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成都五岔子大橋設計背後的故事:4萬塊鋼板構築的「奇蹟之環」

2020-12-08 四川新聞網

五岔子大橋設計團隊

俯瞰五岔子大橋 本報記者 呂甲 攝

  最近,在成都新近落成的一座類似數學「莫比烏斯環」造型的「網紅橋」——五岔子大橋,吸引了廣大市民的目光。極具獨特造型的五岔子大橋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更成為國內橋梁界專家口中「異形人行景觀橋梁中設計難度最大的城市橋梁」。這座橋的誕生背後有什麼玄機奧秘?設計師們在設計此橋時又歷經了怎樣的波折?「難度最大」是如何一一被攻克破解的?7月12日,記者採訪該橋設計方——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團隊,逐層撥開五岔子大橋設計過程中的種種謎團,解密大橋設計背後的故事。

  通過全球方案徵集

  莫比烏斯環的創意最終勝出

  盛夏時節的府河沿岸,偶爾引來三兩隻白鷺齊飛共舞,水天相接、主體結構銀灰色的五岔子大橋,在夏日驕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這座看似尋常橋梁的建成,是西南交大設計團隊員工們經歷了200多個晝夜奮戰的結果,它見證了他們9個多月來在設計工作中的汗水和艱辛。而在歷經了27個月的艱苦奮鬥後,藍圖終於在該橋梁建設者們的手中變成通途。

  「五岔子大橋造型創意來自莫比烏斯環的無限之環概念設計,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一院院長鄭愛華深有感觸地向記者介紹道,「通過全球方案徵集,五岔子大橋最終採用了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的設計概念,該公司主要負責五岔子大橋的概念方案深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期間的技術服務。而我方則最終成為該橋設計工作的第一執行單位。」

  「五岔子大橋是空間多曲度的異形鋼結構橋梁,橋梁自始至終其寬度、高度、角度都在變化,結構非常的複雜,與常規橋梁不同的是這座橋是以結構服從於建築的理念進行設計。」鄭愛華說,因此,為了高度還原概念設計,就使得這座大橋的結構設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儘可能地描述每一個細節

  施工圖超10倍於常規人行橋的圖紙量

  「設計時用去10倍於常規人行橋的圖紙量、施工時用上4萬多塊形狀尺寸均不相同的鋼板……」鄭愛華告訴記者,該公司設計團隊採用了三維建模技術,將設計成果以綜合平面圖、立面圖、多點位剖面圖和對角度投影圖的方式對結構進行表達,儘可能地描述每一個細節,大大增加了設計人員的工作量,最終五岔子大橋施工圖以超10倍於常規人行橋的圖紙量完成。

  能夠層層攻克設計上的關卡,背後少不了該設計團隊的攜手推動。五岔子大橋項目設計團隊共20人,當時接手項目時平均年齡不到28歲,是一支非常年輕非常有朝氣的團隊。在該公司四川省勘察設計大師謝尚英博士和總工程師李興林教授級高工的指導下,完成了這座不尋常的複雜結構橋梁設計。

  「常規的橋梁結構是根據橋梁形式的受力特徵去進行結構設計,而五岔子大橋不是遵從於這個規則,需要依從於它的形態特徵去進行力學分析,需要根據它獨有的受力特徵去設計它的結構構造,這是一種新的橋梁設計模式。」談及設計該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攻克的過程時,該項目設計團隊成員李科對此印象深刻,「我們在設計中為在維持橋梁建築形態的前提下保證結構安全,用三維建模軟體結合結構計算軟體不斷嘗試和不斷修改結構的內部尺寸、板件位置、鋼板厚度,以求達到滿足設計規範要求的受力狀態。」設計團隊成員王美馨告訴記者,「這座橋是成都的建築師原創的概念,是成都的設計團隊完成的工程設計,是成都的施工團隊建設而成,相信這一座土生土長的大橋將成為咱們蓉城新的地標之一。」

  每平方米荷載7個成年人

  設置質量調諧阻尼器應對共振

  「五岔子大橋的副橋像一個小劇場,以停駐休憩為主,所以我們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橋梁未來在滿負荷作用下的承載,荷載按照7個成年人每平方米來考慮的。」李科向記者介紹道,「為了便於大橋的管理,我們選擇了在設計方面少見的、在人行橋上使用了健康檢測技術,這項技術是在橋內部設置多個應變片,使橋梁的受力和變形數據能實時收集並通過網際網路遠程上傳至雲端數據中心,當結構內力和變形超過安全的設定值時,系統會發出警示,提醒管理人員進行檢查,使得橋梁管維工作更加智能高效。」

  同時,考慮副橋作為人們新的休憩娛樂所在,可能會發生一些同節奏的多人運動(如跳壩壩舞),可能引起橋梁的共振,使人們在使用時感到不舒適,該團隊設計時在主副橋均設置了質量調諧阻尼器,「它的作用是當可能發生共振時,阻尼器進行反向作用,打亂頻率,使得橋梁始終保持在一種較為舒適的使用狀態。」李科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 王李科 文/圖

相關焦點

  • 4萬個鋼板建築的奇蹟 「莫比烏斯環」橋亮相成都
    從英國倫敦著名風景地標的塔橋到美國舊金山城市象徵的金門大橋,從我國900多年前「石橋之祖」趙州橋到最新的港珠澳大橋……橋梁不僅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城市精神的價值象徵。而現代城市中的立交橋,在承擔著通南往北的交通作用的同時,更以其形態各異的特色造型,成為眾多市民心中的「打卡聖地」。最近,在成都新進落成的一座類似數學「莫比烏斯環」造型的「網紅橋」——五岔子大橋,就成功吸引了廣大市民的目光。
  • 揭秘五岔子大橋的網紅之路
    記者採訪了五岔子大橋橋梁負責建築師——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文化創意總監、設計五院規劃設計總監呂銳,以及負責該橋鋼結構製作與安裝的施工單位,揭秘「網紅」誕生之路。俯瞰五岔子大橋設計師說——這座被大家追捧的「網紅橋」名為五岔子大橋,是連接中和和高新兩個板塊的重要人行橋梁。
  • 「莫比烏斯環」網紅橋,交大設計!
    位於成都高新南區的五岔子大橋,前些日子在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高頻亮相,成為了全國時尚弄潮兒的約拍之地、市民及遊客的打卡聖地,當之無愧的網紅新地標。「網紅橋」因其莫比烏斯環的造型而備受關注,那麼,這一造型是如何由概念變為現實的呢?
  • 瞧一橋,成都這座「莫比烏斯環」人行橋
    實際上,這是一座有故事的橋。 01 五岔子大橋的前世今生 成都錦江上遊曾有數座名橋,而連接五岔子村和中和,也有一座雄偉壯麗的七孔石拱大橋:五岔子大橋。
  • 「鋼」柔並濟的「莫比烏斯環」——新晉網紅五岔子大橋
    記者獨家採訪了五岔子大橋橋梁負責建築師——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文化創意總監、設計五院規劃設計總監呂銳,以及負責該橋鋼結構製作與安裝的施工單位,揭秘「網紅」誕生之路。 將一張紙條的一側旋轉180°後與另一側相連,可以形成一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無限之環」,即「莫比烏斯環」。自19世紀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發現此概念後,許多藝術創作將其「收入囊中」。而將這一創意用來建造橋梁,就誕生了國內首座「莫比烏斯環」式異形拱橋——成都五岔子大橋。
  • 「網紅」五岔子大橋的原型——神奇的」莫比烏斯環」,了解一下!
    近日 五岔子大橋 一躍成為了火遍全網的成都城南新地標 據了解 這座大橋在設計的時候 參考了「無限之環」——莫比烏斯環的概念 希望藉此表達成都的無限可能性 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
  • 網紅「莫比烏斯環」,如何實現的?
    位於成都高新南區的五岔子大橋,前些日在朋友圈、抖音、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高頻亮相,成為了全國時尚弄潮兒的約拍之地、市民及遊客的打卡聖地,當之無愧的網紅新地標。二、設計概念五岔子大橋造型創意來自莫比烏斯環的無限之環概念設計,以此彰顯高新區的無限可能性和開放發展的廣闊胸懷。
  • 又酷又美,成都首個漂浮公園來了!
    成都首個 集生態、文化、科技於一體的漂浮公園 ——成都高新區「芙蓉島公園」 即將開建!、島岸共築的設計策略,將芙蓉島和周邊城市體系進行有機連接和業態串聯,在原有生態本底的基礎上,打造特色分區、融入藝術體驗、創建多元聯繫以及運營商業業態。
  • 當建築藝術遇上莫比烏斯環
    最近,國內有一座橋引得人們爭相打卡,它就是位於成都的五岔子大橋。該橋為國內首座「莫比烏斯環」式異形拱橋,橋體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副橋在下,市民可以停留觀賞風景。莫比烏斯環是什麼?它的發現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新近出版的《我們在四維空間可以做什麼》講述了有關莫比烏斯環的故事。
  • 成都高新區這麼多「網紅」橋,而你只知道「莫比烏斯環」?
    成都高新區這麼多「網紅」橋,而你只知道「莫比烏斯環」?25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期,五岔子大橋叒
  • 五峰山長江大橋「亮化」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揚州發布記者 楊寶嶺「雨天,鋼板滑,大家『上樓』一定要注意安全啊!」工長郭兵兵大聲提醒工友要注意作業安全。11月27日,瑟瑟冬雨中,郭兵兵和20多名工友,踩著「腳手架」搭建的臨時樓梯,「懸空」爬上了距離地面80多米高的五峰山長江特大橋上,進行「亮化」工程作業。今年40歲出頭的揚州人郭兵兵是江蘇迪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工長。
  • 港珠澳大橋背後故事:「水中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倒逼方案優化
    而參與指揮建設了杭州灣大橋等工程的老橋梁專家譚國順曾用「集大成者」來形容港珠澳大橋:「世界之最」的背後,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 四川成都鋼板租賃怎麼保養
    四川成都鋼板租賃怎麼保養隨著國內工業的發展。插入和打入前,應將黃油鋸末等混合物塗在鎖口內。裝配樁時,接頭處應用膩子和棉花纏繞,防止漏水。彩塗鋼板有哪些塗料。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建造橋梁車輛等一般結構。路面鋼板租賃進入供暖季。很多人都知道租鋼板有利於建築。
  •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中國橋」的故事:「神女應無恙,當驚...
    今天,長安君(微信ID:changan-j)要講一個長長的故事。故事的最長物理距離,目前已達到長長的55公裡;而故事的時間跨度,即使保守統計,也長達14個世紀之久。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中國橋」。  既然是故事,就少不了開場詩。
  • 鮮為人知的「神一般存在的環」,卻蘊含著神奇的美妙數學
    一神奇的「怪圈環」 莫比烏斯環,呈現出美妙的數學之奧秘。 莫比烏斯環只有一個,但在各大設計師的腦海中,它卻有無限種可能.比如 無盡之梯
  • 揭秘港珠澳大橋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線路全長55公裡、使用壽命120年、可抗颱風16級、主梁鋼板42萬噸、橋墩224個。  這些數據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了吧?現在,我們要揭秘的是連接港珠澳大橋的至關重要的紐帶——東西人工島,這也被譽為世界人工島建造史上的奇蹟。
  • 成都鋼板租賃時需要注意什麼?
    成都鋼板租賃時需要注意什麼?薄鋼板是用熱軋或冷軋方法消費的厚度在0.2-4mm之間的鋼板。薄鋼板寬度在500-1400mm之間。根據不同的用途,薄鋼板採用不同材質鋼坯軋制而成。通常採用材質有普碳鋼、優碳鋼、合金結構鋼、碳素工具鋼、不鏽鋼、彈簧鋼和電工用矽鋼等。
  • 《港珠澳大橋》新書發布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港珠澳大橋是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2017年六七月間,電視紀錄片《港珠澳大橋》先後在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國際電視臺播出,以國際視角解密大橋為何能成為21世紀的「超級工程」,受到國內外高度評價。不久,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也同版進行了播出。
  • 世界12大奇蹟橋梁_2020年世界12大奇蹟橋梁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世界很多橋梁不僅創造了工程學上的奇蹟,也是美麗和靈感的來源。本帖最後由 xhf0293 於 2012-3-26 14:18 編輯 世界很多橋梁不僅創造了工程學上的奇蹟,也是美麗和靈感的來源。為紀念這些偉大的成就,美國《赫芬頓郵報》盤點了世界上12座堪稱奇蹟建築的橋梁,它們既是設計史上的奇蹟,又是創造靈感的標誌。所以,搞設計的朋友加倍努力啊,說不定哪天你也是世界奇蹟的創造者!      1、有「法國第一高橋」之稱的米洛高架橋於2004年完工,橋塔總高343米,橋長2460米,寬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