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2月4日消息,疫情加速了企業的數位化進程。如何快速、有效的實現企業業務線上化運營並能獲取收益,成為疫情期間各類規模企業的頭等大事。
企業數位化工具「小鵝通」在微信生態基礎上能為企業打造品牌營銷、產品交付、用戶管理、商業變現的系統,快速實現企業業務數位化、線上化轉型,因而受到企業追捧。
截至2020年10月16日,小鵝通已服務超130萬的商家,行業覆蓋教培機構、醫療健康、網際網路科技、財經金融、快消零售、諮詢服務、廣告傳媒、文化出版、文體旅遊、公益組織、自媒體等136個垂直細分行業,這些商家共生產了超1500萬個知識產品,線上交易流水突破110億元,覆蓋C端用戶數量6.8億。
上面這些是小鵝通 用4年時間完成的成績。那麼小鵝通到底是誰?
小鵝通聯合創始人兼COO樊曉星介紹,小鵝通實際上是一個基於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圍繞「知識產品與用戶服務」不斷演化發展的數位化工具。在微信等生態基礎上,為每一個組織打造專屬的知識服務平臺。
在樊曉星看來,小鵝通主要就是通過在微信生態內建立一個水渠,讓商家可以通過運營把線上的這些流量價值發揮出來,幫助企業機構搭上私域運營的快車。
從小鵝通披露的數據來看,其覆蓋的C端用戶數量增長迅猛:2018年12月時是2億,到2019年6月就達3億,截至2020年10月這一數據增至6.8億。這也就意味著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其服務觸達的C端用戶數量增長超過3億,增長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談及這一快速增長背後的原因,樊曉星向TechWeb分享了她的觀察和思考:
「今天的中國,千千萬萬的企業都在數位化升級,擁抱網際網路。以前做生意的方式在線下,而今天,網際網路把生意的場景搬到了線上。」樊曉星稱,「同時,社交網絡的興起,讓用戶在社交這件事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今天的用戶,都在社交平臺上,尤其是微信這樣的平臺,重新塑造了企業與人之間的社交關係和營銷方式。在幾乎全民使用微信的環境下,現在做生意,大家都在想如何在微信裡更省力的找到用戶,以及長期與用戶保持聯繫。」
小鵝通的作用,就在於它依附於微信等生態,為企業提供了溝通的「工具」,幫助企業搭建品牌營銷、產品交付、用戶管理、商業變現的系統,來幫助企業通過知識的溝通,來完成價值的傳遞。所以,小鵝通不僅可以與知識付費、教育培訓等場景結合,更可以與企業培訓、品牌打造、用戶關係運營等多個場景結合,並適用於各行各業。4年的發展中,小鵝通一直站在各類思智精英身後,來為大家連接經營場景與用戶需求。
小鵝通產品能力圖(來自小鵝通官網)
對於在微信生態有經營需求的商家,附帶知識與內容的產品有天然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微信已有的基礎設施(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小程序等)中,通過小鵝通輸出的知識產品可以有效的在現有設施中嫁接與流通。同時基於能通過店鋪把用戶匯聚在一個更易於觸達和管理的平臺,並且是以「微信用戶」這一天然數位化的形式,能省去非常長的「用戶信息數位化」路徑,讓商家可以站上數位化運營的起跑線。
樊曉星表示,這些都幫助客戶繞開線下繁瑣、冗長、成本高的技術建站的成本,降低了「生意線上化」的門檻,因而受到不同規模企業的青睞,並迅速贏得客戶信賴。
今年10月,小鵝通正式對外宣布,獲得騰訊數億元C輪融資,企業定位正式升級為「知識產品與用戶服務的數位化工具」,助力各行各業企業把生意的場景搬到線上。
樊曉星強調,小鵝通的發展歷程從幫助知識付費企業實現數位化、幫客戶一分鐘搭建自己的知識店鋪;到支持教育培訓、企業內訓業務數位化,再到現在的助力更多行業業務線上化,其產品內核的演化邏輯不曾改變,始終圍繞為有知識傳遞和用戶服務需求的企業提供數位化工具和服務這一核心本質展開。
目前,小鵝通已自主開發了超200項核心功能模塊,建立了集品牌傳播、商業變現、用戶運營於一體的線上知識服務系統。
儘管功能模塊快速增多,不過樊曉星強調:「小鵝通所有功能存在的邏輯始終在圍繞從品牌營銷到知識變現與用戶運營這一閉環展開。相比起單點型往縱深方向演化的產品,我們會更關注自身的產品能力是否能更加貼合客戶實際面臨的一站式運營與管理的底層需求。」
據樊曉星介紹,今年小鵝通加大了在服務方面的能力和投入,通過給客戶提供專屬的陪伴式服務管家,從產品運用到運營建議包括案例分享給到用戶全方位的運營支持,事無巨細的為商家客戶提供服務指導,讓用戶更有機會獲得線上運營的增長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