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剛立曹丕為世子,此女子就斷言曹魏國運不長,32年後果然應驗

2021-01-20 騰訊網

公元217年,三國第一雄主曹操已經62歲了,有些事他必須要做出決策!比如確立自己的接班人,曹操深知此事已成為了影響「曹魏」的最大事件。

但曹操的目光,卻依舊在曹丕和曹植之間來回遊走,到底選誰?曹操還是拿不準!哪料就在這時漢獻帝下旨:曹操可以設天子旌旗,出行時可完全按照皇帝的規格,進行相關清場和警備。

曹操明白到了抉擇的時刻。因為誰都清楚這道旨意的分量——曹魏已走到「改朝換代」關鍵節點。雖曹操言稱:若天命在我,我就當周文王。可「周武王」是誰?若再不確立,萬一曹操有個不測風雲,那曹魏非內亂不可,畢竟曹操已過了花甲之年。

哪料就在此刻,曹操卻突然把目光鎖定在賈詡身上,他問:「你給我瞅瞅,曹丕和曹植,誰當世子更合適?」

哪料賈詡卻是沉默良久。曹操追問:「你想啥呢,給個意見啊!」

賈詡連忙施禮道:「老大,我突然想起了兩個人,一個是袁紹,一個是劉表,這哥倆為啥會被你幹掉?」

曹操哈哈大笑,沒有誰比他更明白,袁紹和劉表覆滅的深層次原因,都是因在接班人問題上,廢長立幼而引發了內訌。於是曹操宣布:曹丕為世子。終於困擾了曹操多年的最大難題解決!

幾乎同時,西川那裡傳來消息,劉備發起了漢中之戰,曹操不得不再次「御駕親徵」。而曹魏上下也都長處一口氣:虧得曹操及時確立接班人,否則萬一曹操在漢中之戰時,有個三長兩短,那就壞事了!

但果真如此嗎?未必!

其二:曹丕的瘋狂

就在曹操剛宣布曹丕為世子後,曹丕也是欣喜若狂!對於曹丕來言,他最艱難的歲月,就是跟曹植為爭奪世子而展開的拉鋸戰。多年來曹丕一直如履薄冰,甚至是膽戰心驚。

如今他成功了!雖當著老爸曹操的面,他必須保持著一貫的風度,但內心的喜悅,卻早如火山噴湧難以抑制。

恰好此刻,曹丕看到了重臣辛毗,曹丕一下子就衝了過去,竟一把摟住辛毗脖子道:「辛大人你知道嗎?我太高興了,我終於當上世子了!」

辛毗愕然看著曹丕,竟然有了一股恍惚感。作為深受曹操信任的大臣,在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中,他力挺曹丕,為此不惜敢跟曹操頂牛,敢公開得罪曹植。可那也是因他堅信曹丕即是長兄,又為人沉穩內斂,可如今的曹丕咋突然這麼瘋狂?

辛毗退後,恭喜和施禮!因為他很討厭被曹丕如此摟住脖子的感覺,一則這根本不符合任何禮儀,二則他一瞬間,仿佛對曹丕感到了一股陌生感。

辛毗相信,若曹丕遇到其他大臣,依舊會展現出他的風度,之所以對自己如此,無非是因為,曹丕把自己當成了他的絕對心腹。這到底是該喜,還是該悲?辛毗似乎也說不清。

其三:三國奇女子

就這樣曹丕遠去了,看那背影又顯得那麼有風度,仿佛剛才什麼也沒發生。辛毗則默默走回家中,依舊回味著剛才的事。

辛毗本是袁紹手下臣子,在曹操滅掉袁紹後,他才開始效力曹操,深得曹操信任和重用,已經成了漢獻帝和魏王曹操是雙料「侍中」,可謂即是漢臣又是魏臣——但辛毗卻更多地站在了曹魏這邊,因而這才力挺曹丕!

就在這時,辛毗的女兒辛憲英來了!辛毗眼前就一亮。辛憲英是辛毗長女,才華見識不亞於任何一位奇男子,經常跟辛毗討論天下大事,見解獨到尖銳!

辛毗連忙叫來女兒,把剛才曹丕的一切說出來,然後看著女兒問:「這事,我咋就感覺那麼不對勁呢?這對咱曹魏來言,是好事還是壞事?」

辛憲英沉吟片刻後,長嘆一聲道:「魏王也好,父親也罷,之所以為世子人選犯愁和爭論,出發點是為了曹魏。所以世子應時刻懷著一顆謹慎之心,無論做什麼事首要考慮的應是責任。而如今大王年老,三國爭鋒,正是內憂外患之時,但世子卻僅因得到世子之位,就表現得這麼瘋狂,我看曹魏國運長久不了!」

一時間,辛毗父女長久無語!

但不得不說,辛憲英果然一語中的!僅32年後,即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爆發,曹魏徹底被司馬家掌控,曹魏開始走向覆滅……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有四大神秘預言,已經實現了3個,最後一個據說23年後應驗
    歷史上有四大神秘預言,已經實現了3個,最後一個據說23年後應驗 若為女,當作天子。」袁天罡為武則天感到惋惜,覺得武則天是一個龍種,但是當時卻沒有女皇帝的歷史,袁天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預言。但是讓人意外的是,武則天真的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拿下了江山,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
  • 曹操有廢長立幼的想法,原因在於兒子們的這些特點
    然而曹操在立世子的事情上總是猶豫不決,卻也沒有遵守立長不立幼的傳統,以至於曹操幾個兒子互相勾心鬥角,乃至相互殘殺。曹昂死後,曹丕為長子,但曹操卻有意立年幼的曹衝為世子,曹衝不幸早年夭折,曹操又欲立四子曹植為世子。曹操聰慧一生,為何在立世子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立幼不立長?以下做簡要分析。首先長子曹昂不幸戰死。
  • 三國45:曹衝被毒蛇咬死,曹操只用了一個小計就發現了殺人兇手
    曹操聽後大笑,並且表揚曹衝小小年紀就足智多謀,你們不要動不動就殺人,要知道將敵人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大的智慧。而就是父親的這幾句話,讓曹丕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兒,但他還是順著父親誇了曹衝聰明,在一旁的司馬懿則看出來,其實曹丕遠比曹衝聰明許多,因為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讓別人看出他聰明的。接著陳群來找曹丕,並且還跟他分析了曹操和曹衝的趨勢。
  • 兩軍對峙,順水推舟;兩番運絹,溜之大吉
    有鑑於此,孫權最終聽從了張昭和顧雍的建議,派步騭前往曹營求和;除了提出雙方罷兵之外,他還主動提出,願意每年向曹操納貢;曹操也就順水推舟,答應了下來;不過他心中始終有些不痛快,於是提出讓孫權先撤軍;雙方最終就此達成了協議,孫權留蔣欽、周泰鎮守濡須口,自己撤軍回了秣陵;曹操留曹仁、張遼駐守合肥,自己也率軍回了許都。
  • 曹氏一族與司馬家的愛恨情仇,曹操的崛起和沒落,和司馬氏有關
    司馬懿早年被徵召兩次,第一次司馬懿不願意出仕,稱病推脫;第二次如果不是曹操用其身家性命威脅,司馬懿還是不願意出仕。曹操之所以有此耐心正是因為有著司馬昉這層關係。曹操掌權之時對士族的打壓是較為嚴厲的,經常會去提拔那些寒族士子,如郭嘉、戲志才等。晚年的曹操對士族打壓較為嚴厲,即便是一些世家大族子弟都毫不留情,如楊修、荀彧等,可將曹操當時對世家大族的態度。
  • 皇帝送來一倉棉衣,司馬懿到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有多高明
    而且要論陰狠,就算是三國時期的曹操都不一定比得過司馬懿。如果司馬懿死於高平陵之變以前的話,那麼司馬懿在後世的名氣和名聲都不會比諸葛亮弱了。但是司馬懿萬年所做的種種事都暴露出了他是一個天大的陰謀家,為了謀奪政權,司馬懿忍氣吞聲扮演忠臣數十年,終於獲得了,魏氏兩代皇帝的信任。
  • 如果你是曹操,你會殺楊修嗎?
    首先要區分歷史上的曹操楊修與文學中的曹操楊修。如果我是歷史上曹操,我不會殺楊修。據正史記載,曹操是在去世前幾個月殺死楊修的,《三國演義》裡的雞肋事件恐怕是民間傳說或者是文學家的想像。曹操殺楊修的根本原因是他考慮到自己去世後魏國的穩定。
  • 以狐媚取天下, 司馬懿靠什麼忽悠過騙人專家曹操
    司馬懿被後世的歷史家批評為「以狐媚取天下」。這狐媚二字很恰當,一點兒也不冤枉。他會「媚」,會騙,先騙了曹操,後騙了曹丕,最後又騙了曹叡。他騙這三人,所用的手段都是一個「媚」字。騙過這三人以後,他又騙曹爽,把曹爽騙進了鬼門關。這一次。他所用的不再是「媚」,而是「哄」。敘過司馬懿的一生,便是敘述他如何媚了三個人,哄了一個人。
  • 曹操那個領著人學驢叫的兒子,其實有才也有趣
    曹丕還是很有幾下子的,文韜武略都不含糊,只是有兩件事敗壞了他的名聲,而這兩件事細說起來他都有點冤。 曹丕讓後世反感的第一件大事:篡弒漢帝 據《三國志》記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了,兒子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大魏國。
  • 魏國為何從來就沒有正眼瞧過蜀國?它對魏國的威脅不大嗎
    另外,關羽北伐後期,淮南方面沒調多少人過來,史書記載只有張遼,而且沒說是帶本部人馬過來還是獨自過來領中央軍,本部人馬上限也就五千人,魏國從來就沒有正眼瞧過蜀國。曹魏多次對東吳用兵,動輒就是皇帝御駕親徵,對蜀國基本就是派一員大將去抵擋。甚至於,曹睿在時,擊退東吳後,手下大臣建議曹睿也去西線督戰一下,曹睿覺得沒必要,直接回去了。
  • 兒子愛上了敵人的女人,曹操和楊堅的反應截然不同,效果大相逕庭
    曹操好女色,張繡投降,曹操進了宛城,老實不客氣地收納了張繡的嬸嬸鄒氏。張繡被這事兒激怒,連夜發兵攻打。曹操在慌亂中逃走,侄子曹安民和兒子曹昂以及鄒氏死於亂軍之中。不過,曹操是個做大事的人,頭腦冷靜下來了,襟懷雲水,大肚能容。
  • 高平陵事變後,司馬懿誅殺曹氏三族七千餘人,曹操的舊部都去哪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存在不足百年的三國時代,無疑是最為波瀾壯闊的篇章,總有著挖掘不完的話題。 在這段精彩紛呈的三國歷史中,有著太多說不完、道不盡的英雄情懷和家國天下。曹操、孫權、劉備、呂布等一個個蓋世梟雄,為一統天下,彼此間相互攻伐數十年後,到頭來,大好的河山最終還是落入了一個「裝病、怕老婆」、不顯山不露水的司馬懿手中。
  • 賈詡勸阻曹操打赤壁之戰,這是餿主意嗎?曹操聽後會統一天下嗎
    事實上在當時的魏國就有幾位能力不遜色於諸葛亮的謀士,司馬懿、郭嘉以及賈詡。 按照後人給予他們的綽號(臥龍諸葛亮、冢虎司馬懿、鬼才郭嘉、毒士賈詡)來看,這幾人的能力至少相差不遠,從他們的戰績上也能窺得一二。司馬懿自不用說,雖然司馬懿不受曹操待見,但卻靠抱著曹丕大腿一路發展自己的勢力,最後為子孫篡魏打下了堅實基礎。
  • 在臣子的墳前學驢子叫,曹丕究竟是怎麼想的?
    在王粲的葬禮上,曹王世子曹丕深情的肯定了王粲為朝廷所做的貢獻,並追思其出眾的文採,作為王粲的老朋友曹丕對眾人說:王粲平日裡最愛聽驢子叫,為了寄託我們的哀思,讓我們學一次驢叫來為他送行吧!於是曹丕帶頭,整個大漢最精英、文才最斐然的文化人們爭先恐後的學起了驢叫,一時間驢鳴之聲響徹四周.......
  • 曹操曾夢見「三馬食槽」,結果他誅滅馬騰一家,卻放過了司馬懿
    在《晉書》裡,曹操曾經做過一個夢,那就是三匹馬同時在一個槽裡吃飯。當時曹操大驚:槽,肯定指我曹操,那三馬是誰?這是要吃垮我曹家啊。他一開始以為是馬騰一家,於是殺了馬騰全家,結果逼反了馬超。當然,曹操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這個三馬是指「三司馬」。
  • 曹操:山厭高而水厭深(圖)
    史稱曹操好遊俠,那時世家子弟的遊俠,不過是些半大孩子胡亂闖禍,惹出事來由家裡承擔,而對方看在家長的面子上,儘量不和他們計較,往往而成其名。     難怪那時的名士,多不說他好。在他們眼裡,曹操既輕躁,還眼尖嘴利。也有說他好的,如橋玄。後來曹操對橋玄感念無已,稱「士死知己,懷此無忘」。——曹操大張旗鼓地紀念橋玄,不無對別的品評者含譏帶諷之意。
  • 曹丕賜死妻子,為何在妻子口中塞滿米糠?這個推論可能最接近真相
    也就是說,曹家父子都有——的特殊愛好,喜歡搶別人的老婆。當年曹操幹掉袁紹後,他的兒子看中了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某。李堅是三國時代的一位美人,說她是三國第一美人也不為過。據說早餐的《洛神賦》中樂信的原型是堅果。
  • 奸雄曹操為何還被稱為「教育家」?不然曹植兄弟的成就從何而來?
    曹丕、曹植和他們的父親曹操在文學史上並稱為「三曹」,曹操的子嗣能這麼優秀,肯定與其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那麼曹操是怎麼實施他的教育理想的呢?我們來看看。曹丕和曹植日後在文學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肯定與少兒時期在曹操的嚴格要求和影響下,閱讀了大量的文學典籍有關。曹丕文武雙全,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也很高。在《三國志 魏書 文帝記》裡面也這樣記載著曹丕,「年八歲,能屬文。有逸才,遂博貫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善騎射,好擊劍」即是曹丕8歲的時候就能撰寫文章,已經通讀了諸子百家各類書籍。
  • 誰是曹操找到後代?DNA說了算.
    不過,歷史上還有一種說法:曹操直繫到第三代後,就沒有正宗後人了。此說似有依據,曹芳並非曹操之孫魏明帝曹叡嫡子,而是養子。曹芳被收養之前身世不明。 對此,韓昇表示,即便曹芳並非曹叡親生,按照中國封建社會的世襲繼位原則,曹芳也應該是曹操本族近親。更何況,「我們要找的並不只是曹丕這一脈,而是曹操25個兒子留下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