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自從地球上產生生命以來,發生過多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比較著名的是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實,在那之後的全新世和第四紀也發生了多次物種滅絕事件。今天咱們就說一說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物種滅絕事件,那就是發生在大概1.3萬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也叫克洛維斯彗星假說,是為解釋末次冰期之後的新仙女木期的一個極具競爭性的科學假說。認為在大概12900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上的北美大陸,造成了大量冰川融化,使得氣溫再度驟降並持續了大概1200年,從而造成了更新世大型動物的滅絕。
關於新仙女木時期氣溫驟降的這個事兒,從地質學的角度已經找到了證據。並且在2018年的11月的時候,科學家們在格蘭陵島找到了直徑有31公裡的海華沙隕石坑。由於其長期被冰蓋覆蓋,所以很難發現。通過檢測發現,這個隕石坑形成的時間恰好跟新仙女木時間是吻合的。
由於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北美地區的冰川開始融化,於是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當中,影響了大洋的環流,致使南方的暖流無法北上,所以才造成了北半球大面積的寒冷氣候。
而從動物滅絕的區域分布來看,也確實是越靠近格陵蘭島的地方,大型動物滅絕的種類越多。從這一點來看,似乎這次大型動物滅的滅絕真的跟氣溫驟降有關。
但其實這個說法也有疑點,因為新仙女木時期正是最近一次冰河期剛剛結束,地球正處在溫度上升的時期。這樣的時間長度不足以令動物們進化掉此前的禦寒能力。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溫度驟降理論上來說不會造成大面積動物的滅絕。
另外,被認為是在這次事件中滅絕的猛獁象卻在俄羅斯遠東的佛蘭格爾島以及美國阿拉斯加的聖保羅島上存續了7000年後才徹底滅絕,而白令海峽附近的科曼多爾群島上的大海牛也是在之後的幾千年後滅絕的。
所以,造成新仙女木時期的大型動物滅絕事件可能另有原因,而這個原因可能與人類的大規模遷徙有關。
我們知道,大概20全年前,現代智人出現了。起初他們生活在非洲,大概在6萬年前,他們開始走出非洲,向世界各地遷徙。
不過由於當時正處於冰期,所以剛開始的遷徙範圍主要集中在低緯度地區。到了大概4萬年前左右,基本上除了美洲大陸和南極大陸之外,其他的地區幾乎都能夠找到智人的身影了。
直到冰期開始向間冰期過渡,地球開始升溫,高緯度的冰川開始融化,而這個時間大概是距今2萬年前。由於氣候越來越適宜人類的繁衍和發展,人類的數量和活動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並開始向高緯度遷徙。差不多就是這個時間,亞歐大陸的智人跨越白令海峽來到了美洲大陸,成為了這裡第一批原住民。
大家要知道,智人主要是靠狩獵為生。此前在非常大陸的時候,動物們在長期與智人較量的過程中已經進化出了各種躲避獵殺的技能。但是其他地區的動物則不然,此前他們並沒有見到過人類,也不知道有獵殺這回事兒。所以,智人所到之處,簡直是所向披靡,狩獵似乎比在非洲的時候容易很多。
當然,當狩獵的困難指數大幅度下降,則意味著動物的絕對數量下降得也會非常快。想必這就是造成物種在這一時期滅絕的原因之所在。這就好比是當下物種的滅絕速度是史無前例的一樣,正是因為人類活動的出現,才讓野生動物大面積滅絕。
或許對於這些野生動物來說,人類的出現才是滅頂製造,要遠比大洪水、小行星撞擊地球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