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以為咽喉炎 「老煙槍」呼吸衰竭

2020-12-04 齊魯壹點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還吃了那麼多消炎藥。」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患者張炳坤(化名),說起自己的病情還有些懊悔。40年煙齡的他,多年前就開始咳嗽咳痰,後出現胸悶氣短,但這些都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半個月前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來就醫,最終確診為慢阻肺,而且由於誤診時間長,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合併了呼吸衰竭,還有肺源性心臟病,幸好最後在接受的正規診療後出院回家。

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吸菸、空氣汙染等因素引發多種肺部疾病問題,其中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在9000萬至1億左右。

為助推健康浙江,倡導健康生活,11月18日,浙江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黃勍棟主任醫師帶領呼吸內科、腫瘤科、乳腺外科、放射科、心血管內科等多位專家走進隨園嘉樹老年公寓,舉行大型義診活動。

浙江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唐婷玉現場分享了開頭的這個病例,她說,慢阻肺患者知曉率很低,臨床中,尤其明顯的是患者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和慢阻肺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慢性支氣管炎,特別是菸民,經常早上起來和晚上的時候要咳嗽咳痰。慢阻肺是在咳嗽咳痰症狀之外出現持續性的氣流受限,活動後呼吸困難,可以通過肺功能檢查來確認。

慢阻肺目前病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寒冷、乾燥、吸菸和環境汙染為導致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都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體能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會出現氣短、氣喘和呼吸費力等現象;早期僅在勞力時出現,之後逐漸加重,以致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到氣短。

她建議如果在40歲以上,有吸菸史,有上述的症狀,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因為慢阻肺可防可治,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規範用藥、戒菸、自我檢測定期隨訪,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就能夠讓患者暢快呼吸。

相關焦點

  •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 直到呼吸衰竭入院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還吃了那麼多消炎藥,沒想到弄錯了方向,白費力氣!」說起自己的病情,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張大爺(化名)還有些懊悔。 張大爺是個「老煙槍」,煙齡超過40年。慢阻肺知曉率低,發病率、致死率高 已成為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經一系列檢查,張大爺最終被確診為慢阻肺,而由於耽擱的時間長,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變為慢阻肺合併呼吸衰竭,同時,張大爺還有肺源性心臟病。幸好,來得不算太晚,在接受正規診療後最終順利出院回家了。
  •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 直到呼吸衰竭入院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慢阻肺已...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還吃了那麼多消炎藥,沒想到是弄錯了方向,白費力氣!」說起自己的病情,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張大爺(化名)還有些懊悔。張大爺是個「老煙槍」,煙齡超過40年。慢阻肺知曉率低 發病率、致死率高已成為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 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經一系列檢查,張大爺最終被確診為慢阻肺,而由於耽擱的時間長,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變為慢阻肺合併呼吸衰竭,同時,張大爺還有肺源性心臟病。幸好,來得不算太晚,在接受正規診療後最終順利出院回家了。
  • 「咳嗽咳痰」當咽炎,68歲「老煙槍」到醫院時已呼吸衰竭……
    對症養肺,自由呼吸,大家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肺部健康。呼吸內科黃勍棟,放射科馮越義診中胸外科陳小烽義診中把這個病當咽喉炎到醫院時已經呼吸衰竭一直以為是咽喉炎,還吃了那麼多消炎藥。」但由於誤診時間長,張大爺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合併了呼吸衰竭,還有肺源性心臟病,萬幸的是,接受正規診療後,就出院回家了。浙江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唐婷玉主任醫師現場分享了這個病例,她說,慢阻肺患者知曉率很低,臨床中,尤其明顯的是患者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和慢阻肺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
  • 宿遷老人患「鸚鵡熱」 呼吸衰竭差點上了ECMO
    突然發熱、咳嗽,迅速發展成重症肺炎,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了大半個月,其間一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幸運的是,在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終於康復出院。年過八旬的李大爺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驚心動魄的背後,竟然與鳥類親密接觸有關。
  • 咽喉炎老是治不好 只因胃酸反流所致
    N海都記者 咽喉炎有很多原因,其中反流導致的咽喉炎,要佔門診咽喉炎的50%,但以往常被忽視,有的則被當做哮喘治療。 如果你有慢性聲嘶、經常性咳嗽、乾咳、咽喉部異物感、阻塞感,以及吞咽疼痛等,建議去看喉科醫生,通過喉鏡深部檢查可以查出有否咽喉反流疾病的存在。
  • 當心引發呼吸衰竭
    當心引發呼吸衰竭 「易呼益吸·關注呼吸健康」大型普查活動幫你揪病根   59歲的葉先生5月初突然出現咳嗽咳痰的症狀,之後自己買了點兒藥吃吃停停,咳嗽咳痰也時好時壞。
  • 家人私自餵服助眠藥 金州8旬老人突發呼吸衰竭
    近日,84歲的郭老先生因患有腦血栓,被家人送到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但由於老人入院後睡眠不好,家人便為其服用了助眠藥物,可沒想到卻導致呼吸衰竭。經過醫護人員們5個小時的緊張搶救,郭老先生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 關於呼吸衰竭的診斷,這些細節你都注意到了麼?
    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使靜息狀態下亦不能維持足夠的氣體交換,導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和相應臨床表現的症候群。其中對於呼吸衰竭的診斷我們要留意的是:1)患者處於海平面;2)患者在靜息狀態下;3)呼吸空氣的條件下。
  • 肖恩·康納利死因首曝光:普通肺炎呼吸衰竭等疾病
    肖恩·康納利死因首曝光:普通肺炎呼吸衰竭等疾病 時間:2020.11.30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進展比非典更快
    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表示,他們發現新冠肺炎的患者,出現的是一種嚴重ARDS(呼吸衰竭),與2003年非典相比,這一次呼吸衰竭進展得更快,缺氧有時候發展很明顯。
  • 呼吸衰竭都是由什麼引起的?又有哪些臨床症狀?
    呼吸衰竭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呼吸道病變、肺組織病變、肺血管疾病 5、神經中樞及其傳導系統呼吸肌疾患:腦血管病變、腦炎等直接或間接抑制呼吸中樞;脊髓灰質炎以及多發性神經炎所致的肌肉神經接頭阻滯影響傳導功能;重症肌無力和等損害呼吸動力引起通氣不足。
  • 「初代007」肖恩·康納利死因曝光,因肺炎和呼吸衰竭辭世
    11月30日,據外媒報導,康納利的死亡證明曝光,據顯示,康納利是因「普通肺炎、呼吸衰竭、老年和心房顫動」等原因辭世。據報導,當時肖恩·康納利患有「呼吸衰竭」,康納利的呼吸衰竭是由肺炎、老年和心房顫動引起的,心房顫動是一種導致心率不規則和快速的心臟病,房顫反過來會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
  •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瑞金新技術(七)| 胸部電阻抗層析成像技術指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呼吸支持策略 2020-11-17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調查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的最佳做法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全國各地的醫院都在成千上萬次地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時候讓一個呼吸困難的病人用呼吸機呼吸了嗎?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呼吸機受到的所有關注,決定什麼時候把病人放在呼吸機上,什麼時候讓他們離開是複雜的。密西根醫學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機械通氣的最佳實踐,但從未知道他們的工作將如何適用。
  • 低度惡性腫瘤淋巴管肌瘤病,好發於育齡期女性,常死於呼吸衰竭
    大多數的患者肺功能會出現持續性的下降,通常情況下患者易出現呼吸困難越發嚴重的情況,經常死於呼吸衰竭。大多情況下,患者在確診後十年仍然存活,有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存活時間長達20年。01什麼是淋巴管肌瘤病?其疾病類型和病因有哪些?會出現哪些症狀?
  • 每發病一次,與死亡更近一步,直至呼吸衰竭……肺心病的防治不容忽視!
    急性肺心病是由於肺動脈栓塞,肺循環大部受阻,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急性右心室擴張,右心室功能衰竭。表現為起病急驟,突發嚴重的呼吸困難,常伴胸痛、焦躁不安、暈厥、休克、猝死,可有發熱、劇咳、咯血等。 慢性肺心病發病緩慢,一般長達數年或數十年,多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
  • 雙橋經開區人民醫院 老人重度呼吸衰竭 緊急搶救轉危為安
    6月28日從重慶市雙橋經開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一名93歲的女性患者因重度呼吸衰竭送到醫院後,經過醫生緊急搶救轉危為安,目前身體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正常,身體恢復狀態良好。 據了解,這名老人被送到醫院時,已經呈現出呼吸困難,且呈嗜睡狀,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四肢溼冷,生命體徵極不平穩現象。「由於這名老人已經90多歲了,年齡大,身體微循環極差、極其危險,隨時都有可能造成心臟驟停。」現場參與搶救的副院長、主任醫師杜高勇表示。
  • 38歲壯小夥發燒咳嗽不當回事 9天後呼吸衰竭住進了浙二ICU
    得了流感 不要高估自己抵抗力  38歲壯小夥發燒咳嗽不當回事  9天後呼吸衰竭住進了ICU  在8例甲流重症患者中,38歲的小陳(化名)讓張茂主任印象最深刻。  詢問病史後,張主任了解到,早在9天前小陳就出現了高熱、咳嗽、渾身酸痛、乏力等症狀,但誤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並沒有引起重視。過去的9天,小陳的治療過程大致如下——  1月20日-23日:小陳在家附近的藥店買了些感冒藥,每天按照說明書吃。然而,症狀並沒有改善,體溫仍在38℃左右。
  • 猩猩沉迷於香菸,每天最少一包的量,網友:真是老煙槍!
    猩猩沉迷於香菸,每天最少一包的量,網友:真是老煙槍! 原標題:猩猩沉迷於香菸,每天最少一包的量,網友:真是老煙槍!
  • 研究:IL-6可準確預測新冠患者呼吸衰竭 重症「過線」後風險增加22倍!
    研究:IL-6可準確預測新冠患者呼吸衰竭 重症「過線」後風險增加22倍!雖然大多數患者僅出現輕度症狀,但相當一部分患者隨著缺氧的增加而發展為嚴重的疾病,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大量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已經把重症監護能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於病程多變,且缺乏可靠的惡化預測因素,確定可預測呼吸衰竭高風險和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的變量就顯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