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將全力建設海洋大數據國家級中心

2020-12-06 中國網


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海岸新區與青島藍色地球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格裡拉大酒店籤署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合作協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出席籤約儀式並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張國偉一行。

據了解,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總投資額27億元,分兩期建設。

其中,一期主要建設海洋大數據國家級中心、地球大數據產業化服務與應用中心、「一帶一路」海洋大數據產業化研究與決策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

二期主要建設七大海洋專題項目產業中心、海洋大數據產業孵化中心、地球大數據信息技術學院等。

王清憲對客人來青表示歡迎。他說,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國之重任,並對青島提出「經略海洋」的要求。實現總書記為青島擘畫的宏偉藍圖,必須提高科技引領能力。青島因海而立、依海而興,在海洋科研、海洋工程等領域有先發優勢,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立足青島既有優勢,發揮自身科技創新平臺作用,在項目建設中聚集更多項目、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共同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我們將全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為大家在青工作生活、成就夢想提供便利條件。

張國偉表示,青島當前正面臨重大發展機遇,未來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將帶領團隊發揮在海洋測量數據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建設海洋大數據國家級中心,服務海洋管理、海洋工程、海洋航運、海洋漁業等,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將落戶青島西海岸 13家研究機構共同建設...
    昨日,海洋所所長王凡接受記者採訪時,對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未來的模樣進行了描摹。據悉,這是中科院在全國建設的第四個大科學研究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由海洋科考船隊、開放支撐平臺、核心科研單元和交叉研究集群四部分組成,將承接海洋強國戰略,在青島構築海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和面向國內外的海洋系統創新基地。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資料照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    9月25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深圳、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舟山七個城市提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群雄逐鹿,是挑戰也是機遇。    海洋,是青島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
  • 青島西海岸將建國家級海洋公園 保護活化石文昌魚
    原標題:西海岸建國家級海洋公園   總體規劃獲批 期限為10年將分兩個階段實施 為活化石野生文昌魚等撐起保護傘   記者從青島市黃島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近日,《青島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總體規劃」昨天,黃島區海洋與漁業局項目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王燕告訴記者,有了這個總體規劃,按《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辦法》,作為青島西海岸海洋公園主管部門,黃島區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管理服務中心對海洋公園內用海項目是否符合規划進行初審後出具意見,項目單位在項目環評論證報告中設專章論證,報市海洋與漁業局經專家論證即可核准,減少了審批環節,縮短了審批時限。
  • 建國家級海洋保護區 青島列9大候選名單(圖)
    (資料圖片)  青島市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和領軍城市,目前尚無國家級海洋保護區。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青島書畫院院長戴金梁經過前期一系列調查,寫出了今年關於推進海洋保護區建設,打造藍色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提案。
  • 未來展示中心矚目開放 青島海洋活力區全面起勢
    據了解,項目總投資額達1000億元,總規劃面積約4.18平方公裡,地上總建築面積約71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約400米超高地標辦公集群、清華大學附屬融創青島醫學中心、高端商務酒店、國際商購Mall、未來展示中心、海洋博覽中心、時尚體育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等高端服務設施,集合醫療、教育、企業、智慧、規劃等多維度業態。
  • 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 總投資27億
    &nbsp&nbsp&nbsp&nbsp早報11月4日訊 11月2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與青島藍色地球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香格裡拉大酒店籤署藍色地球大數據項目合作協議。
  • 青島藍谷又添一國家級海洋科研平臺!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地所東部地調科研基地實驗樓交接
    他指出,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東部地調科研基地建設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島海洋地質調查研發平臺戰略合作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基地的建成使用將極大地改善海洋地質調查科研的基礎設施和條件,基地投入使用後將主要開展海洋基礎地質調查、海岸帶綜合地質調查、海域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試採、深海地質調查、數字海洋地質建設、城市地質調查等項目,進一步提高「全力支撐能源、礦產、水和其他戰略資源安全保障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堅持中心引領、圈層支撐、融合互動,塑強山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為解決城市群發育程度不高、協作機制偏弱、轉型升級壓力大等全流域共性問題提供示範。一是持續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
  • 海洋國家實驗室6月正式運行 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
    2015年4月1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海洋國家實驗室今年6月將正式開園運行,全力構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4月1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院士擔任理事長,理事會成員包括11個國家部委、山東省、青島市政府,9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和若干高層專家。此次理事會的召開標誌著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試點工作的全面啟動。
  • 走進深藍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大數據助力認識...
    齊魯網4月20日訊 《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9: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首播。海洋大數據是深入探索海洋的基礎,也是智慧海洋建設的靈魂。隨著數據科學的迅猛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超算被稱為帶動海洋科學發展的「新三駕馬車」,而海洋大數據也成為從認識海洋到經略海洋的必經之路。
  • 打造「藍色糧倉」 青島6處海洋牧場獲評「國家級」
    這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已經是青島海洋牧場的「日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在青島這座知名的海洋城市,海洋生態牧場的建設,正在一步步成為全國的典範與樣本。
  • 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2020年12月12日,備受矚目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開發建設再添濃重一筆——青島海洋活力區未來展示中心正式對外開放。作為該區域的首發展示中心,未來展示中心不僅為世人打開了深度了解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活力區的一扇窗口,更將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標誌性引擎。
  • 又一顆以國家級新區命名的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升空!
    10月26日,天啟6號(「青島西海岸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啟星座由國內衛星物聯網星座行業領軍企業國電高科建設運營。該星座由38顆衛星組成,計劃將於2021年底全面部署完成,將解決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天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問題,為實現全球萬物互聯提供必須的網絡通信保障,實現「空天地海一體」的衛星物聯網生態系統。
  • 海洋新能源 青島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山東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統籌推進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一體發展,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在全國城市群發展中的位勢。針對這些情況,青島自去年春天發起海洋攻勢,2019年全市新籤約海洋領域項目91個,項目總投資額1565億元;今年上半年,新籤約海洋領域項目46個,涉及海洋漁業和水產品加工、海洋設備製造、海洋交通運輸等12個不同領域,計劃總投資額819.27億元,以項目招商的形式補強了產業鏈條。建設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家戰略的「加持」,更是為青島爭創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迎來新機遇。
  • 青島西海岸新區全面構建海洋開放合作格局 開啟星辰大海新徵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6日訊 打破海洋數據「信息煙囪」,實現海洋管理「一張圖」,建成海洋綜合管控「藍色天網」……日前,全國首個智慧海洋管理平臺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啟動,建立起收集、整合、分析海洋信息數據的框架體系,實現了海洋綜合管理的「可視、可控、智能化」。
  • 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啟動
    11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上述聯合實驗室以海洋戰略性前沿技術體系構建和自主可控性重大軟硬體系統研發為關鍵任務,以建設國際一流海洋智能超算與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目標,是支撐透明海洋、深海極地、藍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劃的重要平臺。該聯合實驗室將承載一系列科研和產業化任務,推動大數據產業化與新舊功能轉換,充分發揮海洋國家實驗室優勢。
  • 到2035年,青島將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世界城市體系...
    根據挪威海事展和奧斯陸海運發布的標準,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指以海洋資源為基礎、擁有領先的海洋核心競爭力,在一定區域內起著樞紐作用且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城市。青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成後,將有什麼體驗?
  • 西海岸引入國家級團隊建世界最大海洋基因庫
    未來三至五年,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建設基因科技產業化基地和世界最大海洋基因庫,搭建基因、生命、扶貧及創業四大平臺。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漢峰科技 基因測序戰勝病毒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被視為生命科學領域的 「第二次革命」,15年前完成的人類基因組序列圖 「永遠地改變了生物學和生物技術」。
  • 助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海洋強省建設 中科院籌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本報青島2月8日訊 中國科學院日前下發通知,決定依託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籌建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籌建期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王凡今天透露,通過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建設,將整合凝聚中科院海洋領域相關優勢研究力量,組織開展綜合交叉前沿研究,深入促進科教融合,建設海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地和面向國內外的系統創新基地,助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海洋強省建設,為我國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和提升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揮科技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