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0多歲的爺爺,一年內三次住院,反覆咳嗽、咯膿痰。來到醫院就診的時候,寒戰、意識淡漠,回答問題都是家屬幫忙回答的。大多數的時候體溫都不超過37℃,但是血壓極低,只有70/50mmHg。
後來通過問診發現,老爺爺經常在吃東西的時候咳嗆,本應該進入食道中的食物由於咳嗆進到了氣道裡,順著氣道又到肺裡,導致肺部感染,引發吸入性肺炎。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從這位老爺爺的身體裡取出來了好多「米粒」,這些米粒如果及時不清理掉,嚴重的情況會引起全身酸痛、全身毒血症、合併心臟等臟器病變,更有可能造成呼吸衰竭、昏迷死亡。
血壓低和吸入性肺炎有什麼關係?
王一民醫生解釋,血壓和吸入性肺炎並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低血壓可以反映疾病的嚴重程度。在低血壓的情況下,這個疾病肯定是非常嚴重的情況;血壓正常的話,相對來說這個疾病比較輕。在臨床上,血壓特別低、神志不清楚、呼吸困難嚴重,可以作為醫生判斷肺炎輕重程度的指標。如果老人在家測血壓偏低,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
哪些情況會導致吸入性肺炎?
一般吸入性肺炎都是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較少。最常見的是鏈球菌感染,其他的比如厭氧菌等。王一民醫生告訴我們,導致吸入性肺炎的病因完全要看病人的病史,一般不直接統計,大多數情況下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個原因,進食嗆咳、吞咽困難。本應該進入食道中的食物由於咳嗆進到了氣道裡,順著氣道又到肺裡,就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
老年人如何防止食物誤吸?
1)建議老年人吃一些容易形成食團的東西,少吃不容易形成食團的東西比如桃酥、牛舌餅等酥皮帶渣的點心,因為這些渣容易嗆到。
2)避免仰頭喝東西,可嘗試低頭吞咽。
第二個原因,有些老年人消化能力差,吃進去食物後,沒有被嗆到,但是容易反流上來,可導致吸入性肺炎。
如果消化能力不好或者有胃食管反流的老人,建議夜間睡覺的時候稍微抬高點枕頭。
第三個原因,口腔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一個重要細菌來源。比如夜裡睡覺的時候,老人被唾液嗆到,由於老年人的吞咽能力減弱,他們不會有反射性咳嗽,這些病菌可能就進入氣道。
王一民醫生表示,肺炎不一定是某一種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多個因素混合到一起,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肺炎。老年人的各個方面都要關注到。
吸入性肺炎如何治療?
因為吸入異物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取出異物後,症狀會好轉,也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藥物。還要鼓勵病人排痰,以及在其他方面給予病人支持。就像病例中的老爺爺,血壓極低,那就要給他升壓;神志不好的話,適當應用相應的藥物去改善他的意識狀態;呼吸困難特別嚴重,甚至缺氧,要讓他吸氧,甚至使用呼吸機。
老人沒有呼吸道症狀,不發熱,怎麼能考慮到可能是肺炎?
「很多老年人覺得發燒了才是生病了,其實體溫的高低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不能只關注體溫度數的高低,還要關注其他的情況。」王一民醫生表示,老年人出現的任何情況都應該提高警惕,比如老人最近一段時間食慾不好或者精神狀態不好,精神狀態也就是指老人的言語反應、肢體活動能力等方面。這些也需要我們多多關注,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首診或許不在呼吸科,可能在消化科或者神經科,這個時候醫生也要考慮到肺炎的可能性,有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做相應的檢查去及時發現。這是醫患雙方的,除了病人要提早發現自己與之前身體狀況的不同,到了醫院,醫生也要做好相應的分診和處理。
專家簡介 王一民
中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青委副主委。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大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