org編輯:聞菲、小芹【新智元導讀】ACL 會議是計算語言學領域的首要會議,廣泛涉及自然語言的計算方法及其各類研究領域。ACL 2018將於7月15日至20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昨天,ACL官網公布了本屆大會的最佳論文,包括3篇最佳長論文和2篇最佳短論文,新智元帶來介紹。
  • 在科學中尋求上帝是對智能設計論點的一種令人耳目一新公正的探索
    科學哲學家和無神論者布拉德利蒙蒙仔細考慮了智能設計的論點,並認為智能設計作為科學理論值得認真考慮。蒙頓還對有關在公立學校中納入智能設計的辯論進行了清晰的描述,並提出了為什麼學生的科學教育可以從仔細考慮支持和反對它的論據中受益的原因。
  • Call for Papers--IEEE CEC 2019
    IEEE國際進化計算大會(IEEE CEC)是進化計算領域的世界級年會,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研究者,展示研討進化計算及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
  • 超快光學優秀青年學者2019年論壇 通知
    本著「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宗旨——「通過加強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支持,促進其提升科研活動組織能力和綜合素質,拓寬學術視野,造就新一代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科學院青促會西安光機所小組定於2019年12月11日和12日在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舉辦「超快光學優秀青年學者2019年論壇」。
  • 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
    霍金女兒確認參與GMIC2019:科普是一門藝術GMIC2019暨科學復興節將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廣州召開。本次GMIC大會邀請了百位世界頂級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齊聚廣州,每一位受邀嘉賓在各自研究領域都是一座巔峰,有著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今年GMIC大會是首次移師廣州舉辦,將於7月25日到7月28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和廣交會威斯汀酒店召開。本次大會的口號為「讓科學成為一種習慣」。
  • Calls-2019年IEEE國際進化計算大會
    IEEE國際進化計算大會(IEEE CEC)是進化計算領域的世界級年會,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和研究者,展示研討進化計算及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
  • CNCC 2019:網際網路時代下,一場中國與世界頂級學者的對話
    本屆會議 CNCC 2019 將於 10 月 17-19 日在蘇州金雞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由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主辦,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承辦。經與會專家熱烈討論,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及關注焦點,確定今年的大會主題為「智能+引領社會發展 (AI+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今年的會議也將圍繞該主題展開。
  • 山東大學28位學者榜上有名!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出爐
    5月7日,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本次國內共有2163位學者入選。據統計,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分別來自242個高校或科研機構,其中大多數高被引學者來自高校。其中,山東大學共有28位學者入選,排名第15位。
  •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頒予發現引力波學者,港中大參與研究 新華網香港10月4日消息,3名美國科學家因在發現引力波上的貢獻而奪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對話MICCAI 2019 主席沈定剛:我想做的,是為青年學者搭一座通向...
    跟MICCAI 2019大會主席沈定剛教授進行採訪時,是在西安召開的第三屆ISICDM(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上。採訪中,不時會有學者認出沈教授,並主動過來寒暄,跟他聊上兩句。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沈教授」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在雷鋒網記者參加的一些會議上,經常會聽到一些學者對我們說,自己是看著沈教授的論文長大的。這並不是一句場面話。
  • 中北大學教師入選2019年度 「香江學者計劃」
    近日,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和香港學者協會根據《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與香港學者協會聯合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計劃(簡稱「香江學者計劃」)協議書》的規定,分別在今年4月份和6月份在北京和香港組織專家對2019年度「香江學者計劃」申請者的材料進行評審,最終確定60名資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