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畫,很多人都會習慣性地把它當成是兒童的娛樂工具,但其實,不少成年人也把動畫作為日常休閒的重要內容。
動畫中既沒有職場的爾虞我詐,也沒有家庭孩子的一地雞毛,有的只是簡單的生活故事與單一的哲學寓意。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人的身心便自然而然地從忙碌的生活節奏中脫離出來,得以短暫休憩。
但,動畫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在觀看動畫時,我們還會沉浸在畫面和色彩中,透過動畫這個載體,來找尋自己的情感寄託,動畫所展現出來的廣闊想像世界,也讓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更能從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內涵。
眾所周知,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為大眾貢獻了不少高分電影,其中,1988年在日本上映的《龍貓》便是其中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它在豆瓣被100萬人評出了9.2分,拿下多項國際大獎,可謂實至名歸。
綠意的鄉村田園、孩童的歡笑、可愛呆萌又樂善好施的龍貓……宮崎駿總能用他獨有的才華,把一幕幕充滿清新氣息與溫情人文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的心中蕩起一圈圈的漣漪。
1. 美好的烏託邦
《龍貓》的故事背景是一個風景秀麗的鄉下村莊,主角是小梅、姐姐小月,以及她們的爸爸媽媽。白天,爸爸要工作,姐姐要上學,無聊的小梅得以在鄉野間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她一會兒摘一把野菊花,一會兒拾起幾顆橡果子,一會兒捕蝴蝶,一會兒捉蝌蚪,有著無窮無盡的童趣。
相信不少80後90後們,都有著類似的童年經歷,那時雖然家裡窮,買不起品牌衣服和好吃的零食,但是空氣清新、河水清淨,人與人的關係簡單而溫暖,那種童真童趣成為了我們一生最美好的記憶。
搬進的老房子有個閣樓,閣樓因許久無人居住,滿是灰塵,大人們說要好好打掃一下,去去晦氣。可是在小梅的眼中,這些灰塵就像一個個大眼圓睜的煤灰精靈,當她和姐姐大笑時,這些煤灰精靈就會消失不見,她們像發現了什麼秘密一樣,玩得樂此不疲。
鄉下空氣清新,滿眼都是盎然的綠色,小梅邁過水田,圓溜溜的腳丫逗著蝌蚪,又跑過林間小路,看到路邊的野花也忍不住想要摘一朵,嗅一嗅。正當小梅沉浸在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時,她不知不覺地走進了一個樟樹洞裡,穿過樟樹洞,她發現這裡別有洞天,青草地、花叢,還有...還有一隻大龍貓!
這碩大無比,甚至還有獠牙的大龍貓,在小梅眼中只是個憨態可掬的可愛毛絨動物,甚至還把它當成了唯一的玩伴,於是便有了小梅在龍貓身上呼呼大睡的溫馨一幕。
這部動畫描繪出了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唯美得讓人震撼。在動畫外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其實很難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花、高大的樹群,而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也常常讓人忘卻了親情的溫暖,忽略鄰裡間的友好。
所以在這部動畫中,溫暖的家庭、和睦的鄰裡關係,還有環境宜人的鄉村小鎮,無一不是觀眾所嚮往的,在這裡,觀眾能發現很多平時生活中難以見到的美好。
烏託邦,人人都心嚮往之,這部動畫輕而易舉地抓住了觀眾心中的敏感角落,成為無數人的情感寄託。當因為生活中的繁雜瑣事產生短暫的避世心理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事情,便是「再看一遍《龍貓》」了吧!
2. 成年人心中消逝的「龍貓」
小梅的爸爸聽到女兒告訴自己的所見時,並沒有直接否認小梅的說法,而是告訴了她流傳已久的龍貓的傳說:只有天真單純的孩子才能看見龍貓。
那麼,成年人能看見「龍貓」嗎?
在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中,父母們不止一次地教導我們,要變得成熟些,才能應對複雜的社會環境。這樣的道理沒錯,因為社會環境使然,我們必然要通過磨鍊身心,以讓自己能夠遊刃有餘地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於是,成長的過程,就是慢慢蛻變的過程,在從前那個小小孩童心中住著的天真無邪、不諳世事離開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情世故、世態炎涼。所以,原本住在我們心中的那隻「龍貓」,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卻以一種無法察覺的方式漸漸離去。
為什麼宮崎駿的《龍貓》評價如此之高?因為他讓我們在觀影時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在那個對一切都還很懵懂的時期,好奇和大膽是我們最常見的認知態度。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做事變得有些畏首畏尾,害怕這個做不好,擔憂那個不能勝任,因為我們開始在意別人的目光,對自己有了不確定的評價。
在世俗的浸染中,我們也免不了成為一個俗人。
就像在看完《喜劇之王》後,星爺的那句「我養你啊」本是一句深情的告白,卻讓人產生了無限唏噓——這是成年人特有的觀後感,也是成年人才會有的共鳴。
在看完《龍貓》後,我們會無比懷念自己的童年時光,天真爛漫、嬉笑由心、自由奔跑,而那隻本已離開的「龍貓」,仿佛有即將再次出現的意味。
3.成人世界的現實和理性
父母常說,這個社會很複雜,等你長大了就懂了。如今,我們確實長大了,但是還在一點一點地摸索:這個社會到底是什麼樣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到現在也很難真正下定義,然而卻在這個過程中,丟掉了稚氣的單純。
越純粹的東西越是能打動人心,宮崎駿作品中的童年,是青山白雲,是田野間的歡呼,是肆無忌憚的奔跑,很多人的童年也是簡單如斯,沒有紛雜的欲望、糾結的人際關係,每天卻也過得快樂和充實,試問:現在的自己回到過去的時光,還會有同樣的心境嗎?
答案是很難。
《龍貓》恰恰戳中了人們心中最柔軟的一隅,那就是消逝的童年。但這並不意味著成年人就不能擁有一個童話世界。小梅能看見「龍貓」是因為她內心純潔,她對這個世界的感知永遠是正面的。因此,「龍貓」作為自然的化身,不沾染任何現實塵埃,在小梅的心中是能給她帶來溫暖和安全感的。
現實中不存在完美的烏託邦,我們也沒必要執著於將這個世界改造成一個理想國。想法和行為充滿現實主義氣息也無礙,因為我們本就需要在這個社會立足。
但是古語云:「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在這喧囂的塵世之中,在自己心中留一片淨土,修建一座屬於自己的心靈後花園,在疲憊的時候有個心靈棲息之處,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