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呼吸道病變、肺組織病變、肺血管疾病、胸廓病變和神經中樞及其傳導系統呼吸肌疾患。患有該疾病查體可發現有口唇和甲床發紺、意識障礙、球結膜充血、水腫和視神經乳頭水腫等情況。
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一下該疾病的病因:
1、呼吸道病變:支氣管炎症、支氣管痙攣、異物等阻塞氣道,引起通氣不足,氣體分布不勻導致通氣/血流比例失調,發生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
2、肺組織病變:肺炎、重度肺結核、肺氣腫、彌散性肺纖維化、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可引起肺容量、通氣量、有效彌散面積減少,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導致肺動脈樣分流,就會引起缺氧。
3、肺血管疾病:肺血管栓塞、肺梗死等,使部分靜脈血流入肺靜脈,發生缺氧。
4、胸廓病變:如胸廓外傷、手術創傷、氣胸和胸腔積液等,影響胸廓活動和肺臟擴張,導致通氣減少吸入氣體不勻影響換氣功能。
5、神經中樞及其傳導系統呼吸肌疾患:腦血管病變、腦炎等直接或間接抑制呼吸中樞;脊髓灰質炎以及多發性神經炎所致的肌肉神經接頭阻滯影響傳導功能;重症肌無力和等損害呼吸動力引起通氣不足。
臨床症狀:
按動脈血氣分析分類:Ⅰ型呼吸衰竭:缺氧無CO2瀦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見於換氣功能障礙的病例。Ⅱ型呼吸衰竭:系肺泡通氣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瀦留,單純通氣不足,缺O2和CO2的瀦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換氣功能損害,則缺O2更為嚴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氣量,必要時加氧療來糾正。
按病程分類:按病程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類病因的突發原因,引起通氣或換氣功能嚴重損害,突然發生呼衰的臨床表現,如腦血管意外、藥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樞、呼吸肌麻痺、肺梗塞等,如不及時搶救,會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呼衰多見於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結核等,其呼吸功能損害逐漸加重,雖有缺O2,或伴CO2瀦留,但通過機體代償適應,仍能從事日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