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當咽炎,68歲「老煙槍」到醫院時已呼吸衰竭……

2020-12-0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通訊員 吳玲瓏 曹露婷

11月18日是第19個「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題是「改善慢阻肺生活,無論何人與何地」。吸菸、空氣汙染等因素引發多種肺部疾病問題,其中我國慢阻肺患者人數在9000萬~1億左右,肺部結節患者人數為1億2千萬左右。

為助推健康浙江,倡導健康生活,幫助大家提高對慢阻肺及肺結節等肺部疾病的認識,今天下午,浙江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黃勍棟主任醫師帶領呼吸內科、腫瘤科、乳腺外科、放射科、心血管內科、胸外科、風溼免疫科、耳鼻咽喉科、健康管理中心等多位浙江醫院專家走進隨園嘉樹老年公寓,舉行大型義診活動。

黃勍棟在致辭中表示,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已達13.7%,患者就醫明確診斷前知曉自己患此病的比例僅為2.6%,慢阻肺患者第一次住院後3.6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作為一種發病率高、隱蔽性強、病死率高的疾病,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浙江醫院66年來持續守護著大眾健康,兩年前跨入兩院區時代,醫院也以嶄新的活力「為大眾健康全力以赴」。今後,浙江醫院專家將更多地走出醫院,走進社區、學校、養老院等,回報廣大群眾對醫院的厚愛和支持,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助力健康浙江建設。

黃勍棟致辭

肺結節聯合門診專家出手

「醫生來到我眼前」

「太方便了,本來我還在等我女兒有空帶我上醫院,這下醫生來到我眼前了!」 78歲的陳阿姨(化名)拿出今年、去年的胸部CT,黃勍棟、放射科副主任馮越主任醫師、胸外科副主任陳小烽副主任醫師現場聯合坐診,給她吃了顆「定心丸」:微小結節基本無變化,建議定期複查。

陳阿姨去年第一次查出肺結節,聽說嚴重了就是肺癌,著實被嚇得不輕,幾天幾夜沒睡好覺,相信很多患者在第一次拿到肺結節的診斷時也是如此寢食難安。「肺結節不糾結,」黃勍棟說,「發現肺結節後,建議專科就診,根據結節大小、密度、隨訪變化來確定進一步診治方案,最好在同一家醫院檢查以便於影像資料動態對比。」

黃勍棟《肺結節 要糾結?》

浙江醫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肺結節聯合門診」,這種高效、優質的「一站式」診療服務,不僅免去了患者在多個科室間來回奔波、反覆排隊候診而耗費的大量精力和財力,更重要的是多學科專家討論後提供了最優診療方案,還可以根據患者有無其他伴隨疾病等情況,邀請其他專科醫生共同會診。「在醫院進行診治的患者,還可以享受到浙江省抗癌協會授牌的首家省級醫院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的全程貼心醫療服務。」黃勍棟說。

「世界慢阻肺日」,也來談談肺結節與慢阻肺之間的關係。黃勍棟表示,正常來講,肺結節與慢阻肺沒有必然聯繫,但是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出現肺結節,診治方案更應關注肺功能的狀態,強調慢阻肺的規範治療。對症養肺,自由呼吸,大家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肺部健康。

呼吸內科黃勍棟,放射科馮越義診中

胸外科陳小烽義診中

把這個病當咽喉炎

到醫院時已經呼吸衰竭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還吃了那麼多消炎藥。」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張大爺(化名)說起自己的病情還有些懊悔。40年煙齡的他,多年前就開始咳嗽咳痰,隨後也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但這些都沒有讓他重視。直到半個月前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來就醫,最終確診為慢阻肺。但由於誤診時間長,張大爺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合併了呼吸衰竭,還有肺源性心臟病,萬幸的是,接受正規診療後,就出院回家了。

浙江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唐婷玉主任醫師現場分享了這個病例,她說,慢阻肺患者知曉率很低,臨床中,尤其明顯的是患者對於慢性支氣管炎和慢阻肺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慢性支氣管炎,特別是菸民,經常早上起來和晚上的時候要咳嗽咳痰。慢阻肺是在咳嗽咳痰症狀之外出現持續性的氣流受限,活動後呼吸困難,可以通過肺功能檢查來確認。

唐婷玉《讓我們一起認識慢阻肺》

慢阻肺目前病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寒冷、乾燥、吸菸和環境汙染為導致慢阻肺的危險因素,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咳痰和喘息都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體能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患者常會出現氣短、氣喘和呼吸費力等現象;早期僅在勞力時出現,之後逐漸加重,以致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到氣短。

她建議,40歲以上有吸菸史的人群,如有上述的症狀,應當到醫院進行檢查。慢阻肺可防可治,只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規範用藥、戒菸、自我檢測定期隨訪,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就能夠讓患者暢快呼吸。

呼吸內科唐婷玉義診中

「阿姨,您用最大力度吹氣」

便民服務深受好評

「阿姨,您用最大力度吹氣,然後再用最大力度吸氣。」義診現場,醫護人員們忙著給大爺大媽們進行肺功能測試。「您這個肺功能有些下降,您看這數值,您平時上樓肯定會有喘氣困難的現象,咱們得幹預一下了,要不然以後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血壓檢測

超聲檢查

肺功能檢查

此外,黃勍棟、唐婷玉、浙江醫院呼吸內科(三墩院區)護士長王豔紅分別為老人們帶來《肺結節 要糾結?》《讓我們一起認識慢阻肺》《新冠疫情下的自我防護》的科普講座。活動還為老人們提供免費測血糖、免費測血壓、肺功能檢查、可攜式乳腺超聲等服務,獲得現場一致好評。

王豔紅《新冠疫情下的自我防護》

相關連結

一般來講,30歲以上人群肺功能將會逐步下降,而吸菸人群引發慢阻肺的機率大大超過普通人群,男女患病比例接近2:1,因此控煙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手段。

此外,秋冬季節天氣驟變,溫差較大,極容易引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加重,針對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群體,接種相關流感,肺炎疫苗,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一定程度上預防慢阻肺的發生及發展。

除了專科醫生應當加強對慢阻肺的診斷,做好宣傳工作外,患者自身應當提高對慢阻肺的重視程度,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呼吸操訓練等,有效延緩肺功能的持續下降。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誤以為咽喉炎 「老煙槍」呼吸衰竭
    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患者張炳坤(化名),說起自己的病情還有些懊悔。40年煙齡的他,多年前就開始咳嗽咳痰,後出現胸悶氣短,但這些都沒有引起重視。直到半個月前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來就醫,最終確診為慢阻肺,而且由於誤診時間長,已經從單純的慢阻肺合併了呼吸衰竭,還有肺源性心臟病,幸好最後在接受的正規診療後出院回家。
  •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 直到呼吸衰竭入院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慢阻肺已...
    說起自己的病情,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張大爺(化名)還有些懊悔。張大爺是個「老煙槍」,煙齡超過40年。許多年以前,張大爺就容易咳嗽、咳痰,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還出現了胸悶、氣短的情況。然而,這些都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直到半個月前,張大爺因氣急、氣喘,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趕緊被家人送到了浙江醫院。
  • 一直以為是咽喉炎 直到呼吸衰竭入院才知道問題不簡單
    說起自己的病情,不久前從浙江醫院出院的68歲張大爺(化名)還有些懊悔。 張大爺是個「老煙槍」,煙齡超過40年。許多年以前,張大爺就容易咳嗽、咳痰,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還出現了胸悶、氣短的情況。然而,這些都沒有引起他的重視。 直到半個月前,張大爺因氣急、氣喘,耐力下降而難以自理時才被家人送到了浙江醫院。
  • 當心引發呼吸衰竭
    當心引發呼吸衰竭 「易呼益吸·關注呼吸健康」大型普查活動幫你揪病根   59歲的葉先生5月初突然出現咳嗽咳痰的症狀,之後自己買了點兒藥吃吃停停,咳嗽咳痰也時好時壞。
  • 成都六旬大爺一個月後咳嗽咳痰進醫院做手術
    66歲的張大伯吃雞不吐雞骨頭,一個月後才發現雞骨頭吃進了肺裡。要不是咳嗽咳痰越來越嚴重,這塊長約2釐米的雞骨頭可能就要在張大伯的肺裡「長住」了。肺裡取出一塊2釐米雞骨頭據介紹,經過20多分鐘的微創手術,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孫建從患者張大伯的肺中取出了雞骨頭,長約2釐米。手術時間不算很長,但對大家來說,手術的難度可能「超預算」了,因為孫建發現,患者肺部肉芽增生,已經把這塊雞骨頭緊緊包裹。
  • 宿遷老人患「鸚鵡熱」 呼吸衰竭差點上了ECMO
    突然發熱、咳嗽,迅速發展成重症肺炎,在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了大半個月,其間一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幸運的是,在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終於康復出院。年過八旬的李大爺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驚心動魄的背後,竟然與鳥類親密接觸有關。
  • 喉嚨痛,呼吸困難,原因究竟是什麼?
    小兒急性喉炎常發於6個月到3歲以內的兒童。慢性喉炎每年的患病率約為0.3%,21%左右的人都曾患過慢性喉炎。急性喉炎常由細菌或病毒侵犯喉部黏膜進而誘發瀰漫性炎症反應,起病較急,嚴重者可立即出現呼吸困難。
  • 38歲壯小夥發燒咳嗽不當回事 9天後呼吸衰竭住進了浙二ICU
    記者昨天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了解到:1月下旬至今,浙醫二院急診ICU(解放路院區)接診了8例甲流重症患者,最大的89歲,最年輕的23歲;1月24日至2月13日,浙醫二院綜合ICU(濱江院區)接診了13例甲流重症患者,最大的86歲,最年輕的40歲。
  • 老奶奶咳嗽咳痰兩個多月 服用感冒藥和抗生素均無效
    75歲女性,因「咳嗽、咳痰2個月餘,加重伴胸悶氣促2天」入院。曾自服「感冒藥」治療,咳嗽、咳痰症狀仍有反覆發作。患者入院以來接受抗感染治療未能奏效。檢測胸腔積液CEA和脫落細胞學,結合肺部影像學特徵,最終確診。【病史摘要】患者,女,75歲。因「咳嗽、咳痰2個月餘,加重伴胸悶氣促2天」入院。
  • 哪裡醫院治療咽炎最好
    哪裡醫院治療咽炎最好 時間:2020-12-25 11:11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 哪裡醫院治療咽炎最好?咽炎是咽部炎症的統稱,那麼,到底什麼是咽炎?咽炎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咽炎?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哪裡醫院治療咽炎最好?
  • 瀘州七旬老太清洗廁所時被燻暈?真相是...
    ▼ 74歲的梁老太太準備用潔廁劑衝洗廁所,一打開潔廁劑一股白煙從瓶口冒出,刺鼻難聞,老太太咳嗽不止。 所幸家人及時送到醫院救治,老太太轉危為安。
  • 又到一年「咳嗽季」 治咳嗽別被廣告忽悠
    孩子長期咳嗽,不僅會影響吃飯、睡覺、學習,還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爸爸媽媽們為此焦慮擔憂,帶著孩子輾轉奔波於哮喘、呼吸、兒內及耳鼻喉科等科室間,到最後常常折騰得大人孩子身心俱疲,而一聲聲讓人焦心的咳嗽仍在。白露已過,又到了孩子易感易咳嗽的季節。孩子為什麼會發生慢性咳嗽?該怎樣有針對性地治療?
  • 咳嗽、咳痰、咳血,究竟是肺癌還是支氣管擴張,如何正確治療
    肺癌的病人會出現很多症狀,目前在臨床上常見的受刺激性乾咳或者是痰中帶血,一般常見於65歲以上的男性,病人有長期吸菸史,後期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可能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消瘦,乏力等一系列症狀。建議懷疑肺癌時,最好到正規醫院呼吸內科就診,可以行磁共振或者是胸部加強ct,當發現肺部腫塊時,建議進一步行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都會咳嗽出血,支氣管擴張是肺癌嗎?支氣管擴張不是肺癌。支氣管擴張通常是一個解剖上的定義,在形態上是指支氣管不可逆的擴張和管壁增厚。
  • 清洗廁所時被燻暈!瀘州七旬老太太疑似氯氣中毒,現狀是……
    74歲的梁老太太準備用潔廁劑衝洗廁所,一打開潔廁劑一股白煙從瓶口冒出,刺鼻難聞,老太太咳嗽不止。所幸家人及時送到醫院救治,老太太轉危為安。經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呼吸內科專家診治,梁老太太疑似氯氣中毒。
  • 不發熱,不咳嗽、咳痰,出現哪些情況需要警惕老年人肺炎?
    一位80多歲的爺爺,一年內三次住院,反覆咳嗽、咯膿痰。來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寒戰、意識淡漠,回答問題都是家屬幫忙回答的。大多數的時候體溫都不超過37℃,但是血壓極低,只有70/50mmHg。
  • 海滄醫院慢阻肺義診、免費肺功能檢查等你來!
    慢阻肺最常見是由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發展而來,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腦病及出現全身各系統併發症。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發生最主要的原因,感染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缺氧是慢阻肺出現肺心病等多種相關併發症的最重要因素。慢阻肺現狀據統計,我國20歲或以上人群中有9900萬慢阻肺患者,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 每發病一次,與死亡更近一步,直至呼吸衰竭……肺心病的防治不容忽視!
    急性肺心病是由於肺動脈栓塞,肺循環大部受阻,肺動脈壓急劇增高,急性右心室擴張,右心室功能衰竭。表現為起病急驟,突發嚴重的呼吸困難,常伴胸痛、焦躁不安、暈厥、休克、猝死,可有發熱、劇咳、咯血等。 慢性肺心病發病緩慢,一般長達數年或數十年,多由肺組織、肺動脈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
  • 咳嗽2年找不到病因,「兇手」竟然是它!病死率達40.0%,必須重視
    李大爺今年73歲,在做了右上肺切除術後,已經間斷咳嗽、咳痰伴發熱2年多了,平臥時咳嗽較為明顯,痰液較多,多為膿性痰液,因此來醫院檢查,診斷為「支氣管胸膜瘻」。什麼是支氣管胸膜瘻?早期會表現為高熱,體溫多為38~39℃之間,或者持續低熱,突發胸悶、氣急、呼吸窘迫、咳出胸水、皮下氣腫,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晚期會表現為發熱、咳血痰、膿痰、嚴重的肺炎,甚至呼吸窘迫。
  • 咳咳咳……一樣的咳嗽,不一樣的病!冬季治咳大全,快收藏!
    其中急性咳嗽是指3周以內的咳嗽;亞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過8周則為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通常是感冒引起的,一般早期都是乾咳,因為病初時對氣道和黏膜的損傷沒那麼重,一般吃點止咳藥緩解症狀,感冒好了咳嗽也就緩解了。後期如果合併了細菌感染,就會變成溼咳,也就是咳嗽時有痰了,如果咳黃色黏痰多提示有細菌感染,可用點抗菌藥物。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約翰是一名68歲的退休老人,生活在美國[1]。 2020年3月26日,他由於咳嗽和呼吸困難去醫院就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他當時呼吸衰竭已經嚴重到一定程度,不得不用上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