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現在想在火星上推行自己的「制度」

2020-11-08 微塵匆忙客

SpaceX可能會嘗試在火星上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並在地球法律不適用的地方建立一個「自治的」、自我維持的定居點。


儘管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裡的一頁,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航空航天公司在最近兩篇引人注目的帖子中表明了它的意圖。

首先是Law360對SpaceX公司總法律顧問大衛·安德曼進行的內容廣泛的採訪,安德曼透露他正在起草火星憲法。第二個是SpaceX的新衛星網際網路項目Starlink的服務條款,Reddit用戶在收到公開的beta測試邀請後分享了該條款。

但內布拉斯加州法學院(Nebraska College of law)太空法首席專家弗蘭斯•馮•德•敦克(Frans von der Dunk)表示,要讓地球承認任何一個可能成為火星國家的主權,SpaceX將不得不進行一些令人震驚的外交活動,並對國際法進行修改。

「你可以舉出很多有趣的例子,比如人們試圖稱自己為國家,卻不被認可,」馮·德·敦克告訴商業內幕網。

不過,他認為國際社會應該認真對待SpaceX及其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並利用這一時機,在這些法律難題變成現實之前,解決好人類美好未來可能面臨的法律難題。

「我們永遠不知道它會不會成功,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成功,」馮·德·敦克在談到SpaceX在火星定居的計劃時說。「但這肯定是一家嚴肅的公司,有嚴肅的後臺和嚴肅的工程技術。」

雙方都承認火星是一顆自由行星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夢想著在火星上居住超過100萬人。儘管他希望在城市中儘快建立酒吧和披薩店,但這位科技大亨的終極目標是「使人類能夠在火星上生活」,最理想的是幫助人類擺脫未來某種不確定的災難。

為此,SpaceX擴大了其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設施,以開發和測試「星際飛船」(Starship),這是一種近400英尺(122米)高的鋼鐵發射系統,可以完全重複使用。

如果一切順利,將任何東西送入太空的成本都將減少100- 1000倍。為了配合這一努力,該公司已經開始考慮用法律手段將殖民者大量送入火星。

安德曼在接受Law360採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每兩年發射1000艘搭載100人的星際飛船。」

「我們將從100個開始,然後是幾百個,然後是10萬個,然後是100萬個,直到我們有一個真正可持續的殖民地。它將在我的有生之年發生。比你想像的要快。」

當被問及美國法律是否會管理這樣的解決方案時,Anderman透露他正在幫助起草「火星憲法」。

「我認為SpaceX將採取行動,實施我們自己的法律制度。我認為,看到地球上的政府如何施加控制將是很有趣的。」

「我確實認為,在什麼可行、什麼法律適用方面,我們將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那次採訪進行大約兩周後,Reddit的一些用戶發布了Starlink的服務條款。這份文本包含了一個普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協議的大部分內容。

「如果(SpaceX)成功建造定居點,(馬斯克)和居住在那裡的人(當然如果他們是美國人的話)仍將處於美國的管轄之下,」馮·德·敦克表示。

「不是因為那是美國領土,而是因為他們是美國公民。」

此外,《條約》第6條和第7條明確規定,一個國家承擔其空間活動的法律責任,無論由誰發射或執行。由於SpaceX是一家在美國許可下運營的美國公司,美國將不得不為SpaceX的硬體和行動承擔責任。

「想像一下,如果(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做了一些其他國家可能會聲稱違反國際法的事情,」馮·德·敦克說。

「他們不需要以私人身份在美國法院起訴SpaceX;他們可以直接與美國政府交涉。」

因此,如果SpaceX在火星的安置工作出現任何不利情況,該公司可能會感受到地球上的壓力,甚至可能會干擾其安置計劃。

馮·德·敦克還說,「關於一個國家何時成立,沒有明確而快速的準則。」但他指出,國際法確實確定了三個客觀標準:既定領土、永久人口和職能政府。

任何想要在火星定居的人大概都要滿足後兩個條件。

但範·德·敦克說,第一種是不可能的,因為目前的法律是寫下來的。(他指出,「太空王國」阿斯加迪亞(Asgardia)更容易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阿斯加迪亞宣布了在開放空間建立一個民族國家的計劃。)

具體來說,《外層空間條約》第2條迴避了擁有地球以外領土的想法,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國家僅僅通過在天體上著陸探測器就宣稱擁有土地。

「這是外層空間條約明確禁止的,」馮·德·敦克說。「它從未想過完全在外太空建立一個國家的可能性。」

然而,在有關哪些法律將管理Starlink的使用的章節中,該文件陳述了以下內容:

「對於在火星上提供的服務,或通過星際飛船或其他殖民飛船前往火星的服務,雙方承認火星是一顆自由行星,地球上的任何政府對火星的活動都沒有權力或主權。」因此,爭端將通過在火星解決時建立的善意自治原則來解決。」

實際上,SpaceX已經表明了讓火星人自己統治自己的外交意圖。然而,馮·德·敦克表示,如果公司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就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SpaceX沒有立即承認「Business Insider」的置評請求。

現在,美國將負責SpaceX的火星解決方案

火星離地球平均有1.58億英裡遠,這使得在地球上制定法律的想法似乎很可笑(儘管存在一支美國太空部隊)。

儘管如此,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規定,離開地球的人必須攜帶他們的國家身份。目前有110個國家加入了該條約,其中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等正在進行太空飛行的國家。

注意這些事情是很重要的

範·德·敦克說,地球上的國家可以改變或廢除第2條,或者製造一些法律漏洞,允許SpaceX公司在火星建立自治定居點。

「但我認為這將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而且肯定不會很快實現,」他補充說。「你可以想像,如果這更有可能是美國領土或美國公民的領土,然後創建自己的新國家,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可能不會非常同情這個想法。」

這就引出了馮·德·敦克所說的主觀而「模糊」的第四個條件:一個新國家的國際認可。

他說:「我認為,歸根結底,問題的關鍵在於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主要的航天國家,是否會同意這一點。」

他補充說,兩個世界努力接受一個新國家的歷史例子脫穎而出。

首先是臺灣,從技術上講,臺灣符合一個國家的所有三個客觀標準——它有領土,有常住人口,有自己的政府。但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和其他國家對臺灣的獨立存在爭議,臺灣在聯合國也沒有席位。

還有美國。1776年,當一個年輕而混亂的殖民地聯盟宣布脫離英國統治獨立時,許多國家拒絕承認這個羽翼未豐、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這種情況在1783年結束的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和之後發生了變化。

因此,儘管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火星建立一個得到地球各國承認的主權國家並非不可能,但馮·德·敦克表示,改變第2條並獲得國際主權承認的門檻仍然很高。

就其本質而言,它們都不是永恆的。所以我不能完全排除,50年後,我們將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州,」他說道。

鑑於這一原因,加上SpaceX是一家公司,馮·德·敦克表示,認真對待公司的計劃,制定合理的監管規定很重要——儘管馬斯克似乎不太可能讓他的城市登上這顆紅色星球。

「SpaceX是一家私營公司,他們想賺錢,」他說。

「重要的是留意並生成國際討論,以確保一切都在正確的(方向),你不會得到一個火星上的和解,這是完全不計後果,沒有任何關心我們,在地球上,在人類的整體利益考慮。」

相關焦點

  • 埃隆·馬斯克想在火星建國,並強加實施「自己的法律制度」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想在火星建國,並可能會嘗試將其「自己的法律制度」強加於火星,並在地球法律不適用的情況下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維持的解決方案。儘管這聽起來像是一本科幻小說的摘錄,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一家航空航天公司已經表示,打算在最近的兩篇文章中做到這一點。第一篇是Law360對SpaceX總法律顧問大衛·安德曼(David Anderman)的廣泛採訪,他透露他正在為火星起草憲法。
  • 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2026年送人上火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12月1日說,他依然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到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高度自信」。 馬斯克當天說,這一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如果我們運氣好,可能4年」。 他說:「我們打算兩年後向那裡發射無人運載工具。」
  • 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堅信SpaceX2026年送人上火星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12月1日說,他依然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到2026年載人著陸火星「高度自信」。馬斯克當天說,這一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如果我們運氣好,可能4年」。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埃隆·馬斯克本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2002年6月,埃隆·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2004年,埃隆·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 Space X火星探索計劃提上日程,殖民火星或成現實?
    近日,美國商業航空公司Space 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稱將會在4年內完善相關技術,爭取在2024年向火星發射一枚無人探測器,驗證「地球-火星」星際飛船的重複利用可行性,同時初步對火星進行技術探索,為將來載人登陸做準備。
  • 火星計劃|矽谷狂人埃隆·馬斯克,正成為賈伯斯後的超級傳奇
    終於有一個狂人會在自己的產品會上尬舞了他就是 埃隆·馬斯克這是一個將世界都遠遠甩身後面的男人他被人稱為矽谷創業瘋子似乎世界上那些偉大公司的創始人都在經歷著同一規律,退學成了他們的必經之道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從波特蘭裡德學院(Reed College)退學,並在1976年創建了著名的蘋果公司。比爾蓋茨(Bill Gates)從哈佛大學退學。並在1975年創建了微軟公司。
  • 埃隆·馬斯克:他不是下一個誰,他就是自己
    他的興趣是太空探索,他最愛看的書,就是科幻小說。在不斷的閱讀中,他開始建立自己的知識樹。他認為不同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容易產生奇思妙想。於是,他不斷學習,將不同領域的知識相結合,讓自己的知識樹越來越枝繁葉茂。1979年,在生了二兒一女後,父母離婚了。
  • 埃隆·馬斯克:一個夢想死在火星上的人!
    「我希望死在火星上,」 埃隆·馬斯克對《矽谷鋼鐵俠》的作者萬斯說,「我想去那裡參觀一下,然後回來一陣子,等到我大概70歲的時候再去, 這樣我就能一直住在那兒了。」就在這兩天,馬斯克的「夢想」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 埃隆·馬斯克談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前景
    美國公司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就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有困難。媒體: 美國SpaceX公司計劃向太空發射4.2萬枚通信衛星這位企業家在他的推特帳戶中寫道。馬斯克表示,要在一個無人居住的星球上設計構建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將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和成千上萬的飛往火星的航班。他還指出,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每兩年才接近一次,這是飛船可以飛到火星的唯一時間點。這位美國企業家認為,人類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大約需要20年。
  • 當夢想照進現實:你想在火星上安個家嗎?
    人們在觀賞話嘮小夥兒馬特·達蒙在寸草不生的火星上種田墾荒的同時,也被這個神秘的星球深深吸引著,恨不得衝破地球大氣層包裹的喧囂,親身去感受那星空彼端的浩瀚瑰麗。現如今,實現這個夢想對於我們將不再是遙遙無期!2016年9月27日,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於墨西哥城舉行的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上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計劃。
  • 人類能在火星上建造城市嗎?在火星造城需多少錢?
    今天學姐跟大家嘮點好玩的事情,嘮嘮火星建城。啥?火星建城?這是科幻片吧!不不,這正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想做的事情。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學姐跟大家詳細說說哈。網友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埃隆·馬斯克思考了一段時間於是把在火星上的總成本告訴了大家,埃隆·馬斯克認為,成本在10億到1000億美元左右,因為不光把人運送上去,還有貨物呢,這貨物有很多哦!埃隆·馬斯克想在五年內完成這個計劃,埃隆·馬斯克打算把幾百萬鎊的貨物通過10次軌道同步運送到火星上,每噸貨物的運送成本在10萬美元,那麼運送這些貨物成本就達到了1000億美元!
  • 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
    原標題: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
  • 火星殖民計劃,埃隆·馬斯克能走多遠?
    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 X公司)最新的星際飛船原型機已經首次點燃引擎,可能為不久的將來的試飛鋪平道路。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火星殖民化星際飛船的最新測試版——SN4,「靜態點火」成功,短暫點燃了其單個「猛禽」發動機(Raptor engine),同時仍停留在該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設施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晚些時候在社交上說:「SN4通過了靜態點火試驗。」
  • 火星殖民計劃,埃隆·馬斯克能走多遠?
    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火星殖民化星際飛船的最新測試版——SN4,「靜態點火」成功,短暫點燃了其單個「猛禽」發動機(Raptor engine),同時仍停留在該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設施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晚些時候在社交上說:「SN4通過了靜態點火試驗。」
  • 「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太空野望
    世界上永遠有一部分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無所畏懼!馬斯克毫無疑問屬於這類人。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馬斯克這麼執著,數十年如一日的的發展火星開發和太空移民計劃?當他仰望星空的時候,他在想什麼?難道就像科幻電影《異星戰場》裡面的John Carter一樣,火星上有一位讓他魂牽夢繞的公主在等他回家?
  •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舟」火箭原型機首次試飛
    新華社華盛頓8月4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下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舟」的原型機4日在德克薩斯州進行了高度約150米的首次試飛。這次試飛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星舟」研發和測試基地進行。這款代號SN5的「星舟」原型機安裝了一臺「猛禽」發動機。點火後,原型機上升至150米左右的預定高度,隨後緩緩降落。下降過程中,其著陸「腳」按計劃展開,最終平穩著陸。
  • 88歲「登月第二人」:還想上火星 未來引領太空探索的是中國
    1969年7月20日,奧爾德林在阿姆斯特朗完成「自己一小步、人類一大步」20分鐘後,開始漫步月球。奧爾德林給人的印象像個老頑童,但又是位堅韌執著的理想主義者。登月歸來,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希望人類早日登上火星。《環球時報》記者曾多次到奧爾德林位於高樓頂層的住所拜訪,看到他用一架大型立式天文望遠鏡遠眺星空,他家中還有一個房間專門用來擺放各種與探索太空有關的紀念品。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不過,馬斯克表示,在這些先遣者登上飛船之前,貨運飛船要先將科學實驗設備和探測器運到火星上,而早期的飛行也將幫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積累星際航行經驗並測試該公司火星探索計劃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是,建立一個火星貨運航線。這將是一個定期的貨運航線,你可以信賴它。貨運飛船每隔26個月發射一次,就像火車離站一樣(準時)。
  • 埃隆·馬斯克:希望自己葬在火星|雙體實驗室
    在雙體實驗室之前的推文中,餘晨先生曾寫到:「如果你到美國亞馬遜(amazon.com)上去搜索,會發現關於埃隆·馬斯克的書如此之多,大有把賈伯斯壓倒之勢頭。這不僅因為埃隆·馬斯克是賈伯斯逝去後新一位矽谷精神領袖,還因為他身上貼的標籤太多了:移民火星的狂熱推動者,特斯拉創始人,貝寶黑幫的頭目,等等。
  • 埃隆·馬斯克,致敬世界級的領導者
    埃隆·馬斯克一個世界級的領導者,也是真正的創新哲學家。在火星的每一天,馬克都在用奇蹟在堅持,用不可能在延續每一天,而全人類也展開了一場太空救援。他給自己的方向找到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包括網際網路、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生命可以長期存在的形式、人工智慧以及重組人類基因。