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盡的無理數圓周率,如果算盡了會怎樣?學者:世界將天翻地覆

2020-08-17 史書記載L

當人們還沒有文字記錄的時候就從太陽和十五的圓月中了解到了圓的概念,後來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更是出現了很多圓形的徽章標記或者是裝飾,越來越多的圓被運用到建築和藝術品中,後來人們更是發現了圓形事物為生活帶來的便捷。

後來圓也被運用到了數學的領域,我們都知道圓的周長和直徑比叫做圓周率,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且無限不循環的小數。現在也有人通過背誦圓周率位數而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目前保持記錄的是我國的呂超,他經過24小時04分的不間斷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67890位,打破了由日本人友寄英哲保持了十年之久的無差錯背誦小數點後42195位的「背誦圓周率」金氏世界紀錄(截止到當時,π的值已經被算到了小數點後60000000000001位)。

後來圓周率小數點後的數字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到了2019年3月14日的時候,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而第一個用科學方法求取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米德(公元前3世紀),當時數學界還不是很繁榮,計算儀器也很簡單,阿基米德只能用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來確定圓周長的上下界,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加倍計算到正96邊形,得到(3+(10/71))<π<(3+(1/7)) ,開創了圓周率計算的幾何方法(亦稱古典方法,或阿基米德方法),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的π值。

中國得到圓周率小數點後兩位的歷史也不算晚,中國的數學家劉徽在注釋《九章算術》(263年)中只用圓內接正多邊形就求得了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確到兩位小數的π值,他的方法也被後世稱之為割圓術。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小數點後的位數精確到7位的是我國的祖衝之,大約在公元5世紀下半葉,比歐洲早了近千年。

越到現代,圓周率小數點的位數被計算出來的就越多,即使是算不盡,也有人不斷地在這方面做出努力,為什麼π如此重要呢?主要就是因為無論何時,只要我們遇到周期性重複的一些規律,比如說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周期或者是心率我們就會遇到π,結構工程師在設計能抵抗地震的建築時,π也會出現在他們的計算圖紙當中,從海洋的潮汐波到能讓我們彼此交流的電磁波,π都與波有密切聯繫。數學中的微積分和高等數學也都是由圓周率發展而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圓周率是無理數的基礎之上。

​所以若是圓周率被科學家們發現是可以算盡的,變成了有理數,那麼由π構成的數學鏈就會發生斷裂,在宇宙內部工作原理的一切解釋都會被推翻,我們現在所代表的科技文明就會在一夜之間回到混沌狀態。

比如曾經的英國的威廉·山克斯,他耗費15年的光陰,在1874年算出了圓周率的小數點後707位,並將之刻在了墓碑上作為他一生的榮譽。但是,後人發現,他從第528位開始就算錯了。若是有人把這錯誤的數據運用到數學計算當中,由它延伸而來的一切就都會是錯誤的。

相關焦點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
    不過很多人都不理解,圓周率那麼長一串,有什麼意義呢?最後咱們計算的時候最多也就取兩位小數而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會產生什麼嚴重後果?搞圓周率很早就被中國人所知曉,不過那時候人們眼中的圓周率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數據。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廣泛流傳的《周髀算經》當中,就已經有了「周三徑一」的說法,意思是圓周長為三的話,那麼圓的直徑就是一。
  • 全世界都在算圓周率,算圓周率到底有什麼用?算盡了會怎樣?
    ,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接觸的第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圓周率了,圓周率,也就是π,是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這個比值的有趣之處就在於它是一個無理數,無限,且不循環。在最初接觸圓周率的時候,在邏輯上是很難以理解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數字,無限且不循環呢?最終,很多人在心裡默默給出了一個答案,肯定是因為計算能力有限,所以沒能將圓周率算完。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有多嚴重?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只可能無限接近於最後的數值,但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有多嚴重?在2500多年前,古希臘大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等許多重要的定理,並提出了「萬物皆為數」的觀點,即:世界是由數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沒有不可以用數來表示的。
  • 圓周率無法算盡,但如果它哪天算盡了會怎樣呢?專家:世界崩塌
    不過,圓周率雖然每個人都聽過,在學習中也學習過,知道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但沒人知道假如哪天它算盡了,會有多嚴重的後果?02但將正方形進行切割,將正方形變成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可以看出這個形狀變得越來越圓潤,但這也僅僅只是看起來比較圓潤,事實上它還是一個多邊形,並不是圓,當正多邊形被無限切割以後,它就會無限接近於圓,但始終不會成為圓,所以圓周率並不能成為一個有理數,甚至不能算盡。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若哪天它算盡了,將會導致多嚴重的後果
    圓周率指的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來說是用希臘字母π表示。這是一個在數學以及物理學普遍存在的數學常熟,π也等於圓形的面積和半徑平方之比。圓周率也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值,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都用3.14來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中國的張衡、祖衝之等人是屬於研究圓周率比較早的數學家。
  • 如果有人把圓周率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它現在只是個約數,約等於「3.14」,事實上,它是無理數,取之不盡,無窮無盡。據說,古巴比倫早在公元前兩千五百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神奇的知識點!而我國的一本書籍,名叫《周髀算經》,就記載了這個神奇的圓周率。然而,即便是幾千年過去,人類對它的探索不止,但它,卻仍舊像個宇宙一般,讓人摸尋不到答案。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有一天它算盡了,後果會有多嚴重?
    圓周率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數字,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不管怎麼算都無法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圓周率,從最開始的3.14,再到後來的3.1415926,再到大學微積分當中的無理數,可以說圓周率陪伴了我們整個的學習生涯。
  • 如果圓周率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沒趕上圓周率紀念日,咱趕在4月14日前出一篇圓周率。關於圓周率,我們從中學就知道這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所以它應該是算不盡的,假如有一天圓周率被算盡,那麼這個宇宙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再後來德國數學家林德曼證明了圓周率Π是一個超越數(超越數就是不能作為有理係數多項式根的實數)。
  • 如果圓周率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沒趕上圓周率紀念日,咱趕在4月14日前出一篇圓周率。關於圓周率,我們從中學就知道這是一個無線不循環小數,所以它應該是算不盡的,假如有一天圓周率被算盡,那麼這個宇宙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但很可惜,天文級別的圓都超級大,比如地球軌道長達1.5億千米,所以計算的時候就差了30千米,這要是返回地球,估計直接飛跑了,所以還得繼續計算,後來有了效率更高的無窮級數來計算,到了十八世紀德國數學家約翰·海因裡希·蘭伯特終於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再後來德國數學家林德曼證明了圓周率Π是一個超越數(超越數就是不能作為有理係數多項式根的實數)。
  • 圓周率永遠都算不盡,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怕事
    文/行走天涯圓周率永遠都算不盡,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怕事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所以以至於圓周率後的小數點如今已經計算到了31.4萬億位,但是距離圓周率的終點數值依舊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距離,那為什麼科學家一直致力於計算圓周率後的小數點位數呢?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假如某天它算盡了,會出現什麼後果?
    ——杜甫《絕句》圓形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的物體形狀。在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被要求計算圓的面積,除了要知道圓的半徑之外,還要利用圓周率,因為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所以老師會讓我們就取小數點後兩位來進行計算,也就是3.14。
  • 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文/仗劍走天涯圓周率算得盡嗎?如果哪天被科學家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3.141592……,很多人可能都對這串數字非常的熟悉,對沒錯,它就是圓周率。圓周率仿佛就像算不盡的,人類永遠都不知道,他最後的結局究竟是什麼,但是科學家們卻仍然樂此不彼地去,計算圓周率,這究竟是為什麼?如果哪一天圓周率真的被算盡了,會產生怎樣的後果,這個後果會是嚴重的嗎?大多數的人都對科學家們去計算圓周率的行為,感到非常的疑惑,畢竟圓周率,其實在正常這生活當中的運用,也不過只是約等於3.14的計算。
  • 「圓周率」能算盡嗎?真相是它算不盡,也不能破解宇宙規律
    而最近,「圓周率」在網上可是熱度不斷,很多人都在探討這串毫無規律的數字為何不會被算盡,被算盡後會對現代數學、對宇宙產生什麼影響?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這串神秘的數字。首先,來介紹下,這串偉大數字「圓周率」。圓周率代表的是圓的周長和直徑之比,用希臘字母「π」表示,它是一個數學常用數。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如果有一天他被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圓周率π是世界公認的無理數數列,也就是說圓周率是算不盡的。而在國內,最早研究圓周率並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是祖衝之。祖衝之是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他當年首創「割圓法」第一個將圓周率後的小數位確定到了後7位數。
  • 蝴蝶效應,如果圓周率算盡了,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
    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圓周率如果算盡了,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回去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真的算盡了,是不是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絕對的圓了,那麼一切建立在圓的基礎上的所有科學體系,是不是要崩塌了,數學理論體系是不是要重新構建?
  • 如果圓周率有一天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結果
    如果人類通過手工計算圓周率,可能現在也就是算到了幾十萬位。而通過超級計算機目前已經將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10萬億位,這是天與地的差距,由此可見,計算機可以稱得上是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曾經有人在網上討論圓周率有沒有可能被算盡,有一些人認為圓周率π在未來,有可能會被人類算盡。那如果圓周率π有一天算盡了,會發生什麼?可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結果。
  • 為什麼圓周率算不盡還要算?科學家認為它藏著宇宙奧秘,內有天機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要計算圓周率,只要動動手指頭,在計算機上敲擊幾下,就能得出我們想要的數值。目前為止,日本的近藤茂利通過自己組裝的家用電腦,花費了約1年的時間,將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後10萬億位,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 為什麼圓周率算不盡還要算?科學家認為它藏著宇宙奧秘,內有天機
    π的發展過程埃及人似乎是最早得知圓周率π的,因為有學者發現,胡夫金字塔的周長和高度之比等於圓周率的兩倍,正好等於圓的周長和半徑之比。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在一塊古巴比倫石匾上記載了圓周率=25/8=3.125。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米德給出了「圓周率」的估計值,在3.1408~3.1428之間。
  • 圓周率「π」是真的算不盡嗎?
    根據定義,圓周率無論圓的大小,π總是同一個數。  在1761年,德國數學家約翰·海因裡希·蘭伯特首次證明了π是一個無理數,即無盡不循環小數,它無法用兩個整數的比值來表示。這意味著,π的小數位將會無限延續下去,小數點後面有無限多個不循環數字。因此,π沒有一個精確的值。就算計算機再怎麼先進,計算能力再怎麼強大,也無法算盡圓周率,不會算到π的最後一位,因為π根本就沒有最後一位。
  • 圓周率是算不盡的無理數,假如哪天它算盡了,會有多嚴重的後果?
    3.1415926535這個數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就是圓周率,我們以前經常用來背誦比賽的數字。不過就算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這麼多位,它還也只是一個近似值,真正的圓周率是一個算不盡的數字,也就是說它小數點後面的數字是有無數多個的,我們完全不可能把它全部給計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