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發熱,不咳嗽、咳痰,出現哪些情況需要警惕老年人肺炎?

2021-01-14 騰訊網

一位80多歲的爺爺,一年內三次住院,反覆咳嗽、咯膿痰。來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寒戰、意識淡漠,回答問題都是家屬幫忙回答的。大多數的時候體溫都不超過37℃,但是血壓極低,只有70/50mmHg

後來通過問診發現,老爺爺經常在吃東西的時候咳嗆,本應該進入食道中的食物由於咳嗆進到了氣道裡,順著氣道又到肺裡,導致肺部感染,引發吸入性肺炎。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從這位老爺爺的身體裡取出來了好多「米粒」,這些米粒如果及時不清理掉,嚴重的情況會引起全身酸痛、全身毒血症、合併心臟等臟器病變,更有可能造成呼吸衰竭、昏迷死亡。

血壓低和吸入性肺炎有什麼關係?

王一民醫生解釋,血壓和吸入性肺炎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低血壓可以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在低血壓的情況下,這個疾病肯定是非常嚴重的情況;血壓正常的話,相對來說這個疾病比較輕。在臨床上,血壓特別低、神志不清楚、呼吸困難嚴重,可以作為醫生判斷肺炎輕重程度的指標。如果老人在家測血壓偏低,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哪些情況會導致吸入性肺炎?

一般吸入性肺炎都是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較少。最常見的是鏈球菌感染,其他的比如厭氧菌等。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病因完全要看病人的病史,一般不直接統計,大多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個原因,進食嗆咳、吞咽困難。本應該進入食道中的食物由於咳嗆進到了氣道裡,順著氣道又到肺裡,就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如何防止食物誤吸?

1)建議老年人吃一些容易形成食團的東西,少吃不容易形成食團的東西比如桃酥、牛舌餅等酥皮帶渣的點心,因為這些渣容易嗆到。

2)避免仰頭喝東西,可嘗試低頭吞咽。

第二個原因,有些老年人消化能力差,吃進去食物後,沒有被嗆到,但是容易反流上來,可導致吸入性肺炎。

如果消化能力不好或者有胃食管反流的老人,建議夜間睡覺的時候稍微抬高點枕頭。

第三個原因,腔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一個重要細菌來源。比如夜裡睡覺的時候,老人被唾液嗆到,由於老年人的吞咽能力減弱,他們不會有反射性咳嗽,這些病菌可能就進入氣道。

王一民醫生表示,肺炎不一定是某一種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多個因素混合到一起,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肺炎。老年人的各個方面都要關注到。

吸入性肺炎如何治療?

因為吸入異物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取出異物後,症狀會好轉,也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藥物。還要鼓勵病人排痰,以及在其他方面給予病人支持。就像病例中的老爺爺,血壓極低,那就要給他升壓;神志不好的話,適當應用相應的藥物去改善他的意識狀態;呼吸困難特別嚴重,甚至缺氧,要讓他吸氧,甚至使用呼吸機。

老人沒有呼吸道症狀,不發熱,怎麼能考慮到可能是肺炎?

「很多老年人覺得發燒了才是生病了,其實體溫的高低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不能只關注體溫度數的高低,還要關注其他的情況。」王一民醫生表示,老年人出現的任何情況都應該提高警惕,比如老人最近一段時間食慾不好或者精神狀態不好,精神狀態也就是指老人的言語反應、肢體活動能力等方面。這些也需要我們多多關注,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首診或許不在呼吸科,可能在消化科或者神經科,這個時候醫生也要考慮到肺炎的可能性,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做相應的檢查去及時發現。這是醫患雙方的,除了病人要提早發現自己與之前身體狀況的不同,到了醫院,醫生也要做好相應的分診和處理。

專家簡介 王一民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青委副主委。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

相關焦點

  • 出現肺結核會有哪些表現,不只是發熱咳嗽,早知道早治療
    那麼,大家需要先了解肺結核症狀有哪些,才能有效地預防。但當出現這些情況後就要當心是否是肺結核找上了你。肺結核的症狀分成好多種,發病原理也大有不同。以上四種就是肺結核的4大症狀和分類,不管是其中哪一種都需要通過物理治療才能有效去除病變。但肺結核生成早期會出現一些預兆,想要及時根治病源,就需要對它這些症狀進行甄別。
  • 出現哪些症狀要警惕是新型肺炎?還有哪些其他的常見症狀發生要及時...
    冬春過渡季節,原本就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現在又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疫情的籠罩之下,有些人稍微有點咳嗽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型肺炎,到底出現哪些症狀才需要警惕是新型肺炎呢?還有哪些其他的常見症狀發生要及時就醫呢?
  • 一人肺炎全家倒下!呼吸科專家提醒這些細節要注意
    31歲的張女士因小孩肺炎陪伴住院一周不久自己也出現了咳嗽症狀而且咳嗽比較劇烈,咳劇後胸痛、腹痛不適隨後還伴有發熱症狀不同的致病菌甚同一人不同時間、不同致病菌等發生的肺炎均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常見的表現有發熱、咳嗽、咳痰、胸悶、胸痛等重症患者(比如重症的SARS、新冠肺炎)可以出現呼吸困難、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絕不能只認為它是「小小的」肺炎,而不引起重視
  • 發熱咳嗽,擔心感染了怎麼辦?東莞39家發熱門診公布!
    近期,全國各地陸續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少東莞市民就開始擔心了: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該怎麼辦?去哪家醫院?去醫院前或者看病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 探案丨發熱咳嗽肺部病灶,元兇來自一瓶薄荷腦?
    3月餘現病史2020-05-30 無明顯誘因發熱,Tmax 38.5℃,伴咳嗽氣促,無明顯咳痰胸痛,血常規:WBC 7.7*10^9/L,N 73.6%;CRP 49.6mg/L;胸部CT:兩肺散在斑片影,考慮感染。
  • 臨床表現不典型感冒傻傻分不清?區別新冠肺炎當心四個「坑」
    區別新冠肺炎當心四個「坑」 2020-03-03 09:17:29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編者按:目前新冠肺炎還在流行,但對新冠肺炎的一些特殊情況不免還有疑問,如有的病人沒有發燒卻也得了肺炎,有的發熱咳嗽卻並沒中招
  • 「發熱」,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可能大部分人對於發熱理解都與此相似。實際上,發熱的病因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感染性與非感染性 一、 感染性發熱類 感染是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各種病原體感染均可能導致發熱。根據患者情況、感染部位和病原體類型的不同,發熱的溫度、熱型和伴隨症狀各異。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假如近日有點發熱,咳嗽就會高度懷疑我到底是感冒了,還是患上令人恐懼、談之色變、並且全世界爆發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了?
  • 探案丨發熱久治不愈,肺炎飄忽不定
    主訴:發熱伴盜汗、消瘦4月,加重伴咳嗽咳痰1月。現病史患者4月前開始自覺間歇性午後發熱,伴盜汗、消瘦及納差,未測體溫,無寒戰、咳嗽咳痰、腹痛腹瀉、尿急尿痛等症狀,未予重視。1月前患者出現持續性午後發熱伴咳嗽白痰,體溫峰值39.1℃,夜間盜汗較前加重,汗水溼透衣物及被單,體重3月內下降10斤。2020-11-05至當地醫院就診,查WBC 3.48×109/L,N 43.7%,PCT 0.18μg/L,胸部CT見右肺上、中、下葉多發片狀磨玻璃影,考慮為支原體肺炎,阿奇黴素治療3天,咳嗽咳痰好轉,但體溫不退。
  • 老奶奶咳嗽咳痰兩個多月 服用感冒藥和抗生素均無效
    75歲女性,因「咳嗽、咳痰2個月餘,加重伴胸悶氣促2天」入院。曾自服「感冒藥」治療,咳嗽、咳痰症狀仍有反覆發作。患者入院以來接受抗感染治療未能奏效。檢測胸腔積液CEA和脫落細胞學,結合肺部影像學特徵,最終確診。【病史摘要】患者,女,75歲。因「咳嗽、咳痰2個月餘,加重伴胸悶氣促2天」入院。
  • 吹空調吹成重症肺炎、膿毒血症休克CT片顯示肺都「變白」了
    10餘天前疲勞、吹空調後咳嗽、咳痰加重,咳黃膿痰,未就醫。自服朋友推薦的進口止咳藥物後咳嗽、咳痰"減輕"了。9月1日,右側胸痛、右上腹痛、喘憋,呼吸內科就診。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大片滲出性、團塊性病變",考慮重症感染。"患者當時呼吸急促,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脈搏測不到,血壓測不出,更換電子血壓計測出75/60mmHg,閱肺CT片上顯示肺都變'白'了。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病人符合社區發病;符合新近出現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加重,病人咳嗽、咳痰病史只有半個月,也出現發熱;也符合肺部實變體徵和(或)聞及溼囉音,這不是每個肺炎病人都會出現的體徵,對於一些細菌性肺炎可能會有實變的體徵或者有溼囉音的表現;病人的白細胞、中性細胞比例偏高,根據指南,白細胞>10×10
  • 肺炎會導致器官衰竭嗎?知名專科孫玉德告訴您
    肺炎器官衰竭的表現首先是呼吸衰竭,主要見於重症肺炎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發熱等不適,此時喘悶症狀明顯,可有顏面部的發紺、心慌心悸、頭暈。如果合併了Ⅱ型呼衰,還可以伴有精神神志的改變,例如譫妄、嗜睡、甚至昏迷等。繼發心功能不全時,可以伴有雙下肢浮腫、腹脹、尿小,胸悶程度明顯加重。
  • 孩子咳嗽老不好 警惕咳嗽變異性哮喘
    有些兒童感冒後,咳嗽持續了1個月也不見好轉,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應當提高警惕,當心兒童患上咳嗽變異性哮喘。相信很多人不解「咳嗽」怎麼會和「哮喘」連在一塊兒,咳嗽變異性哮喘,又稱作過敏性咳嗽,是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的臨床表現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哮喘。那麼,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上了咳嗽變異性哮喘呢?
  • 專家:老年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必知這幾件事
    人民網西安1月28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峰期,每日新發病例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月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4億,佔到了總人口的17.9%。面對今年如此重大及突發的疫情,老年人如何做到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減少感染的發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 急性肺炎怎麼引起的
    急性肺炎怎麼引起的 引起急性肺炎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數是由微生物,理化刺激,過敏反應等因素所引起,在四季均可發病臨床上常見的急性肺炎絕大多數是各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肺炎
  • 急性肺炎怎麼治療
    如果考慮醫院獲得性肺炎,需要覆蓋革蘭氏陰性桿菌的藥物,必要時還有考慮是否是耐藥菌的感染,要達到精準有效使用抗生素,所以患者住院的時候要反覆多次的進行痰細菌、真菌培養和藥敏實驗,可以根據患者臨床症狀改善情況以及痰培養的結果,決定是否更改初始的治療方案。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警惕!長期吸菸的人,若有這4個跡象,或肺癌已不遠了
    那麼,經常吸菸的人哪些現象明顯暗示肺部癌變形成呢?1、刺激性乾咳吸菸有損身體健康,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忍不住抽菸。經常咳嗽屬於肺癌的信號,在肺部受到菸草有害物質刺激之後,引發癌細胞,會有肺炎出現,甚至支氣管粘液分泌出現改變,局部的胸膜被侵犯,出現了合併症,在影響下患者就容易咳嗽。
  • 新型肺炎和感冒咋區分?別只看發燒,還有 2 個關鍵細節
    很多人都像一根緊繃的弦,身體一有些不適:一個噴嚏、一聲咳嗽,便疑神疑鬼——該不會是感染病毒了吧? 發燒了、咳嗽了、感覺無力,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表現? 究竟有沒有辦法分清是普通感冒還是肺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